的突厥将领,如今在大唐过得有滋有味。屡立战功,后来被踢出去了,没想到这小子挺忠心,不仅在薛延陀的攻击下没死,还巴巴的又逃回大唐,继续享受大唐的幸福生活来了。
此人虽没有多少智谋,但却是一员大大的猛将,领军冲阵,最适合不过了。
李敬业极其无赖的吊起眉角,不屑道:“我说阿史那思云啊,你可想好了,万一败了”陷入敌阵,可别指望本将救你啊”本将可没有万军丛中斩将夺旗的本事。”
阿史那思云睁大双眼,抱拳大喝道:“末将愿立军令状。”
“得得得,立什么狗屁军令状,没事和薛仁贵那小子学什么,快去快去,夺了薛延陀军旗,老子给你请功,让你升官大大的有……”李敬业笑骂道,手中鞭子轻轻的给了阿史那思云一下子。
一听有官升,那还再说什么,阿史那思云当即呼啸一声,整理大队,冲了出去。
找了一个水浅只过人脚腕,没至马蹄的地方,和薛延陀对峙了起来。
“我说骖宾王,你说同为游牧民族,那些突厥人被我大唐灭了,为啥不向薛延陀投附,却一定要跑回长安去投我大唐呢,这是不是说明薛延陀的梯真达官老儿…………也实在太缺乏了一些吸引力吧……”李敬业看着阿史那思云的战术砸了砸嘴,还不错,没有一股脑就冲上去,虽然水浅的可以忽略,但毕竟不能给别人半渡而击的机会嘛。
听了李敬业的话,骖宾王想了一下道:“准确说,应该是先皇御下控制能力太强之故。”
李敬业翻了翻白眼,不理骖宾王这个不懂风趣,只会冷幽默的家伙。
半响,李敬业才眯起眼喃喃低语道:“如今大军已经进深入草原很深了,后勤都很苦难,只能进军郁督军山了,希望薛仁贵还有老头子能够和俺想到一块儿,要不然孤军深入,可是兵家大忌。如今临时改变计划太麻烦了,但若是按原计划行动,自己跑到郁督军山去嘿咻嘿休的攻城打仗,老头子和薛仁贵那小子又没跟上,那时候,又很可能被薛延陀军抄了后路,趁机蹂躏俺……唉,这该怎么办捏?”
李敬业的低语声很小,别人没听见,但老冤家骖宾王非常那个凑巧听见了。
一听李敬业嘀咕完,骖宾王赶忙直起已经倾斜过去的身子,假装随意的牢李敬业道:“我们大唐将士都去郁督军山打薛延陀,哪怕只有孤军一路。薛延陀那群败军之将有胆子抄我等后路,来占便宜打我们?当然,前提是此次诺真河之战把他们打怕打残……”
“对啊!”
李敬业猛地一拍手,侧头看着一副正经模样的骖宾王,眼神很是不屑,果然偷听了,和自己料想的不错,也是一个腹黑萎缩型的。
诺真河对面的薛延陀军,似乎被冲出来威武荡漾的大唐雄兵给吓住了,当然也可能是日夜赶路,弄的身体不好,抑或是被绝世高手震伤了内腑,总之在阿史那思云冲过去的过程中,薛延陀均一直没敢乱动乱放狠话。
不仅没有出兵袭击已经渡河的唐军,而且还一直往后退,很是井然有序的往后退,似乎是想学那深具骑士精神的宋襄公,空出一块儿地,和大唐来一个公率、公正、公开,充满友谊的交锋。
阿史那思云很奇怪,但脑子并不傻,过河的第一件事,就是整顿兵马,防范薛延陀大军的袭击,做好了防备薛延陀的举措,奇怪的是薛延陀竟然还在往后撤。
“奇怪,薛延陀可以到此为止了,这样往后退不会偷鸡不成蚀了把米,乱了阵形,还是那杨善游高看了自己的运气,也把本将军估量得太宽厚仁慈了。本将军日夜奔袭,正想找人出气迁怒,这次逮到了机会,非把你们打了化零八落不可。”李敬业虽然嘴上说的轻松,但神情却很是郑重,到现在他还搞不清楚薛延陀人葫芦里卖什么药呢,李敬业现在有点后悔仓促答应薛延陀的约战了。
突厥被灭后,阿史那思云还能混个将军,从这方面说,阿史那思云就不是个小白,此时看了许久也不见对方的拒马,二且如此宽阔的地面上,一眼可见,没什么埋伏啥的,当下放下心,大喝一声:“勇士们,随我冲啊,升官发财娶老婆,就在眼前,杀啊,呜啦啦啦。”
阿史那思云所率领的都是原突厥残部,此刻也随着阿史那思云“呜啦啦啦”的冲了上去。
隐于薛延陀部中的杨善游一直没有现出身形,哪怕帅旗下也没待,就怕唐军看到自己,会忍住进攻,此刻看到唐军不过两万人,过河的已有七八千,也很是满意,待到唐军冲到数百丈的时候,薛延陀部大队猛地策马冲了上去,以此距离来说,根本无法加速到巅峰。
但两军相距还有百丈的时候,数万铺展开来的薛延陀大军,竟在此时齐齐下马。
后面正在做猴子观海状的李敬业心中一颤,大吼道:“下马?薛延陀疯了……………”
就在此时,一股箭雨猛地被抛上天空……
第十五章 悲剧大汗,会师郁督军山
薛延陀玟一阵箭雨,可谓猝不及防,就这么漫天的漂泊两个,目标却不是一身铁甲的唐军,而是身下战马。(顶点小说手打小说)
“射,使劲的射……”
杨善游此时蹦了出来,大声的叫嚷,看那样子,刚才憋在后阵是憋坏了。
刚一交战,唐军冲在前面的阿史那思云部突厥精骑,就被薛延陀的数万突然下马的步弓手给射得大乱,无数的战马被射中,嘶鸣声中,前蹄高高扬起,八千多骑兵,狠狠的挤压在一起,你撞我,我撞你”大乱。
“快,散开,快散开啊……”阿史那思云欲哭无泪,怎么薛延陀竟然突然来了这么一手”箭射的又快又疾,而且尽往大块头战马身上招呼,人没死几个,但战马却纷纷不停命令的转身调头乱窜。
阿史那思云不得已,只能下令散开。
前面的杨善游哈哈大笑,对着身后大喊道:“擂鼓,进攻,喊话。”,大阵后面的薛延陀勇士,光着膀子,大力的擂着鼓面,“轰隆隆”,的声音”让习惯打顺风仗的薛延陀军个个精神的如同打了几百针鸡血,亢奋的能掀翻一个妓院的姑娘。
那些刚刚下马的薛延陀军”立马翻身上马,一边急追,还一边大叫着:“我们宰相问你们,降不降”降不降……”乱杂杂的声音,听的唐军心烦意乱的。
正在驱散队伍的阿史那思云大怒,回身大骂道:“薛延陀的孙子,叫喊什么啊,你孙子的,才刚刚占个上风就让老子投降,操你娘的”没见过这么打仗的”老子待会就砍了你们宰相的脑袋,到时候看谁降……”
阿史那思云不明白,但河对岸的李敬业、骖宾王明白了,在大唐军校里教科书上这种很是类似于“自我催眠”,。
利用喊话,在薛延陀军心里面种下一个种子”那就是现在我们正在占上风”再挺一会儿,唐军就要降了。
这是杨善游耍的一个小手段,时时刻刻提醒自己的手下,现在战场的一切主动都在自己一右手里握着呢,所以才能一次次的叫唐军投降。
唐军当然不会投降,但这是次要的,真正重要的只有一样”要让士兵感觉”自己是强者。
正如先秦时,商鞍未入秦”穷秦硬是被吴起那个疯子率着五万魏武卒硬生生打败了五十万秦军,老秦人把河西之地全都丢了,差点国祛不保。
后来吴起走了,但魏国还有庞涓,庞涓虽然人品不咋滴”但人家也是鬼谷子的高徒,有才啊,照样压着秦军打。
为了生存,老秦人每次出战必喊“赳赳老秦,复我河山;血不流干”死不休战!西有大秦,如日方升。百年国恨,沧海难平。天下纷扰”何得康宁?秦有锐士,谁与争雄……”,就是靠这种喊口号,自我催眠,倔强的如同野牛一般的老秦人,认为他们是无敌的,并且最终能够战胜对手”天下无敌,结果史实告诉我们”他们不仅真的崛起了,而且彻底的干翻了东方六国”创造华夏第一个大一统的王朝。
这样的丰功伟绩,不是自诩为文明君子的东方六国到造的,却是“天下鄙……”的老秦人。
那些突厥兵本来就被突然的打击,弄得晕头转向,战马被射死了,人也成了步兵,在战马纵横的战场,散兵游勇的再提不起半点血勇”此时听了吆喝声,心中胡思乱想起来,更加玩命的跑了起来。
没说的,这就是薛延陀人此次大战的秘诀,一套新的战术,下马射箭。
不要小瞧了这个简单的“下马射……”,薛延陀人也是从小玩到大的神射手”但不管再怎么神射,在颠簸的马背上,终究大大失了准头。
但一旦下马,这些薛延陀勇士的神射之术,可不是汉人或者骑在马上的突厥人能比的,利用步弓手比骑射手射程远、稳定性好的特点,此次薛延陀骑兵一接战就抢先下马布阵、先远程射杀对手的马匹,突厥人早习惯了马上作战”坐骑一倒毙”他们只有惊慌失措转身逃命的份儿了,所以靠着这个战术,薛延陀竟是将唐军的先锋大队杀得狼奔兔脱。
但糟糕的是,这些突厥人逃命的时候,早忘乎所以竟然直往本阵冲去,看的后方的李敬业面色铁青,忍不住骂娘了起来。
然而在战争的关键时刻,最能顶上的却还是这些汉兵,叹气,不看汉唐史的话,后世的人们习惯了清戏,或者混乱的明末,恐怕都不相信汉人也曾经有那么强悍雄起的时候……
看着溃散下来的突厥人不断的朝大阵冲来”令的前方持弩的士兵不知如何是好,阵形稍有点乱,而在此时,薛延陀军更是一边大呼”一边抓紧时机故伎重施,又是下马万箭齐发,一个照面就把唐并不少的马匹射死了冖“将军?”,骖宾王大惊失色,转头看着面色一片肃然的李敬业”可是李敬业只是皱着眉头,却一句话也不说。
“将军?”骖宾王心头愠怒,更大声的喊了一句。
李敬业这次还是没有理骖宾王,但却有了回应,策马上前,对着诸将大喝的下达将领道:“所有人一律弃马,换长矛马槊,快……”
旁边的诸将大惊失色,骑兵下马步战,这不是开玩笑吗?
见身边诸将发愣,李敬业立马发飙,朝着众将狂吼:“老子的话不顶用了吗,是不是不遵将令,都想找死不成”大唐军校的第一条军规怎么说的,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都给老子动作快点……”
诸将心中一惊,虽对李敬业的命令心有不忿,但值此紧要关头”不敢多言,马上传下将令。
这个时候就看出唐军的素质之强,面对如此近乎脑残的军令,不带丝毫疑虑的马上施行,所有唐军都下马持矛同时取出挂在马背上的手盾,在校尉、持戟长的怒吼下面排成密集的阵形,迎着箭雨冲了上去……
兵荒马乱尘埃涨天的战场上,李敬业的命令传递执行得既迅速又准确,兵种临时更换有条不紊眨眼间由一万多骑兵就变成了长矛步兵,列阵冲击过去,直接撞入了吆喝着“嘿咻嘿咻”,还想再来几次的薛延陀军中……
随后大战开始了,令后面本担心不已的将军彻底放下了心,露出了笑容。
长枪兵肉搏弓兵原来是这结果,打过三国的都知道,两个字,屠杀。
那后阵本来叫的欢的杨善游也傻了这可是他想了半夜才想出的计策,就这么被破了?
不过薛延陀十万大军也不是吃醋的,见下马射箭被破了,马上上的马来”又冲唐军冲过来,唐军不需要命令,你变我也变,你强我更强那个明月照大江啊,也上马重新交战了起来,除了最开始被薛延陀射死了万匹良驹,唐军也没死多少人。
李敬业早就受不了了,此时对着身边诸将一阵低声吩咐待诸将们们归队”自己也冲了过去。
唐军除了已经散了的,正在重整队形的八千多突厥兵剩下一万多骑军分成了大小不等的三个方块。
在李敬业令旗一劈之下,便见三个方阵哗然散开,手持长矛马槊,也不大声喊杀,风驰电掣般冲向了三个方向!
最大的一路便是李敬业,亲率六千铁骑”全力扑向了王旗所在。第二路三千铁骑第三路三千铁骑,则是杀向了两翼所在。
薛延陀骑士正徜徉在胜利之中呢士气正盛,虽然遭到唐军暴风骤雨般的铁骑冲杀但却颇有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之感,较之那日长城脚下山崩地裂般恐惧混乱”截然不同。
但许多人还是因为刚才射击之时靠唐军太近,还没有策起战马便身首异处”及至人减马嘶,那些脱离唐军长矛兵的骑士已经伤亡大半。
待到上马后,军营奔窜呐喊之时,李敬业所带领的六千铁骑便从后阵漫山遍野的冲了过来,看架势是要凿穿大阵了!
便在此时,忽然远处尘头大起,似有数万人马杀奔前来,李敬业心头一惊”再一看”心知不妙,知道是杨善游亲自率人来救,所部必是精兵”当下指着大军的的左翼”喝道:“向这里冲……”
竟抛开惊慌失措的正面”汇合那三千骑兵,成了一只九千人的洪流,割开了杨善游大军和主阵的联系,大军竟有朝薛延陀新任可汗拔灼的冲击的趋势。
杨善游原本见唐军冲来”正要指挥人马拦截,眼见唐军形成一道弧形目标正是拔灼,心中一动,立马止住了即将脱口而出的将令,转眼间,竟任由唐军冲了过去,隔绝了主阵。
那拔灼站在戎车上举目一望,见唐军隔开了杨善游的大队骑兵”直冲自己王旗,顿时想起了当日自己父王就是如此惨败的”心中大骇,叫道:“,宰相,救本汗,快率兵就本汗,本汗不想死。
那本来还待上去与唐军纠缠冲杀的将领”见自家大汗如此懦弱”想及一路上受到的苛待,顿时心中战心熄了大半,驱马悄悄的远离了王旗之下。
此时重新冲上来的阿史那思云高声道:“将军,那里是王旗所在,待末将将功赎罪,杀过去!”,李敬业也不废话道:“好!这一次可是最后一次,再败可是军法处置,来人,吹响号角,为将军助威!”,一挥手,奔行中的数名牛角号手,已经一边策耳,一边吹响了挂在胸前的牛角号。
牛角号声尖利的划破战场的厮杀声,阿史那思云高举铁矛,大吼一声给自己壮胆:“杀……!”,一马冲出,却好似万马奔腾,雷霄般不要命的冲向至旗!
拔灼见唐军铁骑从左翼漫山遍野冲杀下来,几乎只是一个冲锋浪潮,薛延陀主阵的骑兵便蜂拥溃败着向来路逃跑。
其中一将,更是冒着箭如疾雨,石如飞蝗,突阵而来。
诺真河杀声震天,薛延陀军仓皇奔逃,拔灼心中急躁,大声的指着阿史那思云惊吼道:“啊”来将是薛仁贵不成?快,快杀了他。”,本是一句猜想”但却让本来就已胆怯的薛延陀骑兵大骇”薛仁贵,那个杀不死的薛仁贵”顿时如潮水般溃逃,哪怕拔灼大声号令薛延陀骑兵迎敌”恐惧的兵士们竟都是全然不顾,只是一味尖叫着四散逃命,将拔灼的后军大阵冲得混乱不堪。
正在拔灼要下令戎车后退时,拼了老命的阿史那思云如怒龙般呼啸扑来。
戎车上有十名步兵,一则保护戎车,也就是大汗;二则保护王旗。
如今周围骑兵混乱夺路,戎车上的步兵也是一片马蚤乱,便成了阿史那思云的剑靶,但见锋利的闪烁着寒光的长戈,在黄昏的霞光下,霍霍的闪现七彩光芒,横扫步兵,然后矛头猛地一震,如电蛇一般刺向拔灼。
一声惨烈的嚎叫”响片诺真河,然后整个战场都静了下来!
不到半个时辰”薛延陀大军便后退了十余里,无数骑兵被斩杀,失了马匹的骑兵”更是一个没剩。
薛延陀人大是恐慌,又一个大汗被杀,如同梦魇一般印在薛延陀人的心里。
正在此时”杨善游率领数万大军经过一番“死……”突破了唐牟数千骑兵的封锁,与主阵骑兵会合,方稍稍让丧了心魂的薛延陀人觉得心安,却是实在想不出这仗还打不打了,自家大汗又被唐军杀了。
闻言大汗又被杀了,虽看不到表情”但语气中却透出大怒之色,就要亲自前去斩杀”所幸被身边心腹将领拦住了。
但杨善游还是大声喝令军马集结,此刻大军败退”杨善游表现的有勇有谋,有胆有识”而且十分忠心,让不少薛延陀人重拾了不少信心。
杨善游几场大战下来,也有了点实战经验,在他的号令下,剩余的薛延陀骑兵,尽量聚集在一起”迎着唐军而上,杨善游拔出佩剑,举剑大呼:“,回郁督军山,回家,杀!”,便率先反身杀回,闻听杨善游此一声呐喊,众将士心中纷纷引起共鸣,应和的大吼道:“回郁鼻军山,回家,回家……”
竟隆隆海啸般冲了回来,迎住了唐军的黑色浪头,这些薛延陀骑兵原先以为必胜,结果又是打败”期望越高,失望越高,心情本已低落,此刻听闻杨善游之言,心中燃起了一丝生的希望,虽是败兵,阵形更是混乱不堪,但人怀必死夺路之心,气势竟是大不相同,生生的一万多唐军铁骑纠缠混战起来。
正在此时,夜幕降临下来,两军相持混战的时刻,唐军身后突然爆发出震人心魄的喊杀声!
漫山遍野的突厥铁骑竟从身后杀来,交战中的唐军骑兵精神大振,认出是刚才败逃的突厥铁骑,此时不仅那突厥部将领阿史那思云斩了薛延陀新任大汗,而且又重整大军呐喊冲锋上来,对突厥部的失败怨愤也淡了下来。
诺真河上顿时寂静下来。
杨善游呆呆在战马上观望”看着八千突厥铁骑发动冲锋,已经撕裂了自己的右翼,知道事不可违”咬咬牙,大吼道:“突围,退兵……”
说完,不顾一切带着数千残兵落荒向北逃去了,后面众将士见诸将逃了”也不冲了,也不杀了,拔马就跑。
黑夜彻底降临了,杨善游狼狈奔逃,面上愁苦,但偶尔间抬头凝望淡淡的上弦月时,双眼中竟露出一丝欣喜”这一次”薛延陀要真正的掌握在我的手里了,但瞬间后,眼中还是透出无奈之意,重重的叹了口气,又继续埋头狂奔。
此役,唐军伤千人,但真正战死的却只有数百人,但薛延陀十万大军,最后在追杀下逃离却只有五万出点头,而在追杀中,李敬业也一路赶往郁督军山……
双方大军离开了,但诺真河却被密密麻麻的死尸阻断水流了,人尸、马尸纠缠在一起,不分彼此,鲜血染红了诺真河畔……
第十六章老杨终于掌权了,不容易啊
第十六章老杨终于掌权了,不容易啊
长城大战后,李绩便风驰电掣的率军直捣漠北薛延陀最后的大本营——郁督军山了,因为前面有薛仁贵和李敬业两只巨钳在肆意挥舞,李绩一行大军虽有大量辎重,但马匹众多,又无战事,走的其实也不慢。(顶点小说手打小说)
疾速行军十多天,终于在距离郁督军山数百里开外,夜幕降临的时候,无巧不成书的遇到了同样奔行而来的薛仁贵大军和李敬业大军,三军会师。
其是时,安排好军务,已经将要入睡的李绩接到卫士的禀报,又惊又喜,没有片刻停留就奔出了营帐,就要迎出营寨之外。
却不想还未立临近营寨大门,就听老远处传来一声欢呼。
“父帅安好?”
一听到这个略显跳脱的声音,李绩心顿时放下了一半,步履也重新缓了下来,一路战事顺利,李绩心情大好,隔着老远处也凑趣笑道:“前面是哪家的兔崽子喊父帅,莫不是有胆冒充我家犬儿”
刚刚迈进大营,就要上前拥抱自家老爹的李敬业面色一僵。
犬儿?
自己啥时候成犬儿啦,如果我是犬,那你不是老犬,我娘不是母……
呸李敬业暗骂了一声,冲李绩苦着一张脸,浑身上下透露出被骂了十八代祖宗,还不能反驳的忧郁情怀,
一旁的薛仁贵装作没看见,身披极具个人特色的白色明光凯,白色披风,白色锦羽头盔,白色衬衣,上前拱手道:“见过大帅,末将甲胄在身,不能行大礼,还请大帅见谅。且不知大帅何时开始攻打郁督军山”
李绩本是准备上前客套两句,却被薛仁贵的话说的一滞,随即反应过来,上前拍了拍薛仁贵的肩膀,无奈而又欣慰的苦笑道:“知道知道了,莫急莫急,青年人啊,莫不是累月行军打仗,憋了火气,今日竟如此好战,郁督军山城中此时怕有三十多万大军,仓促间,谁能克得了,一路杀戮,薛将军这脾气也急了几分。走走走,进去说话。”
英国公李绩,从隋末天下大乱,群雄并起的沙场岁月走来,见识可不是常人能比,要不然也不会在后世的《隋唐英雄传》里落了个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前通一千年,后晓五百年的徐懋功,徐神仙。
此时见薛仁贵心急邀战,立即深知薛仁贵秉性,不觉又调笑道:“这次定要薛延陀灭族,让天下知道大唐的兵锋是最锋利的”说完又对李敬业道:“你也要好好学学薛将军,不要整天到晚,就想着偷j耍滑。”
一为父,一为子,后世辫子王朝有一书名为《弟子规》,其上所言,父亲打儿子,小杖则受,大杖则走,此亦为孔子之言,意思是父亲打你,轻点你就受着,让你老爹出口气,以尽仁子孝心,重了你就跑,否则打伤你,是陷父亲于不仁。
可见古时父子地位是完全不对等,甚至对立的,恰如君臣,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所以本着少说少犯错,沉默是金银的“畏怯哲学”,李敬业决定——忍。
倒是一旁的薛仁贵解了李敬业的尴尬,不禁笑道:“大帅可不知晓,来路上,小李将军可是大败薛延陀残部,斩首五万,如今郁督军山其实是不超出二十六万大军啊”
“哦?”
李绩惊奇了一声,侧头看了看李敬业,李敬业立马高高挺起胸膛,矜持的等待自家老头夸奖的李敬业。
却没想李绩惊叹了一声后,就没下文了,倒是和薛仁贵一路笑声,走进了大营,让后面跟着的李敬业着实郁闷。
李绩的大帐,早已挂好李治特地赠与的由锦衣卫绘制的阴山地图,站在地图前,李绩指着郁督军山,道:“梯真达官胆子大,以倾巢之兵南下与我军大战,却是正合了我军的心意,薛将军不负陛下和本帅之望,做了那嚣张的老儿,如今郁督军山虽不知什么情况,但想必士气必然低下”
李绩在说道薛仁贵斩杀梯真达官之时顿了一下,看来是有意隐去了冷箭一事,薛仁贵闻言,心中一暖,也仔细的借着牛烛的烛光细看地图。
看了半天,薛仁贵才笑道:“听说胡人自诩为狼族,那我大唐自然是猛虎无疑,一群猛虎此次必吃的薛延陀连骨头渣也不留”
说了一句凑趣话,薛仁贵又道:“末将以为,这次大战固然要打进郁督军山,从而占领阴山草原,但郁督军山据说城高池深,还需打造足够器械,攻心为上。”
李绩闻言笑道:“看来薛将军胸中自有沟壑,该咋打咋打,只要能打胜就一切万岁”
薛仁贵忙道:“大帅谬赞。”
李绩看了看天色,道:“夜已深,如今三军会师,明日齐齐北向,再做他想,快回去休息吧。”
薛仁贵立即点头:“末将告退。”
待薛仁贵走后,李绩道:“听说你此次大战得胜,很是了得。”
李敬业眼睛一亮,昂起头,不在意的挥挥手道:“小意思,小意思。”
但是那露出来的大门牙,却透露出心中的欢喜。
李绩哼了一声,道:“你也回去休息吧,打仗的时候不要那么拼命,做将军的,临阵指挥,布大局,才是正道。”
“得令”
李敬业大叫的回了一声,气宇轩昂的转身走了出去,后面的李绩欣慰的一笑。
※※※※※※※※可爱的分界线※※※※※※※※
而在此时,郁督军山也正在进行一场大事件。
正所谓,蛇无头不行,梯真达官死了,曳莽被拔灼杀了,然后拔灼又步了他老爹的后尘,所以杨善游率剩下五万人窜回故土郁督军山后,赢得军心大权在握的杨善游,乾纲独断,立马立了梯真达官的侄子咄摩支为酋帅。
虽然出兵之时三十多万大军,归来只剩五万出点头,但当初随军之人,皆是薛延陀达官贵族,所以,虽是大败,但哪怕残兵游勇,回到郁督军山后,名正言顺下,大权也未失。
而赢得军心的杨善游自是春风得意,一进郁督军山,立马要进行册封大典,实质是给自己的身份正名,我还是薛延陀宰相,而且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实权宰相。
咄摩支是梯真达官的侄子,得到大军大败而回的消息,还未反应过来,杨善游就派人来告诉自己要成为薛延陀国新任大汗,然后来人匆匆的给还沉醉在兴奋中的咄摩支穿上华服,带着她驱车进了王宫。
薛延陀大军回来得很突然,从出发到如今前后不足二十天,谁也不敢想象,大军会败的如此之惨,梯真达官和其两个儿子,还有众多的薛延陀以及其附庸国的贵族元老也未如所料同车归来,这使留守郁督军山众薛延陀人大感意外。
了解了详细情况的咄摩支看着风尘仆仆神色沉郁的杨善游,心中颇觉不安,想象着城外即将赶来的唐军,欣喜之心立退,巴巴的看着杨善游,不知如何是好。
看到咄摩支求救的目光,杨善游心中大为满意,好生安慰了一下咄摩支脆弱幼小的心灵。
因为杨善游等人是早晨进的城,大典在下午举行,所以志得意满的杨善游一通胡话,唬的放下了担心的咄摩支大为兴奋,午膳竟吃了七八斤熟牛肉,饱的直哼哼,但紧张担忧却是终于缓和了过来。
郁督军山的王宫大殿中,薛延陀大半挂的上号的权贵们,全都汇聚到王宫主殿内。
这一切,自是因为薛延陀新大汗要新鲜出炉了。
但是唐军兵临城下,哪怕是这样理应全城欢庆的盛事,也显得随意了许多,
牛角号声响起……
大殿内嘈杂的声音渐渐平息,众人很清楚,号角声响起就说明了仪式即将开始。
咚咚咚
鼓动,着一身用丝绸锦缎缝制的羊皮大袄,略显紧张的咄摩支在杨善游的陪同下,缓缓走进大殿。
十三四岁的咄摩支,显得十分稚嫩,殿中众人,见咄摩支走进来,但却齐齐看向黑纱罩头走在咄摩支身后的杨善游。
咄摩支的正式出现,没有引来尖叫声,薛延陀众贵族们只是平淡冷漠的看着咄摩支这个少年,尽管咄摩支笑的很灿烂,不断朝众人挥手致意,但却得不到一人响应。
咄摩支的笑容收敛了,他不是傻子,看得出众人并不欢迎自己这个新大王,这一刻,他能深深感觉身后那从来不见容貌的宰相带给自己的压力。
虽然看不见相貌,但一身锦裘的杨善游出身于有“天下第一姓”的大世族崔家,那温文尔雅的气质,在一举一动中都显得卓然不群,一对眼睛透过黑纱显得炯炯有神,耿直真诚无比,但眸子深处,却隐约闪现出狐狸一般的光芒,显得诡诈老辣,但是一身丞相应有的气度,尽显无疑。
上了大殿高台,坐在白色虎皮铺就的椅子上,咄摩支略显无措,而身后的杨善游此时却已默默地站在咄摩支前面,待殿内无人发出丝毫声音,才淡淡地说:“过午了,那么……仪式,开始吧”
语毕,众臣散乱的单膝跪了下来,右手攒拳放在左胸上,“臣等参见大王。”声音虽大,却无波无动,不带丝毫感情。
矜持地退后一步,杨善游也转身向咄摩支欠身行了一礼。
然后不待咄摩支回应,自顾自的转身对众人不温不火地念道:“长生天在上,金狼神在上,两位先王辞世,我薛延陀大军大败,如今唐军兵临城下,为保我薛延陀存亡,自今日起,咄摩支继位我薛延陀汗国酋族长,但从今日起去掉可汗的称号”
台下人没有任何人反对,甚至没有任何波动,似乎一切都理所当然,这让坐在上位的咄摩支露出一丝迷茫和失望。
“今,受先王遗命和新王之命,以长生天的名义,杨某将继续总理薛延陀部落所有事务”
说到这里,杨善游的言语第一次激昂了起来,声音都微微发颤。
杨善游的话让咄摩支很疑惑,自己什么时候有过此命的,先王不是横死的吗?哪来的遗命。
但殿下一直保持着行礼姿势的众人们,却是齐声念道:“赞美长生天,赞美金狼神,保佑我薛延陀汗国”
这让好似旁观者的咄摩支心中凉到底了。
新汗初登,本是天大喜事,但二十日内,连换了两任,死了两位,也就说不上什么大幸了。
夜色笼罩薛延陀汗国,唐军兵临薛延陀郁督军山,但只有杨善游还沉浸在欢乐的气氛中,咄摩支登上了酋长之位,却是十足的傀儡,而杨善游则第一次有了自己莫大的本钱,第一次能够掌握二十多万大军,东山再起之日似乎已经出现在杨善游面前了……
但出奇的是,杨善游掌权的第一件事,竟然是连夜派使者赶往唐军大营。
※※※※※※※※可爱的分界线※※※※※※※※
第二更,老杨掌权了,求推荐啊,大战要来了,还有订阅哦,支持正版,嗯,另外也支持盗版,一切都是为了繁荣中国文学,呵呵……
第十七章开战,赳赳大唐云飞扬
第十七章开战,赳赳大唐云飞扬
暮春三月,该是江南草长,群莺乱飞的时节,郁督军山却还“草色遥看近却无”,十八万唐军在行至郁督军山之时,天空中甚至飘起了漫天大雪,天苍苍,野茫茫的,四野尽是平旷、苍凉和雄阔的荒原,不远处的地平线才刚刚跳出一轮朝阳,看的人心醉不已。(顶点小说手打小说)
郁督军山,又称乌德鞬山,即后世外蒙古国的杭爱山,历史上曾为突厥、薛延陀、回纥诸族的根据地。
虽下了一阵雪花,但大草原的天空依然碧蓝如洗,阳光下的天空蓝的发亮,轻柔如风的白云,勾勒出水墨画般的静谧。
唐军如今早已将营寨推进到离郁督军山百里处,一眼望去,车帐如云,将士如雨,马牛布满原野,兵甲遮蔽天空,烟火遥遥相望,大营连绵百里,而大营的正对面抬头就能看见依山而建气象森严的郁督军山,真正的算是兵临城下。
“咚咚咚……”
唐军十只巨大的犀牛皮皮鼓,被推出来,敲个震天响,随着这一连通的鼓声,无数散布在草原上错落有致的白色营帐中,匆忙有序的窜出无数甲胄鲜明的唐军士兵,在各级的军将的命令下排队。
从这里就可以看见唐军的素质,绝对是整个古代军队中的翘楚,迅猛而有序,在三通鼓声后还未完结前就已结好大阵,这让站在云台上观看一切的李绩很是满意,要知道似这种十多万的大军团,一旦乱了,那可就真正的乱了,甭说白起、吴起了,什么起都不行,短时间里根本不可能调整起来。
而如今大唐的军队指挥完全依靠旗帜,当然有时候有的将领不习惯,也会偶尔用鼓点和响箭配合一下,因此部队调动时,总体来说是迅捷无声的,这让远处郁督军山山城上的薛延陀人一头雾水,还有唐军冲出来的初始阵形非常凌乱松散,看起来似乎很缺乏组织和纪律,这多少让薛延陀人心放宽了一些。
但不到片刻,好似魔方一样精巧,不同的站位组合,让唐军十八万大军在盏茶的功夫,牵了战马,排成了密密麻麻的十八支万人大队,哪怕战马一个个的都是并头齐列,任何人看了都会忍不住惊叹的。
十八万唐军原不是最恐怖的,最恐怖的是这十八万人全身都披挂铁甲。
这种在薛延陀哪怕一般的小头领也没有的待遇,让站在十丈多高城墙上的薛延陀将领,纷纷倒吸一口冷气,早听说中原富裕,但没想到富裕到如此,倒是那些经历了长城大战的,习惯了许多,不过心中终究还是七上八下的,隐隐间竟也起了一些其他心思。
其实薛延陀人看到的只是表面,事实上如今这十八万唐军的中层指挥官大多毕业于大唐皇家军校,连作战方法也不同于过往。
十八万唐军,准确的说是十七万多,其中有七万多骑军,剩下全部由步兵组成,但即使这样,步兵也是有马的,只不过仅仅一匹而已。
唐军的建制还保留原来的官衔,?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