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地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龙忏纪 > 龙忏纪第1部分阅读

龙忏纪第1部分阅读

    《龙忏纪》

    第一章 花神降临

    第一章花神降临

    腾龙大地,西南边陲,一片沼泽之地,九条蛟龙兴风作浪,魔道妖星顿生于万年沼泽之中,沼泽内逆气倒转,洪水翻腾,魔神利用洪魔残害百姓,尽收孤魂,吸气取元,搞得人间惨难,地狱混乱,造成天劫……

    腾龙大地,西南边陲,金钟一地,丰裕年年。

    金钟乙末年,阴历八月初一,九天之外红光遍地,琳琅四野猿声震谷,惊天霹雳,狂风激浪。

    金钟城外五里地储花潭边渔人文昌公静坐垂钓,一脸慈容,任这狂风霹雳四野游窜。

    金钟城街头神算鬼泥,红纸黑字:“今日免费算卦。”

    傍晚时分,太阳刚落,风雨绵绵而至,街头贩人纷纷收场归家,这街头神算鬼泥坐于屋檐下,仍不肯归家。为什么叫这神算为鬼泥呢,据说他根本不是人,因为没有人见过他吃东西,也有没有人知道他住在哪里,天一黑他就像一滩泥一样,坐在哪都可以睡着,有时候人们在城东的城墙下见得到他,有时候又在城西,有时候就在河边,更有盗墓之徒在坟场也曾见过他……他可算是无处不在,无处不生。

    夜幕,城外储花潭中渔人文昌静泛小舟,斗笠蓑衣一夜没有离开,这天夜里世间凡花尽盛开。

    夜里风雨横扫了整个金钟城,一夜的七彩绚光在整个金钟城内闪耀,方圆十里的地方都落下了树苗、花籽,天空中犹如花神降临,仿若花仙子在空中卖弄舞姿,纱衣片片落地,纱衣飘落的地方就遍地是青草和鲜花,整个金钟城的路旁、池边、房前、屋后都有上万种不同的鲜花开放。

    金钟城从此又得名鲜花城。

    金钟城彝族族长吴立群家在今夜喜得一孙女,吴老头是个出了名的好人,可那儿媳妇怀着这胎却总是不顺,都说有人在他家屋顶上看见过绿光笼罩,几个郎中都说这个胎儿不正常,话虽这样传着,但是也不见吴老头一家有多忧愁,谣传毕竟是谣传,就在这一夜之间,整个金钟城鲜花遍地,吴老头也恰巧获得了一孙女,就在孩子啼哭声出来的时候,整个天空中的雨都停了,吴老头一家上下几十人一一跪地祈福。后来谣传这孩子是花仙子下凡,可谣传在几个月之后又平淡了下来。

    吴镇长给孙女启名叫吴程倩。这孩子自小右手臂上就有一块小小的胎记,形似一棵蓝可花,所以小名就叫蓝可可。

    那些年里金钟城里风调雨顺,年年丰裕。到处开满了鲜花,放牛的孩子们尽情喜悦,横笛声声,孩子们背诗的背诗打闹的打闹……吴程倩也经常偷偷跟着一些牧童去放牛……她最要好的朋友就是林秋辰,林秋辰和吴程倩都是在同一年出生的,说起林秋辰,就不得不提到竹艺,这孩子的祖辈是从外地搬来的,一直以来都是以竹艺为生,做着四周各城的竹子生意,到了父亲这一代渐渐衰落下来,他父亲从记事起就生活在金钟城,他一直是个性情温和的人,做得一手好的竹活,他的竹艺在当地都是出了名的,在他的心里家族的沉浮他一句也不愿跟别人提。林秋辰的母亲是个植皮能手,擅长于烧香拜佛。林秋辰多数时间是跟母亲在一起,所以他从小就是个善良的孩子,不像他那个狗屁舅舅,整天都喝得醉熏熏,虽然是个有名的铁匠,但是每天都过得糊里糊涂,过着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神仙生活……林秋辰和蓝可可认识的时候刚好六岁,那时候蓝可可总是喜欢跟在这些男孩子的后面去放牛。

    金钟城东边在茂密的柏树林深处有一座老寺庙叫天诺寺,据说寺庙是在一夜之间平地而起的,在寺庙旁的舍利塔里供奉着数十位历代法师真身舍利,庙里住着几位大和尚,这些大和尚一般不以真面目见人,但是却历来受着人们的尊敬,寺庙多少年来一直都是香火旺盛,就连数十里之外西山城里的达官贵人也都常常到这里来烧香。

    金钟城真可谓是藏龙卧虎之地,且说那算命先生鬼泥,真如一滩黑泥一样,一年四季都戴着黑纱帽,纱布一直遮掩着脸面,从没有人见过他的真面目,他也不随便给人看相,一般只看生死之相,所以从来没有人来找他算命。他常常在一些狂风大雨的日子写着”今日免费算卦。”也只有这样的日子才会有一些实在不顺的人来找他看看运程,而找他看相之人也正是命绝之日。

    那渔人文昌终日垂钓于金钟城外储花潭中,渔人文昌七旬已过,花白胡须、面善心好,常常给一些穷苦的人们治病,施善,笑容总是挂在脸上,因此人们都很尊敬他,大家都称他为金钟城的大智者。

    金钟城的左侧是西山城,那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山城,那里山高路险人口众多,以天池为天险,历年来的战争即便闹得天下大乱,皆没打扰过西山城。那是一片净土,是佛家、道家归真修炼集聚之地。另外西山城里桃花岭的两位美女更是艳绝天下倾城于世,令众多英雄将军倾倒陶醉,真可谓到了要美人不要江山的地步。西山城的商人在这些年大量涌入金钟城来做买卖……

    那些年里人们的生活都过得富足有余。

    金钟城遍地长满了青草和鲜花,牛羊满圈,人们不愁吃穿。

    到处是不用弄墨的山水名画。

    十八年转眼不在…

    战争四起。

    兵荒马乱,尸骨遍地,多少生命转眼成了孤魂野鬼。

    战争波及了整个西山城。

    西山城的战争使得那些无家可归的人们开始纷纷来投奔金钟城,金钟城的花期开始减短,城里的牲畜开始闹瘟疫悲惨的场景处处让人心寒。

    这一年夏天林秋辰和蓝可可刚好十七岁,满目鲜花的场景在人们的记忆里贮藏了十七个春秋。

    五月的干旱一直延续到九月份,街头到处是乞丐,人们渐渐地也感染上了瘟疫,整个鲜花镇到处都是凄惨的场景,烈日炎炎……那些年久的老屋似乎就要被烈日点燃。

    残酷的战役蔓延到金钟城附近,人们纷纷惊慌而逃,林秋辰的父亲和母亲收拾了家什准备随着人们一起离开这里,林秋辰家的竹子生意显然是做不成了,眼下所有的竹林里都搭建了士兵们休息的帐篷了,街上到处是难民哪还有什么生意可做。

    林秋辰渐渐长大后他开始有了自己的主见,他提议要父亲转行,但是林秋辰的父亲就只是看着儿子,没有同意也没有拒绝,也许他有话对儿子说,但是又始终说不出口。

    这天林秋辰和蓝可可两个孩子,趴在土堆背后,阳光的温度似乎就要超过火炉了,一场战役在山坡下已经撕杀开了,黄沙漫天,马嚎人愤,两军首领是谁对于两个孩子来说他们不得而知,他们只知道祈求金钟城的起义军能够打赢。

    这是一个天灾的年份,饥荒、瘟疫、战争死伤人数接近三十万,傍晚十分站在山丘之上,放眼望去残骸遍地哀声阵阵。

    黄昏时分。

    金钟城里一片安静,街头躺着的人,有的已经死了,有的还在呻吟,这与人们记忆里的鲜花城是无法比拟的。当所有的记忆都只能被当做故事在传诉的时候,人们并没有愤怒,因为这是天灾,谁又能有什么办法呢?

    大家都在盼望着秋天的到来,总渴望天气凉下来一些,当然与其它任何地方一样,城里同样有很多的人在参加祭祀活动,尽管有很多人是饿着肚子,而祭祀的食物却是很丰盛,没办法大家总希望这样的天灾早点过去,因为人们实在是受尽了折磨。

    林秋辰家的生意彻底地做不成了,秋辰的父亲多次告诉他不要到处的乱跑,但是他跟本没有放在心上,他总是和蓝可可到天诺寺去送面粉,从来也不会胆怯什么,这是他天生的性格谁也没有办法改变。

    立秋的那天,天空突然阴沉下来,随即开始下雨,整个金钟城一片喜悦。

    他们不知道这喜悦的来临尽是这样的短暂。

    这一年阴阳逆转。

    秋雨瓢泼。

    罕见的雷雨天气开始降临,要知道这些汹涌的迹象不只是要残酷地淹没农田,它还要摧毁人们的家园,农民起义军在城里招兵买马,秘密策划与西山城的起义军联盟。

    秋辰的伙伴一凡也参加了农民起义军,一凡是个外乡人,他是个孤儿,后来结识了一个打猎的老人,随老人到金钟城一带来打猎,在一次被猛兽攻击后受伤而秋辰的父亲刚好上山砍竹子,所以便救了他,之后一凡便与秋辰成了好朋友。

    金钟城的药材紧缺,几乎所有的药材都被用来治疗瘟疫了。

    烈日过后,阴雨连连,洪水四野。

    鲜花镇到处花瓣垂落。

    可怜的人们无家可归,有的住进了山洞,有的避进瓦窑。

    第二章 战争爆发

    第二章战争爆发

    这一日,雷雨纵横。

    秋辰一家就要离开了,想要暂时到远房亲戚家去避避,清晨的雨还没有停,西山城的战事已经传遍了整个金钟城,眼看着战争就要打过来了,相比之下犀牛镇还比较安宁一些。秋辰已准备好随父母到犀牛镇的亲戚家去了。

    “一凡,我们一家要搬到犀牛镇二叔家去了,以后你要是到了犀牛镇,你定要来找我……”在山脚的窑洞旁秋辰正与一凡道别,窑洞内挤满了农民起义军。

    “你们一家都要走吗?”一凡问。

    “是的。”秋辰点点头。

    “你跟可可说过了吗?”

    “没有,我也不想走,可是我父亲已经吹促我好多天了,我不敢跟可可提这事。”

    “那你是打算不辞而别?”

    “你帮我出出主意,怎么才能让我留下。”

    两个人说着走到了一旁的大石头上坐了下来。

    一凡看了看秋辰,又朝远处的天边看了看,感叹道:“这糟乱世界何日才是个尽头啊。”

    “你要不要来参加起义军,我可以跟我舅舅说说。”

    “你哪来的舅舅?”秋辰很奇怪一凡突然冒出来的舅舅。

    “我新认的。”

    “我想我父亲是不会同意的。”秋辰摇摇头,接着说:“你帮我出个主意,让我们一家都不要走,那样我们就可以常常在一起,也不用和可可分开了,我真的不想离开你们。”

    “我帮不了你,你还是去找可可谈谈吧,到时你走了,她也不会有多难受。”

    “那好吧,我自己再想想办法。”秋辰垂头丧气地离开了。

    身体单薄的林秋辰,走在旷野里,他不知道这混乱的世界正需要一个大智若勇的英雄来拯救,而他更不知道这个英雄就是自己,他更不知道往后的生活还有多少苦难在等着他。

    洪水泛难,战争四起。

    眼看金钟城就要完蛋了。

    “爸,我不想离开这里。”黎明逃亡的人们早已挣破了宁静,秋辰的父母也已经准备好去犀牛镇要带的衣物和银两了。

    “秋辰,你在说什么,我们都已经准备好了。”林秋辰的母亲说。

    “母亲,孩儿还有好多的朋友在这里,我不想与他们分开。”

    “别傻了,他们始终也是要走的。”

    “我想参加起义军……”秋辰的话未说完,就被母亲很快用手堵住了嘴。

    “你小声点。”

    秋辰的父亲站着,望着屋外还在下个不停的雨,他不知道该跟儿子说点什么,他也想让自己的儿子去干点大事,不想儿子荒度一生。但是眼下的情形要是留下来,即使不染上瘟疫、也迟早要饿死。

    “爸,我真的不想走,要不我去参加起义军,你们先到犀牛镇去,等起义成功了,我再来找你们。”

    “荒唐。”

    远天之外一个响雷打在了林秋辰家的屋檐上,一些瓦砾沙沙地往下落,秋辰的母亲立刻把门关上走到堂屋的正中间,急忙双手合十祈求菩萨保佑。

    一个惊天响雷又打了下来,秋辰的父亲还是打算带着一家人离开,正所谓乱世出英雄,林秋辰的父亲根本没有想到他的儿子即将担起拯救苍生的重任。

    当他们急匆匆地披着蓑衣戴着斗笠赶到储花潭的时候,忽然间遇上了文昌老人,花白胡须的文昌老人头戴斗笠,一脸慈祥的笑。“你们这是往何处去呢?”

    “文昌爷爷,我们要到犀牛镇去。”秋辰答道,他父亲只是点点头没有说话。

    “我看犀牛镇也好不到哪里,那里早已经蔓延了瘟疫,你们去了也是要吃苦头的。”文昌老人说道,他神情镇定,似乎所有的灾难都与他无关。

    “圣人此话怎讲?”秋辰的父亲问道。

    “这乱世需要一位大智若勇的人来拯救,难道你们打算就这样离去吗?”

    “哎!到哪里去找这么一位英雄呢?”秋辰的父亲继续问道。

    “总会有的。”

    “我们一家打算到犀牛镇二弟家避一阵子,家里实在是没有粮食了。”秋辰的父亲说道。

    天空中仍旧闪电雷鸣,一阵高过一阵。

    “秋辰就不用去了,他会没事的。”说着,文昌公将头上的斗笠仍入潭中,瞬间潭里出现了一条小船,“你们夫妇俩快乘船离去吧,它会将你们送到安全的地方去,秋辰就让他留在这里吧,我保证有一天会把他完好无缺地交还到你们身边,秋辰本不是凡人,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面对眼前的一切,尽管秋辰的父母多有不舍,但是他们始终还是相信了文昌公的话,毕竟文昌公历来都是位德高望重的圣人。在离别之际,纵然文昌老人一再招手并且保证秋辰会没事,但是秋辰的母亲还是泪流满面地离去。

    在暴雨横扫之际他们夫妇俩坐着文昌老人的小船依依不舍地离开了。

    迷一样的生活就这样开始了……

    第三章 妖魔初现

    第三章妖魔初现

    金钟城所有的花都在这短短的几个月里凋谢了,野兽常常在夜里出现在镇上,经常咬伤赶夜路的人们,甚至咬死,山洪随时爆发,很多地方洪灾吞食了善良的生命,近日更有村民无故失踪,普遍认为是妖魔所为,但是大家都没有什么证据。

    隆兴坡是金钟城最高的一座山峰,它处于金钟城的正面,再过去便是泽国的土地,隆兴坡与泽国紧紧相连,猎人们总是喜欢到隆兴坡狩猎,最近一段时间,金钟城里暴雨连连水位猛涨,一些低矮的地方都被淹没了,人们纷纷涌到了隆兴坡,平原的地方眼看就要被水淹没了。蓝可可一家也搬到山上去了,可可从小就心地善良,她悄悄把家里的大饼拿出来分给那些可怜的孩子吃。

    这天蓝可可在送面粉到天诺寺的时候,路过储花潭遇见了文昌公,潭里的水暴涨翻腾,花白胡须的文昌老人还坐着垂钓,似乎这世间所有的事情都与他无关。

    “文昌爷爷,洪水就要涌到这边来了,你还是赶紧搬到隆兴坡去住一段时间吧。”蓝可可凑过头去看了看文昌老人的鱼竿说道。

    文昌老人朝她笑了笑问道:“你这是要到哪里去啊?”

    “我送些面粉到天诺寺里去。”蓝可可放下袋子蹲了下来,她似乎想陪文昌说说话,她总是很喜欢听文昌老人讲故事。

    “面粉?能给我点么?”

    蓝可可想了想,她最终还是决定留点给文昌老人:“那好吧,我就留点给你吧。”

    文昌公是个圣人,他又怎会只为那些面粉呢,文昌公的屋里摆设很简单,就是一张简单的白布小床加蚊帐,一张八仙桌子,看上去已经很年久了,文昌一般不与人打交道,只是那些有困难的人们常常来请他帮忙,他总是很和善地帮助困难的人们。他从床头的一个小木箱里拿出了一本书递给蓝可可,小木箱是摆在土墙上挖开的正方形洞里的,也许是盖房子的时候就故意留出的洞,人们总是喜欢在墙上留几个洞来摆放收藏东西,蓝可可看着文昌老人,她有些不敢接老人递过来的书。

    “拿着吧,你以后会用得着的,记着一定要藏好,千万不要丢了。”文昌老人早已算定了眼前这个孩子便是这金钟城的救世主之一。

    可可接过了那本书,初一看是本经书,可可把书藏进怀里,”先生我记好您说的话了,我会把书收好的。”

    “以后金钟城就要靠你们这些年轻人了,你要是到了天诺寺也问那老和尚要一本书。”说完又自言自语道:“谁晓得那破庙还能存在多久。”

    “先生,大家都说您是圣人,您说说这金钟城会不会被洪水彻底淹没掉?”

    文昌老人的表情开始露出了愁思,他坐在了一把有靠背的椅子上,也伸伸手示意让可可坐下来:“没有发生的事情我又怎么知道呢?今年的星辰逆转,这必是大祸啊。”

    他望望屋外又摸摸他的胡须接着说道:“这天灾可不是谁拯救得了的,上天一定有它的定义,只是可怜了这些受苦的百姓。”

    可可站在一旁:“那就是没办法了?”

    “孩子以后你就明白了,你肩上的担子可不小啊!”文昌含糊的话语已经向可可暗示了很多事情,他能说的也就只有这些了。

    此时,可可刚转头就看见了正在后院里石桌旁百~万\小!说的林秋辰。

    “咦,那不是秋辰吗?”可可感觉到很好奇。

    “正是秋辰。”

    可可对着窗户喊了一声:“秋辰……”

    很快林秋辰便进来了,看见可可他很高兴。

    “你怎么会在这里?”他问道。

    “我要到天诺寺去送面粉,路过这里。你呢?你怎么会在这里。”

    “是我把他留在身边的。”文昌老人说道。

    “文昌爷爷,我能跟可可一起去送面粉吗?”秋辰请示道。

    “去吧,去了记得要本经书。”文昌公对秋辰说道。

    “什么经书?”

    “你尽管要就是了,他们早已为你准备好了。”

    很快秋辰和可可提着面粉离开了储花潭,一路上秋辰把他留在了这里的经过告诉了可可,可可惊叹道:”莫菲文昌爷爷是仙人?”

    “我看有那么回事。”

    两人说说笑笑地来到了天诺寺,秋辰举头望去此时整座天诺寺正上方,一片黑云压顶。“可能天诺寺要遭难了。”

    “你怎么知道?”

    “你看那朵黑云,它正罩着天诺寺。”

    “少吹了,你才看了几天的经书啊?”

    “不是的,这种感觉很神奇,我能在那些黑云里看见一些人形般的云状。”

    “我们快进去吧,我看就要下雨了,待会又要遭雨淋了。”

    “好吧。”

    两人敲开了天诺寺的门,明一小师傅给他们拉开了门。

    秋辰和可可随明一小师傅穿过菜园来到了天诺寺的厨房,这时静尘师傅正在厨房里做馒头,他们可是多年的朋友了,自从可可七岁开始就不间断地来给寺庙送面粉和蔬菜,静尘师傅见他俩进了厨房,便跑过来将秋辰单手夹在腰间。“小鬼,终于长大了。”

    “静尘师傅,我快喘不过气来了。”秋辰挣扎着。”快把我放下来吧。”

    静尘师傅将秋辰放了下来,然后开始喘粗气。“小子,长胖了。”

    “哪有,是您老了。”

    可可站在一旁看着他们嬉闹。

    他们稍坐了片刻,刚吃着静尘师傅做的馒头,这时候门外一个小沙弥奉若尘师傅之命,前来请静尘师傅带秋辰和可可到藏经阁去。

    秋辰和可可正嘀咕这到底是什么事情,这时静尘师傅回头小声说道:“你们俩可不能讲坏话啊,若尘大师可是正听着呢?”秋辰和可可吓得闭上了嘴,他们也并没有说什么坏话,只是在猜测到底若尘师傅找他们有何事。

    第四章 接受传经

    第四章接受传经

    秋辰和可可跟随静尘师傅来到了藏经阁。

    “大师傅。”他们通常都是这样称呼若尘师傅。

    “静尘,你去忙你的吧,稍后我会来找你。”

    “是,师傅。”

    “你们进来,刚才想必你们已经看到了那片黑云了。”

    “是啊,大师傅,天若寺有难了吧。”秋辰说道,他已渐渐成熟。

    “进来,朝这边来。”若尘师傅让秋辰和可可继续朝里走,一直走到了藏经阁的尽头,他将藏书架上的几本经书拿了出来,然后里面有一个像似贝壳一样的按钮,他轻轻按了一下,忽然之间书架朝一个方向移开了。“快进来。”

    秋辰和可可跟随若尘大师进了密室,琳琅满目的经书和佛家珍宝以及舍利摆满了木架,若尘大师傅在其间中央的铺垫上盘坐下来,秋辰和可可仍然站在中心。

    “你们已经长大,世间灾难,一万年一遇。你们从今往后就要以救世为己任,一心救世,终有一日你们会得以正果。”

    此时的秋辰与可可还尚未懂事,他们完全不懂得大师傅的意思,但是在这个时候他们不敢插嘴。

    “近日魔云盖世,一股强劲的妖魔之气正从泽国方向呼啸而来,如今已到了西山城,泽国的沼泽里一股紫气从泽底喷出,直冲云霄,这场千年难遇的浩劫可不小啊。”

    “大师傅,你说妖魔是从泽国而来吗?”

    “是的,那万年沼泽之中妖魔已修炼成精,如今邪恶称王,它们正蚕食那些孤魂野鬼,吸取灵气……天下必将大乱。”若尘大师可谓是眉锁心急。

    “文昌爷爷让我向您要一本书?”可可接上了若尘大师傅的话。

    “一切总在他的意料之中,可惜……”

    “可惜什么?”可可问道。

    “他犯了天条,不然他定能化解此次灾难。”

    “他打算让我上修仙台。”秋辰说道。

    “什么时候?”

    “他还没有决定。”

    “如今那是个危险之地,你若只身前往恐有危险。”说到这里若尘大师站了起来,他走到一处舍利供奉处,他左手推开钟罩,右手取出两本上乘佛经,然后把钟罩罩了回去。“你本是七彩九凤凰之子,这次灾难需要你,这是慈航真人修仙所传的经书,需要三年以上参悟,你会得到其中精妙神通。”若尘大师递给了秋辰一本黄壳经书,然后将另一本白皮经书递给了可可,“蓝可花,这是赵公明云游于此留下来的修仙之作,曾在数场劫难中略微受损,这本是你母亲之物,现归还于你,请多加保管,不要落入魔道手中。”

    “我母亲?”

    “你本是天庭蓝可花,十七年前降临金钟城,为的就是今时之灾,相信灵山诸佛早已算定此劫难。”

    “我是一株花草?”蓝可可感觉有些不可思议。

    “天地万物必须遵循自然天道法则,否则,天诛地灭,如今逆气横转,万年来沼泽顿生了无数妖魔,违背了万物自然法则,必将大难。”

    “大师傅,那我们该怎么办呢?我觉得自己毫无力气,就连劈柴挑水都倍感疲劳,我又该如何与他们斗呢?”秋辰向若尘法师问道。

    “这个你们不用担心,你们回去找文昌真人吧,他会给你们指点。”

    秋辰和可可离开了天诺寺,就在他们离开不到一个时辰天诺寺就遭到了灭顶之灾,邪魔神与烛龙带领着众多妖魔鬼怪袭击了天诺寺,邪魔神为魔界之神曾参与上古中期围攻三清道祖天尊,在不敌三清道祖天尊后逃走,而烛龙则是泽国沼泽新生之物,此次两魔率众围攻天诺寺庙,目的在于消灭若尘大师,以及若尘大师的守护神舍利剑。尽管众多师齐力抵抗,使出各自修行本领,血色红光直冲云霄,但看上去仍敌不过邪魔神,若尘法师手持舍利之剑与烛龙展开了生死搏斗,烛龙生性残忍凶恶至极,他化为龙身,龙鳞横飞,刺到之处树断屋倒,异光闪烁,若尘法师念咒相逼,咒语与鳞片撞击闪出道道血光,而寺内其它小僧不堪一击,在邪魔神的棒槌下,各个吐血倒地,他使出极为险恶的火爆术,大火席卷了寺庙的任何角落,整座天诺寺毁于大火,战斗短暂且血腥,诸位长老法师横尸庙里,最终烧成干尸,唯独若尘师一人在舍利剑的保护下,虽被烛龙尾翼甩中,但是舍利之剑瞬间与若尘师融为一体,剑人合一才替他挡住这致命一击,被打入舍利塔中,只是可怜了舍利之剑,瞬间碎成粉末,化为灵气悬于塔中,骄傲自满的烛龙稍后扬长而去,他以为这一翼汇集了数十道他在沼泽之中的万年修为‘七波鳞羽’之力,定能让若尘法师粉身碎骨。

    紧接着邪魔神与烛龙向西山之巅的修仙台赶去,几乎就在这个时候,一个手持冰杖满脸怪样,衣衫褴褛的老者正赶往修仙台,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毁容了,知道的人一眼就能够看出他正是城里的神算鬼泥,鬼泥极速行进,时而腾空,腾起之处一道白光极速而过,快如闪电,时而顿土,顿下之时土无动静,只有那些草丛被震得乱动。终于与他所算相差不大,提前了半个时辰到达了修仙台,他隐匿在了修仙台的正元门的门头上,看上去只是一滩烂泥。修仙台共有四道门,包括正元门,玉清门,永清门,广元门……其中正元门为中心之门,若此门被毁,虽其它门皆由各路门神护佑,但是终将不堪一击。

    黑云极速使来,鬼泥早已准备好迎战,冰杖紧紧握在手里,咒语念了一遍又一遍,冰杖正慢慢变成银色,冰杖将在咒语的催促下变成忠心的催魂杖,最终变成金色,普通小妖在方圆十里就会被驱得魂飞魄散,他相信尽管冰杖现在只是银色,还未变成金色,但是量这些小鬼小妖也识不出他会趴在正元门上。

    鬼泥显得有些寂寞了,他希望早些把这些小妖降住,早点让百姓得到安宁,他正想着这些开心的事情,忽然间背后有什么东西在挠他的头发,他回过头,这时令他意外欣喜的是他看到了燃灯真人,这时他不再感觉孤单了,纵使妖魔再多,魔力再大也不会是他们的对手。

    “鬼泥。”

    “真人,原来你早已候在此地,早知我就不用那么着急赶来了,数千年没有这么赶路了,感觉很吃力,这冰杖也懒散了,念了数千遍咒语了还只是这点造化。”

    “你都没有用心去教化他。”燃灯真人笑了笑,长长的胡须在微风中缓缓颤动。

    “有啦,每天我都给他讲经。”

    “那就是你讲得不够通透,缺乏耐心。”

    “不过我想足够了,到了银色也够威力了。”鬼泥道。

    “不可轻敌啊,那小龙在潭中修炼数万年之久,玉鼎真人可是早已算出来有九条蛟龙将生于沼泽之中,如今只一条烛龙现身,我看困难可不小啊,玉鼎真人反复嘱咐要保护好秋辰,不然三界可就麻烦了。”燃灯真人手持绿灯表情严肃。

    “听你这么一说还真是场大浩劫。”

    两人说话间不远处显出奇异彩光,哀嚎阵阵,鬼泥知道是自己手上的冰杖在发挥作用了,一些小妖无法接近修仙台,几里地外就魂飞魄散,阴嚎阵阵,鬼泥不禁露出了愉悦的表情。

    “相信他们就要到了,我去守住广元门和永清门了,玉清门就交给你了。”燃灯真人叮嘱道。

    “放心吧,真人。”

    片刻,邪魔神与烛龙到达了修仙台,他们正站在正元门口,其余小妖还无法接近修仙台,只能够守在数里之外,

    “邪魔,原来这修仙台也不过如此,我以为真会有众神把守。”烛龙大言不惭地嘻笑起来。

    “看来那些老家伙是怕了,见了我们就躲,他们哪敢前来送死。”邪魔神开始扎下马步。“这就让我毁了它。”

    “别,还是让我来吧,我让他毁得彻底一点,我已惦记它一万年了。”

    “好吧,烛龙兄,你可悠着点,不要震到我们自己。”邪魔神总是会善于拍马屁。

    第五章 大战前夕

    第五章大战前夕

    烛龙没有理会邪魔神,而是瞬间变成了龙身,接着开始摇摆,就在这时阴风阵阵,他直起腹部,怒目正元门,龙鳞飞出聚为一团,就在这时正元门上异彩神光,鬼泥现身举着粗如梁木般的银色冰杖力劈而来,烛龙丝毫没有防备,冰杖狠狠击中他的龙鳞,爆炸之声响彻山谷,红光冲天,邪魔神开始助阵,朝着正元门奋力喷火,数杖棒槌狠击过去,这时鬼泥正站立于正元门口,他丝毫无惧,迎接了邪魔神的棒槌,棒槌击到了冰杖之上,邪魔神被震退了数米,这时烛龙甩动尾翼龙鳞横飞,碰到之处火光闪现,一鳞朝鬼泥胸部直击而来,鬼泥竖起冰杖挡住了龙鳞的袭击,这时震动过度,鬼泥被击退数米靠右手扶住了正元门才停下,门头酥泥散落,可见这龙鳞威力不弱。

    “小妖,受我一杖。”鬼泥口念咒语,猛烈朝烛龙劈去,烛龙眼疾瞬间闪开,冰杖击到地上,硕大盘石飞奔而起,尘土乱散,大地颤动。

    “老鬼,我吞了你。”烛龙如同笼中麒麟缩小了长身,张开了大嘴足以有数倍正元门那么大。

    “我收了你。”鬼泥毫不示弱,扔起冰杖,冰杖瞬间变大飞升,此时鬼泥专心念咒,眼看着烛龙的嘴就要接近鬼泥,腾空的冰杖瞬间变成金黄,波光阵阵,极速向烛龙袭来,就在烛龙准备施咬的瞬间,冰杖击中了烛龙的颈部,烛龙血喷数米溅在正元门上,正元门发出神奇之光,瞬间吸收了烛龙的血液,然后反喷出来,狠狠击中了站在一旁正举着棒槌打算偷袭鬼泥的邪魔神,烛龙疼痛难忍,摆头变回了人形,趁鬼泥接冰杖之时,烛龙再出狠招龙爪瞬间袭向鬼泥,狠狠抓住了鬼泥的左肩,接着他发出全身力气,他打算将鬼泥的整个肩膀撕碎,怒火横生,呲牙咧嘴,这时一盏绿灯袭来,邪魔神见状想要阻止,但是他丝毫敌不过燃灯真人的绿灯,邪魔神的棒槌刚一撞到绿灯,绿灯顿时威力无比散发出阵阵交错绿波,邪魔神被击出数十米,倒在地上,口吐鲜血,绿灯接着朝烛龙袭去,刚好击中烛龙的肘部,龙抓无法施力缩了回去,此时燃灯真人现身。

    “两个老鬼,此仇必报。”烛龙化身为龙这时才现出他的伤势,他早已浑身血淋,怒咆三圈之后他卷着邪魔神逃跑了。

    “多谢真人相助。”鬼泥看上去肩部也受了重伤。

    “我们之间还客气什么,先进去再说,我帮你除去龙毒。”燃灯真人扶着鬼泥进了正元门。

    此战之后,妖魔之势大受挫折。

    储花潭边文昌老人正命秋辰到泽国去。

    “你到泽国去找到卓一俊,然后问他要一块玄铁。”

    “玄铁?”

    “是的,你就说你是我文昌的弟子,需要玄铁铸神剑,他能够明白你的意思。”

    “听说,泽国铁商卓一俊尖酸刻薄,生性傲慢,他会送我一块玄铁吗?”

    “你去了就知道了,尽快上路吧,早去早回,不要在路上耽搁了时间,不然会出大事,你到了隆兴坡把可可叫来,就说我找她有事。”

    “好的,师傅。”秋辰告别了文昌公,离开储花潭之后,他途径隆兴坡,这时他去找了一凡和蓝可可,稍作闲聊之后秋辰便划着船离开了金钟城开始朝泽国的方向划去。

    “听说泽国是个水上之城,卓一俊是富甲一方的铁商,尖酸刻薄,生性傲慢你去了他会招呼你吗?”一凡说道。

    “不知道,师傅说会的。”

    “大家都说他有整个泽国最美的女儿,叫莆缨,可谓倾国倾城,她能歌善舞,聪慧过人。你去了帮忙看看,回来跟兄弟说说。”

    “我没有时间,师傅说了不能耽搁,耽搁了时间会出大事。”秋辰看着可可,他似乎想听可可说点什么。

    “那能耽搁多少时间啊。”

    “你就帮他看看吧,回来告诉他一声,让他做个美梦也好。”可可开玩笑说道。

    这时大家都笑了起来。

    “你不怕秋辰的魂被那莆缨勾了,到时候就回不来了。”一凡对可可说道。

    “你说点吉利点的好不好。”可可道。

    “那要不要我陪你去,你看你柔弱书生一个,不如我陪你去吧,路上好有个照应。”一凡道。

    “不用了,这是师傅交给我的第一个任务,我想再难我也要完成。”

    “不如我陪你去吧。”可可说到。

    “师傅让你去一趟储花潭,他找你有事。”秋辰道。

    “现在吗?”

    “是的。”

    “算啦,我看时间也不早了,你还是上路吧,我看泽国也不远,出了隆兴坡的地盘就到泽国了,你早去早回吧。”一凡把秋辰再次拉到一旁。“听说最近有人撞见过鬼怪,你可要小心点,带上我这个玉佛吧。”说着他将自己脖子里的玉佛给秋辰带上。

    秋辰告别了他的朋友独自上路了。

    整个泽国漂浮在水上,几乎三分之二的地盘都是水,也叫水城。在泽国的东侧就是金钟城的隆兴坡,?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