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伤的心灵啊,爱你们一万年。
第三十二章 大唐射箭法,小李同学真无耻
李治火气很大,自从那夜偷袭功成后,虽然成功的达成当初制定的战略目标,但被十五万骑兵追得到处跑,感觉实在不怎么样,所以小李同学很生气,可是又逮不着泉盖苏文那老头,只能站在山坡上泼妇骂街了。(顶点小说手打小说)
“报军帅,收到讯号,二十里外,有大队骑兵正向这边追来。”一个专门负责放风探听消息的龙骑军,快马秉道,打断了小李同学正在意滛泉盖苏文的女性亲属。
“嗯追来了,妈的,死性不改,还敢来,看来苦头吃的不够啊,命令所有龙骑军准备迎战,老子非射死他丫的不可。”李治吐了口唾沫,骂骂咧咧的走下山坡,接过归海一刀手中的缰绳,飞身骑上暗电。
其它龙骑军也是如此,上马的上马,整理弓弩的整理弓弩,不到顷刻,就已经准备就绪,看来经过前些日子的死战,这些龙骑军更加精悍了,远远望去,煞气腾腾,虎目如电,望之令人心寒。
“龙骑军,跟本帅去逗逗那些兔崽子们,让他们知道,阳光为什么这么灿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老子的鸟为什么这么大。”李治哪像一个太子啊,一场血战,让他蜕变的活像一个死流氓,但无疑,李治现在的脾气,对极了这帮尸山血海中杀出来的龙骑军。
话刚出口,无论是归海一刀等东宫侍卫、抑或是姜恪等龙骑军,都是哈哈大笑。
“得了,军帅,您就放心吧,老子和众兄弟们,一定将那群小兔崽子们的兜裆裤都给射出几个眼,非吓得他们小鸟都缩回去不可。”姜恪听了来劲了,连老子都称上了,十足的一个兵,不过李治也没有生气,和众人一样,大笑了起来。
拍了拍暗电的马头,李治拔马便走,众龙骑军健壮,虎啸连连的追了上去,气势一时无两,丝毫不将天下人放在眼里,不仅有傲骨,更有傲气,一副天老二,地老三,他老大的架势,狂的没边了。
龙骑军行不到盏茶功夫,就和对面追来的联军骑兵迎面相遇了,李治一瞧,好家伙,这不是泉盖苏文麾下的精锐骑兵嘛,好家伙,足足数万人。
那日黑夜偷袭联军大营,虽然杀得联军大营血流成河,但李治也杀的有点胆寒了,可不想再学着自己老豆,没事带个几千骑兵玩凿穿,自己这龙骑军可是宝贝疙瘩,磨练也不是这样磨练的。
看了越来越近的高句丽骑兵大军,李治仰天吼了一句:“大唐射箭法,准备。”
说完,李治的暗电停止了笔直的冲锋,代替的是一个弧线,而后面的龙骑军在听到李治的吼声后,纷纷勒住缰绳,两只腿夹紧马背,弯下腰,右手却是举起了劲弩。
一时间,刚刚笔直冲锋的红色洪流,却好像流入岔道一样,弯起了一条月牙儿一样的半圆弧线。
但每个龙骑军都在冲到弧线顶点的时候,纷纷射出自己早已准备好的弩箭,一时间一阵阵箭雨漂泊一样覆盖在迎面而来的高句丽大军中,无数高句丽大军纷纷被射中跌落马下,被后面的骑兵碾落成泥。
而射完箭的龙骑军,也不调头了,反而干脆逃之夭夭了。这就像笔直的箭头,突然打了个弧线,绕了个圈,又原路返回了,但却让高句丽联军留下一对已经被战马踩成肉泥的尸体。
看着,不进不远,不紧不慢的在前面逃跑的龙骑军,高惠真肺都要气炸了。
四十五万大军集结辽东城下,安排这么多人吃喝拉撒睡,起早贪晚的,忙了那么多天,累死累活的,自己容易嘛,好不容易逮着机会和老兄弟高延寿,在暴风雨来临之前躲在营帐里小酌一杯,却没想到,这个天杀的大唐太子,好死不活的在这个时候跑来偷袭,要不是最后暴风雨及时到来,几十万大军的营帐都会被狂风下的烈火吞噬了,不知最后还有多少人能够活着了。
也幸亏那场及时雨啊,否则四十五万大军,被九千骑兵打败了,自己真的要“名垂青史”了,后人说道自己,还不竖起大拇指,高唱一声:“牛,真牛,四十五万大军被人九千骑兵覆灭了,真他妈人才。”
夜里一想到这儿,高惠真就又羞又愧又怒,那心情,就更被人塞进嘴里一坨大便一样,不吐不快啊。
这不,学人家廉颇负荆请罪,跪在城主府外一天,才征得泉盖苏文答应,丢下一众事务给高延寿,自家带领三万铁骑追杀龙骑军,可是如今看到龙骑军像耍猴一样玩着自己,高惠真都快起爆掉了。
“大唐的狗屁太子,龙骑军的杂种们,你们老鼠养的吗?就知道跑,有种停下来跟老子拼啊。”可惜没人理高惠真的叫嚣,还在前面飞奔的,不时的还有弩箭将后面追赶的高句丽骑兵射落马下。
高惠真大怒道:“骂,所有人都跟我一起骂,老子就不相信他始终能够无动于衷。”
“大唐的狗屁太子,龙骑军的杂种们,你们都老鼠养的吗?就知道跑,有种停下来跟老子拼啊。”
“大唐的狗屁太子,龙骑军的杂种们,你们老鼠养的吗?就知道跑,有种停下来跟老子拼啊。”
这些日子被龙骑军欺负惨了,现在难得找到机会,哪怕过过嘴瘾也是爽的,这些高句丽骑兵们立马精神焕发,骂的那叫一个痛快淋漓啊。
犹若后世的英语一样,在这个时代,不会说汉语的,那都是土豹子,这些泉盖苏文的嫡系骑兵们,可都是来自平壤的兵老爷,自认为是很高贵的骑士,还真就没多少不会说汉话的。
前面的李治等人自然听到了后面数万人的大骂,虽然这几日听了也不止一次了,但是火还是腾腾往上冒。
“殿下,这群棒子实在太可恶了,末将都快忍不住了。”跟着李治久了,每次说道高句丽、百济、新罗的时候,李治都会说一句棒子,姜恪自然是不解其意的,但说着说着顺了口,觉得痛快,也就用了起来。
“丫丫个呸的,这群死棒子,脑袋被女人大腿给挤了,还敢激本帅,这不是找死嘛,老子今天就满足你丫的,畸形而又变态的。”
李治也是被后面的骂声叫的是一肚子火,大手一挥:“龙骑军将士听令,大唐射箭法,散。”
说完,一肚子窝囊火的龙骑军,顿时化成十队,像烟花一样,四散开来。
在各自领军校尉的指挥下,每队龙骑军在辽阔的辽东平原上尽情的发挥着。
李治所谓的大唐射箭法,十足的抄袭来的,这在后世叫做安息人射箭法。
这种战术的精髓在于:一是从远距离攻击敌人,二是持续不断的攻击敌人,三时不给敌人还手的机会。在这种攻击下不论敌人的精神和装甲多么坚强,彻底崩溃只是时间的问题。
就像历史上欧洲骑士一样,大多配备锁甲,虽然近战时战力十分强大,远程火力却根本无法和蒙古骑兵相比。
如果碰上蒙古骑射手,只有作箭靶子的份。而且蒙古骑兵不像欧洲骑士那样完全依赖强攻,他们只有当先用弓箭把敌人杀伤大半时才与敌人短兵相接。
当年蒙古骑兵就靠这种战法,在德国的多瑙河畔,大破欧洲最精锐的十万匈牙利大军,杀敌七万余,用弓和箭演奏了一曲”红色多瑙河”,几乎彻底消灭了欧洲的抵抗力量。
若非窝阔台不合时宜的去世,早在八百年前黄种人就统一整个欧亚大陆了。
而当时横扫世界的蒙古大军使用的也只是耐力强,但却矮小的蒙古马,而李治在几年前,就引进了大批量的阿哈尔捷金马,进行辛苦的培育繁殖。
其实中原人所说的汗血马也叫阿哈尔捷金马,是生活在天山上的原生马种
阿哈尔捷金马常见的毛色就有淡金、枣红、银白及黑色等,历史上阿哈尔捷金马大都作为宫廷用马。
亚历山大·马其顿、成吉思汗等许多帝王都曾以阿哈尔捷金马为坐骑。
在汉武帝的时代,阿哈尔捷金马就被称为“天马”和“大宛良马”,汉武帝甚至还为此马雕了一个石雕像。
而历史上,养阿哈尔捷金马的就是禺支国,但随着当年禺支国被匈奴人打败,大部分的汗血马也都成了匈奴人的坐骑,剩下的大量马群全给禺支国人在迁徙中带到了大宛,以此换得了迁徙的权利。
而原来的禺支国人,则一部分成了小月支人,一部分成了大宛人,但主力大部分却是成了大月支人
贞观四年,作为匈奴后裔的突厥人被大唐破灭了,李治抓住时机,派人北上,很是搜集了一大批的阿哈尔捷金马,但即使这样,也仅仅只是两千匹而已,这还是将这个北方的草原之霸的马场,整个翻了个底朝天,才有的结果。
经过几年的时间交配育种,也才一万多匹而已,其中纯血的还不多,很大一部分只是含有其中的一部分血脉而已,可谓珍贵异常,但就是这样,这些高句丽骑兵,根本连龙骑军的马毛都摸不到一根。
虽然龙骑军论射箭的本事,没有后世那些从小玩弓箭玩到大的蒙古蛮子强,但架不住咱科技力量高啊,大唐恐怖的弩,弥补了这一切,只需要回头瞄准射就行了,而此时正直大唐国力直线上升期的大唐雄狮们,马上的本事其实也都不差,这样一算下来,综合战力,甚至较之历史上那只都快被神话的蒙古大军还要强三分。
刀快马快弩弓利,再加上这些有着高超武艺,精妙团队配合的龙骑军,这一分散开,不仅没有浪费战力,反而将龙骑军的优势发挥到了极致。
给后面追击而来的整个高句丽骑兵,带来一阵阵死亡般的箭雨,像农人收割稻子一样,龙骑军大队每一次扣动扳机,眼前都倒下一大批,密密麻麻的高句丽骑兵大军就凹下去一大片。
高句丽的人多箭矢也多,但彼此间相距太远,弩箭能够有效杀伤的距离,弓箭很难射到,即使射到,强弩之末,难穿鲁缟,以龙骑军身上的铁甲,一切都是浮云。
而且射箭是相当累人的,射的多了,手臂都会肿起来,弩箭就不同了,这是半机械化和人工的比拼,孰优孰劣,一眼见分晓。
“啊”高惠真气的都快发狂了,这丫的就是欺负人嘛,老子的马追不上你,箭矢也勾不上你,尽给你当靶子了。
“李治小儿,你这算什么,有种的停下来,和大爷我大战三百回合啊。”高惠真心眼一转,开始激将起来了。
后面追击的骑兵立马读懂了主帅的意思,纷纷开口大骂,李治猥琐,龙骑军卑鄙胆小,不敢正面交战。
但和上次不同,这次换来却是频率更加快,箭矢更加密集的弩箭了,让那些骂的痛快的高句丽骑兵们,声音就是一顿。
※※※※※※※※可爱的分界线※※※※※※※※
小妖梦语:小李同学太坏了,大家用推荐票淹死他呀,另外收藏、签到成大唐兄弟也不要吵哦,小妖现在上了推荐榜、点击榜,公众新书榜都是你们的功劳,小妖在此鞠躬,以谢各位一路来的支持,大唐的兄弟们,爱你们一万年。
第三十三章 虐死你丫的,神秘的木先生
战马嘶叫声中,高句丽的骑兵不断倒地,随即被后面战马的铁蹄吞没,自家的骑兵徒劳无功,追不上人家,原本自身还算密集的锋矢阵型都早已经快要溃散不堪。(顶点小说手打小说)
单方面的屠杀,无能为力的还击,看着身边的同伴一个又一个的弩箭射中,被铁蹄淹没,不知道下一刻那密集的弩箭会不会射中自己,这一切都给与了这些高句丽骑兵们大大的精神压力,压得这些本身心理素质不过关的高句丽士兵,都快奔溃了。
这个沉重的打击,让高惠真眼睛都红成兔子,连连嘶吼,只觉自己好不容易才得到机会,报仇雪恨,一雪前耻,却又被狠狠地摔落到低谷,声音中充满着不甘、委屈和愤怒。
什么是完败?原来这就是完败!连敌人毛都没怎么伤着,自己一方却是损兵折将,死的人越来越多。
其实也不怪高惠真,李治这只龙骑军在整个大唐的府兵中,抛开指挥不谈,单单论战力,李治还真就谦虚不起来,那是罡罡滴。
而高句丽所仗恃的,无非是人多势众,可人多势众在战场上的不一定是最有力的?要不然还打毛啊,大家报一报自家的兵力,直接认输就完了。
当然,四两拨千斤,你首先也得有千斤之力啊,很显然,龙骑军就是这样一只精兵,古往今来,很少有这样精良的装备,这都是李治用钱一分一毫的堆出来的啊,期间,又有多少人的心血在里面
而普通军队的威力是由打击力、防护性和机动性三部分组成,三部分若不能达成一定的平衡,总体威力就要大受制约。
例如,一个很明显的例子,有隋一朝时,朝廷精心打造的重装骑兵,居然被农民军轻装部队利用机动性优势,在辽阔的战场上击败,当然过于轻装了,打击力也跟不上,李治就很好解决了这个问题。
阿哈尔捷金马在高负重情况下,仍然能够保持一个高机动力,龙骑军身上的铁甲则又提供了一个堪比重甲骑兵的防御力,横刀、槊、投枪、弩,又构成了一个强大的攻击力,年轻又训练刻苦的士兵,提供了一个最基础的力量,再不强大,都没天理了。
高惠真虽然也有一定的军事才能,却却从未见过如此厉害的战法与华丽的弓骑兵。
换句话说,这简直就是轻骑兵和重骑兵最完美的搭配,即使有着领先一千多年的见识,李治也忙活了好几年。
高句丽虽然是北方,但骑兵战斗并不多,兵种也很单一,因为养骑兵实在是太昂贵了,即使是以李治那么强大的财力,顶多也就只能装备三万,这已经是到顶了,超过这个数字,战力就要下降了。
而高句丽竟然有十五万骑兵,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养的。
而高句丽这些装备和技术,都是靠掠夺中原的工匠和因为战乱迁徙到辽东的中原人,一点一滴积攒下来的,这样也就理解高惠真大大,那个心痛啊。
本来装备和战斗意识就不咋的,又缺乏相应的战术,战斗力自是大打折扣,之前欺负那些装备差、不识货的人还可以,如今碰上了龙骑军这个硬点子,顿时被压制得几乎喘不过气来。
以往能够连战连胜,从无败绩,但那是因为人家靺鞨兵、室韦、柔然本来就弱,就像国足一样,就喜欢欺负柬埔寨、老挝、缅甸这些国家。
如今高惠真第一次面对李治这只复合骑兵时,又缺乏战斗经验,一片空白,还按原有的办法,他不悲剧谁悲剧。
说起来,倒确实是龙骑军在欺负高句丽骑兵了,就算高惠真有丰富的指挥经验,面对着冷兵器时代近乎无敌地弓骑兵战法,当然现在被李治无耻的篡改城“大唐射箭法”,那也是无可奈何。
“安息人射箭法”可是超越时代的高级货,而且,这批弓骑兵地弩箭那都是经过了特殊地改造,强劲的弩弓和破甲能力,和箭头上面的三角凹槽,就连原版的蒙古弓骑那也是要流口水的。
眼看着花费大量金钱一点一滴堆出来,将来指望马踏中原的骑兵,一个个倒下,高惠真心急如焚,却是束手无策,又看激将没有效果,高惠真咬着牙,叫道:“全军后撤。”
此时遭到连续打击的高句丽士气早已经降到低谷了,再降都要低到地面下了。
尤其是最前面的高句丽轻骑兵,本来还准备建功的,没想到向来引以为傲的身手,在敌人面前如同摧枯拉朽一般,而空练一身的马上本事,却无法接近对手,加上那箭雨的持续压迫性打击,高句丽棒子们悲哀地感觉到,自己实在是受不了啦,欺负人也不带这样的啊,不仅是身体,就连精神都快要塌掉了。
高惠真一下令撤退,这些高句丽士兵拔转马头,闪人,顺便闪马。
看着高句丽开始撤退了,李治大喜,叫道:“毛太祖告诉俺,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兄弟们,跟本帅,灭了这丫的。冲啊”
原本后撤的龙骑军虽然不清楚谁是毛太祖,但李治的意思还是明白的,调转马头,呼啸着竟然围了上来,依然是远程弩箭,但却依然在高句丽骑兵的弓箭射程之外。
兵败如山倒,光是被自家铁骑践踏而死的就达到一个惊人的数目,在龙骑军的追击下,惨败而回。
于是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画面,一马平川的辽东平原上,已经不足九千的龙骑军,竟撵着三万高句丽的骑兵跑,非要那种很具想象力的脑子,才能想象出这种滑稽的场面。
但龙骑军的弩箭毕竟不是吴宇森的子弹那般,永无打完的时候。
李治算算弓骑兵地弩箭,快要耗尽了,也不再穷追了。
“龙骑军的爷们儿,咱收兵回了啊。”李治的语气极其嚣张,很欠扁的那种,但此次龙骑军又一次以极小的代价取得了空前的大胜,士气高涨,此刻这么嚣张的声音传到龙骑军军士的耳中,反而悦耳至极,全都嚣张的大笑起来。
姜恪和众将此时对李治是佩服得五体投地,殊不知李治心中佩服的却是创始安息人射箭法的那些大神们。
这批弓骑兵,几个月来拼死的训练,有的将士还是李治央求自家老头子,从羽林军甄选而来的神射手,如今在实战中一试,果然是大放异彩。
“哈哈哈,老子是李治,老子怕谁啊。哈哈哈”
看到李治在狂笑,龙骑军也是高举武器,大声的欢呼起来。
※※※※※※※※可爱的分界线※※※※※※※※
而此时回到城主府中,泉盖苏文面色铁青地听着高惠真的请罪,他从未想过,自己最大的秘密武器之一,投入金钱最巨大地骑兵,居然遭遇到了如此惨重地损失。
若是被数以倍计的敌人包围,苦战而败倒还罢了,偏偏连敌军地身体都被碰到,就被轻易地远程射杀,简直是一败涂地。
自己叛军弑主,虽然有高尚的理由,但在外人看来就是师出无名,如今接二连三的遭逢了惨败,士气是低迷到了极点,诸将也是垂头丧气,不敢直视泉盖苏文,城主府内一时沉默无声。
泉盖苏文看着低头不语的高惠真,恨不得一剑将他的脑袋斩了下来,但他也知道这不是这傢伙的错,那种情况,现在静下心来细细想,除非将龙骑军包围住,否则自己现在也没什么办法。
况且身为北部总督的高惠真,自己实在有太多的地方需要借重于他了。因此如今只能安抚,不能处罚。
泉盖苏文强压下,心中的烦闷与怒火,一双鹰目一片淡然,半天才开口道:“高将军不必自责,兵势无常,胜败之事本来就无可预料。谁也不曾料想,龙骑军居然还又那等弓骑之术。只是我军新败,接下来当如何迎敌?”
高惠真跪下感激地道:“多谢大都督宽恕末将之罪。依末将看来,那龙骑军马快弓利,除非用我们饲养的海冬青,确切的了解他们的动向,然后步骑倾巢出动,神兵天降,将他们从四面包围才行。”
泉盖苏文的眼睛顿时亮了,知道这是最好的办法了,点点头:“烦劳高将军奔波了。”
高惠真连呼惭愧,退了下去,就在此时,有兵士来报:“大帅,木先生,正在帐外候令。”
泉盖苏文心中一动,道:“快,快宣木先生入帐缴令,其余诸将散去休息。”
众将得令,各自散去,随后一中年文士,一身的儒服,气质雅然,俊逸不凡,入帐,躬身行礼道:“大都督,今日木某初至,闻听我军大败,不知大都督有何良策。”
泉盖苏文遣散众将,和颜悦色地对中年文士苦笑道:“木先生,这几日我军被龙骑军连连打败,士气低落,却不知先生可否为本帅解忧?”
木先生沉吟道:“高将军率三万劲旅,竟如此这等轻易溃败?若是连高将军都不敌,木某如何能胜之。”
泉盖苏文听出他话中的挪输之意,露出难色,知道这位木先生和高惠真不对付,但也只能道:“高将军带兵还是十分了得的,也很有见解。但较之先生,还是相差很多的。
“大都督可知此时最重要的是什么?”神秘的木先生,此时却收敛了神色,珍重的道。
泉盖苏文一世枭雄,此甚是恭谨的连忙问道:“还请先生指教。”
木先生深吸一口气,肃色道:“龙骑军虽然如今连连告捷,但不过是疥癣之患,那后方此时正踌躇满志的李靖才是心头大患啊。
那李靖,如今已经将目光转向辽东的最后一座军事重镇--安市城了,只要拿下它,大唐远征军就可扫平辽东半岛,继而跨过鸭绿江,一举夺取平壤。
如今大都督被龙骑军拖在这里,却不知这个月中旬,李靖就已率领远征军已经包围了安市城。”木先生说到这儿,看了一眼锁着鹰眉的泉盖苏文,心中却是叹气不止。
说起来,在辽东境内的所有高句丽据点中,安市城的情况最为特殊。严格来讲,它现在处于半独立状态。
当初,泉盖苏文发动政变、大权独揽后,高丽各地方的守将和城主都慑于他的滛威,不得不向他屈服,惟独安市城主不吊泉盖苏文的新政权。
泉盖苏文自然是勃然大怒,数度发兵攻打。
但由于安市城城防坚固,加上安市城主英勇善战、指挥有方,所以屡屡将政府军击退。泉盖苏文没辙,最后只好放弃,任凭安市城变成了一个没有归属的“独立王国”。
但是此时此刻,正如这位木先生所言,泉盖苏文却不能再对安市城置之不理了。
因为辽东的其他重镇均已陷落,只剩下这座安市城可以阻遏唐军的兵锋。虽说它的南部还有建安、后黄、银城、乌骨等城池,可这些地方的防御都相当薄弱,根本经不起唐军一击。而自己根本不可能让四十多万大军一拥而上,那是取死之道,必须得磨合起来,这就需要时间。换句话说,安市一旦失陷,唐军就可以轻而易举地跨过鸭绿江,兵临辽东城,直捣平壤。
所以,泉盖苏文此时醒悟过来,决定不惜一切代价保住安市城保住这辽东的最后一道屏障。
“安市城是一颗硬钉子,不是其它城池可以比的,里面光兵马就要七万之多,要拔下它并不容易,卑职一路北上也看了个大概。
一开始,李靖曾打算绕过安市城,先把南部的建安城打下来。可随着龙骑兵的大捷传来,却改变了战略。
他的理由,卑职也猜出个大概来,无非是:建安在南,安市在北,唐军的补给中转站在白岩城,如果绕过安市进攻建安,那么后方的运输线很容易被安市守军切断;反之,如果先攻下安市城,则建安城唾手可得……
如果都督只是派高延寿的救援大军,火速向安市城推进的,高将军面对的形势也只能有三种办法。”说到这儿,木先生摇了摇手中的羽扇,停下来不说,一副装逼样。
“还请先生赐教。”虽然不是很喜欢这位木先生装吊的样子,但无奈,泉盖苏文也只能站起来,拱手,装着礼贤下士一番。
很满意泉盖苏文的态度,这位木先生笑道:“其实也没有什么。第一,率领大军前进,与安市城的守军互为犄角,占据险要地形,派出骑兵抄掠我们的牛马,一旦我们进攻受挫,要撤退又受阻于沼泽,就会陷入困境,这是上策;
第二,救出安市城的军民,然后撤退,这是中策;
第三,自不量力,与我们在战场上一决胜负,这是下策。大都督,依高延寿将军的为人,必出下策,李靖要生擒他易如反掌。”
泉盖苏文对高延寿了解颇深,为人稳重有余,但计谋不足,听到这儿,深以为然。
这次木先生倒也干脆,直接说了下面的计策:“那李靖陪着李世民对内扫除群雄,对外制伏戎狄,是一个真正的帅才,如今倾国而来,我们不是他的对手。而今之计只有坚壁清野,避其锋芒,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然后派出奇兵切断唐军的补给线,一旦唐军的粮食告罄,求战不得,欲归无路,我军便可大获全胜,而不是和唐军会战于辽东城下。”
“即使四十多万大军都不行?”要改变整个战略,可不是一句话,就可以的,这需要耗费无数的人力物力,同时顶着莫大的人力物力。
“不行”木先生的话,简单明了,但很坚决。
泉盖苏文沉默了,这些年,他对这个木先生的话深信不疑,过往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位木先生的话的正确性。
“本帅知道了,木先生劳徒远来,还是先下去休息吧。”
木先生皱了皱眉,他知道泉盖苏文犹豫了,但聪明如他,也知道催不得,让四十多万人解散,打持久战,面对的压力和反对太大了,白白耗费了元气,而对于如今谋反的泉盖苏文的威望,也是莫大的打击。
木先生心中又是一叹,面对大唐这个庞然大物,太难算计了啊,躬了躬身,沉默的退了下去。
※※※※※※※※可爱的分界线※※※※※※※※
小妖梦语:小李同学太坏了,大家用推荐票淹死他呀,另外收藏、签到成大唐兄弟也不要吵哦,小妖现在上了推荐榜、点击榜,公众新书榜都是你们的功劳,小妖在此鞠躬以谢各位一路来的支持,大唐的兄弟们,爱你们一万年。
第三十四章 菊花在向小李同学挥手致意啊
木先生的策略其实正是上上之策。(顶点小说手打小说)可惜的是,刚愎自用的泉盖苏文根本听不进去,他断然拒绝了木先生的建议,毅然挥师,决意与李靖一决雌雄,没有采取木先生的计策,或者准确的说,泉盖苏文其实是采取了一半。
那就是,大决战要有,安市城也要保。
“都督,你真的决定了吗?”木先生皱着眉,声音中更是饱含着浓浓的失望。
既然下定决心,依泉盖苏文那颗枭雄之心,就是九条牛都别想让他回头,不过看到木先生满脸失望,泉盖苏文还是有点歉意的,但嘴上却甚是强硬:“木先生,你应该知道,一旦下令解散大军,必然军心涣散,不说打持久战了,到时候本帅能不能再统领他们,都有问题,而且这期间耗费我高句丽大量的元气,再不能来第二次了,必须速战速决。
否则,战事一久,我高句丽不管胜与不胜,最后都会濒临亡国的,百济的国王,可是一直盯着我高句丽丰美土地啊。”
木先生每说话了,棋差一招啊,过早的在辽东聚集大军,是泉盖苏文此次最大的败笔,不过也好,李靖,就让我好好的跟你交交手,总有一天,我会回中原的。
看着木先生没有说话,泉盖苏文也放下心了,下面的大战还要这位木先生在旁边出谋划策呢。
竖日,泉盖苏文一声令下,聚于辽东城下的四十多万大军齐开拔,如一条史前巨兽向安市城靠近,将大战的地点改在了安市城。
不得不说,泉盖苏文也有自己的考虑,大军压阵,安市城的守军虽然不吊泉盖苏文,但为了整个高句丽民族,必会出兵从后策应,这是大局,前后夹击,唐军本身的兵力又弱于联军,一番下来,在泉盖苏文看来,战胜的机率还是蛮大的。
而且,龙骑军实在是太可恶了,泉盖苏文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再来夜袭,虽然大营加强了防卫,但只有千日做贼的,哪有千日防贼的。
大军开动,必然会派大部在方圆数十里防范,化被动为主动,自己也可以真正的放心下来。
不提龙骑军如何,也不提泉盖苏文如何设想,如今在安市城下,李靖却是在艰苦大战。
※※※※※※※※可爱的分界线※※※※※※※※
自出兵之日到如今,已快一月,盛夏的天气,也开始微微转凉
时值初秋,晚来天欲雨,凉风刮起落叶,大唐军军阵冷清整列,旌旗招展,全部写上各自主将的姓氏“程”“李”“苏”。
细雨飘摇了起来,气氛萧瑟,六万大唐兵全肃立于安市城前,寒雨沾湿衣襟,黑鸦在远处树林的枝头上,吹奏丧曲,风似乎也在和应。
大唐兵士们表情虽冷,但却神情肃穆。
虽已噤声,但怒火却在心内燃烧。
宁静的军阵,杀气冲天。
为首三名大将,程咬金、李绩、苏定方,皆是大唐军队中的猛将、名将,曾数十次伴随出征,战功累累,敌人闻风丧胆,每人都是斩首过千,一身煞气。
程咬金,身高七尺,一张白白胖胖的圆脸,却是一脸的彪悍;李绩庞眉广目,膀阔腰圆,声若洪钟,不怒而威;至于苏定方,相貌威武有神,双臂粗如牛腿,脸上的曲线犹如刀削,看得出性格十分刚毅。
然而此刻,这三位大将却一脸郁闷的聚集在安市城下,程咬金更是跳着脚大骂了起来。
“咱们大军已经将安市城围了这么久,一点进展也没有,,你看这群兔崽子嚣张的,跟这安市城一样,一副贱相,我怕太阳他哥菊花。”程咬金伸出萝卜粗细的手指,涨红着脸,冲着远处城上擂鼓喊叫,肆意取笑,气焰极为嚣张的高句丽士兵,飞溅着唾沫咒骂了起来。
而且似乎是真的怒了,就连口头禅都换成李治的了。
“这安市城的防御,也确实是超乎寻常的坚固啊,远远超出我们的估计,而安市城军民的抵抗之心更是出人意料的顽强,要不然也不会如此啊。”李绩一脸肃色,低沉着摇头道。
“那守城之人也是个人才,前不久,安市城内流传出一则谣言,说安市城被破之日,我唐军会大举屠城,弄得这座北方重城现在全民皆兵,连大姑娘小媳妇都帮起忙了。
那安市城城主不知是不是受了高人指点,倒也干脆,所幸直接打开府库,七万高句丽大军,再加上城中青壮装备起的五万大军,整整十二万,如今也多亏太子殿下的龙骑军拖住了泉盖苏文的脚步,让泉盖苏文不敢放心救援安市城,否则的话,局面就真的岌岌可危了。”苏定方倒是老神在在的分析开来,但从话语中看,情况却不是很乐观啊。
“我说老苏,别废话了,大帅前日可是说了,今天可是最后一战了,破不了城,可就要等待救援了,妈的,如今一想到老子这个做师傅的还要徒弟来救,老子就堵得慌,今天老子非要轰破这乌龟壳不可。”程咬金说到最后,就是将自己手中的长槊狠狠往地上一剁,唉,又是男人的面子啊。
“最后一战啊”
李绩和苏定方两人也是郁闷的很,互相看了看,什么时候打仗这么憋屈过。
※※※※※※※※可爱的分界线※※※※※※※※
事情回到两天前
才过午时,李靖就擂起了鼓,将众人招来,商议军事。
才十来日,李靖头发都白了三分了,但却丝毫无所察觉,只是看着众将,一脸的探寻神色。
虽然经过数日的大战,但是帐下的诸位大将却还是沉默许久,气氛低沉。
江夏王李道宗看如此也不是个办法,无奈上前秉道:“大帅,那安市城城主也不知是何人,守城竟如此厉害,无论白天还是夜晚,将安市城经营的滴水不露。
虽然大帅几次奇袭,给城中守军造成很大的伤亡,但奈何我军兵力太少。
兵法有云,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但如今我军兵力甚至还没有安市城多,而泉盖苏文早晚会派兵来营救的,大帅你看,我军是不是先围住安市城,然后一边用太子殿下留下的鸽子,飞鸽传书,通知太子殿下的龙骑军拖住可能援救的大军,一边急令张亮水军登陆,援救安市城,那时再攻城不迟。”
众将此时也没了主意,听了李道宗的话,皆是点头表示同意,认同李道宗的想法。
坐在主位上的李靖,思虑良久,最后一声长叹:“太子殿下屡战屡胜,大捷的邸报都快将本帅的书桌堆满了,众位将军可知,本帅这心里,是又高兴又惭愧啊。”众人相顾,默然无语,他们很多都是跟着李世民横扫天下,攻无不克的人物,如今征辽大战到现在却寸功未立,本来这也没什么,大家不都是如此。
但咱小李同学,表现的实在太突出了,开始的时候大家还喝彩两下,后来听的多了,这一方面是麻木了,另一方面是对比下来,也实在让这些常年混迹军旅,脸皮比城墙还厚的老兵痞们也心生惭愧了。
那就打吧,不是还有一座安市城嘛,可谁想,在这安市城下,却屡屡损兵折将,已经十来天过去了,连安市城的门头都没上去过几次?br />好看的电子书shuba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