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魂;通天打出一道青光,却是一道剑气,在寻道子神魂上一切,切下一缕神魂;老子跟着打出一道青光,却是充满勃勃生机,将寻道子扭曲的神魂裹住。
元始手一招,那缕被通天切下的神魂就被元始招至面前,将之放于先前取出的心血当中,接着打出一道白光,有一股宏大之气,白光裹住神魂和心血,那心血围绕神魂旋转,越转越快,神魂也开始混入心血。
不久,那白光里也仅剩一片光芒。元始又将手一招,将拂尘,长剑放于白光之中,两件宝物亦随之旋转,元始双手连划,打出一个个法决没入白光中。
半个时辰之后,白光中只剩下两件宝物,隐隐透出一丝寻道子的气息。
元始手诀一变,一道青光射出,与白光分裹拂尘,长剑向盘坐的寻道子飞去,越来越小,接近寻道子时,长剑剑鞘分离,在寻道子胸前一闪不见,而拂尘飞向寻道子眉心,亦是一闪而没。
十二、寻道子说道
当拂尘,长剑没入寻道子体内时,老子也打出一诀,将青光裹住的寻道子那不住扭曲的神魂送回寻道子躯体。
神魂入体,本来端坐的寻道子却一下倒在地上,身体扭曲抖动,但眉宇间犹有坚毅之色,鬓角间浸出粒粒汗珠,显然在忍受难言痛苦。
老子从怀里取出一个玉盒,从中取出一粒丹药,丹药毫光莹莹,显然非一般丹药。
老子手指轻弹,那丹药飞出,准确落入寻道子口里,随津而化。
少顷,寻道子面上痛苦之色稍减,眉宇坚毅之色更著。
元始看着眼前忍受着难言痛苦,但眉宇仍然坚毅的动弟子,心中满意,眼露喜爱之色。
元始初见寻道子,由于心有所动,曾细观寻道子,心底犹自称奇:此子显为后天意识化形,但其道体化形却极为完美,躯体极其强悍,显然化形时被劫雷强化过,至今体内还留有劫雷能量,惊异的是留于其体内的劫雷能量,阴阳,五行齐备,有此体质,修习雷法,必定卓有成效,在雷法的成就上,只怕不再雷之祖巫强良之下。观其气息,已证得地仙道果,明悟天仙道行,却又有如璞玉,未得雕琢。难得此子与自己有这师徒之缘,且缘分颇深,并隐隐有是自己关键一徒的迹象。而此子表现又能尊师重道,礼敬长辈,道心至诚,也是颇和己意。
有此想法,元始是看寻道子越看越喜。
老子通天见寻道子能强忍这裂魂之痛,还能有坚毅之色,未发出痛苦之声,对其心性,也很欣赏。也对元始收得如此弟子颇有些羡慕。
老子,元始,通天也不说话,皆于蒲团上闭目打坐。
此时的寻道子那痛楚,外人难以体会,比那化形之时,遭受雷劈还要痛苦,此痛无言可表。被取出心血,就感虚弱,就在虚弱之时,竟生生将神魂撕裂,好在神魂分裂之时就被老子以充满勃勃生机的青光裹住,若非如此,只怕神魂分裂之后就会痛死。也正是因神魂分裂之险,以元始之能才会请老子通天相助。
也不知过去多久,寻道子感觉似过了一万年,又似只过了一刹那。
寻道子醒来,只觉浑身无力,精神萎靡,见自己躺于地上,挣扎爬起,就见三位坐于蒲团的道人,微笑着看着自己。脑里一惊,一下记起自己拜师,师父,师伯和师叔助自己祭炼两件宝物。这一惊,顿觉脑海清醒许多。赶紧爬起,拜在三位道人面前:“谢师父,师伯,师叔相助!”
老子通天点头含笑,元始开口道:“我是你师父,为师不助你助谁?”元始顿了一下,“为师与你师伯师叔暂住于此,就占你些光,你可将你那茶取些过来与我,然后你回你洞府修养,待你恢复,为师再传你用道心温养二宝之法。”
寻道子也觉有些力气了,就遵师命取了茶和一应用具及一些果品送到竹亭里,之后向元始,老子,通天告退,回洞府修养。
寻道子回到洞府,盘膝坐在云床上,运起周天功法。
竹亭里老子见寻道子回了洞府,对元始说道:“此子不错,当好生调教。”
通天嬉笑道:“二兄,将他转与我做徒弟算了。”
元始白了通天一眼:“做梦!”
通天嘻嘻一笑,自去泡茶。
老子道:“吾等可将此次紫霄宫听道所得论论,有悟道子茶相助,应大有收获,待寻道子恢复,吾等可传他修行之法及神通法术,让其自行修炼,吾等就在此寻地闭关参悟所得。”
元始答:“善!”
通天道:“好!”
于是,老子,元始,通天就在竹亭里喝茶论道。
转眼已过四十九日。
期间,寻道子沉浸在行功之中,没想这周天功也对神魂有用,行功中不断修补神魂创伤,身体心血的损失早已恢复,只是神魂创伤恢复不易,直至今日方觉完全恢复。自己行功的时候也能感觉到两件宝物在自己心室和识海里缓缓自行转动。
在竹亭论道的老子,元始,通天则较为激烈,不知是否是悟道子茶的作用,此次论道,三人对道的理解更深,论道时不但说,还时时演化佐证自己对道的理解。此次论道明显是三人历次论道最为激烈的一次,也是目前为止论道收获最大的一次。
就在三位道人论道正烈的时候,寻道子终于完全恢复,收功走出洞府,来到竹亭边。
正激烈论道的老子,元始,通天感到有人过来,停下论道,回头就见寻道子到了竹亭边上,一时都有些惊愕,这段时间三人论道渐入佳境,没有关注寻道子,原本认为寻道子要恢复,即便有老子丹药相助,也要一年半载才能恢复,没想寻道子两月不到就恢复了,自是有些吃惊。
而寻道子能如此快恢复也是有几个原因,其一、老子丹药确实神效;其二、洞府云床本就一宝,有助修炼、疗伤、恢复体能、精神之功效,只是寻道子平时未曾知晓;其三、周天功也具恢复之功;最后、寻道子身体变态,恢复力极强,连带神魂恢复也比别人快。这就最终造成老子,元始,通天都惊愕的恢复效果。
寻道子看着有些惊愕的老子,元始,通天,虽有些不解,可还是赶紧上前参拜:“弟子拜见师父,师伯,师叔。”
通天嘴快:“你恢复啦?”
老子笑而不语。
元始则连说:“好,好!”
寻道子伏在地上不知如何开口。
就听元始道:“起来吧,恢复了就好!”
寻道子赶紧谢过起身,就见师父,师伯,师叔都含笑看着自己。不禁有些面热。
元始说道:“你这次能如此快就恢复,确实是出乎我等意料,但恢复了就好!”
寻道子听到元始带着关怀的话,心里不觉有些感动,想起裂魂之痛,也不禁有些后怕,不过,经历了这裂魂之痛,寻道子感觉世间在没有什么痛苦能让自己受不了的了。无形之中寻道子心境经历一次磨砺,道心更加坚定。
这也未尝不是元始对寻道子的一次考验,元始不轻易收徒,更何况是兄弟三人中第一次收徒,虽是经历推算,有此师徒之缘,可也不能草率收下,正好有此二宝须如此祭炼,元始就将之作为考验寻道子之物。此时见寻道子已经通过考验,表现又如此之好,心下高兴,不觉有了些师徒之情,话语中也就流露出关怀与高兴之情。未想就这一刻真情流露,使得以后师徒情深,不离不弃,患难共度,将寻道子前世知道的洪荒传说变了个样。
中断了论道的老子,通天也笑着祝贺寻道子恢复,气氛一时颇为温馨,寻道子孤独了许久,此时受此关怀,也是激动不已。
元始待寻道子心情稍平,手一指,旁边现出一个蒲团,说道:“你且坐下。”
寻道子谢过坐到蒲团上。
元始见寻道子坐下,开口道:“你今既已恢复,那我也将传法于你。传法之前,为师且问你,你自号寻道子,可知你有求道之心,向道之念,你可为我等说说什么是道?”说完眼看寻道子,有希翼之色。
老子,通天也眼露希翼,看着寻道子。
寻道子一愣,刚要开口,张了张口,却又闭上。脸现思索之状。
元始三人见他脸露思索状,也不吹促,反而一脸希翼安心等待。
寻道子陷入沉思中:什么是道?前世有许多名词,修道、问道、向道、求道、武道、茶道······似乎这道是很明白的,人人理解的。什么是道?《道德经》里开篇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又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还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更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些耳熟能详的叙述。《庄子(大宗师)》里也说: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地,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众多书籍,种种描述不一而足。似乎都描述得很清楚,可似乎描述的让人根本不明白。
什么是道?寻道子不断回想,极尽思索:道是一切源头,万物发展的规律,事物变化的原理,天地运行的规则?
寻道子收起思索之色,抬头望着元始,老子,通天,开口说道:“师父,师伯,师叔,弟子想来,这‘道’应该是一切事物的源头,是万物发展的规律,是事物变化的原理,是天地运行的规则。不知弟子说得可对?请师父,师伯,师叔赐教。”
老子,元始,通天一听,面面相觑,一脸震惊,是真的震惊。互相看了看后又一起盯着寻道子看,仔仔细细查看,脸上震惊之色不减,心里叽咕,这小子是不是某位我等不知道的大能装的,故意寻我等开心?可怎么也不像啊,还是刚证地仙果位的菜鸟啊,难道这寻道子天赋绝高,是洪荒未有之奇才?对道的理解如此之深,连我等都似有不及。洪荒有对道的理解如此深,境界又如此低的修道者?
三位道人脸上表情丰富,一会震惊,一会疑惑,一会惊异。
寻道子也被三位道人丰富的表情震住了,心里发麻,一脸呆滞。
竹亭里气氛一时诡异起来。
十三、三清说道
足足过了两刻时间,盯着寻道子的老子,元始,通天才长出了口气,确定了眼前的寻道子确确实实是一个境界低微的修行者,不是隐藏身份的大能。不过这个境界低微的修行者却是一个对道有着很深理解的妖孽。三人心里一时有些五味杂然,颇不是滋味。
寻道子被三位道人盯得恐惧起来,想到三人身份,那可是绝顶的洪荒大能啊,不禁内心忐忑:不会发现我是穿越的吧?是不是要消灭我这个意外?怎么办?······
寻道子正忐忑不安,老子三人已按下心中震惊,回过神来。
老子向元始,通天示意了一下开口问道:“寻道子,刚才你所说是你所想,还是听得哪位修道者所说?”
寻道子听得老子问话,赶紧平息心中忐忑,恭敬回答:“回禀师伯,是弟子所想。”他只得硬着头说是自己所想了。
老子三人互相看了看,点了点头。
元始看寻道子,见其面有忐忑之色,知是自己三人刚才失态惊了他,便含笑开口:“徒儿莫要慌乱,为师与你师伯师叔只是惊于你对道的理解,没想到是如此之深,故而失态,却惊了你。”
寻道子没想元始会如此说,忙道不敢,心中感激更盛。
元始再次与老子,通天交换了一下眼神,开口说道:“对于你对道的理解,说来惭愧,为师却不能为你解惑,不能判定是对是错,但听来很有道理。说实话,为师对道的理解,还未达到判断你说的是对还是错的境界,很惭愧不能给你引导。反而是你的话对为师有很大启发,让为师似乎抓住了什么,只是还很模糊,不知道是什么。说起来,为师还得谢你!”元始语气坦诚而真挚。
寻道子听到元始这番话,心里大感惊异:这就是传说中的元始?后世洪荒小说中的反面角色,被喊打喊杀的大反面?那只重面皮的圣人?可此时的元始何解?难道这才是真实元始?
寻道子不禁有些纠结。
其实,这才应该是真实的元始。若没有对知识的严谨态度,没有兼容并蓄的度量,没有坦荡的胸襟,不会成就圣人之尊,获得天尊称号,为万民敬仰膜拜。
寻道子一面纠结,一面也为元始的坦诚感动,连忙站起拜伏:“弟子不敢。”
那边老子,通天也点头说:“我们也要谢你!”通天加上一句:“以后我罩着你,看谁还敢欺负你。”说完哈哈大笑。
寻道子赶紧说不敢,并谢过通天。
老子瞪了通天一眼,通天才惺惺作罢。
寻道子见通天模样,也心下好笑,只不敢露于面上,只是伏于地上,把头低下。
就听老子说:“寻道子,你且起来坐下。”
寻道子忙口称:“弟子谢过师伯!”起来向老子,元始,通天行礼坐下。
老子见寻道子坐下,开口说道:“吾等往日论道,论的往往是修行的法门,道行的高低,神通术法的运用,甚少论及对道的认识、理解,也不曾对什么是道做过深入讨论。今日,寻道子却用最直接,最明白的话说出了他对‘道’的认识和理解。让吾模糊对‘道’亦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吾等可把这种对‘道’的认识和理解说一下,交流一番,为吾等修行指个方向。二弟、三弟觉可否?”
元始,通天皆道:“大善!”
于是老子先开口道:“吾对‘道’的认识和理解还不能明白的表露,只能勉强这样说说: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不可致诘,混而为一。其上不皎,其不下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恍惚。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道常无名、朴······”
寻道子刚听老子欲说道,心里激动,欲用心聆听,细心体会。可听了一会,也不见传说中的大能讲道,地涌金莲,天花乱坠,异香扑鼻,飞仙起舞。反而听得头昏脑胀,昏昏欲睡,却又强制精力集中,做出仔细听讲模样。偷偷打量元始,通天,却见二人听得津津有味,满面喜气,极为入神。
老子讲了足有一个时辰这才停下。元始,通天纷纷赞叹。寻道子也赶忙表示拜服。其实听到后面他是一头雾水。
元始亦道:“我也强说一下: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道者万物之奥······”
元始亦讲了一个时辰,其间也无异象产生。老子,通天亦是赞誉不已。
寻道子虽同样听得一头雾水,不过誉美之词还得送上。
通天开口道:“我也说说: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道莅天下······大道甚夷······道冲,而用之或不盈······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又是一个时辰,通天自是赢得老子,元始的一片赞誉。寻道子自是马屁送上。
寻道子也未想到通天也能讲上一个时辰,还以为就通天表现出来的性子,只怕三言两语就讲完了。
自己终究没能听懂多少,除去一头雾水还是一头雾水,可见老子,元始,通天现在也不管自己,沉浸在思索中,似乎是真有所得。
寻道子有些百无聊奈,见老子,元始,通天端坐蒲团,两眼闭阖,似睡非睡,不知是在修炼还是在参悟。也不敢打搅,等了一会,不见动静,就悄悄起身,走出亭子,东张西望起来,回到谷里差不多两月枯坐,刚起来,又陪师父师伯师叔闷坐了几个时辰,心里闷得慌,就想走走。
刚要迈步,就见那边转出一兽,一步三摇,悠闲自得,一时愕然:谷中何时有兽?定眼看时,这不是那只被通天带回的戟龙兽吗?前时居然把它忘了,此时看这家伙过得惬意得很。
寻道子抬腿就向戟龙兽走去。
戟龙兽正悠闲漫步,一抬眼却见寻道子快步走来,眼光一凝,脚步一缩,似有惧意,它可是有些被寻道子摔怕了。那日可是被寻道子摔得骨麻经酥,若非通天相助,不知何日才能爬起来。自被带进这谷里后,被众人弃于一旁,初时还畏惧不敢乱动,只老实地呆在旁边畏缩地看着众人,可经几日后,也不见有谁理自己,就偷偷地跑到一旁,在谷中乱转,却见这谷里真是自己的天堂,灵草遍地,奇果无数。一时按捺不住,就偷吃了几棵灵草,啃了数个异果,胆战心惊的藏了几日,不见谁来理会,于是胆子见长,每日啃些灵果,吃些仙草,谷中四处逛逛,累了随处栖息。日子过得舒心惬意。这日不知怎么就转了回来,一不留神碰见寻道子,竟心生畏惧,一方面是曾被摔怕了,另一方面是偷吃了许多灵果仙草,被正主看见,不由有些心虚。
不说戟龙兽心里畏惧。那寻道子也快步走到戟龙兽面前。
寻道子来到戟龙兽身边,歪着头看了看,又围着戟龙兽转了一圈,嘴里发出啧啧之声。戟龙兽被他看得心里直打鼓,却又畏缩不敢乱动。
寻道子围戟龙兽转了一圈,站在戟龙兽面前,抱着手,眼有戏谑之色:这戟龙兽怎么畏缩了?好像不太一样了。咦!这眼睛怎么不是血红色了?清澈明亮,还很灵动。三只角好像要大一点了,还带上淡淡金色。鼻子边上怎么长出两根长须来了?鳞甲明亮不少。怎么好像整个的要小一点了?
戟龙兽被他看得心里发毛,进退不是。其实就,戟龙兽为洪荒异种,虽长相狰狞了点,却是素食者,性情相对温和。此前环境较差,成长不易,这几日在谷中获得绝大好处,开始表现出其不凡之处。寻道子见识浅陋,自不知晓,故而惊异。
寻道子这里正看着戟龙兽啧啧称奇,戟龙兽也正战战兢兢不知寻道子将如何对付自己。那边竹亭里爆出三道宏大的气息,一下充满整个山谷,寻道子和戟龙兽还未及反应,就不由自主的趴在地上。一时间谷里云雾激荡,林木折腰;天空风云震荡,霞光满天,若有仙音唱响。
好一会,寻道子才觉身上压力稍减,勉强抬起头张望,就见老子,元始,通天呵呵笑着不出亭子,向自己这边走来。
寻道子连忙爬起,也不管戟龙兽,快步迎向老子三位道人。到得三位面前,俯身下拜:“恭喜师父,师伯,师叔;贺喜师父,师伯,师叔。”
老子呵呵笑着伸手拉起寻道子:“还得谢谢你啊,全赖你之功!”
通天也伸手拍拍寻道子:“谢谢啊!”
寻道子连道:“不敢,这全是师父,师伯,师叔自己之功。”
元始站一旁手捋三寸长须,面带笑容,眼露慈爱之色:“为师等确实是受你之功,才有此收获。当得一谢!”
寻道子有些失落,亦有些骄傲,自己几句话能让洪荒三位顶尖大能得以突破,获得大收获,确有些自得,可能让大能都有收获的话对自己好像没有什么作用,不免失落。
可他也不想想,若非老子,元始,通天这等人物,他人可有此悟?
老子,元始,通天在道途上可是走的很远,对‘道’的探索,理解远超一般人,积累极其厚实,又刚从紫霄宫听讲回来,积累已到了一个临界点,突破也就差了一个引子。今日听寻道子那几句话,如醍醐灌顶,破云见日,恰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将厚实的积累找到一个宣泄的方向,再加三人的论道推动,这突破就顺势而成。
而三人这次对‘道’的理解交流,在此后三人的自行参悟中互为引鉴,都对对方的‘道’有了新的认识,特别是元始,通天对‘道’的不同理解,有了一次最直观的交流,在一定程度上缓减了暗藏矛盾的危机,为以后的交流化解矛盾创造了机会,也为危机的最终解除创造了条件。可以说,某种程度上讲,此次短暂论道改变了洪荒历史。
当然寻道子并不知晓,他还在纠结之中。
十四、谷中说宝
老子,元始,通天突破后,记着得了寻道子绝大好处,也不忙着巩固突破后的成果,而是来找寻道子,欲对其先行教导,指引其修行。准备待其能自主修行,再行闭关参悟所得,巩固成果,探求新知。
老子刚获突破,心中高兴,抬眼见谷中景致宜人,不禁兴起一游之念。特别是先前听寻道子说悟道子茶就在谷中,此次突破亦有此茶之功,亦兴起见见此茶树的念头。遂对元始,通天道:“二弟,三弟。此谷景美,可让寻道子带路,同往一游,何如?”
元始答:“善!”
通天道:“好!”
寻道子赶紧前面带路,引老子,元始,通天在谷中转游起来。
三人随寻道子曳曳而行,眼见谷里真是三步一灵草,五步一异果,都由衷赞叹。
寻道子在前面听得师父,师伯,师叔对那些自己一无所知的花草果木一阵阵赞叹,不禁心痒:自己常常幻想获得天材地宝,可见识浅陋,即便宝物在眼前,也是有眼不识,自己师伯老子可是洪荒炼丹第一高手,对各种天材地宝,奇花异草,灵果仙药的见识,只怕洪荒无出其右,何不借此问问,长长见识,以后遇到宝贝,也不会因见识不足而错过。
当下打定主意,回身向老子三人躬身一礼:“师父,师伯,师叔。弟子因见识浅陋,常在宝山而不知,刚才听师父,师伯,师叔赞谷中花草,弟子却尽皆不识,还请师父,师伯,师叔不吝赐教,让弟子增长些见识,免以后遇宝不识,遭了耻笑,而坠了师父与师伯,师叔的名声。”
元始笑道:“就你滑头,还遇宝不识,坠了我等名声。分明是你见识浅陋,想长长见识,无端找此借口。欲长见识,你且好生求你师伯教你,这方面,没有及得上你师伯的。”
通天一脸戏谑的看着寻道子。
老子则捋须而笑。
寻道子忙躬身向老子行礼:“请师伯教我!”
老子点头答应:“好,就从谷中这些灵花异草,奇木灵果开始吧。”
随后,跟在老子身边,聆听老子对见到的或普通或不凡的花草果木的讲解,细心体会,默默铭记,生怕有所遗漏。
老子见他听得认真,讲解也更是详细,往往从生长,习性,采摘,用途细细道来,不时还列举相似品类对比讲解,期间不乏用神通术法显现直观形象,以加深寻道子印象。一个听得认真,一个讲得高兴。
元始,通天也不时补充两句。通天还不时随手摘下旁边灵果充着教具,当然也不忘啃上几口。
寻道子对通天性情也有些纳闷,传说中通天似乎不是这样的啊?怎么自己见到的都不一样了呢?是自己见到的只是他的一面,率性、纯真的一面?不过,寻道子觉得还是眼前的通天好一点。
众人就这样不慌不忙,边看边走,边说边学。
不久就来到来到那几棵老松生长的小岗。看着那如虬似蟒,苍皮如鳞的枝干,须数人才能合抱的主干,针叶似碧玉雕成,青绿如玉的松果偶从枝叶间闪出,树冠云气袅绕,霞光熠熠。细数树干九株,或飘逸斜出,或卓尔挺立,或率性如倚,或深情回眸;或仰或俯,或伸或曲。
九棵老松将整个小山岗占据,隐现九宫之局。
一见此松,寻道子就发现老子,元始,通天面色激动,眼里神光闪烁。
半晌,老子三人才把目光从松树那里转过来。
通天似笑非笑的望着寻道子:“没想到你这还有这等宝贝。那松子是不是都被你吃啦?”
老子,元始也神色古怪的看着他。
寻道子脖子一缩,眼色躲躲闪闪地说:“我喜欢吃松仁,爱在喝茶的时候用松仁就茶。”
通天一脸戏谑:“那你给我们泡茶的时候,怎么就不准备点松仁?”
寻道子一脸尴尬之色:“这成熟的松果早就被我摘完了,松仁也早吃光了。”
通天一脸肉痛的表情让寻道子更是尴尬不已,耳朵里更传来元始的叹息:“唉!你这是暴殄天物啊!”寻道子听得要把头都缩到肚子里去了。
这时,老子说话了:“你两不要再说了,寻道子不知道此物,更不知此物的作用,当一般松仁吃了,也没什么,再过万年,新的松果会再次成熟,那时你再向寻道子讨要几个不就行了。”
寻道子一听到“万年”两字,心里就一愣:万年,什么东西一加上万年,那就是了不得的好宝贝啦。王母的蟠桃,那后面的一千二百株,也是需要万年才能成熟;镇元子的人参果一万年结三十个。那都是让人羡慕不已的宝贝。现在师伯说这松果要万年才能成熟,那岂不是是和人参果一样的宝贝了。一想到自己拥有和人参果一样的宝贝,寻道子险些连口水都流了下来。
正想得美。就听老子说:“寻道子,你且听了,师伯给你说说此物。”
寻道子赶紧集中前所未有的注意力聆听老子说的话。
“此物也算天地间一灵根,原本无名,可依其功效,强命名为九龙雪玉松,你观其地表是九棵松生长一处,其实只为一棵,地表看是九棵,实乃皆为地底一根所发,根吸地之精,冠纳天之华,以天地精华万年成其地表每棵九个松果,共计九九八十一个松果,每个松果藏松子亦为九九八十一粒,每万年可得松子六千五百六十一粒。松仁晶莹若雪玉,若服用得法可获得九龙之力。是强身健力的绝好宝物。正因有此一功,才被命名为九龙雪玉松。
其实这九龙雪玉松还有一功。此功能才是为吾等所重的,九龙雪玉松生长时,其根扎于大地万丈之下,与大地之脉相连,地表分九支,自成九宫之局,可以其为阵眼,借其力布下先天九宫防护大阵,此阵开启,可获大地之脉相助,非等闲可破。实为洞府不可多得的防护大阵。”
说到这,老子笑着对寻道子道:“你这洞府,自带先天迷雾大阵,自隐行迹,神识不可观之,近得前来,一般修者也不得其门而入,可若遇大神通者以神通强行破之,也是阻之不得。今若能以此九龙雪玉松为根基布下先天九宫防护大阵,与那先天迷雾大阵配合,非绝顶大能到来,可保你洞府无忧了。”
寻道子大喜,拜伏于地:“请师伯为弟子布此大阵!”
老子伸手虚扶:“你且起来,布九宫大阵非一日之功。”又笑道,“师伯受你好处,须出些力,就为你布这先天九宫防护大阵。”
通天于旁说:“布阵不忙,有我等在此,有那个不开眼的敢来捣乱。”
寻道子称谢起来。
元始见寻道子起来了,开口说道:“你且领我等去见见你那茶树。”
寻道子赶紧转身向前领路。
不一会,众人来到茶树生长的山岩下。寻道子指着山岩对元始三人说:“师父,师伯,师叔请看,那茶树就长在那山岩上。”
老子,元始,通天闻言,皆举目望去,见前面山岩奇崛傲然,孤高耸立岩缝里棵棵藤蔓如蛟似龙,蜿蜒翻滚,兴云布雾。举目上望,半空分明有几株老茶由岩壁凌空伸出,雾霭萦绕,莫名光晕闪烁。
老子三人相互看了一眼,脚下云生,连同寻道子一起升上半空,来到老茶树附近。待得云驻,寻道子明显感到老子三人情绪激动,偷偷打量,见老子长眉乱抖,元始气息粗促,通天星目圆睁。三人瞪着眼,青光射出尺许,瞪着眼前的茶树,全然不顾身旁的寻道子。
三人眼里,那茶树共有七株,从岩壁里长出,却不见半点泥土。枝干粗壮,青碧如玉,莫名纹理密布,道道霞光缠绕流淌,细枝剔透,有莫名之痕,叶如青玉剔透,叶面有莫名轨迹隐现。七株老茶,隐布七星,其一最为壮硕,隐为主星;其二稍小,隐为其副;余四株隐为从属。最为壮硕的老茶树上稀稀疏疏挂着两三百片叶子,两棵副株上稍多,各有一两千叶片,只四株从株上还算茂密。
半晌,老子三人才回过头看着寻道子,那眼神却让寻道子脖子一缩,不自觉的咽了一口口水。
通天阴深深的说:“你小子用九龙雪玉松的松仁就悟道母茶,好享受啊。滋味如何?”说道这又嘿嘿一笑,转向老子说,“兄长何不开炉,将在家伙炼成金丹,也许能得到一炉超越九转金丹的道丹呢。”
元始也说了句:“我看可以。”
寻道子一下被吓得趴下,浑身发抖,说不出话来。
趴了半晌,不见动静,寻道子偷偷抬起头,却见通天一脸戏谑,元始也似笑非笑,老子笑意盈盈的看着自己。这才知道自己被耍了。脸色一下变得精彩起来。
老子摇了摇头,说道:“起来吧。真不知怎么说你好,只能是说你是傻人有傻福吧。先前饮茶,吾等只道你机缘巧合获得一株悟道子茶,未曾想到这悟道母茶就在这谷里。”边说还边摇了摇头,“这样看来谷外的先天迷雾大阵还真是隐藏了了不得的宝物啊。”说完还一脸恍然之色。
元始,通天也有些慨然。
寻道子讪讪爬起,低头立于一旁。
通天戏谑的问寻道子:“这茶树上的茶都是你摘的吧?摘得可够干净的。”
寻道子讪讪一笑,不敢言语。他曾把几棵茶树上的都摘了些泡了比较了一下,觉还是那最壮硕的那株茶叶最好,喝了就忘不了,若不是怕把叶子摘完了,茶树活不了,只怕连那剩下的几百片叶子也摘了,他奇怪的是,那叶子摘了竟然多年了都未长新叶。这不,两棵稍小的也快被摘完了,谁叫它们比那四棵小的喝着感觉要好呢。自己还感慨不久后就只能喝那四棵小茶树的茶叶了。这会见师父,师伯,师叔的神色,自然不敢出声。
老子见他模样,也是一笑:“好啦,吾且为你说说此茶······
十五、茶名‘悟道’
寻道子耷拉着脑袋,就听老子问:“你可知此茶何名?”
寻道子赶紧回答:“回师伯,先前听都师伯,师叔提到这是悟道茶。”
老子点头道:“那你可知此茶为何名‘悟道’?”
寻道子躬身答道:“弟子不知。请师伯为我解惑。”
老子手捋长髯,神色悠远,声音低沉:“这还得从开天说起:当初天地初开,洪荒初定,万物演化刚刚开始,天地间大道痕迹随处显现,各种道之轨迹四处出没。洪荒初期生灵都能获得一些道痕烙印,无须修行,强大无比,却往往灵智不开,相斗不已,多数相继灭亡,消失在天地之间。而其中有几棵灵根,得天独厚,有莫大机缘,获道之痕迹而具不凡之功。其中有名者如黄中李、人参果、菩提树、蟠桃、葫芦根,扶桑木,月中桂,芭蕉叶,银杏树······众多灵根里有一株最是奇特,那是天地初开就诞生的一棵茶树,此茶树历经天地初开,洪荒演变,洪荒初定,期间竟将天地初开时大道纵横的痕迹,洪荒初演时的道之轨迹,都拓印下来,也将这拓印下来的痕迹在每万年生长的五十片叶子里有所显现。
这些灵根隐于洪荒大地,不为修者所知,目前所知者寥寥无几,只知人参果在镇元子的五庄观里,菩提树因缘际会化为西方准提道人,扶桑木在汤谷,为金乌栖身之所,月桂在太阴星上,其余不知所踪。洪荒修者闻其名,不知其用,洪荒修行者无专门搜寻此等灵根者,境界低者不知,境界高者知有缘乃得,无须强求。只有其中一株灵根,曾被洪荒修行者大肆搜寻,数百万年未曾断绝,只近十万年才少有提及。”
说到这里,老子顿了顿,转向寻道子问道:“你可知此被数百万年搜寻的灵根为何物?”
寻道子低声答道:“师伯,这搜寻的是此茶树?”说完指了指岩壁上的茶树。
老子点点头道:“对了,搜寻的就是这茶树。”老子接着又问道:“你又可知,为何其它灵根没有修行者刻意搜寻,而此茶树却让搜寻的修行者锲而不舍呢?”
寻道子想了想答道:“弟子不知。”
这时元始从旁开口说道:“这,为师可以告诉你。”元始似在回想什么,“洪荒天地开辟,演化安定,生灵出现,繁衍生息,有开了灵智的为追求生命超脱,追求大道,创出种种修行法门,可亿万年来,超脱者,得道者有几?实乃大道隐迹,道之轨迹不显,使向道者无迹可寻,求道者求之无门。空余长叹留与后来者。”说道这,元始三人也不胜唏嘘。
这时,就听通天一反常态,颇为感伤的说了句:“我等不也苦苦挣扎于这条路上!”
老子也长叹:“何尝不是!”
寻道子有些诧异的看着三人,没想这三位也有这样一面。
元始感慨之后,声音一变:“洪荒亿万年来,求道修行者无数,有天资、心性卓绝者,机缘巧合中得以观道之痕迹,因而悟道,证得道果。留下心得,成为修行的法门,以为后来者鉴。可修行路上,天资不同,贤愚不一,机缘各异,欲证道果,何等之难。欲证道果,?br />免费小说下载shuba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