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了。
唐方几乎是在同时间消失的。
朱侠武临走时向康劫生抛下了一句话:
“你留在这里守护!”
萧秋水、邓玉函赶至现场时,也为之震住,惊愕无已。
“振眉阁”,有一人立在那儿,竟是一个死人。
他的剑方才自袖中抽出一半,敌人便一剑洞穿了他的咽喉,是以他虽死了,精气却在,居然不倒。
这死者竟然是声名犹在七大剑手之上,出道犹在七大名剑之先的“阴阳神剑”张临意!
张临意的眼睛是张大的,眼神充满了惊疑与不信。
唐方禁不住轻呼道:“他就是张老前辈?”
张临意的脸容、神情,实是大可怖、大唬人了。
萧西楼苦思道:“难道,难道有人的剑,比张前辈的剑还快!”
朱侠武忽然道:“不是。”
萧西楼侧身道:“不是?”
朱侠武斩钉截铁地道:“不是因为敌手剑快,而是张前辈意料不到对方会出剑。”
萧西楼转身望向站立而殁的张临意,只见他眼中充满愤怒与不信,情不自禁地点了点头。
朱侠武道:“不过,对方的剑确实也不慢,否则就算猝然发动,也杀不了张前辈。”
萧西楼颔首道:“只要张前辈的剑一拔出来,这人便讨不了便宜朱侠武断然道:“所以,杀人者一定是张前辈意想不到的人。”
萧西楼游目全场,道:“而且,而且也是与我们非常,”语音一顿接道:“非常熟悉的人。”
朱侠武肯定地点头,道:“这人杀了唐大侠,又向康先生下毒,更猝击玉函、秋水,又刺杀张前辈——这个人!”
朱侠武双眼一瞪,毫无表情的脸容忽然凌厉了起来。
萧秋水等人都感觉一股迫人的、窒人的、压人的杀气,在夜风中蔓延开来。
萧秋水忽然一惊,叫道:“振眉阁里?”
——守护振眉阁的张临意既然被杀,振眉阁里岂有卵存?
——然而老夫人、萧夫人还在不在阁内?
萧西楼脸色一变,立时窜出,正想撞门而入,忽然咿呀一声,门打了开来,萧夫人与老夫人,双双出现在门前。
老夫人、萧夫人背后是烛光,那烛光就像是金花一般,绽放在她们背后,萧西楼退了一步,慌忙长揖,没料那铁面铁心的朱侠武,居然拜倒。
老夫人柔声道:“这位大叔,何必如此礼重?”
朱侠武恭声道:“未将侠武,曾在大人麾下侦骑队参任纵组副使将。”
老夫人恍然道:“是朱铁心吧?”
朱侠武居然喜道:“正是铁心,小人不知老夫人还记得小人。”
老夫人笑道:“现下又不是在行军之中,青儿也不在,铁心何必如此多礼,不必什么大人小人的!”
朱侠武依然恭敬地道:“小人不敢,小人敢问狄大将军安好!”
萧秋水脑里“轰”地一声,耳里只闻:“青儿”、“狄大将军”,莫非是名震天下、智勇双全的狄青!?
狄青是个不世人物。
宋时,重文臣而轻武将,因宋太祖拥兵自立而当了皇帝,是故对领兵打仗有军功的武官都深具戒心,诸多节制,难伸抱负。
狄青却绝对是个例外。
他自幼喜习武,骑术、箭法,都很高强,他因受其义母支助,得赴京师,投身行伍,入编禁军。
他的武艺超群,胆大力大,但因长相却俊美斯文,形成强烈对比。同僚讥笑他是:“女扮男装”、“男人女相”.他谦冲内敛,不以为许。
当时,士兵给称作“赤老”,通常都得要脸上刺字,以防他们逃跑。狄青名隶军籍那一天,刚好也是中了科举的进士自皇宫里春风得意地昂然步出,百姓皆围观风采,狄青的同僚大感愤慨:
“人家已当状元,我们却像罪犯一样黠面刺字,富贵和潦倒真是不同!”
狄青却澹然自若:“话不能这么说!功名富贵,要看各人才能如何!大丈夫应以立功求名,不该羡慕名不副实的!”
大家听了,都笑狄青不自量力。然而狄青却用功进取、屡立军功,终于改变人们认定当兵的一辈子没出息的成见!
当时西夏撕毁和议,公开称帝,出兵犯陕西延州。宋军士气太差,畏战避战,且屡战屡败。
独有狄青领一支约五百人的军队,屡在败中获胜,所向无敌。
他在延州四年,连打大小战役二十五场,有八次中流矢负伤,但坚持作战到底,身先士卒,不退一步。由于他脸容秀美,威武不足,他每次临阵作战,都戴狰狞青铜面具,第一个行人敌阵;他常以一人一骑,没入敌阵,勇劈猛杀,所向披靡,把敌军完全击溃。西夏兵将畏称“天将”、“天魔”,闻风而逃。
他在这几年间,以极少的兵力,先后破金汤城、略肴州、屠庞徉、岁香、毛奴、尚罗、庆七、家口等族。焚烧积索数万,收其帐二千三余,生口五千七百多。他又建城桥于谷,筑招安、丰林、新若、大郎等寨,扼住了西夏出兵布阵的要害。
狄青治军,正部位、明赏罚,与士卒同饥寒、共劳苦,有功他让予部下,有过他一力承担,有战他冲锋陷阵,有赏他分予同僚,故深得士卒崇敬,乐于听他指令调度。
有次他与西夏军决战于安远,身负十处重伤,已然垂危,但听敌军又到,他挣扎而起,一马当先,冲杀向敌军,奋战不屈;其部属为他的拼死精神感召,也都击退来犯之敌。
他带兵打仗,进退有策,头头是道,深得经略判官尹洙赏识,带他引荐当时的经略使韩倚和范仲淹。
范仲淹也是个不得了的人物,不管在文才、武略、治水、进谏、军事、革兴等,都有建树,连西夏军中也私相戒议:“小范老子胸中有数万甲兵!”范仲淹一向知人善任,一见狄青,听之谈吐,如获至宝,格外礼遇。特送他一部《左氏春秋》,对他劝说:
“作为一个将领若只知打仗,不知古今,不过是匹夫之勇而已。”
范仲淹劝他认真读书,文武并修,又教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狄青极受感动,终于成为能在沙场上决胜,又能运筹帷幄,精通兵法,精悟是非,知进能退的大将军。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萧秋水心头有一股热血,禁不住也要跪倒狄大夫人身前。
老大人忽正色道:“不可:汉臣不过常人也。他跟你们都是一样,都想为国为民做点事。他只是一个堂堂正正的大宋人,他的大志也也正是诸位心中的大事,还得仗列位匡扶协力。他要的是为国为民大丈夫,有忠有勇好兄弟,而不是摇尾乞怜的亡国奴才!”
这老大人正是狄青养母。
狄青自幼双亲皆殁,全仗这位老夫人视狄青如同己出,历当苦辛养育教诲,才能长大成|人。是故狄青待之如亲母。极尽孝道。
其实广源州侬智高在广南作乱,一度快攻,取得巨州,并沿巨江而下,一路势如破竹,连破九个州,并包围了大宋岭南军事要据:广州。
侬智高领蛮兵所到之处,纵火杀掠、j滛掳掠,无所不为,广南一带,哀鸿遍野,惨遭铁蹄蹂躏。
宋仁宗先后派文官杨败、余靖、孙河指挥大军,往广南讨伐贼兵,惜因宋朝长年武备失修,都惨败下场。侬智高乘胜追击,许多州郡官兵都只望风而逃,侬智高连年胜利,气焰更嚣。
就在这危急关头,威退西夏进犯的狄青挺身求请降旨让他披甲上阵,出兵平乱。两军交战,两广十虎等豪杰都为此役出了不少力,故给当地人尊为英雄,对狄青解救万民于水火之中,安民保国,更是视同再生父母,感恩戴德。
侬智高见范仲淹督军、狄青领兵,士气如虹,且将一一迅速收复失地,军民一心,他知难以力敌,便付出重金、许下承诺:谁能刺杀狄青,格杀范仲淹,他日若能南面为王,便册封为“保国军”,并封赐为“天下兵马大元帅”,统领水陆两路英雄好汉,得一切功名利禄。
叛军将以此为诱,号令“权力帮”和朱大天王的人,动用水陆两路绿林人物相助。
“权力帮”以李沉舟、赵师容为首的一众领袖、都不愿直接出兵对抗狄青大军,但暗下派了帮中高手,掳劫狄大夫人,以胁狄青,让他投鼠忌器,诸多掣时,并可迫他挂冠退役,换作其他庸官懦将,皆不足畏矣。
他们虽有计算,但一众白道武林的正义之士,却先把狄大夫人护送到了浣花剑派,不让蛮兵毒计得逞。
这便是狄太夫人暂住在浣花剑派的前因后果。
狄大夫人继续道:“青儿战于广南,平乱贼党,侬智高要捕捉老身与儿媳,以乱青儿作战之心。我与儿媳,一走成都,一赴开封。我这一把年纪,生死并不足惜,只怕扰乱了青儿的斗志,说什么也得逃离j人魔掌的。”
萧西楼叹道:“狄将军为国杀敌,累了太夫人,我等虽非军人,自当为国保护老夫人,但仍屡令夫人受惊吓,实是惶愧!”
狄大夫人道:“萧大侠客气了,叨扰贵派,以致权力帮大举进犯,涂炭生灵,这是老身的罪孽。”
萧西楼正色道:“大将军勇赴沙场,在下未及万一;照顾太夫人,乃义不容辞之事,只要在下有一口气在,定必死而后已,只是……只是这干来犯之徒,非同泛泛,权力帮除勾结西夏番子外,还与j相吕夷简等暗下私通,实力甚厚。”
狄大夫人叹道:“正是。这一路上,我也遭到了屡次的埋伏,可恨身无长技,不然也想杀得几个卖国贼子,以祭先烈。……这一路上,倒是张妈护我得紧。”
萧西楼蹭然道:“禀告大夫人……张……张妈他于适才为人所杀……”
狄大夫人“哦”了一声,萧西楼等往左右靠边而站,狄太夫人便看见了张临意死而下倒的尸首。
狄大夫人晃摇了一下,萧夫人慌忙扶住,道:“适才我在里面,忽听外面搏剑之声,因守护大夫人,不敢离房,没料……”
太夫人眼中有泪,但竭力不淌下来,好一会儿才道:
“张妈不是女人,我是知道的。他是狄青的结义兄弟,特地乔装以保护我,要我唤他作‘张妈’”。
“我这条老命不足惜,但我死了,青儿会觉得他连累了老身,此心影响他的斗志甚巨。”
“记得西夏番将遣人来告,青儿已被杀死,我和媳妇儿一颗眼泪也没掉,不是不怕,而是不信,山河未复,狄汉臣不会死,也不能死!”
“可是蛮兵若抓到我,我就不会让他们把我活着送到前线去,我宁死亦不可乱青儿之心,亦不能作人质劝降宋军!”
狄大夫人一句接一句,说出了这几句话,萧秋水热血填膺,喝道:“狄太夫人,我们绝不让您落于敌人之手!”
狄太夫人看了萧秋水一眼,目中凛威却带慈蔼,道:“好孩子!青儿此时应在昆仑关、否则你真该见他一见!”
这一句话,如一个霹雳在萧秋水心中,幻化成一个龙游九天的雷霆!
见狄青!
见狄青已成了萧秋水毕生的心愿!
——先天下之忧,而忧。
这时候,朝廷上下,都有一种“恐军人症”。主因是:宋朝初立,便事起于赵匡胤由军士拥立,黄袍加身而夺孤儿寡母之天下,所以他自己和他的子孙亦惧同样让军人推翻,只好把军人永排除在外,不许参与军机,边疆一旦遇事,一概交文臣统率兵马,致使强于弱枝,军备久疏。
不过,一旦真正遇上了战事,岂是书空咄咄、纸上谈兵的文官可以胜任的!戎马冲锋、沙场决战,原非儒生所能。狄青便在此时,以一佣兵,打出战功,于上阵时头戴铜面具,散发披肩,跨骏马,持长枪,身先士卒,直奔敌阵,当者披靡,全身负伤无算,向不以之夸人;半生立功无数亦不自夸。
狄青成名立功之后,脸上还留有初为兵时所刺的面涅,宋帝见此,敕令他用药除涅。
然而狄青却自指其面,说:“陛下以军功擢臣,从不查问及臣门第。臣所以有今日,皆此面涅之策厉耳。臣愿留此以为士卒之策厉,不敢奉诏。”
他藉此表态,意谓永留军中,别无二心。
由于范仲淹的引导,狄青熟读兵法,得其要领,与正进犯谓州的西夏兵交战之时,狄青所部迎敌之军马甚少,力量悬殊,处于劣势,然而狄青仍以阵法取胜。
他无畏于敌众我寡,以奇兵制胜。他先下令全军尽弃弓弯,手执短兵,又密令改变原来锣鼓信号,下令一听到锣鼓鸣响就停止前进,再听则向后退却,反而在锣鼓声后才冲杀向敌军。两军接战时,西夏兵见宋军居然闻鼓而止,甚至倒退,以为敌方胆怯,正疏忽之骄慢之时,失却戒备,宋军在锣息之际反而喊杀过来,奋勇争先杀敌,西夏兵因而阵脚大乱,自相躁践,死伤不计其数。
狄青以寡击众,奇兵突出,大获全胜,但居功不矜,反而推功于属下同僚军士。
凡此种种不世功业,以一武夫能为国杀敌、为民除寇,都是萧秋水对狄青心向往之、意仰慕之,只愿有日得见狄大将军,随他驰骋中原、笑傲沙场、保家卫国安天下。
后天下之乐,而乐。
对方杀了张临意,却并不闯入振眉阁,挟持狄大夫人,究竟是什么原故?
是因为来不及?还是……
萧西楼也想不通,因怕狄大夫人难过,已请萧夫人送大夫人回阁歇息。
“大夫人请安心,张老前辈的后事,我们自会妥为办理。”
狄大夫人与萧夫人进去后,众人面面相觑。一时也不知说什么是好。
朱侠武忽道:“夜深了。”
萧西楼道:“看来一切很平静。”
朱侠武道:“以水淹火一役,权力帮已失主力。”
萧西楼道:“看来如此。”
朱侠武道:“现在我们一定要做一件事。”
萧西楼笑道:“睡觉?”
朱侠武也是斩钉截铁地道:“睡觉!”
睡觉。
真正高手决战的时刻里,不但可以紧,而且也要可以放。
争取充足的食粮,充足的睡眠,可能对决生死于顷俄间,有决定性的帮助。
所以睡觉也是正事。
虽然这群武林高手的精神与体魄,五天五夜不眠不休,也绝没有问题,但不到必要的时候,他们也绝不浪费他们的一分体力。
朱侠武道:“你我之间,只有一人能睡。”
朱侠武、萧西楼是目前萧府里的两大高手,权力帮伺伏在前,随时出袭,剑庐中又有不明身份的狙杀手,所以这两人中,只有一人能睡。
萧西楼道:“你先睡,我后睡。”
朱侠武道:“好。三更后,我醒来,你再睡。”
萧西楼道:“一言为定。三更我叫你。”望向站立中而殁的张临意,仰天长叹道:
“张老前辈剑合阴阳,天地合一。康出渔剑如旭日,剑落日沉。海南剑派辛辣急奇,举世无双。孔扬秦剑快如电,出剑如雪。辛虎丘剑走偏锋,以险称绝……只可惜这些人,不是遭受暗杀,就是中毒受害,或投敌卖国,怎不能一齐复我河山呢!”
晚凤徐来,繁星满天,萧秋水忽然心神一震。
萧秋水也不明白自己为何忽然心神震荡。
他只知道有一个意念,有一个线索,忽然打动了他的心弦。
但他却也想不起,抓不住,刚才的意念是什么。
繁星如雨,夜深如水。
等他再想起时,却已迟了。
萧西楼要求唐方与萧夫人睡在一起,睡在振眉阁里,以保护狄太夫人。
唐方的暗器,不但可以杀敌,更可以慑敌。
能杀退敌人是好,但如果敌人根本不敢来,不惊扰狄太夫人,那当然是更好。
萧秋水、邓玉函、左丘超然三人也有睡觉,当然是轮流着睡。
他们是睡在“听雨楼”。听雨楼是浣花剑庐的总枢,也是第一线。
萧西楼一向认为第一线就是最后一线;与敌人交锋时,一寸山河一寸血。连半步也不能退让。
萧秋水是轮第一个睡,却是睡不着。
夜风袭人。
——我要替你报仇,唐柔。
——我要为你报仇,唐大侠。
明月如水。
萧秋水辗转难眠,虽是悲愤的,但却有一股箫声似的悦意,自古远的楼头里传来,他心中老是忆起一首?族的山歌,那歌词是这样的:
郎住一乡妹一乡,
山高水深路头长;
有朝一日山水变,
但愿两乡变一乡。
萧秋水心想:唱的人真是一厢情愿哦。作词的人真是一厢情愿啊,萧秋水笑了笑,却又把那歌再重复,在心里悠悠唱了一遍:
有朝一日山水变,
但愿两乡变一乡。
萧秋水想着心喜,唱着心悦,迷迷糊糊终于睡了。
夜凉如水。
一宿无话。
第九章扫落叶的人
四月十六。
忌:入殓,上梁。
七赤。
宜:沐浴祭祀。
四绝日凶一梁少取。星入正八座。
冲煞五八西。
清晨。
晨曦初现,夜露初降。
萧秋水起来时,就看见萧西楼在晨雾中,仰首望天,背负双手。
雾大露浓,天空上竟出现一个奇景:月亮和太阳,各在东西,却在同一片天空上遥对,彼此都没有炫人的光华,只有猎然的哀静。
萧西楼点了点头,转身而去,萧秋水也跟着走去。
按照惯例:晨祭祖祠。
在未祭祖之前,萧西楼却做一件平常不做的事,他先到“振眉阁”,向狄大夫人请安,并邀请唐方一齐去。
祭祖:本来祭萧家祖先,跟唐方全然无关,连萧秋水也不明白所以然。
萧夫人却很明白。
她本来也要去祭祖的,但腿上、臂上都有伤,更何况要守护狄太夫人。
唐方一跨出门,也明白了所以然。
门口停放着两具棺木,一是张临意的,一是唐大的。
权力帮虽被击散,却仍在剑庐边外包围,当然无法把遗体运出去安葬,但也不能随便把棺木停放在任一处。所以只好暂停放在萧家祠堂。
张临意的遗体当由萧西楼亲自护送过去,唐大则要他的亲属来护灵,唐方自然是唯一和适当的入选。
萧西楼出到门口,拍了拍手,就出现四名壮丁,抬起棺木,往“见天洞”缓步而去。
晨雾中,萧西楼回顾,看见萧夫人在门口,因腿受伤不便,故倚着门立,脸色一片清白,萧西楼心中一阵爱惜,挥了挥手,道:“小心。”
萧夫人深深地望着他,浓雾中,双眸却是一片清明。
那眼中含有无限意。
“你自己也要珍重。”
“你是浣花剑派的掌门,更要保重。”
“晨雾沁人,昨夜又一场剧战,你要小心着凉。”
这些话都没有说出来,可是萧西楼心里明白,萧西楼要说的话,萧夫人也心里分晓。
二十余年的患难与共,二十余年的江湖险恶,萧西楼与孙慧珊自己心里比什么都厂解,在那一段被逐出门墙的口子,茅舍苦练剑的日子,日落掩柴扉的口了,长街蝶血战的日子,是怎样熬过来的。
不过也真的熬过来了。
萧西楼举步向前走,走人浓雾中,萧秋水和唐方信步跟随着。
萧大人目送她那从来没有感觉过老的丈夫,像豹一样敏捷,像儒者一般温文的丈夫,走入雾中后,她才深深地眺了一眼,雾中没有人,她再掩上了门,用手揩了揩脸上的露珠。
唐方显然也没有睡好,或者根本没有睡。
她眼睛是红肿的,不单因为哭过,也是因为睡不好。
可是她眸子还是清明的,清亮得很倔强,她倔强的唇有一丝讽世的味道,但是脸上又是一片稚气。
萧秋水平日是最警醒的,然而却睡得很甜,居然还梦见花和蝴蝶,又梦见一个人,在爬一座高入云雾的山,攀爬一座艰陡的夭梯,爬到一半,夭梯突然倒转过来了。等于他往深崖下爬去……想到这里,他心中就很惶愧。
萧秋水到“振眉阁”时,他心中突突地狂跳,唐方虽然失神,但仍有一种令人镇定的美,像晨露一般清亮。
——哪里像他自己,居然在大搏杀中,还作梦到鸟语花香!
前面四个壮丁抬着棺木,萧西楼一行三人走在浓雾中,新鲜的空气,清芬的花香,有鸟调啾,却看不见在哪处枝头。
萧西楼叹道:“真是个好天气。”
唐方道:“今天天气一定很好。”
萧秋水道:“天气好心情也好。”
他们三人说话,走在雾中,却是三种截然不同的心情。
——萧西楼手里扣着剑柄。
——雾那么大,敌人正好出袭,这庄里一定有敌人,不知是谁,不知在哪里。
——两个小辈不懂事,自己得要提防,还要保护他们。
——秋水虽不如易人做事练达,但甚有才分,浣花剑派,要靠他发扬光大。
——唐大为浣花剑派而殁,萧家决不能再对不起唐门,一旦有敌来攻,他一定要先维护唐方。
唐方右手扣了七颗青莲子,左手抓了一把蓬针。
唐门是暗器大家,当然在浓雾中、黑夜里,最难闪躲的便是暗器——你杀我大哥,我就杀你。
浓雾中正是别人暗算的好时机,但也是自己反击的绝好良机。
只是,只是,只是在浓雾中,萧老伯走在前面,而那萧……他,他就走在自己身边。
他可以连眼皮都不眨一下,但是感觉到那个家伙剑眉星目、一副剑试天下的样子时,心里忽然不自然来了。
她一定要……要不动声色……可是为什么要不动声色?……什么色?……哼,那个一剑挑开我面纱的人!
今天是好天气,虽然浓雾使什么都看不清楚,可是萧秋水有好心情,也就是因为什么都看不分明,他要立志做大事。
因为冥冥中让他在这场战役里遇见,遇见一双美丽的眼睛,就算流再多的血,流再多的汗,也是值得的。
他原意为这双星星般的眼,去冲杀,去奋战,也许并不是为了爱,只是无由的心中一句喜欢。
因为喜欢,所以他心情特别好,好得要做大事,要与范仲淹在沙场上杀敌!
因为喜欢,他甚至不揣测她的感觉,但只要见着她就好。
因为他是萧秋水,为了岑参的一首《登雁塔》一诗:“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夭宫。登临出世界,瞪道盘虚宫。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四角碍白日,七层摩苍穹。下视指高鸟,俯听闻惊风。”以及年仅二十七一举及第、是登科进士中最年个一人白乐天的题:“慈恩塔下题名处,七十人中最少年”这两首题诗,而远赴长安、看大小两雁塔的萧秋水!
晨有浓雾会有好天气。
好天气也是杀入的好时节。
就在这时,一线旭日升起,射进了浓雾之中,耀开了千万线七彩的波光太阳出来了。雾要散了。
萧西楼舒一口气,低首走入了“见天洞”。
“见天洞”门前那又聋又哑的老头,翻着怪眼,侧首望了一望萧西楼,然后推门让萧西楼走进去,自己又拿着柄扫把,径自扫起地来了。
这老头虽又迟钝又蹒跚,但是“见天洞”内部却打扫得一尘不染,烛火常明,壁内各处有凹了进去的地方,供奉着一栩栩如生的神像。神像前是七星灯火,供奉拜祭的三牲礼酒,坛前架着一把剑。
一柄萧家历代风云人物闯江湖的佩剑。
从架着的剑鞘之斑剥、陈旧、古意,可以见出这些已物化的英雄人物的昔日事迹。
棺运入洞中,抬进后房很大,足有百多副棺材,这些棺材都是萧家子弟、浣花剑手,他们为浣花剑派而死,尸首也停放在萧家祖祠的侧房里。
唐大、张临意的尸首暂时安放在长廊上。
唐方垂泪,良久,抬头,只见萧西楼呆立于一座灵位牌前不语,萧秋水也垂手在他身侧。
这灵位牌上镌刻:
“浣花萧家第十八代宗主栖梧灵位”。
——这就是萧西楼的父亲,一剑创浣花的大宗师。
桌上香火烟雾缭绕,壁内神像,看不清楚,这时萧西楼、萧秋水正要跪拜下去,唐方忽然惊见,那壁内的神像,竟是一仆憧打扮的老人,正霎了一霎精光炯炯的眼睛!
唐方惊呼一声,便在此时,那壁内的“神像”忽然自烟雾中跃出,出手一剑,竟似电光一般,照亮了室内,照惊了神台前拜祭的人的脸孔!
剑刺萧西楼!
萧西楼数十年如一日,只要逗留在“剑庐”,他每天晨昏,都去,“见天洞”,拜祭祖先。
父亲萧栖梧的形像,他早已看熟了,他年少的一段时光,还是与萧栖梧一起度过的,虽然父子之间有赵趄,但他还是最崇拜他的父亲。
在祭拜的时候,萧西楼自然不敢抬头,萧秋水更是垂着头,桌上三牲礼品,加上香烟围绕,要看也看不清楚,唐方站在远处,反而可以看分明。
神像忽然变成了凶恶的魔头,这是谁也料不到的事!
这时剑光便已到了!
剑如蛇般歹毒,直噬萧西楼咽喉!
萧西楼发觉时,已然迟了。
他先是一惊,立即拔剑,又是一惊!
那恶魔冲出烟雾,不是谁,竟是那在振眉阁负责打扫的爱抽旱烟的懒老头——丘伯!
丘伯哪里还是丘伯,他凶神恶煞,剑光如电,简直是天外神魔1这一惊再惊之下,出剑便迟,丘伯先发先至,萧西楼剑方出鞘,丘伯的剑已至咽喉!
萧秋水武功不及乃父,出剑更迟,剑只拔丁一半,眼看父亲就要死在剑尖下!
这时突听“嗖、嗖、嗖”三道尖啸,直射丘伯!
四川蜀中,唐门唐方的暗器!
暗器当然可以后发而先至!
丘伯对萧家究竟有多少高手的底细,十分清楚,孔扬秦等攻楼失败,丘伯正想以自己的身份来独领大功。
他满以为狙杀萧西楼后,以自己的武功,要杀掉这对年青男女,自然是绰绰有余,却没料到,那站在远远的年轻而漂亮的女孩子,竟是唐门罕见的年青高手,唐方!
剑离萧西楼咽喉不到半尺!
暗器离丘伯胸腹不及一尺!
萧栖楼已拔剑,未出剑!
萧秋水正拔剑,未离鞘!
先杀萧西楼,还来不来得及,拨开暗器,
用另一双手接暗器,这暗器有没有毒?
丘伯猛想起武林中传言里唐门暗器之毒,不禁打了一个冷战,猛一反剑,回挽三道剑花,,叮、叮、叮”撞开三道暗器,“夺、夺、夺”射入木梁上,只是三枚小小的蜻蜓,分红、绿、蓝三种颜色!
丘伯一拨暗器、立时大翻身,冲上神桌,只一点地,“呼”地一声,宛若大鹏,掠了出去!
一击不中,立时身退,真是高手所为!
一击不中,萧西楼已拔剑在手,加上唐门的高手,以及勇悍的萧秋水,丘伯自忖必败,所以他立时身退!
他想先杀萧西楼,但先杀萧西楼便无办法躲得过“蜻蜓镖”,他不愿意与萧西楼同归于尽,既然不能杀人,便抢得先机逃遁,以免反被人杀!
一击不中,立时就走,萧秋水的剑才拔出来,萧西楼刚刺了一个空,唐方的第二度暗器尚未来得及掏出来,他已掠出了“见天洞”!
唐方虽来不及再发暗器,却来得及说了句:
“我的暗器从没毒!”
——萧秋水心中一震,他想起这句话唐柔临死前也说过:“我唐柔,唐柔的暗器从来都没有毒……”
——直正骄做的暗器高手……是不必用毒的。
唐门暗器冠绝天下,其中不乏用毒高手,当然也有败类,可是真正的唐家子弟,他们的暗器是不必淬毒。
他们的暗器,不但是兵器,甚至是明器!
他们在暗器上雕小小小小的一个“唐”字,这“唐”字代表了唐家的威信,暗器的宗师,甚至整个江湖的正义。
这哪里再是一般人心中所认为的“暗器”而已?!
但唐方这一句话,却几乎气炸了正在施展轻功逃遁中的丘伯!
原来刚才的暗器没有毒!
只要他敢用手去接,便可以先杀萧西楼,稳定了局面,就不会落得而今仓皇逃窜的情形了!
丘伯当时为之气结,他但愿没有听见唐方说那暗器是没有淬毒的,这一气,一口真气几乎换不过来。
他纵横江湖二十余年,这次之败,实在是失之厘毫。
萧西楼逃过险死还生的二剑,一定神,第一句便迸了出来:
“辛虎丘!”
萧秋水听得一怔,萧西楼已拔剑追出!
萧秋水猛地吃了一大惊:辛虎丘,名列当世七大名剑之一,虎丘剑池,绝灭神剑辛虎丘!
辛虎丘居然便是在萧家呆了两年余,爱抽烟,平时连站也不稳的丘伯!
萧秋水呆了一呆,不过也仅止怔了一下而已,他也立即随萧西楼追了出去,这时唐方与萧西楼,早已远在前面了。
七里山塘,尽头处,是虎丘。
虎丘乃春秋时代吴王阅阎陵墓所在。
苏州又名闺阎城,创城者就是吴王,根据《越绝书》有云:
“阅阎之葬,穿土为山,积壤为丘。发王都之士十万人,共治千里,使象运土凿池,四周六十里,水深一丈,铜墩三重,倾水银为池六尺,黄金珍玉为鬼雁。”
当时吴越皆以铸兵器闻名天下,吴王下葬时,陪葬名剑有二千余柄,后来刺秦皇的“鱼肠剑”,也是陪葬物,为暴雨雷霆所中,裂石碎砖,为荆轲所获。
只是吴王的陵墓设计得十分周密,连秦始皇南游,预掘此墓,以求名剑,尚不得寻。以及开山掘土,今存石家池塘,就是秦始皇发掘的遗迹了。
故曰剑池。
闰阎葬后三臼.山上出现一双白虎,后人称此地为“虎丘”。
虎丘剑池,名震天下。
而当世其中两大用剑高手,皆出自于虎丘剑池者,有辛虎丘、曲剑池二人。
辛虎丘不但剑快,身法也快!
他掠出“见天洞”,掠人九回廊,就见到一个老人。
一个又聋又哑的老人。
这老人在扫着地。
辛虎丘认得他,他就是那个打扫“见天洞”的哑巴广叔。
九年来,辛虎丘对萧府上下无不了如指掌。
他连停也没停,越过老人,一口气掠过假山,穿过花园,到了长号。
要逃,就要快!
他一定要在萧西楼号令未发动之前,先逃出萧家。
只要逃出萧家,自有权力帮在接应。
就在这时,他忽然看见了一个人。
这个人低着头,偻着背,在长亭中扫着地。
这老人连头也没拾,却正是哑巴广叔。
辛虎丘倒抽了一口凉气,却停也未停,翻过长亭,越过池塘,到了黄河小轩门前。
却见黄河小轩门前,也有一人在低着头,屈着腰,在扫着地,很小心很小心地在扫着地,好像扫地是一件很伟大很专注的工作一般,天下间谁也不能惊扰他去做这件事。
辛虎丘瞳孔收缩,他不再飞过这老人头顶,而是一步一步地走过了。
因为他知道,在他刚才飞身过去的刹那.这老人至少可以杀死他六次。
老人还是没有动,还是在专心扫地。
辛虎丘走过去之后,才回头,倒着走,走出十六八步,猛地吸了一口气,返身就跑!
这一阵急奔,是运足了全力,穿过鱼阁,到了振眉阁,眼看就要到听雨楼,忽见楼下有一人。
楼下有个老人在扫着地。
清晨,静谧,落花满径,只有这老人扫地的沙沙响声。
辛虎丘站定,一步步地走过去,每一步的距离、姿势、气态,都是一样的。
他已落在敌人的包围中,他绝对不能再疏忽大意。
既逃不过这障碍,就只有击倒它!
走到距离老人十一尺的地方,老人的扫地声忽然停了。
辛虎丘也就停了,缓缓抽出了他的旱烟。
他爱抽的旱烟。
老人依然垂着头,倭着背,对着满地的落花,唱息道:“昨夜的落花真多。”
辛虎丘这才变了脸色道:“我曾费了三天三夜来观察你,你连梦话都没有一句,然而我今天才知道你不是哑巴!”
老人笑道:“我也不是聋予。”
辛虎丘变色道:“我曾用铜钹忽然在你耳边乍然敲响过!”
老人笑道:“可惜你到我背后的脚步声,却先铜锣而响起。”
辛虎丘张大瞳仁,一个字一个字地道:“你究竟是谁?”
老人缓缓抬头,眼睛眯成一条线,笑道:
“浣花萧家萧东广,你听过没有?”
他一说完这句话,身于就暴长,眼神有力,背也不驼了,一下子犹如身长七尺,天神一般!
这时听雨楼下,萧西楼、唐方、萧秋水均己赶到,连听雨楼上的朱侠武、左丘超然、邓玉函也闻声而至。
他们只见楼下小亭中,雨个仆人打份的老人在对话,但忽然又感到刺人的寒意,迫人的杀气,然后那驼背老人忽如天神一般,说出了那句话!
萧东广!
萧秋水一震,兴奋又惑然望向他父亲。
只见他父亲脸色神色很怆然,好似忆起什么从前往事似的,轻轻地道:“其实广叔叔就是你亲伯伯,二十年前就名动天下的‘掌上名剑’萧东广!”
萧东广原是浣花剑派创立者萧栖梧的私生子,因为名份不正之故,萧东广的辈份虽比萧西楼长,但却隐姓埋名,掌管萧家庶务。
萧东广的剑,是有名的“古松残阙”,半柄残剑,把浣花剑法,发挥得淋漓尽致,声名还在萧西楼之上。
待萧东广权力渐盛时,萧栖梧又病逝,萧西楼因娶孙慧珊而被逐出门墙,便发生了内外浣花剑派之争。
在这一场斗争之中,萧东广做下了许多无可弥补的错事:他中伤萧西楼,拒绝让他回来,其实萧栖梧临终的遗意是要萧西楼主掌院花剑派的,萧东广为求毁灭证据,甚至狙杀证人,迫害前辈,更做下了许多滔天罪行,最后萧西楼与孙慧珊终于重回萧家,合败萧东广后,饶而不杀,萧东广才痛悟前非,不言不听,抵死不恢复当日身份,只愿作一奴仆,永远奠扫祖祠之地,且要求萧西楼夫妇绝不要指证他就是当日叱咤风云的“掌上名剑”萧东广!
所以武林中人人都以为,浣花剑派内外之争一役中,萧?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