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地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阐教有金仙 > 阐教有金仙第5部分阅读

阐教有金仙第5部分阅读

    ,先得悟道,欲要悟道,必先体道。如何体道,从何体道?寻找大道痕迹,细察道之轨迹,可大道隐迹,道痕不显,何处可寻?修行之难难于此。”元始说到这里,再次停了一下,似感慨修行之难,“有洪荒修行者机缘巧合拾得几片茶叶,初不觉有异,偶然泡之喝下,顿觉平时细察之道痕清晰明见,细察铭记,得以领悟此段道痕,欣喜若狂,故名之‘悟道’茶。”

    元始少顿,又接着往下说:“此后洪荒修行者也偶有拾得此茶叶者,泡而饮之,也果有神效。于是,洪荒修行者,趋之如骛,欲求一片而不可得。所得者,皆机缘巧合,或山南或海北,于洪荒大地,无一定之规,于无数年后总得一规律,或经万年,才有修者拾得一两片,这也使得此茶叶更显弥足珍贵。后亦有修行者拾得相似茶叶,功效未如前者,好在数量稍多,修者将之名为‘悟道子茶’,前者名为‘悟道母茶’,以示区分。凡此种种,使得‘悟道母茶’珍贵无比,得一片,往往珍而藏之,只在紧要关头泡而饮之,以作突破之珍。正因如此,洪荒修行者处处寻之,经久不息,直至十余万年前,几位精通推算之能的大能齐心推算,此宝不当出世。其每万年生长五十片叶子,有缘者可得一二。此后寻找悟道茶树之风才渐渐平息。我等绝未想到‘悟道茶树’还能出世。”元始说完亦是感慨不已。

    通天嘿嘿笑道:“而今‘悟道’茶树出世,无数年积累下来的茶叶都让你给喝了,我真想把你脑袋切开,看看有什么不一样了。”

    寻道子现在也知道一点通天的秉性了,也配合得做了个怕怕的脸色。

    老子笑问寻道子:“现在你知道为什么了吧?”

    寻道子躬身答道:“弟子明白了。”

    老子看向元始,通天,开口道:“往昔大能之士推算,悟道母茶每万年生五十片叶,暗合大道之数,子树稍多,却不知其数。今日见之,始知除母茶,子茶,还有从茶之别。就近观之,知昔日推算无误,此悟道母茶确须万年始生新叶五十,大道五十,此茶暗合之。其衍生子茶二株,每株每千年生新叶四十九,暗合大道五十,天演四十九,其一遁去,是为变数。再衍生从茶四株,每株年生新叶为一,合大道遁去之数。

    此茶衍生七株,实乃为一,道之演变,何等奇妙。”

    元始亦感慨道:“不愧‘悟道’之名啊,竟能演化道之运行。”

    通天也说:“不但如此,你们看此七株茶的位置。”

    老子,元始闻言,再次观看七株茶树生长位置。

    寻道子也好奇张望,却看不出所以然来。就听元始道:“此是先天七星位。”

    通天道:“是的,是先天七星站位。只需稍加布置,就可成‘先天七星杀阵’。若再炼化七道剑气与之融合,就会化为‘七杀剑阵’。”

    老子道:“不错,以此七株茶树为阵眼,可引诸天星力为用,平时孕养剑气,有此‘先天七星七杀剑阵’之力,只怕一般大神通者,也要饮恨了。”

    寻道子听得老子三人在那论说,可是被一波一波的惊喜冲得头脑发晕:不被自己所重的茶树是洪荒修行者苦苦寻求的悟道茶树,被自己胡乱糟蹋了的茶叶是洪荒修行者得一以要珍而宝之的悟道至宝。一面高兴,一面又懊悔,怎么就不省着点喝呢,那可是要经万年才生长五十片的茶叶啊。而且千年才生四十九片的也被喝得差不多了。可惜啊!还在忽悲忽喜的就听通天说能以茶树为眼布先天七星杀剑阵。听老子说来,这先天七星杀剑阵还不是一般的厉害。心里打了注意,一定要请通天为自己布下这先天七星杀剑阵。

    正要开口,就听元始说道:“兄长,三弟,此茶树可布‘先天七星七杀剑阵’,前面九龙雪玉松能布先天九宫防御大阵,此二阵一攻,一防,可互为阴阳,九龙雪玉松吸大地之脉力可为阴,悟道茶树引诸天星力可为阳,以此两大先天大阵为阵眼,亦可布先天阴阳大阵。兄长,三弟且看如何?”

    寻道子本欲开口请通天布阵,没想自己师父元始又有一说,顿时不再开口,想听听师伯师叔怎么说。

    就见通天把手一拍,笑道:“对啊,这样一来,即便大能,没有护身至宝,也无奈何也!”

    少顿,通天又道:“如此,还可将此二阵与先天迷雾大阵结合,布下三才大阵,形成一个先天连环大阵且不大妙?”

    老子一旁也笑道:“如此,即便我等带至宝同来,也只得扫兴而归了。”

    说完三人相视而笑。

    寻道子也一旁陪着笑了起来,心里却在盘算怎么请师父,师伯,师叔给自己布阵。还未盘算清楚,又想到要怎样寻些灵茶救急,这几棵茶树是指望不上了,即便最多的四株茶树,一年每株长一片叶子,四株也就四片,这怎么够喝啊。那两株子茶每千年每株长四十九片叶子,两株共计九十八片,千年九十八片,还得孝敬师父师伯师叔,能余下多少?那母茶万年仅五十片,更别想再能痛快喝上一次了,以后每万年能有十片留下就偷着乐吧。这样一想,还真有些痛恨自己,为什么就不省着点呢?还有那九龙雪玉松,万年就六千五百六十一粒松仁,平均一年还没有一粒,唉!可惜我的最爱啊!到那里才能寻到这等好松仁啊!”寻道子那里一阵纠结。

    忙着纠结的寻道子没注意到在他患得患失的时候,元始三人已降下云头,站在岩壁下,似笑非笑的看着脸色不断变化的寻道子。

    直至元始有些看不下去了,出声道:“寻道子,你且再领我等走走。”

    寻道子这才惊醒,一见元始三人模样,知道自己丢丑了,脸顿时发热,赶紧赔礼。然后在元始示意下领着老子三人再次在谷里转悠。

    见过了九龙雪玉松,特别是见了悟道茶树后,谷中的奇花异草也引不起元始三人多大兴趣,即便遇到几株堪称天材地宝的灵花异果,也不能使三人稍加动容。只是老子依然仔细给他讲述着每棵奇花异木,灵果仙草的种种特性。

    直至遇到那几朵磨盘大的灵芝······

    十六、传法

    元始三人随寻道子在谷里转悠,不意间就转到一棵老树桩下,这老树桩上生长着几朵磨盘大的灵芝,荧光流动,宝光闪闪,中有一株通体呈||乳|白色,晶莹无暇,荧光熠熠,分明在吞吐天地灵气。

    老子三人驻足含笑观望,通天道:“没想这株肉芝还通灵了,已开了灵智,看其情形,再有百年当可化形了。也是不易,待我助它一助。”说完随手打出一道青光没入那||乳|白色的灵芝。

    就见那朵灵芝竟然动了动,似在感激通天相助。

    众人也有些高兴,寻道子还挥了挥手别过。

    众人别过肉芝后缓步回到竹亭分别坐下。

    老子笑道:“寻道子这山谷还真是一个宝地,宝贝不少。吾若开炉炼丹,大半材料都可在他这里找到了。”顿了一下,“寻道子,师伯以后炼丹可要向你讨要药草,你可不要不给啊!”说完一脸笑容看着寻道子。

    寻道子赶紧说:“只要师伯需要的,弟子一定送上。”

    通天也道:“就是,这小子就一大富翁。你看就这潭边翠竹,潭里白莲在别处可都是了不得的宝贝,可看他,这竹子拿来搭亭子。莲花就是一风景。唉!真就一暴发户。只会暴殄天物的家伙。”说完还一阵怪笑。

    寻道子只有缩着脑袋不说话。

    这时,元始开口说道:“徒儿,为师先前对你说,待你恢复了就传你用道心温养二宝之法。今日你已完全恢复,为师就传你温养之法。在传你之前,为师先问你,你可知‘道心’为何?”

    寻道子听师父欲传于己,慌忙起身拜于元始面前,听得元始问话,略作思索答道:“回师父,弟子想来,‘道心’应是求道之心,向道之念。不知弟子所说可对?”

    元始道:“你可起来坐下,无须跪拜。”

    寻道子谢过师父,起来坐下。

    元始道:“你所说的不错,‘道心’确实是求道者的求道之心,向道之念,但应该加上‘坚定的’这个词。完整的说法是:坚定的求道之心,向道之念。它是修行者追求大道的执着信念。为师让你以道心温养二宝,就是让你时时坚定道心,在心里时时提醒自己莫要松懈。道途艰难,有千般险阻,若道心不坚,实难证得大道。没有坚定的道心,也难得二宝认可。所以你要时时在心里提醒自己要虔心向道,不可懈怠,争取早日获得二宝认可,助你证得大道。”

    寻道子起身向元始行礼道:“弟子秉遵师父教诲,一定潜心修行,争取早日获得二宝认可,不负师父教诲。”

    元始道:“你知道就好,此法说来容易,做起实难,非一日之功可成,须长日坚持方可。你须谨记。”

    寻道子躬身答道:“弟子记下了。”

    元始道:“如此,为师再传你平日修行之道,你可仔细修习。”

    说完抬手一指,一道青光冲寻道子眉心飞来,在寻道子还未作任何反应时就直接没入寻道子眉心。

    寻道子就感到自己脑袋里多了许多东西。还未及说话,就听通天道:“我也传套剑法与你。”

    寻道子又觉脑袋里被塞进了些东西。在晕晕乎乎的又听老子道:“这套太清雷法亦传与你。”寻道子顿觉脑袋里又挤进一些东西。

    好不容易清醒些,强忍住胀得发痛的感觉。寻道子抬头看着元始三人,张口道:“谢师父,师伯,师叔传法,弟子一定潜心修习,不负师父,师伯,师叔所望。”

    元始道:“你可自行修习,为师与你师伯,师叔刚有所得,须闭关参悟。待我等出关再与你解惑。”

    寻道子赶紧道:“谨遵师命,弟子定好生修习。弟子洞府中正有几间静室,可作师父,师伯,师叔闭关之用。”

    元始道:“如此,你且领为师与你师伯,师叔前去。”

    于是,寻道子向前领着元始三人前往静室闭关。

    在老子三人闭关后,寻道子也跑到洞府中云床上打坐梳理脑袋里的信息,那头胀的感觉确实难耐。

    寻道子端坐在云床上,顿觉整个人充满勃勃生机,周天功自主而动,连脑袋都觉得清明起来。

    寻道子也不行功,只想整理一下混乱胀痛的脑袋,把那些被元始三人塞进自己脑袋的信息梳理清楚。

    寻道子沉浸下去,借云床之功,抽丝剥茧的清理那杂乱的信息,先将元始三人塞进的信息分开,其中最大的那一团是元始塞进的,小一点的两团信息分别是通天和老子给硬挤进来的。

    寻道子一边梳理信息,还能一边心分二用,在心里磨叽:师父,师伯,师叔也是,传法就传法呗,也不好好说,就这样一下子乱麻一样塞进我脑袋里,当垃圾筒了,这也太不负责任了。不过这法儿以后教徒弟容易,也很轻松,就不知好不好学。

    若是元始三人知道他的磨叽,不知会不会将他揍个半残,扫地出门。

    时间在不经意间流逝,寻道子端坐云床已七天,这七天寻道子才将元始三人传给他的信息分开:通天传授的是一套‘上清剑诀’;老子传授的是一套‘太清雷法’;元始传授的有些多,包括‘玉清悟道诀’、‘玉清雷法’、‘玉清遁法’、‘玉清腾云诀’、‘玉清炼器诀’、‘玉清炼神诀’。

    寻道子将元始三人传授的法诀分门别类梳理后,开始思索从哪里开始学起,心里也有些怨师父不提示一下,现在让自己不知从何着手。可师父三人都闭关了,自己无从问起。也不能等师父出关再修习吧?

    寻道子只好将所有法诀都粗略了解一下,再行确定从何修起。

    寻道子试着打开一个法诀,没想到法诀一打开,不但在脑海里现出文字(虽然这些文字寻道子都没见过,就如洞府门前石碑上的文字一般,可都能明白是什么意思),还有影像,声音。寻道子觉得比前世多媒体教学强多了。不但有讲解,还有演示。

    寻道子花了九天才将这些法诀粗略了解了一遍。又花了一整天的时间才决定从‘玉清悟道诀’开始修习。

    寻道子所以选‘玉清悟道诀’先行修习,是因为这是元始对‘道’的最根本的认识和理解,是元始从最开始的对‘道’的认识理解到达如今对‘道’的认识和理解的过程,是元始体道、悟道、证道的经验总结。这对寻道子系统了解修行知识,并开始修行至关重要,可让他少走许多弯路。元始修行经验这是洪荒大多数修行者梦寐以求的修行至宝。

    寻道子将选了‘玉清悟道诀’先行修习,其余法诀则放一放,准备待‘玉清悟道诀’修有所成再兼修其余法诀。

    寻道子在脑海里打开了‘玉清悟道诀’,一个个闪着光芒的文字飞动,直接没入寻道子神魂里,元始声音适时响起,为其解说其中一些关键所在,不时还有些形象演示。

    足足四十九日,这部法诀才真正传授完毕。在法诀最后,元始提示寻道子在‘玉清悟道诀’修行入门后即可辅助修习‘玉清炼神诀’,‘玉清炼神诀’是一门以强大神魂为目的的修行功法,强大的神魂对修行者来说,无论是修行,还是战斗,都有莫大作用。元始让寻道子在‘玉清悟道诀’修习入门后修习‘玉清炼神诀’,也是希望其神魂强大后促进‘玉清悟道诀’的修行。

    开始修习‘玉清悟道诀’后,寻道子对修行确实有了一个比较系统的了解。元始将修行慨括为:体道,悟道,证道三步。体道即体会、体察道的运行,道的轨迹;悟道即明悟道运行的规律,运行的原理;证道即取得道的认可,能够运用道运行的规律,原理。

    元始在‘玉清悟道诀’里道:修行者修行是为求大道,故也可称为修道者,某种程度上说,修道者修行就是在做返本求源的事,每得以观一段道痕,或得以体察一段道运行轨迹,必上下求索,希寻得来之源,去之处。修道者每日最重要的功课就是体道,体察道痕道迹,希望能获取完整的道痕,悟得道的完整轨迹。此中机缘各不相同,每个修行者体察到的道痕道迹也不相同,所以修行的方向也不相同。但原则一样,通过种种方法寻求道痕道迹,极尽所能延伸寻找到的道痕道迹,尽可能使之完整,参悟明白其运行规律、原理。获认可,驾驭此规律原理。

    由于不可一蹴而就,一下子体会了整个道的运行,觉察了整个道的轨迹,明悟了整个道运行的规律,原理。获得大道认可。只能是一小步一小步的接近大道,这就使得这体道,悟道,证道也必须分成一小步一小步的走。这无形中就划分出了修行的等级级。

    ps:又到了周末,也是新的一月,今日早上上传章节,见收藏涨了几个,心里颇为高兴。虽小道我才情不高,文辞不美,可我却在尽心的想写出自己的一些理解,一些想法。文辞语句也尽可查对,勿使有过多病句,别字错字污了观者之眼。上传近半月,点击不高,收藏不多,可每天上传的几千字还是有着几人观看,心中也甚是欣慰,不觉一番努力完全荒废。即便为着这愿意一观,不怕污了眼的几位朋友,小道我也愿意尽心将自己的想法写下去。谢谢你们的不弃!

    十七、修行

    元始对着等级也作了较明确的划分:

    修行者开始修行,以各种方法强化体魄,以期获得生命延缓衰老,增加寿数,未曾体察道之痕迹,不可悟道,不予划分等级。

    修行者持之修行,机缘下得以观道痕,察道迹,初悟一点道痕获道之初步认可,可以于修行中稍得体会道之行迹,此为修行始入门,谓之玄仙道果,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为其有了参悟道之奇妙的资格。

    及入门,再持之以恒,体察道痕道迹越多,参悟越深,获得更多道痕道迹认可,修行渐渐登堂入室,就其参悟程度,也可称为‘道行’或‘境界’,由低到高依次为‘地仙道果’、‘天仙道果’、‘太乙道果’、‘大罗道果’、‘混元道果’。而太乙道果又依次分为太乙散仙道果、太乙真仙道果、太乙金仙道果;大罗道果又依次分为大罗散仙道果、大罗真仙道果、大罗金仙道果;混元道果又依次分为混元大罗散仙道果、混元大罗真仙道果、混元大罗金仙道果及混元大罗无极金仙道果。平时则称地仙、天仙、太乙散仙、太乙真仙、太乙金仙、大罗散仙、大罗真仙、大罗金仙、混元大罗散仙、混元大罗真仙、混元大罗金仙、混元无极大罗金仙。

    至于上面还有没有更高境界,元始目前也不知晓。以老子,元始,通天目前的境界则处于大罗真仙境,正面临突破到大罗金仙境的关头,而跨入混元境的目前只知有鸿钧道人一位,至于在混元那一境则不为所知。

    元始对修行等级的划分也是目前洪荒修行者的主流划分。

    对洪荒里一些天生大神通者,元始则以其神通战力对应修行者划分,其中以洪荒巫族为代表。

    元始于玉清悟道诀里对他提出的修行三步,即体道、悟道、证道都给出了相应的方法,唯对第一步体道作了强调。元始认为悟道,证道为有迹可寻,唯体道犹难,无迹可寻,是为修行最重最难之处,穷其无数年修行及与其他修行者论道之经验,得体道三法,为玉清悟道诀里最重要的法诀,其一、坐忘;其二、守静;其三、察物。分别有诀,其一坐忘诀为:与道为一;其二守静诀为:致虚极,守静笃;其三察物诀为: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元始视为体道无上法门,是平日修行之根本。

    元始还在玉清悟道诀里提到功德,法宝,炼丹,炼器,布阵和修行的关系。

    功德,元始认为是所做之事获得此方天地认可,被认为是有益于此方天地的,故予以的奖励,以玄黄之气出现,能在修行者体道时增强道痕道迹的活跃度,较易于修行者觉察,悟道时利于领悟,证道时减小认可难度;足够的功德能直接将道痕道迹拓印于修行者神魂上,提升其境界,不过会留有弊端。

    宝物,元始认为宝物就是拓印有道痕道迹,并能将其作用发挥出来的物品,天材地宝也在此列。越是强大的宝物,所拓印的道痕道迹也越多,此中以各种先天之物为代表。宝物能助修行者修行在于修行者炼化这些宝物的时候能与宝物里的道痕道迹沟通共鸣,从而深入体会这些道痕道迹,得以参悟获得认可,从而提升道行境界。同时,各种宝物还是修行者的护道之物。

    炼丹,炼器,布阵,元始认为也是修行,但未做多讲,只说另作修行法诀专讲。

    玉清悟道诀是元始无数年修行的经验总结,带有一定随意性,元始第一次教弟子,没有系统的教学经验,又有些忙着闭关消化突破所得,就将自己的修行经验给当作教材给了寻道子,并未来得及做系统的整理,这一来虽然对寻道子最开始的修习照成一定困惑,但其最原始的体悟却为寻道子打开了更为广阔的大门,对其以后的修行还是有莫大的好处的。

    就这样,寻道子开始了对玉清悟道诀的研习,边研究,边修习。

    寻道子经过一年的研习之后,终于搞清楚了自己的状况:地仙境,明悟了天仙境道痕道迹,未获认可。于是寻道子此时期的修行就是以玉清悟道诀里的证道之法获得天仙境道痕道迹认可为主,期间也时时试图沟通在心室和识海的两件宝物。

    寻道子此时也成闭关修行状态,端坐云床上,意识沉浸在参悟中,但他自己也未知道,在他物我两忘的参悟时,周天功自发行功,将天地间的灵气引入身体,淬炼其体魄。而他之前所食九龙雪玉松仁虽被其浪费不少,但其巨大的量却使得众多的松仁能量囤积在寻道子体内,在寻道子闭关中,被周天功慢慢引导出来,渐渐发挥了其本来作用,参与到了淬炼,改善寻道子体魄中,使得寻道子在不知不觉中体魄获得一个天翻地覆的改变。寻道子喝下的不计数量的悟道茶也不是全无作用,在其喝茶是虽流逝了绝大部分的好处,可架不住量多,悟道茶里的道痕道迹一次一点,一次一点的拓印在其体内,使其躯体也具有一些宝物的性能。这次寻道子的闭关修行也在无意中慢慢的发掘出这种作用。到得寻道子出关,只怕也会惊讶于这不可思议的变化。

    时间悄然流逝,转眼六十年过去,寻道山悟道洞里众人依然闭关参悟,沉寂如初。

    谷里最快乐的莫过于那只戟龙兽了,自从众人闭关后,无人管束,自由自在,吃吃灵草,晒晒太阳,闲时逛逛。鳞甲更见光亮,面部也更见人性化,不那么狰狞。

    又是十余年过去,寻道子沉于参悟中,忘了天地,忘了自我,沉浸在奇妙的道痕道迹中,心神畅游于中,就待与道为一,获得认可。此时寻道子显然也到最后一步。完成在最后一步,寻道子就真正跨入天仙境,证道天仙道果。

    又几年过去,悟道洞里端坐云床的寻道子双眼猛然一睁,一道磅礴气息从他身上一闪而逝,其身形一下处在一种玄妙的亦真亦幻间。

    一会,寻道子这才真实起来,端坐云床,眼若星月,一脸喜气。历经八十余年,终获天仙境道痕道迹认可,证得天仙果位。此时自己已是真正的修行者了,不是此前那懵懂的半吊子可比。下一步就是学习相应的神通术法,获取与天仙境果位相应的战斗力。

    作出决定,寻道子翻身下了云床,向洞外走去。坐了几十年,也该出去走走,看看再修习神通术法。

    寻道子走出洞府,来到洞府门前的平台上,长长地伸了个懒腰,扭了扭头,就四处打量起来。

    天依然明媚,山谷依旧风光独美,心情不错。

    寻道子信步在谷里转悠,随手摘上几个果子啃啃,东望望,西看看,毫无目的的,完全放松了心情的转悠。

    就这样信马由缰的转着,转着,转着就转到了那几朵灵芝生长的地方。

    望着眼前晶莹的,通体||乳|白色的灵芝。寻道子不由得想起那日与师父,师伯,师叔同游,见到此灵芝时,师叔说此灵芝已通灵,再有百年将化形的话。眼看就快百年了,如果这灵芝化形成功,这山谷就不是自己一人了,以后也有个说话的人了。

    寻道子还真期待灵芝的化形,不禁就喃喃地对着灵芝说:“好好修炼,也好早些化形,我也好有个伴。”

    不想,那灵芝竟好像听懂了他的话,轻轻的摇了摇,似在回应他。

    寻道子见了一笑,向灵芝挥挥手,转身向竹亭走去。

    来到竹亭,寻道子泡了一壶茶坐下,脑袋了开始了一通规划:自己现在也不算野修了,已经有一个强硬的靠山,一般情况下,小命能够保住了,可洪荒还有几次大劫,这几次大劫没有点保命的手段只怕不容易度过。现在也不知道离下一次大劫还有多长时间,居安思危,得抓紧时间学点本事。现在师父们正在闭关,留下的神通术法要赶紧修炼,争取早日有一些自保之力。先看看这些神通术法,弄一个最佳的修炼计划来,按计划修炼。

    寻道子翻看着元始,老子,通天留下的神通法诀,计有:‘玉清雷法’、‘玉清遁法’、‘玉清腾云诀’、‘玉清炼器诀’、‘玉清炼神诀’;‘太清雷法’;‘上清剑诀’。看着这些神通法诀,寻道子一时也不知道从何修习起。

    ‘玉清炼神诀’是师父让先行修习的,必有其道理,就依言先行修习,再看能不能同时再修习其它神通法诀。

    雷法我喜欢,自己捏个诀,强大的雷霆就把敌人给劈个皮开肉绽,焦糊如材,多威风,多潇洒。雷法有两部,‘太清雷法’,‘玉清雷法’,到底先修习那一部呢?那就放放,先看看其余的再说。

    剑诀不错,一剑在手,天下可去,很有大侠风范。可以先试试。

    腾云驾雾那可是梦想啊,要不先试试?

    遁法可是能保命的手段啊,不如还是先修习一下遁法?

    炼器就算了,待以后有时间再修习吧。

    纠结了好久,寻道子是都想把这些神通法诀一下子全学会了,可这不现实,最终决定先修习‘玉清炼神诀’和‘上清剑诀’。

    十八、练功

    寻道子做了决定,即开始了有计划的修炼。

    每晚打坐修炼‘玉清炼神诀’,白天修习‘上清剑诀’。寻道子认为此一静一动互为补充,可以调剂修行,取得良好效果,只是这一想法需要实践检验是否成立。

    晚上,寻道子回到洞府云床上打坐,经过这长久的打坐,他觉得还是在洞府云床上打坐修行效果最好。

    端坐云床,寻道子意识沉入识海,找到‘玉清炼神诀’将之打开。一个个闪烁着金光的文字融入寻道子的识海里。元始适时的讲解也响起,不时的形象演化也跟着展开。

    这‘玉清炼神诀’只有一个功效,壮大神魂,凝实元神,是一水磨工夫,没有级别,只需长期坚持,终身有效,为一纯粹辅助功法,不能用于悟道,也不能用于战斗。元始却极为重视,开篇就要寻道子务必坚持修习,只为强大的神魂在体道、悟道、证道中都是极其重要的,可以说,神魂力量越强大,修行困难越小。强大的神魂还能帮助领悟神通术法,在战斗中料敌先机。因此,神魂的修炼也是修行者重要的一个修行内容。

    修行者的神魂力量可以在修行突破境界时得以壮大,平时神魂力量的提升并不容易,少部分的天材地宝有一定的提升功效,除此之外就是一些专门的功法可以达到神魂壮大的效果,可此类功法最少,除少部分大能有这样的功法外,洪荒大多数修行者只能靠境界的突破提升神魂力量。而‘玉清炼神诀’在洪荒所有能提升神魂力量的法诀中也是最顶尖法诀之一。

    寻道子所不知道的是他那变异了的周天功也有一定的提升神魂力量的作用,只是效果不如‘玉清炼神诀’明显。但寻道子此时的周天功却已成为寻道子身体的一种本能,行、走、坐、卧都在自主行功,不需刻意修行,连寻道子不经意间也似忘了这门自己最先修行的功法。正是这长久的不经意间的修炼,使得寻道子的躯体神魂都比一般同境界的修行者要强得多,只是他不知晓罢了。

    此时开始修行专门提升神魂力量的‘玉清炼神诀’,他的神魂力量提升会更快。

    ‘玉清炼神诀’并不难掌握,一夜修习,寻道子就将‘玉清炼神诀’学了个七七八八,只待长久坚持。当然,这也有寻道子本身神魂力量比一般同境界的强大的功劳在里面。

    清晨,寻道子觉得神清气爽,灵台空明。于是走出洞府,来到洞府门前平台上,准备按计划修习‘上清剑诀’。

    ‘上清剑诀’分为两部分,其一为持剑诀,其二为御剑诀。寻道子此时只能修习‘持剑诀’,至于‘御剑诀’杀敌千里,却只能待‘持剑诀’修习有成后方可一试。

    寻道子抛开杂念,开始专心修习‘上清剑诀’的‘持剑诀’。可惜‘护心剑’在心室里呆着,现在虽然有所感应,却还不能招出来。手里无剑,捡了根木棍当剑按‘上清持剑诀’比划着。

    寻道子识海里,通天持剑而立,整个人就如一把剑,气势冲天,山岳般沉稳。忽而通天动了,剑出如电,剑光闪烁间,道道剑气纵横。通天翻滚腾挪,惊若蛟龙,矫若疾电。一时整个识海皆是通天身影。忽而影像全收,只通天持剑而立,恍若未动,依然沉稳若山岳。

    这是‘上清持剑诀’最开始的一段影像,把寻道子看得目瞪口呆,神惊目眩,好一会才回过神来。

    接下来,寻道子识海里的通天开始逐一讲述‘持剑诀’,由最开始的持剑讲起,一招一式,每一招,每一式如何出剑,力量如何发出,身法,步伐如何配合,如何收剑以配合下一式的出剑变化。边讲述,边演示。极为详尽。

    寻道子手持木棍跟着比划,尽全力做到准确到位。

    一天下来,寻道子只勉强正确的使出两式。

    夜晚,寻道子又回到洞府云床修炼‘玉清炼神诀’。

    此后,寻道子过上一段很有规律的修行生活,白天修习‘上清持剑诀’,晚上修炼‘玉清炼神诀’。

    时间一天天过去,寻道子能够感觉到自己修炼‘玉清炼神诀’的作用,神魂有了明显壮大,也凝实不少。可‘上清持剑诀’却练得不咋的,许多剑式和发力都无法到位,都让他有些怀疑自己是不是没有学剑的天赋了。

    这一日寻道子开始了一天的修习‘上清持剑诀’,可反反复复就是掌握不了那出剑的感觉,不禁有些气馁。将手中木棍丢于一旁,负手而立。

    久之,寻道子忽然拉开架势,打起已好久没打的太极拳,好在以前打得多了,这太极拳已渗入骨髓,否则怕早已忘记。

    此时寻道子打起了久未打的太极拳,不久就沉浸在其中了,抬腿挥手间,带起道道莫名轨迹,一道道神秘莫测的光芒萦绕于身,天地间的灵气也汇聚在他身旁,随着沉浸在拳意中的寻道子的呼吸渗入他的身体,进入经脉,随着寻道子抬腿挥手在经脉里流动,最终汇入寻道子丹田和胸口檀中的气旋了,缓缓壮大着这两处气旋,这都是在悄无声息,寻道子毫不知晓中进行。

    寻道子沉浸在拳意里,物我两忘,自然地抬手伸腿,一遍又一遍的打着这早经他改过的太极拳。

    就这样一遍又一遍的打着,也不知道打了多少遍,寻道子终于收拳而立,默默回味在拳后的余韵中。

    半晌,寻道子才睁开了眼,此时寻道子是感到无比的舒畅,灵台空明,整个世界都清晰通透,无所隐迹。

    下意识地回想起修习的‘上清持剑诀’,这是近来每天都在修习,揣摩,有些习惯成自然了。

    可这一回脑海里刚一回想,‘上清持剑诀’里修习过的剑式,剑招就一下子清晰无比的显现在脑海里,平时反复揣摩依然不得要领的地方也一下明悟了,恍若猛然间开悟了。

    寻道子禁不住随着脑海里的明悟比划起来,一招一式,无不精准,发力收劲,无不如意。

    ‘上清持剑诀’里修习过的剑式轻松使出,毫无涩滞,行云流水,尽得其妙。虽手里无剑,却剑意十足。

    一遍一遍反复使出‘上清持剑诀’里修习过得剑招剑式。兴起处,啸声连连。

    久之,寻道子收手而立,仰天长啸,啸声裂云穿空,清新明朗。直有一刻钟,寻道子才停下长啸,修习‘上清持剑诀’不得其法的郁闷一扫而空,神满意足,对天地都似有新的体会。

    此后,寻道子的修行生活依然有规律的进行着,只不过每日修炼稍有变化,晚上一如既往的修炼‘玉清炼神诀’,只是此时的‘玉清炼神诀’已然纯熟,已不需刻意行功,其诀已能自主运行,而且现在无须寻道子心分二用引领,在其打坐时,‘周天功’,‘玉清炼神诀’皆自主运行,各不相扰,竟也奇妙。寻道子还可修行‘玉清悟道诀’里的体道之法。以‘守静’或‘坐忘’之法体会体察道痕道迹,以期早日体悟到太乙境的道痕道迹。

    白日里继续修练‘上清持剑诀’,不过必先打上几遍太极拳才开始修习。自从如此修习后,寻道子觉‘上清持剑诀’一下子简单了不少,修习起来进步极快,不久就将‘上清持剑诀’的剑招剑式修习完毕,只是每日练习,意图早日练出剑气。

    不过,剑法的练习仅在早上,寻道子在每日下午开始了遁法的修习。因有修习‘上清持剑诀’的经验,寻道子在修习遁法之前也要先打几遍太极拳,没想效果竟然不错,遁法修习也较为顺利。

    寻道子的修行有条不紊的进行,自身各方面的能力都在稳步提升。修习的遁法进展也是喜人,在‘玉清遁法’里列出的各类遁法中,寻道子已初步掌握了五行遁法中的‘土遁’,‘木遁’。现在正在修习‘水遁’。‘上清持剑诀’招式练习已纯熟,偶然间也能发出一两道剑气。神魂进一步壮大,身体强度也在寻道子不经意间增长,守静体道时亦能捕捉的一丝新的道痕道迹。

    一切都很喜人。只是寻道子在修习水遁时有些麻烦,也不是说难度大,掌握不了,而是寻道子前世是个旱鸭子,下水即沉,对水有些畏惧,此时修习水盾术,这一心理竟阻碍了他的修习。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也是他道途上的一道坎,若过不了,证道艰难,只怕难达大道,就此停留,直至生命终结。

    只是寻道子此时并未有此觉悟,还在为水遁烦恼。心理都升起先修习火遁,金遁的念头。

    寻道子还未觉察到他已处在一个危险的关头,若此一退,道心动摇,那将证道无望。道之一途,艰难险阻,明着的危险容易度过,而不经意间的考验却最是险恶,常常轻易就断了修行者的道途。寻道子此时就处于这样的不经意间,险之又险。

    十九、芝仙素心

    寻道子这几日修行有些心神不宁,每日练完剑法后,就揣摩水遁术,却始终未作一试,心里纠结,患得患失,这种状态都有些影响到了其他法诀的修行。

    这日,寻道子练剑完毕,走到水潭边坐下,呆呆地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