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地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唐皇帝李治 > 大唐皇帝李治第28部分阅读

大唐皇帝李治第28部分阅读

    淑然,算了吧,依这个丫头的性情,要是知道自己第一次被她得了,那还不得瑟的浑身抽搐,要是因此得了羊癫疯就不好了,李治很是自信的想象着,看来当了皇帝的人就是不一样,这自恋的心,都格外与众不同,看来改日可以改名叫“李阿q”了。

    “好多了夫君,皮肉伤,想必不到一个月就会完好如初了。”

    似笑非笑的看着李治,看的李治脸皮子都红了,这话怎么说的,唉,女皇面前“鸭梨”真的很大啊。

    咳嗽了几声,李治重新恢复自己道貌岸然的威严样子,看着一旁漠然望着眼前一切的上官青衣,很是淡淡然的问道:“上官小姐,不知认不认识一个叫刘亦菲的女子。”

    本来不想说些什么的上官青衣,强自平静自己的心态,毕竟眼前这位可是大唐帝国的皇帝陛下,掌握千万人的主宰,自己的父亲能够得救,免了死罪,还是借助贤妃这个头衔的。

    “陛下所说那个什么刘亦菲,小女子闻所未闻,还请陛下恕罪。”上官青衣回答的很恭敬,答案也没有出了李治的预料,看来只是相像而已,并没有神仙志怪的,自己吓自己而已。

    “哦,没事,朕只是问一下而已,那个叫刘亦菲的女子是朕嗯,听说过的一位奇女子,能够在一根绳子上睡觉的,不吃饭,专喝蜂蜜度日的,住在一间古墓里,而上官小姐和那位奇女子十分相像,朕一时不能分别,唐突了小姐。”

    “真的?”

    三双大眼睛不信的看着李治,“真的有人能够睡在一根绳子上?还住在古墓里,咦,多吓人啊,那女子一定面目狰狞,怎么可能会有青衣姐漂亮呢,陛下就知道骗人。”

    武媚娘虽没有说话,但眨巴眨巴的眼睛还是反应了心中所想,而上官青衣看李治的眼神也越发诡异起来,这真的是那位贤名满天下的“诗神词仙”的皇帝陛下?都睁着眼说瞎话了,还是这么烂的瞎话,太没水准了,姑娘三岁就不玩这套了。

    这一刻李治是独孤求败灵魂附体,背着手仰天长长就是那么一叹,寂寞如雪的说道:“朕知道你们不相信,朕原本也是不相信的,但当初告诉朕的那位叫做金庸的老先生,说的实在太逼真了,由不得朕不相信,你们不信?好,那朕就把关于这位刘亦菲姑娘的故事告诉你们,当然这位刘姑娘还有一个小名,叫小龙女。

    而我们的故事就从终南山开始说起”

    一曲跌宕起伏的不伦之恋,从李治的口中慢慢说起,杨过与小龙女同生共死,困死在古墓、小龙女被辱十六年后杨过跳崖断臂重逢金庸大大的功力永远是值得后人瞻仰的,一曲神雕侠侣说完,天色已经见晚了,但四人都是没有丝毫饿意。

    李治是因为想起了前世种种,三女则是感动的一塌糊涂,就连武媚娘这样的御阶也是眼眶微红,至于感性的萧淑然,一会儿惊喜交集,一会儿又泪动过度,险些都要晕过去,倚靠在床沿边上,只是喘气。

    至于上官青衣,才女啊就是感情丰富,眼泪已经滴成线了,喃喃的不断低语道:“问世间情为何物?只叫人生死相许。有的人一生一世只钟情于一人,但似公孙止、裘千尺这般,却难说得很了。唉,问世间,情是何物?这一句话也真该问。”上官青衣低头沉思,默默无言。

    直到良久,上官青衣再看李治的时候,眼神又是一变,柔情寸断,女人的善变,才女特有的如潮水般一浪高一浪低的浪漫情怀在上官青衣身上尽显无遗,难怪后世的上官婉儿名气那么大,当才女变得滛荡,充满八卦,总会出名的,看来这位美女也不是位闲的住的主啊。

    唉,这大唐女人怎么都这么有个性呢,一点也没有明清时期女人那么乖,看看老一辈的日本大妈们,在家里那叫一个温顺啊,跟小猫咪一般。

    不理李治在这儿泡妞,另一边,半天的时间,李治的“大唐第一个五年计划”已经传遍了整个京城,天下震动

    ※※※※※※※※可爱的分界线※※※※※※※※

    这是第二个酷似现代美女的古代女子,小妖后面不会再出现这种状况了,觉得恶心的,就用推荐票砸死小妖吧。另外感谢暴布打老虎、我不是西红柿、贪睡猪、无敌outan、龙之谷爱仕达、17712还有许许多多感谢不过来的人,谢谢你们支持,鞠躬

    第十章 一掷千金,俺也是有钱人啊

    夜色渐渐的浓郁,躲在乌云下的月亮缓缓的露出了头,光亮越来越大,照亮了此刻看起来平静安详的京都大街,洒下一片白哗哗的月芒。(顶点小说手打小说)

    但今夜整个长安却是热闹非凡,车水马龙,灯红酒绿,锣鼓喧天。

    话说唐朝商业以都城长安最为繁盛。从唐朝中期起,商业越出两市,渗入坊间,逐渐冲破了地域的限制。如颁政坊有馄饨曲,长兴坊有毕罗店,胜兴坊有推小车卖蒸饼的,辅兴坊有卖胡麻饼的,水昌坊有茶肆,等等。

    坊间的店铺还逐渐冲破了时间的限制。

    务本坊西门率先出现了“鬼市”,即夜市。

    夜市发展很快。唐文宗开成年间曾下令:“京夜市,宜令禁断。”

    然而夜市仍在发展,以至崇仁坊“尽夜喧呼,灯火不绝。”朝廷只得听之任之。夜市的发展使禁夜制度无形中受到破坏。

    晚唐诗人薛逢就生动地写道:“洛阳风俗不禁街,骑马夜归香满怀。”

    以上资料足以证明,唐朝中期,都城长安不但出现了夜市,而且具有相当的规模。

    而因为李治的穿越,夜市也早于历史百年空降大唐。

    整个大唐每年的gdp增长值都是以夸张的百分之二十在递增,简直是一天一个样,没办法,领先于这个时代上千年的发展眼光,以及大量需要数百年甚至千年时间才能出现的产业和产品,短短十年里就全部问世,对大唐以及对整个世界都是一次巨大的冲击。

    大唐的丝绸、茶叶、瓷器等传统商品,以及香水、玻璃制品、烈酒、白糖、天然精油、宣纸、以及各种奇妙的工艺品等新兴商品都借着丝绸之路和海外贸易两条黄金通道,出现在中亚、中东,成为大食、拜占庭、吐蕃、甚至更遥远的埃及贵族们仗恃身份之物。

    哪怕是最普通的卫生纸,都成了那些贵族们每日必须之物,没有卫生纸的生活,如今那些帝国的贵族们,甚至都不敢想象,而大唐卫生纸最大的生产商就是兰陵萧家了,只不过萧老爷子爱面子,很低调,从来不对人说。

    李治穿越来了大唐那么久,说实话,还没好好的逛过长安夜市,虽然昼市和武媚娘逛过很多次,但限于安全考虑,夜市虽也有过,但却是很有限。

    现在自己当上皇帝了,自然没人敢阻止自己了。

    这长安城其实大致的可分作三部分,北部的中央部分,也就是宫城,是皇帝、后妃和太子所住的地方,当然自己那倒霉孩子现在还没影了,如今那里是咱和自家媳妇的爱巢。

    至于宫城的南边,其实叫做皇城,是政府官员们办公的地方,包括今早刚刚挂牌迎客的宣传部。

    外郭城从东、西、南三面把宫城和皇城包围着,是百姓或官僚的住宅区,也是长安城最热闹的商业区。

    以正中的朱雀大街为界,宫城和皇城乃唐室皇族的居所,郭城则为百姓聚居生活的地方。

    其中朱雀大街为长安主干道,阔达四十丈。整个长安城大体呈方形,周长约七十里,城里有十四条东西大街,十一条南北大街,这些纵横交叉的大街把长安城分隔成许多方块区域“坊”,每个坊都有不同的名字,颇有点现在街道的味道。

    这些“坊”中包括有东西两个市场和一部分寺院名胜地区,其它大部分都是住宅区。

    旁边的萧淑然告诉李治,最热闹的地方就是坊了,长安共一百一十座里坊,寻常的住宅区也是店铺林立,很热闹的,更不用说两大主商业区东市和西市。东市和西市每个都占了两坊用地。

    不觉间,萧淑然就成了众人的导游,虽是萧家大小姐,但性格跳脱的她,可是长安夜市上的常客,尤其是女扮男装,俊俏的模样让无数夜市上出没的大姑娘、小媳妇们双眼发直,每当这个时候,小丫头就会很开心,恶作剧一般。

    李治一众往的是东市那边去。

    夜晚的长安城虽然比不上白日的时候,但在热闹的坊间,却都是熙熙攘攘的人群。

    一路上上官青衣眉开眼笑的,和萧淑然不同,自小就被父母当作大家闺秀将养的上官青衣是没有这种自由,可以在夜市上游逛玩耍的。

    不要以为古人早熟,就没有任性,今年也才十七岁的上官青衣,现在还处在少女的叛逆期中,平常都是时时被压抑的,恐怕这也是她喜欢和萧淑然亲近的原因吧。

    从萧淑然身上,你可以感受到一种和这个时代所有人所不同的气息,奔放、开朗,充满少女特有的青春活力,哪怕是在风气开放的大唐,这种自由的气息也是很少有的,不过这也和萧大小姐的家世有关。

    兰陵萧家大小姐,大唐晋王的绯闻女友,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萧禹的嫡女,这些显贵至极的身份,站在时代高端的地位,让萧淑然没有多少机会去品尝那渗透在生活点点滴滴中来自于阶级的压迫力量,始能保持心中一片赤子情怀。

    在这个时代,这是很难能可贵的。

    其中自然有李治的宣传在里面,早早就被预定,不愁婆家的萧淑然,而且夫婿还是很受陛下宠爱的晋王殿下,这一切都构成了萧淑然得以嚣张自由的成本。

    如今看来,效果还是很令人惊喜的,从她身上,深吸一口气,李治都能嗅出那股后世都市女孩特有的自由骄傲的气息。

    难得出来逛夜市,到杂耍表演,胭脂首饰,小吃摊林立的地方,李治也陪着萧淑然、上官青衣以及新晋德妃的金胜曼去凑热闹。

    特别是到了小吃摊,萧淑然更是喜欢,拉着李治买了许多的甜糕点心,干果肉脯,让后面跟着的大内侍卫们头上、身上、手上都挂着东西,十足的移动货架。

    李治此时心中感慨着大唐夜市的小吃比起前世南京的夫子庙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呀!

    东西方的小吃在长安城这一个个大小不等的坊中,汇聚、融合、创新、传播,盛世大唐的气息,就在这喧闹声、欢闹声中,越来越浓。

    自进入夜市起,萧淑然就一直很没有觉悟的拉着李治,丝毫不顾李治想要去安慰上官青衣的心情,老霸道了,而上官青衣,根本没有理李治的抛来的媚眼,此刻正被大唐珠宝店里精美的翡翠吸引住了所有的目光。

    反而是萧淑然似乎对这些“石头”,兴致缺缺,放下了李治的手臂,少有的坐了下来,品着茶,,晃悠着一双莲足,悠哉悠哉的吃着店主准备的点心。

    转过头看着一路上默默无语的金喜善(金胜曼),李治自得的笑道:“我大唐长安夜市的景象,如何?”

    咬着自己的红唇,目光复杂中微带一点痴迷的看了那些精美的首饰,金喜善冷冷的哼了一声,也不说话。

    淡淡然一笑,李治也没有再说什么,前世的时候,那些哈韩族们,如果到了这个时代,见到如此场景,不知道他们那颗“中体韩心”,还能不能坚挺起来。

    “小姐,这是极品的大光(缅甸)玉,光洁明亮,颜色既鲜亮又平和,精华内蕴其中,被长安很多贵公子、大家闺秀中爱玉、佩玉的人所钟爱,您手上的这枚吊坠,是我们‘周大福’,龙渊一年推出来的新产品,是有名设计师倾情打造,‘绿野之心’,全大唐限量版,只此一枚。而且请您安心,我‘周大福’珠宝店,是大唐最有名的珠宝店,信誉保证,童叟无欺,每一件珠宝首饰我们都会发相应的鉴定文书,假一罚十,切切不会有丝毫作假在里面。”

    说话的是一个近乎憨态可掬的中年胖子,一脸笑意,极具亲和力,滔滔不绝,但却丝毫不会让人厌烦,眼光更是毒辣,一眼就看出上官青衣女扮男装,当然像这样的大户人家女扮男装前来选购首饰,这个胖老板也实在见过大多了。

    没办法,上官青衣男扮女装,实在是太俊俏了点,腰若柳,脸似莲,皮肤晶莹剔透,胸前鼓鼓的,实在没有得到男扮女装的精髓,当然这也只是大家女子通常走的一个过场。

    心中一喜,上官青衣仔细打量手中的“心”型的吊坠,玉上晶莹剔透,青翠欲滴,入手温润无比,越看心中越喜。

    好男人,就要在关键的时刻挺身而出,看上官青衣毫不掩饰的喜意,李治自然知道打动佳人之心的时候到了,不要意味思想觉悟高的女人,对外物就看的很淡,相反,这些人看的不仅不淡,而且还很重,只不过,她们看的东西和她们的才学是成正比的。

    正如一个乡村女孩可能会为一千块的牛仔裤而惊叹,但一国公主却不会为数十万的一次性晚礼服而动容。

    从怀里的内兜中,掏出一枚紫漆色的玉玦,在胖掌柜面前晃了晃,笑道:“这枚‘绿野之心’,我们买下了。”

    刚才还笑容可掬的胖老板,再看到紫色玉玦时,脸上的笑容僵硬了,眉头也沉了下来,上前小心接过玉玦,仔细看了数遍,才躬身将玉玦递还回去,恭声道:“阁下持有我们天下商会最高等级的玉玦,是我们天下会的七级会员,能够为您服务,是小店莫大的荣幸。”

    “快去将玉玦包好,送给这位小姐。”转过头,胖掌柜低声对一旁精干的伙计低声叱道。

    向李治们鞠了一下躬,伙计赶紧忙活了去。

    嘴角隐现一丝笑意,上官青衣只是淡淡的撇了李治一眼,也没有拒绝。

    “来来来,让我给你亲自戴上。”

    机灵的伙计,马上把快要封进盒中的吊坠,恭敬的用锦缎包裹着递给李治,点了点头,李治移到上官青衣身后,轻轻的给上官青衣带上。

    这种场景十分经典,本来无所事事的萧大小姐,眼前一亮,也露出渴望之态,至于金喜善,不置可否的转头侧了过去。

    一丝红晕爬上脸颊,感受着胸前吊坠的重量,轻轻抚上去,抿了抿嘴唇,上官青衣露出一丝笑容,内敛、自得、欢喜而又冷傲。

    “不行,我也要,我也要,九哥,你要像给青衣姐那样,给我也戴上。”

    小丫头羡慕的挤了上来,连嘴角的芝麻粒都没来的及擦,眼巴巴的瞅着李治,楚楚可怜,眼角水汪汪,似乎李治不答应的话,就要水漫金山了。

    看着小丫头撅起的嘴,不仅李治、上官青衣笑了,就是从头到尾板着脸的金喜善也嘴角抽搐了几下,那些后面跟着的大内侍卫,或低下头或眼望天花板,身子抖个不停。

    最后的情况是,萧淑然、金喜善一人选了一件,就连身后的十几名侍卫也是各自得了一件,虽远远比不上上官青衣手中的货色,但对于普通的三口人家来说,足够十几年的花销了。

    一掷千金,富可敌国,呜呼哀哉,谁敢比我更有钱啊?

    ※※※※※※※※可爱的分界线※※※※※※※※

    一更,晚了,请原谅,第二更马上送上。

    第十一章 热闹的大唐天下

    夜晚的松鹤楼,华灯初上,灯火通明,期间更是传来一阵阵热闹的嬉闹声。(顶点小说手打小说)

    也没有去包个雅间,直接就在二楼的大厅上寻了几个桌子,点上几碟精致的小菜,当然对于归海一刀一流的,酱牛肉、红烧肥鸡无疑更符合那群肌肉男的口味。

    “你们听说了吗,今天早晨朝会上新皇颁布的那个‘五年计划’吗?”

    “自然是知道的,才一天,如今整个长安都传遍了,我听说孔老夫子都被陛下给气昏过去了。”

    “那老头,脾气僵的跟野驴一样,之乎者也的厉害,听说到他家当家奴都要识得两个字,哼哼,规矩比皇帝老儿还大。”

    “不过,听说今天晚上就会有那个报纸出来,你看,周围这么多人,都在等这个呢,看看到底是嘛玩意啊。”

    “是的哦,是的哦。来来,喝。”

    抿了一口西域传过来的原汁葡萄酒,夹了一块水煮羊肉,美美的就是那么一口,眼角眯着,也不知道对于这些人议论,到底是个什么表态,帝心难测,不是一句玩笑话,至少上官青衣此时就猜不透,金喜善是难得猜,小丫头是根本不想去猜。

    “来了,来了,大唐第一份报纸开始售卖了,就在街头,几百位衙门的衙役,都在吆喝呢。”一个小斯模样的蓝衣小书童,还没有上楼,稚嫩的喊声就传了过来了。

    这一声喊叫,吸引了正在吹牛打屁的看客们的注意,待小童的身影出现在楼上的时候,众人的眼光同时汇聚在这个瘦削的身影上,然后就被小童高高举起,不断挥舞的所谓报纸吸引住了。

    “嗯,让本少爷来看看,这报纸是为何物?”

    大模大样的一把从小书童手里夺过报纸,一连油头粉面相的年轻人,得意的摇了摇头,打眼看起了这份很可能是大唐的第一份报纸。

    旁边的客人们,都是直直的瞅着这个年青人,一脸的好奇。

    “乖乖,不得了,不得了啊,这天下要变天了,变天了啊。”

    年轻人一脸的呆滞,又仔细仔细的看了看手中的报纸,看到青年如此,周围其他心中更是痒痒的,就在此时,其他贵公子身边的小童也带着报纸上来了,众人也终于可以一睹为快了。

    喧闹的酒楼,一时间安静下来,直到许久,“轰”的一下,全部炸开了。

    “天变了,天变了,军政分离、大唐皇家军校,还有到了辽东,不管什么人,都有五十亩土地,还发给你耕田的牛马器具,这真的假的。”

    “不仅是这样,还可以从官府免费申请一年的战俘去耕作,天啊,还有这种好事。”

    “真没想到,辽东竟如此富有,那个黑土地听说种粮食能够疯长,一亩地能够收六石左右,我们老家最肥的田也才五石到顶了,了不得,了不得。”

    “京城居然缺了这么多官员啊,报纸上说都会从那个什么天下党出,这天下党,从没有听说过啊,是干什么的啊?”

    “哈哈哈,天子门生,天子门生啊,走走走,回去跟爹说,本少爷要报那个劳什子的皇家军校,哈哈,也弄个天子门生当当,大小以后也是个将军啊。”

    李治冷眼的看着百样人面对自己计划的反应,哼哼,凡事都要从最简单的事情做起,等不知不觉间,再回头时,已是换了天地。

    更精彩的还在后面呢,军校也好,报纸也罢,都是为了自己下面的动作服务。

    大小也是个将军?

    又是一个世家子弟,世家要有,但也不能无所限制,是该将科举提上案头了。

    “青衣,看来今夜京城很多人,睡不着啊,想必明天早上会更精彩吧。”重重的放下手中的酒杯,李治玩味的道。

    上官青衣不答,垂头沉吟了一会儿,只是抬头看向李治,不语。

    ※※※※※※※※可爱的分界线※※※※※※※※

    龙渊元年十月九日,借着第一次大朝会,李治行雷霆手段,赢得文武百官支持,一锤定音。

    筹建了第一个“大唐五年计划”,当天晚上,早就准备好的报纸,在整个长安满天飞,长安夜无眠。

    从头到尾,这一场规划改革,李治就得到朝中大臣们的一力支持,除了少部分不合作分子,被李治踢回家面壁思过,体悟君心去了。

    可以说,自从李治的第一次朝会后,挑起了这么一场大风暴,李治这个才登基不到三天的新皇,就被推到了浪尖上。

    好也好,坏也罢,一时间,天下谁人不识君。

    于是,长安城在李泰谋反之夜死去大大小小的官员们,不到数日,他们的职位就被大量无端冒出来的、或者本来官职很低的官员所取代,而这些官员无一另外,胸前都带着象征天下党的党徽,一个印着李治大头像的金玉圆牌。

    而天下各个道的领兵总管,在得到圣旨的时候,同样得到他们身后家族以及上司、朋友的信件,纷纷开始交接手上的政务,大批的天下党党员开始进入整个天下的政务系统中。

    而有心人会发现,这些突兀出现的天下党党员们,有一些人竟是一些商铺掌柜,甚至一些打杂的,不一而同,相同的是,这些人都是天下党党员,而且这些人上任后,能力都是罡罡滴。

    而遍布天下的武将们,此时也在往长安分批次的日夜兼程的赶路,参加第一届大唐皇家军校的招生,天子门生,还是十分有吸引力的,更何况,日后升官啥的,可必须得在军校中进修。

    一时间,短短十来日,不仅是长安城,整个天下快马能及的地方,上下内外都处在这一片风潮中。

    但就在十日之后,一则消息,突兀的出现在长安的各处,张贴出了告示。

    满篇看下来的意思就是:辽东半岛第一批五十万战俘已到关中,凡持有大唐军籍的成年男子都享有一个奴隶,先到先得。

    另外就是关于对奴隶致残致死的赔偿问题,以及奴隶的使用和待遇问题。

    劳役满十年者,将脱去奴隶身份,成为大唐子民,但不包括子孙后代。

    整个大唐都了,尤其是那些家里从军的,更是喜上眉梢,同时报纸上也开始介绍起辽东的富庶了。

    而大批的工匠和首批抵达长安的战俘,也开始在长安城外的龙首原上,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大建设运动,大唐皇家军校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快速的落成

    而这个时候的李治,却带上一干纨绔子弟,跑去玩去了,或者说是进行科学研究去了

    ※※※※※※※※可爱的分界线※※※※※※※※

    这一章,感觉情节进展的有点快,不过,下一章,会放缓的,开始正式进入休养生息,发展大唐的乐趣中,李治有段时间将做一个谐星皇帝。

    第十二章 皇家的女儿不值钱

    话说李治来到大唐,发明了牙刷,让大唐百姓们牙齿更洁白了,笑容更健康,但居然忘记发明蜂窝煤,是可忍孰不可忍,这种给大唐人民送温暖的事,李治居然给忘了。(顶点小说手打小说)

    现在想想,李治依稀记得,当初自己似乎有过这个想法,但后来忙于泡武媚娘,给忘了,再后来就一直没想起,没办法,剽窃的东西太多了。

    直到如今要辽东大开发才想起,蜂窝煤不能少,蜂窝煤的炉子更是不能少啊

    遥想前世的光荣岁月,平常人家中烧蜂窝煤的炉子那都是花样百出,移动的,单眼的,居然还有有三只眼的。

    固定和移动都是用同样的炉胆,而单眼和三眼的炉胆就不同了,所以李治找人就是想让他帮忙做炉胆,做模具,这可是关键,模具决定煤球。

    当李治带着一干纨绔杀到王铁匠家时,王铁匠已经将模具加固好了。

    顺便介绍一下这个王铁匠,王铁匠是个伤残的老行伍,祖传一门打铁的手艺,远近闻名,但奈何年轻人建功立业之心不死,投“锤”从戎,后来退伍回来,安安心心做起了祖传的买卖,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在长安的打铁界闯出了莫大的名头。

    “王家铁铺不出,谁与争锋”

    所以当需要铁匠的时候,归海一刀第一时间向李治推荐了这家铁铺,不过据李治所知,这家铁铺其实是归海一刀大姨妈的二叔父的小舅子的七姐姐的三姑父开的,朝中有人好做事啊,做牛的商人是什么?官商,这王铁匠此刻直接体验了一把皇商的待遇。

    其实在李治的前世,很多人家早已经和蜂窝煤说拜拜了,天然气、液化气甚至无污染的电磁炉成为了万千家庭的首选,但还是有很多人依旧喜欢用蜂窝煤炉,尤其是大排档,缺了大功率的炉子,那烧出来的菜都好似缺了一股韵味。

    前世的时候,李治最喜欢平常里和同学到一大排档,搬来上两箱子燕京啤酒,灌上一大口,看着门前“呼呼”声窜起的火焰,师傅大汗淋漓的炒着菜,不时的还用脖子上的毛巾擦一擦额头上的汉,这时候嘴上要是再能裹上一口猪头肉,听着同学扯扯学校里哪个穿丝袜最诱人,火势哪朵野花被人采了,现在想来,这简直就是莫大的享受。

    自由、轻松,少年不知愁滋味,尽情的享受人生,今朝有酒今朝醉,大概就是如此吧!

    这煤炉的壳话说是要用铁皮桶做成,但在古代,有妹的铁皮桶啊?

    勉强李治只好让王铁匠帮忙做两个类似木桶状的炉壳,用一节竹筒做炉门,炉门盖也用一段带节的竹筒。

    至于蜂窝煤,那就是用煤粉、黄泥和水按比例和在一起做成的,具体的比例李治也不清楚,只知道黄泥是用来增加粘性的,燃烧就当然要靠煤粉了,没有黄泥只靠煤粉就做不成球,而黄泥太多了,蜂窝煤又不耐烧。

    就这点基础知识,还是因为李治前世的家附近有煤场才了解的。

    至于比例,算了吧,不明白,不过总能实验,今天王大铁匠,一早就通过宫中侍卫上秉,煤球、模具都已完成,他很是期待我这位首长能够亲自莅临指导工作。

    失败是要人分担的,成功也是需要人分享的,为了突出自己在大唐发明界的贡献,和为世界人民送温暖的雄心壮志,接到人家王大铁匠的报喜,李治就撺掇一干纨绔屁颠屁颠的骑着马提溜了过来。

    李敬业一脸惊奇地看着王铁匠变魔术似的搞了个黑饼出来,黑饼也就碗口大,却有碗一样高,每个饼中还有十二个同样大小的孔,表面光滑,黑油油的发亮,凑上去闻了闻,没什么味道,舔了舔,还是没什么味道,再舔一舔

    李治和其它纨绔们在旁边看的一头黑线,深深的被李敬业的无耻举动所震惊了。

    什么人嘛,这东西也要舔?

    看来这家伙“舔功”确实了得啊,那平康居丽春院最近传闻的大名鼎鼎的“舔汉”,如今看来是名不虚传啊,人家是拳不离手曲不离口,这家伙,舌头在口,舔遍所有,真他妈人才!

    王铁匠也震惊了,他想破了脑袋也想不出这东西原来是这样用的,可是舔这东西有什么好处了,这模具打造的时候,冷却的水不够了,自家的小孙子可是直接尿上了,这这可如何是好哦?算了,童子尿,壮阳的,嗯,这位爷应该不会怪罪的吧。

    一旁的房遗爱忍不住了,出声调侃道:“敬业大哥,你这是做什么呀?这个是模具,可不是人家丽春院的小翠,咋没看清楚就舔上了呢。”

    程处默也同样上前调侃道:“敬业啊,你也太豪放了,怎么见到黑黑的东西就想舔呢,这可不好,这回是个模具,要是下回是个男的,你凑下面舔,那李绩老爷子不哭死,自家唯一的崽唉,敬业兄,在下实不忍再说下去了!”

    围观的众纨绔一听,哄堂大笑,李治一身士子儒服,更是笑的衣袂“滛风”荡漾起来,一双桃花眼,很是古怪的打量了李敬业,过了一会儿,又是大笑了起来。

    李敬业口舌伶俐,但被众人这么一说一凑趣,也只能悻悻的瞪了一眼,眼珠子乱转,看来是在心中酝酿措辞啊。

    且不提众纨绔的打趣,做好煤球的模具,炉胆和炉壳也就已经完工了。

    大唐虽然如今可以产水泥了,但量还是极少,不足以支持开发辽东的需求,所以还需另想法子!

    最终李治听王铁匠念叨,找到了当地人用的一种叫“城隍土”的灰白色泥土,用这种城隍土在木炉壳中铺底,然后用碎石、沙在炉底上筑个窝,窝口跟炉胆的内径一样大,窝口还横了两根从王铁匠那里要来了细铁,把炉胆叠在窝上与炉壳高度平齐,再用碎石、沙和城隍土把空隙塞满。

    就这样,大唐第一个炉子就完工啦。

    做完炉子后,李治找了个矮凳坐下歇息,他打量着在自己殷殷教导下完工的炉子,也不理围在炉子边上啧啧感慨的众纨绔,发起呆来。

    前世小时候的情形来看,蜂窝煤使用方便,易被人接受,特别是在砍柴不方便的地方,例如大唐的长安、洛阳等大城。

    而且蜂窝煤普及的速度也很快,自己掌握了这门独家技术,又是一只会下金蛋的母鸡,尤其是自家龙兴之地,那露天煤炭也是罡罡滴,自己现在完全有能力独自组织一票人专做蜂窝煤和煤炉,相信不久以后,自己内库又将多出一批批通宝、白银、黄金啥的。

    不过,很快李治就否决了自己的想法,自己当初的想法就是打造一艘以李氏皇族为掌舵手的华丽丽的大唐航母,然后也实现汉人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西征,当然这一切都要以李氏皇族为中心。

    那么利益就要更紧密的绑在一起,特别是对于七宗五姓这种千年豪门来说,神马都是浮云,利益才是永恒。

    这样的家族,不知道经历过多少王朝,想要他们不遗余力的吊死在李氏皇族身上,就只能让他们牢牢的绑在李家皇朝身上,有一天和李氏皇族共沉浮,才能获得他们最大的力量!

    李治可是记得,即使是千年后,在印尼、新加坡、菲律宾,也不知真假,仍然有人打着七宗五姓的旗号,在南洋呼风唤雨。

    而且这些家族的力量依然很强大,可见在清末那种恶劣的环境,七宗五姓都依然很坚挺,由此可见这七宗五姓隐藏的力量和潜力是多么强大。

    李氏皇族虽然强于他们中任一家,但李氏皇族同样也是浪尖上荡漾着,荣也好、毁也罢,都是自家在死扛着。

    看看人家太原王氏的家训“不王而王”,口气大的都没边了。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衰落那是以后,至少此刻的大唐七宗五姓,却正处在家族的巅峰中。

    唐朝武则天时期,四朝元老著名宰相薛元超不就嘀咕过:“吾不才,富贵过人,然平生有三大恨:一是未能进士及第,二是未娶五姓女,三是不能修国史。”

    这丫的把没有考中进士科当成自己的第一大恨,这还能说的过去。

    例如大诗人元稹,就是写“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么沧桑的那位,尤其是他以自身为模版写的《莺莺传》,更是成为了后世《西厢记》的故事来源。

    其明经科第一,有一次想去结交李贺,然而人家李贺说:“你丫是明经课的,来看我干什么,不见。”

    元稹羞愧的只好退了出来。而李贺因为避家讳不能参加进士科考试。想来真是好笑,一个不能去参加进士考试的,竟然瞧不起明经科的第一名。

    不能修国史,也还能接受,毕竟看看纪晓岚那老色狼,临老入花丛,而且对象还是豆蔻年华的小萝莉,在他手上更是毁了一万多本珍贵的孤本,虽然这也不是他之本意,是人家乾隆老爷子逼得,毕竟作为一个少数民族想要统治数百倍于自己的汉民族,不销毁点东西,兴,这天下也坐不安稳不是。

    但就是这样,后世的《铁齿铜牙纪晓岚》,那也是一二三四部连着拍,声名大振,由此可见,这编纂国史实在是文人名动天下,青史留美名的不二法门,这也就能够理解了。

    但最后不能娶五姓女,这就让人受不了了,因为薛元超尚的就是唐太宗故弟巢王李元吉女儿和静县主,一边娶了李氏皇族的闺女,一边还在感慨你家的闺女比不上人家来的尊贵,这话说的实在不地道,但也可以看出七宗五姓的兴旺。

    而薛元超口中所谓的五姓女,就是指七宗五姓家的女儿,如今七宗五姓已是大唐势力中最大的七家门阀,郡望第一流的高门士族,是为清河崔、博陵崔、范阳卢、荥阳郑、陇西李、赵郡李、太原王。

    彼此婚配,不屑他姓。

    其家每宗拥户万余,势力倾城,极为庞大,昔年自家老豆就想下嫁个公主,和人家拉拉关系,结果人家清河崔氏还嫌弃大唐皇室有胡人血统,并非纯种汉人,看不起自家,不要。

    由此可见一斑,不过也很正常,自魏晋以来的中国政权,几乎都为世族所操控。

    正如后世美国有句名言“民主党是属于摩根家族的,共和党是属于洛克菲勒家族的,而洛克菲勒和摩根,都曾经是属于罗斯柴尔德的”。

    在过去的数百年里,这七宗五姓就充当着这样的地位,改朝换代,但却依然不影响家族的繁荣。

    就连大唐政权也是有赖于关中世族支持拥戴。

    这时,感慨完蜂窝煤的神奇后,萧陵回过头来,正看到了在托着下巴沉思的李治。

    电子书下载shuba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