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地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唐皇帝李治 > 大唐皇帝李治第6部分阅读

大唐皇帝李治第6部分阅读

    一样,哗哗的滴落在温泉中,融入,再分不清彼此。

    李治的这一番空前的表白,即使在现代那也是能够感动无数的女生,更何况在一千多年前,大唐是开放,但大唐的女子却绝不高,即使一千年后,已经二十一世纪,还有大把的人重男轻女,弄得天朝男女比例严重失衡,而在这个大唐时空,李治这一番表白,堪称空前绝后。

    唯美,浪漫,直白,大胆,绝对是开中国第一例唯美浪漫表白之先河。

    看着武媚娘止不住泪水,在哪里又哭又笑的,李治心疼将武媚娘抱在怀里,抚摸着武媚娘的绸缎一样的玉背。

    好不容易像个傻女孩一样,停止了哭泣,螓首靠在李治的肩上,武媚娘喃喃的梦呓着:“这一生,我武媚娘,只为你一人笑,只为你一人哭,只为你,一人活。”

    两颗年轻的心,静静的靠在了一起,再不分彼此。

    李治双眼直直的看着那还在不断舔着热水的黄金狼头,“媚娘啊,媚娘,我爱你,这是不做假的,只不过没有刚才说的那么深而已,唉不拴住你的那颗女皇之心,我怎么敢用你啊。”

    ※※※※※※※※可爱的分界线※※※※※※※※

    小妖梦语:李治很无耻,很j诈,他就是个坏人,居然那么肉麻的哄武,是可忍孰不可忍,大家拿推荐票砸死他,用收藏淹没他吧。这一章叫做“征服女皇之心”,李治是猪脚,这章真正的显示出,十年后的李治的城府。唉,人在红尘,身不由己,呵呵,哥哥们啊,武媚娘求包养啊。

    求包养

    第十五章 天家无情,小治很伤心

    千里黄云百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顶点小说手打小说)

    打开窗户,看着窗外纷纷扬扬在北风中飞舞的雪花,李治的心却是怎么也高兴不起来,终于要动手了吗大哥,天要变了。

    一双玉手缓缓的从背后环抱住李治,武媚娘自从那日表白过后,如今在李治面前就像水一样,没了骨头,任李治摆弄。

    “到时候就按你说的,用那个圈禁法子,不杀你大哥,虽然丢了爵位,但一生锦衣玉食却不会少了半分的,这样虽有些后患,但对他一个造反不成的废太子来说未免不是一件好事。”

    低低的侧了侧头,李治有点伤感的低叹道:“放心吧,媚娘,我也只是有点伤感罢了,这皇家亲情终究还是太少了,少的让人寒心啊。不过可惜的是,那侯君集也算名将,但自从玄武门之变,又灭了高昌国后,这人心啊就乱了,开始忘乎所以了,注定要像这外面的雪花,虽然美丽,却是无根之萍,落下了,就再飞不起来了。”

    撇了撇嘴角,武媚娘满脸不屑“都是一帮蠢人而已,只能落个悲剧收场”。

    转过身,猛地将武媚娘横抱起来,不顾武媚娘的尖叫声,李治大笑道:“先不管他悲剧不悲剧,大冬天的,咱们夫妻先上床暖暖被子,嘿嘿,夫君接着给你将《西游记》的故事。”

    “啊夫君,你不是要说大闹天宫吗”

    “夫君我现在不就是在大闹天宫吗,看招抓奶龙爪手”

    “哎呀,不要摸那儿,好痒”少女的娇嗔声在温暖如春的斗室中,似强似弱,絮絮的,乱人心肠。

    和武媚娘疯了一下,虽然没有真的吃了她,但这丫头却是很敏感,自己前世在松岛枫、波多野结衣姐姐的教导下,练就的手法,一套还没有施完,就缴械投降了,此刻正静静的的贴着李治的胸,闭着眼睛,呼吸均匀的睡着了。

    李治却是实在睡不着,睁着眼,呆呆的看着屋顶的天花板上的彩绘,思索着

    窗外的飞雪依旧在长安城中肆意的挥挥洒洒,才不到半天的功夫,就为整个长安披上了一层厚厚的冬装,白的干净啊。

    但自己那个大哥现在却在玩火,的道路上也是越走越远,李治有时候都想拉拉这位可怜又可悲的大哥,但此刻有个人看在眼里,却是心头火热,哪怕是长安的冬雪也是遮不住,掩不了,熄不灭吧。

    他就是李治这位四哥,魏王李泰。

    脑子仔细想了想还能够记得的关于自己这位四哥的一些资料,和这些年自己天下党中的情报组织搜集的资料,李治摇了摇头,轻轻笑了笑,心中却是难免一叹:“四哥啊,四哥,你太着急了,所以你注定要成为倒在我面前的悲剧啊。”

    说起来,李泰虽是排行第四,但却是嫡出(长孙皇后所生)的次子,和李治一母同胞,李治其实也是一样,虽是九子,但却是嫡出的小儿子,地位和那些庶子不可同日而语。

    也就是说,假如李承乾被废黜,李泰就是理所当然的继任者,当然以李治现在在天下士林中空前的人望,再加上李世民本身也非嫡长子,也不是没有希望的,历史就证明了这一点。

    李治的这位四哥,生于武德三年,从小就多才多艺,深得太宗欢心。贞观二年,也就是李治出生的那一年,即使李治那时候已被朝野奉为神童,天降灵儿,但就是这样,李世民也没有减少对这个四儿子的宠爱。

    也就是那年,年仅九岁的李泰,便遥领扬州大都督一职,此后又兼任雍州牧、左武侯大将军、鄜州大都督、相州大都督等重要职务,在李治八岁的时候,于贞观十年改封魏王。

    后来,随着大哥李承乾的日渐堕落和屡教不改,李世民日益失望,再加上李治刻意的低调,甚至自污去从商,于是李世民内心的天平,便逐渐朝魏王李泰倾斜。

    因为四哥喜好文学,后来李世民甚至特准他在魏王府中开设文学馆,任他自行延揽天下名士。

    这可不得了,许多政治嗅觉比较灵敏的朝臣立刻意识到这是天子有意释放的一个政治信号。

    要知道李治的老头,当年还是秦王的李世民,不就是通过文学馆,建天策府,拜天策上将,延揽人才、树立声望,继而才取代李建成的太子之位、最终登上天子宝座的吗?

    如今,李世民这是神妈意思呢?

    雪中送炭的少,但世上之人却从不缺锦上添花的,有心人当然要对魏王李泰趋之若鹜了。

    这也是那日在芳林苑,举行的诗词会,包括七宗五姓的清河崔氏的嫡长子都出席了,可见李泰如今声势之盛。

    由于李泰身形肥胖,行动不利索,李世民就格外开恩,特许他入宫朝谒时可以乘坐小轿。这样的宠遇在满朝文武和所有的皇子中都是绝无仅有的,李治有时候想想,也是有点嫉妒的,都是儿子,至于嘛。

    不过谁叫他自己硬是装吊,韬光养晦去经商,又怪着谁呢。

    那日,在芳林苑,李治带着武媚娘去恭贺李泰也不是没有道理的,自从四哥李泰开始编纂《括地志》以来,李世民给魏王府的钱物赏赐就逐年逐月地增加,其数量远远超过了大哥李承乾,如今,赏赐更是达到了让李治都有点郁闷的地步了。

    所幸,小李同学,十年的经营,身家早已算得上是大唐首富了,也不缺那点小钱。

    不过就是儿子对老子偏心有点不满而已。

    如今,李世民又命李泰入居武德殿,以便于平时父子交流。

    对于这些做法,禇遂良和魏征等人深感不安,上疏直谏,表示强烈反对。

    李世民迫于大臣压力,不得不在赏赐上有所节制,特别是李治暗中透露给李世民,李泰造谣中伤自己的事,更是让李世民收回了让李泰入居武德殿的成命,让丫的回家面壁思过了。

    估计现在自己这位心眼小的跟针尖一样的四哥,正恨得自己咬牙切齿吧。

    不过尽管禇遂良和魏征如此,还有此刻的李治也开始着手遏制自己这位四哥的夺嫡势头,但毕竟有皇帝老子在背后替他撑腰,所以魏王李泰在朝廷里人气指数那是不断攀升又攀升啊,都冲破了泰山,冲破了珠穆朗玛,眼看就要冲破地球了,谁知被李治同学临门狠狠踹了一脚,又回家呆着了。

    武德殿?想也别想。

    即使是今日因李治之事,被罚闭门思过,算是小小打击了一下李泰的气焰,但仍然有许多朝臣和权贵纷纷向他靠拢,上门“雪中送炭”去了。

    曾今的黄门侍郎韦挺、工部尚书杜楚客(杜如晦之弟)如今已是魏王府的总管大臣。

    而这两个人也就顺其自然地成为魏王李泰的利益代言人,尽管杜荷是天下党的党员,但在天下党蛰伏之时,这两个家伙,如今正拼了老命地在替李泰穿针引线,甚至不惜以重金贿赂当朝权贵,极力称赞魏王贤明,说只有他才是最有资格的皇位继承人。

    权贵们为了寻找日后的政治靠山,当然也乐意把他们的筹码押在获胜几率更高的魏王身上,其中就有柴绍之子、驸马都尉柴令武。

    短短几年间,李泰就在帝国的政治高层中缔结了一个以他为核心的“魏王党”,其政治目标非常明确,就是两个字夺嫡。

    气势盛的,都能烧着别人,所以李治才感叹,自己这位大哥还真是可怜又可悲,身为太子,最后竟不得不造反来保住权位。

    可是,世上是没有不透风的墙的,纸终究是保不住火的。

    如今李泰暗中交结朋党的行径,想必很快就会引起了李世民的反感和警觉。

    在这件事情上,李治有时候想想,自己这个四哥未免太过操切了。

    无论哪朝哪代,一个藩王如果对储君之位表现出太过露骨的,而且为了实现夺嫡野心,又在朝中拉帮结派,大肆树立朋党,让李世民心头很是不爽,哪怕就是李治自己有时候设身处地的想想,也是一肚子火的。

    所以李治才蛰伏了十年,尽管这十年,李治并没有将目标盯在那龙椅之上,而是其他,从一开始,李治就相信那把龙椅,除了自己,谁也别想坐上去。

    尽管李世民一直对四哥钟爱有加,也不是没有让他取代承乾的想法,可现在八字还没一撇呢,李承乾还没废,更何况还有我小李同学这盘菜呢,你急个妹啊。

    再者,自从李世民透露出废立之意后,以魏征、禇遂良为首的朝廷重臣,还有程家、房家、杜家、尉迟家、还有兰陵萧家、李靖家还有李绩家在旁边打策应,极力反对,这也给李世民造成了非常大的政治压力。毕竟,没有这些朝廷重臣的支持,这个皇帝,成为傀儡,基本上就是板上钉钉的事。

    所以,大约从今年下半年起,李世民的态度就发生了重大转变,逐渐打消了废立之心。

    这事号要从禇遂良说起。

    几个月前,李世民在一次朝会上问群臣说:“当今国家何事最急?”

    禇遂良兔子一样蹦了出来,马上抢答道:“今四方无虞,唯太子、诸王宜有定分最急。”

    所谓“宜有定分”,实际上就是劝告李世民李大爷您就打消废长立幼的想法,杜绝魏王的夺嫡之心,这样才能”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不是。

    李世民深以为然,随后便任命魏征为太子太师,让他一心一意辅佐太子。

    众所周知,魏征是贞观群臣中最以“忠直”著称的人,同时更是嫡长制最坚定的拥护者,把他派去给太子当首席教师,一方面固然是希望把承乾打造成合格的储君,另一方面,也是试图以此“绝天下之疑”。

    换言之,就是让李治的四哥李泰死了当太子的这条心。

    尽管太子这些年来的所作所为让李世民很不满意,可他依然没有放弃。

    如果太子能够痛改前非,李世民还是希望把他扶上帝位。

    然而,李承乾终究是一个扶不起的阿斗,甚至连阿斗还不如,阿斗至少还有“此间乐,不思蜀”这样的政治智慧,保住一条小命。

    就在李世民刚刚回心转意、放弃废立之念的同时,东宫就爆出了一桩令人不齿的丑闻。

    事情源于一个叫称心的乐童。

    “称心”这个名字是李承乾起的。顾名思义,就是此男童让李承乾颇感“称心如意”。

    宠爱到什么程度呢?

    宠爱到“与同卧起”的程度。

    这小家伙,李治见过,长的有点萌,标准的小正太,不过一想到大哥在床上暴那小家伙嫩菊花,李治就有点反胃。

    就连有时候看武媚娘的菊花,都有点不好的联想。

    其实在中国历史上,演绎这一幕“断背山”情节的绝非李承乾一人。远有卫灵公与弥子的“分桃”典故、魏昭王与龙阳君的“龙阳之好”;近有汉哀帝与董贤的“断袖”之风、陈文帝与韩子高的“男后奇谈”历朝历代,有这种同性恋倾向和恋童癖行为的帝王将相可谓不胜枚举。

    就连一代天骄大帝汉武帝,不是也有个宠臣娈童韩嫣?后世那些明朝的士子大夫们,更是引以为风雅。

    但是,说一千道一万,别人有十个称心,没问题,但李承乾只要拥有一个称心,好吧,你算完了。

    本来自己这位大哥的屁股就坐在一个火山口上,底下的夺嫡潜流也是暗潮汹涌,随时可能喷发。在这样的危机时刻,李承乾的这些龌龊勾当又怎么可能不被对手刻意曝光呢?

    很快就有人把事情捅到了李世民那里,怒了,勃然大怒啊,二话不说,李世民亲自带人杀进东宫,把称心逮捕棒杀,并且把李承乾骂得狗血喷头,恨不得马上就把他废了。

    可是李治有时真佩服自己这位大哥的脑残程度,丫的不但没有洗心革面、痛改前非,反而在东宫为称心建了一座灵堂,供起一尊塑像,朝夕焚香祭奠,要是自己的儿子,李治扇死丫的心都有了。

    最让李治无语的是,李承乾撒起了小孩脾气,几个月赌气不上朝,天天跳舞唱歌,弄得老娘长孙皇后,都是一肚子气,跑去狠狠骂了李承乾一顿。

    对于大哥李承乾的所作所为,李世民当然是忍无可忍,屡屡流露出了废黜之意。大哥恐怕现在也知道自己彻底丧失了李世民的信任。最后决定孤注一掷,发动政变的日子也不会远了吧。

    虽然不愿承认,但李治不得不承认,自家这争夺皇位,和后世辫子王朝的那场九龙夺嫡的水平,还真的不是一个水准的。

    人家争的那叫一个强啊,差点就埋葬了整个辫子王朝,说不定还能提前民国了都。

    正在感慨的时候,突然一阵略显急促的敲门声传来,李治心中莫名的一动,将武媚娘从身上放了下来,盖上被子,下床穿上狐裘大衣,整理妥当,打开了房门。

    眼睛一眯,窗外的雪花就是一个扑面而来,侧头避过,李治看着眼前之人,一身粗布袍,一米七的个子,三十来岁,长相普通,眼睛里也看不出什么精光啥的,也不是虎目,从哪方面看,都是一个家仆,没有丝毫让人驻足的理由。

    但此刻李治却是脸色稍稍沉了下来,扫了一下中年汉子,看着屋外院池塘中,蒙上细细的一层雪,已经枯萎的荷叶,深吸了一口气,重重的吐出,才开口道:“说吧,什么事?”

    中年汉子弓着身,低着头,轻轻的小声道:“殿下,刚才隐身于东宫中的锦衣卫第九队的‘雪中狐’飞鸽传书。”说完递上揣在怀里的纸条。

    接过,打开,李治扫了一眼,指条上没有字,只有一些数字,阿拉伯数字,这是李治自己瞎编的暗语,意思也简单的很,就四个字:鸡鸣,大事。”

    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

    意思就是凌晨两点左右,有大事发生。

    大事?东宫还能有什么大事,除了造反,还有什么大事发生。

    “另外,殿下,锦衣卫第十四队的‘猎豹’传书,太子殿下暗中组织了一个一百多人的刺杀团,头目有左卫副率封师进、刺客张师政、纥干承基三人。刺杀团的任务首先是干掉李泰,其次是伺机刺杀太宗李世民,最后就是殿下了。

    另外,为了保证政变成功,李承乾又秘密联络了另外一帮王公大臣,其中有汉王李元昌、开国元勋侯君集、东宫侍卫贺兰楚石(侯君集的女婿)、禁军将领李安俨、开化公赵节(其母是李世民的姐姐长广公主)等人。日中时分,歃血为盟,发誓同生共死。并且让太子殿下声称突发重病、生命垂危,让陛下前去查看””说完,中年汉子又拿出一张纸条递了过去。

    李治没有接,手里的纸条也掉落在地上,李治却浑然不觉,只是呆呆的看着面前不远处的荷塘。

    要杀我?大哥啊,你还真狠啊,比你我狠多了啊。

    待了一会儿呆,李治才漠然的下意识的点了点头,问道:“父皇知道了吗?”

    “回殿下,锦衣卫第二十五队‘苍鹰’已经来报,陛下在几日前让刑部尚书张亮审齐王谋反案,张尚书按照朝廷连坐之法,穷究他在长安的余党,结果事情竟然牵连到了太子的手下纥干承基。已经立刻将纥干承基秘密逮捕,关进了大理狱,准备处以死罪。没想死到临头的纥干承基为了自保,不得不主动上告,把的政变阴谋一古脑儿全给抖了出来。已经上报了陛下,陛下命令纥干承基戴罪立功,相信,此刻陛下已经得知了太子谋反的计划。而太子殿下,现在还以为自己计划天衣无缝呢。”

    李治又是重重的呼了口气,李治可不想自己的蝴蝶翅膀,让李世民蒙在鼓里,最后丢了性命,毕竟,李治对这个便宜老爹的感情还是有的,但自己又不能直接告诉他,所幸。历史还没有偏离它的跪倒,李治这么多年的蛰伏,也是尽量防止自己这只蝴蝶,扇乱了这原先的跪倒,皇帝,舍我其谁。

    但如今真的这关头,李治却开心不起来,有点意尽阑珊,挥了挥手:“李和,你退下吧,那些杀手,你自己处理吧。”

    “诺”。

    看着李和躬身退下后,李治重新关上了房门,来到床前,重新爬上床,缩进了被子,紧紧的抱着武媚娘。

    从李治下床,武媚娘就醒了,此刻看李治的神色,武媚娘心中呼吸一促,却没有马上问,待李治上床将自己紧紧抱住,才试探的问道:“太太子殿下?”

    李治点了点头,低声道:“别说话,就让我这么抱着吧,我这心里啊,不舒服。”

    武媚娘点了点头,将李治的头抱在了怀里,露出来的眼睛中却是精光闪烁:“要变天了,这万里河山终归是我武媚娘的夫君的。”

    而此刻在在太极殿中端坐的李世民,在接到纥干承基的举报后,却是心如刀绞、五内俱焚。

    而站在殿下的长孙无忌、房玄龄、萧瑀、李世绩、李靖等一干重臣,却是心中一叹:要变天了。彼此间的心思更是转个不停。

    太子已经注定败了,接下来?

    ※※※※※※※※可爱的分界线※※※※※※※※

    小妖梦语:天家无情,小治很伤心,小妖很伤心啊,可是小妖的推荐票呢,这一大章送上,大家要支持的给力啊,推荐票、收藏、签到都要有哦,呵呵,武媚娘求包养啊,求包养求收藏进啊

    第十六章 丹凤门之变

    太子东宫,李承乾坐于上位,汉王李元昌、东宫侍卫贺兰楚石、禁军将领李安俨、开化公赵节,柴绍与平阳公主之子柴令武,众人济济一堂,都目光灼灼的看着上面的李承乾。(顶点小说手打小说)

    李承乾虽然猖狂,目高于顶,但值此时,也是兴奋、紧张、恐惧、担忧心情复杂的很,眼光也不由的看向了贺兰楚石。

    贺兰楚石会意,上前道:“殿下,放心,岳父大人已经准备好了,约定时间,打开宫门,杀进大明宫。”

    汉王李元昌也是上前道:“太子殿下,放心,杀手已经放出去了,其中必有成功的。”

    李承乾握着拳头,点了点头,然后朝众人叹道:“唉,有劳诸位了,不过,一旦本宫登基,他日各位都是从龙之臣,万亩良田,封侯拜相,本宫又有何吝啬?”

    柴令武大喜上前跪拜道:“谢殿不,谢陛下隆恩,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其他人也是如梦初醒,赶紧上前叩拜。

    看着拜倒的众人,还有耳边的山呼万岁,李承乾再没有犹豫,就连心中的慌张也消了大半。

    “平身,平身,过了今日,都有重赏,都有重赏啊,哈哈哈。”长大着嘴,李承乾大笑着,声音中的满足和得意,溢于言表。

    入夜了,大雪终于在下够了一天后,停了下来,整个长安都被厚厚的积雪,所覆盖了,所有人都跑出来笑着、闹着、玩着,一时间,街头巷尾满是合家欢笑声,和对数日后即将到来的新年的期盼。

    瑞雪兆丰年,这是大唐贞观十六年的第一场雪,但没有人想到,再过几个时辰,整个大唐的政局朝堂恐怕都要大地震,不知多少人要下台,又有多少人要人头落地,热血将早于清晨的朝阳,融化长安城厚厚的积雪。

    鸡鸣时分,也就是凌晨两点了,李治和武媚娘却穿上白色的裘袍,站立在荷塘边的凉亭台阶上,凉亭边的梅花林,暗香浮动,明月高挂,印着地上白雪越加的晶莹剔透,好似白天一样,艳红的梅花也是分毫可见,但两人却都没有心思去欣赏。

    细碎的脚步踏在软绵绵的雪上,声音很小,但在寂静的雪夜中,两人的心神又是绷紧了,却听的纤毫毕现,“殿下,王妃,开始了。”李和话不多,但说出的话,却让李治和武媚娘心神齐齐震动。

    “还是开始了,大哥。”

    “终于开始了啊。”

    ※※※※※※※※可爱的分界线※※※※※※※※

    “将士们,富贵就在眼前,是死无葬身之地,还是封侯拜爵,光宗耀祖,一切都在今晚见分晓。现在,将士们,就跟本帅杀进大明宫,金银珠宝,宫女嫔妃任将士们取舍,将士们,杀啊。”说话的是一个鹰鼻虎目的壮年大汉,身披精心打造的明光凯,手持光芒四射的横刀,一米九的身高,气势凌然。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的侯君集,虽然现在还没有什么凌烟阁,不过,由此可见一斑,侯君集的能力自是顶尖的。

    “杀杀杀杀杀”众将士仰天狂吼,杀气和眼中的贪婪,相映,更加让人害怕。

    自五胡乱华以来,中原王朝三年一换,五年一变,子杀父,兄弟相残,将领背叛杀死君主,比比皆是。

    即使强盛如大隋也是二代而亡,没有人会知道这个大唐是不是也是昙花一现,大唐兵士们心中的造反基因也还在发挥着作用。

    权位、财富、美人、荣誉,够了,就这四样,就能够让这些跟随侯君集追亡逐北的心腹将士们疯狂,而过了今夜,自己就会拥有这些。

    兵士们的血热了、了、燃烧了,没有人会去想失败了怎么办,没人会去想,以后会不会也有人,会这样早自己的反。远征高昌国,然后屠城,让这些将士们对侯君集深信不疑,他们相信他们的将军,会为他们带来胜利,带来一切的。

    以前是,现在是,未来也是,正如当初侯君集相信李世民一样。

    侯君集,眯了眯眼睛,横刀指向大明宫的方向,狂吼道:“杀。”拔马当先冲了出去。

    “杀”此起彼伏的喊杀声,在寂静的雪夜中犹如惊天霹雳,震惊了长安城,也震惊了整个天下。

    “杀”声湮灭后,也正式向天下宣布:太子李承乾造反了。

    ※※※※※※※※可爱的分界线※※※※※※※※

    风大了起来,雪也开始冷了起来,长孙无忌、房玄龄、萧瑀、李世绩、李靖在看雪,李世民也是。

    眼前的雪停了下来,但李世民心中的雪,却纷纷扬扬的下了起来,冷的如冰,痛的如刀割,怒的却又如火烧,想必当初玄武门之变后,父亲也是差不多这样的心情吧,现在轮到自己了,报应啊,真是报应啊。

    君集啊,君集唉,你该死啊

    ※※※※※※※※可爱的分界线※※※※※※※※

    大明宫选址在唐长安城宫城东北侧的龙首塬上,利用天然地势修筑宫殿,形成一座相对独立的城堡。宫城的南部呈长方形,北部呈南宽北窄的梯形。

    城墙南段与长安城的北墙东段相重合,其北另有三道平行的东西向宫墙,把宫殿分为三个区域。所有墙体均以夯土板筑,城角、城门处包砖并向外加宽,上筑城楼、角楼等。

    宫城共有九座城门,南面正中为丹凤门,东西分别为望仙门和建福门;北面正中为玄武门,东西分别为银汉门和青霄门;东面为左银台门;西面南北分别为右银台门和九仙门。

    除正门丹凤门有五个门道外,其余各门均为三个门道。在宫城的东西北三面筑有与城墙平行的夹城,在北面正中设重玄门,正对着玄武门。宫城外的东西两侧分别驻有禁军,北门夹城内设立了禁军的指挥机关——“北衙”。

    玄武门是李世民的绝地反击之处,为李世民带来了好运,似乎也是忌讳着玄武门,所以侯君集的大军攻向了南面的丹凤门。

    朝廷的防御出乎侯君集意料,宫门早已关闭,城头上甲士如林,箭矢如雨,拼命的收割着涌到城下越来越多的侯君集的心腹军士们,此时,侯君集已经意识到事情出现了变化,但此刻已是没有回头路了。

    城中内应凶多吉少,只能狂吼着挥军前进,早早打进城去。

    而此刻,在东宫,李承乾、李元昌、贺兰楚石众人也是行动了起来,但随机就有大批羽林亲军前来压制攻打。

    这时候,李承乾才知道事情彻底败露了。

    “殿下,刺杀陛下的杀手已经身亡了。”

    “刺杀魏王也死了。”

    “晋王的那儿也失败了。”

    “不要再说了,都不要再说了。”李承乾推开众人,神色狰狞,但眉宇间却露出一丝恐惧害怕。

    众人相顾失色,神情慌张无措,刺杀失败,再结合突然出现的大批羽林军,所有人心都深深沉了下去。

    唐建国后,高祖以太原从龙之兵三万作为宫城宿卫,称元从禁军,他们终身为皇帝亲兵、待遇优厚。

    而总体来看,禁军可以人为地分为五个系统。

    第一是李世民选善射者百人组成的百骑,以后陆续更名为千骑、万骑、左右龙武军;

    第二是李世民精选勇士组成的北衙七营,以后陆续更名为左右屯营、左右羽林军,左右龙武军和左右羽林军统称羽林亲军,设羽林大将军,为皇帝之最亲信,地位远高于诸卫大将军;

    第三是肃宗至德二年用追随其回到长安的禁兵子弟组成的左右神武军,

    第四是肃宗为加强殿前警卫增置的殿前射生左右厢,当时约千人,后扩编、改名为左右英武军、宝应军。

    第五既是中晚唐时期最主要的禁军--神策军。

    而羽林亲军等禁兵属北衙,是由皇帝林市民亲信宦官负责,北衙禁兵一般为皇帝、太子亲兵。如今皇帝大批的羽林亲军出现在东宫中,所有人都知道事情败露了,一时间,东宫外杀声冲天,东宫死士拼命的抵挡着羽林军,而东宫内却是寂静的仿佛能够听到彼此间的心跳。

    “碰”,东宫死士,抵挡不住,被羽林军攻进了宫中,李承乾呆呆的看着近在咫尺的羽林军,这一刻,前所未有的恐惧淹没了李承乾,“嗤”,李承乾重重的摔倒在地上,瘫软的爬不起来,其他人也是一样。

    完了,一切都完了。

    ※※※※※※※※可爱的分界线※※※※※※※※

    丹凤门外,侯君集的大军仍在强攻城门,侯君集心急如焚,更是想要亲自冲杀,被身边的亲卫给生拉硬拽回来,看玩笑,城头的箭如雨下,侯君集冲上去,想下来,就难了。

    “嘶!”

    一朵漂亮的烟花在嘶叫着冲向空中,轰然绽放,侯君集的心却是一紧一沉,呼吸也止住了。

    四面八方突兀的亮起无数火把,左、右、后面皆是,三面合围,正前面则是高不可攀的丹凤门,长枪战戟,横刀塔盾,一层层铜墙铁壁,气吞万里。

    而他们身后,丹凤门上不知何时出现了无数的甲士,手拿劲弩,森森的箭头,放着月白的寒光,严阵以待。

    缓缓的在侯君集眼中,出现了一个人影,不是别人,正是李世民,随后则是长孙无忌、房玄龄、萧瑀、李世绩、李靖等重臣陪伴左右。

    侯君集突然感觉心头发苦,呼吸也好想艰难了许多,全身的力气也散了七分。

    “陛陛下”侯君集感觉嗓子发干,声音竟嘶哑了起来。

    “君集,降了吧。”李世民复杂的看着这位和自己出生入死的心腹爱将,一时间,却也只能说出这句话。

    “陛下,君集知道必死,陛下能够放过这些将士们,他们他们是被臣胁迫而来的。”侯君集期盼的看着丹凤门上的李世民,他知道自己死定了,但这些和自己一起南征北战的将士,这一刻,他只想让他们活。

    “将军”众将士也是看向侯君集,竟有些梗咽的说不话来。

    李世民沉默了,旁边的长孙无忌却是心中一急,在李世民侧身后,低沉着声音道:“陛下,这些人,不能放过啊。”

    重重的叹了口气,李世民看着一脸期望的侯君集:“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啊,君集。”

    说完后,转身下去,在侯君集和众将士绝望的目光中,身影隐没在丹凤门楼上。

    随即不知谁叫了一声“放”,顿时,城墙上,弩箭如大雨漂泼而下,洒在侯君集大军中。

    箭雨中,一个又一个军士倒下,但是没有任何人退后,因为周围根本没有退路,四面断绝,被包了圆子。

    身前身后,全是敌人,每个人都红着眼,冲杀着,像四周突破,什么铠甲,盾牌,什么武功招式、厮杀技巧,在这样的情形中,都是浮云,此刻,在这样的大战中,谁出手更狠,谁出手更快,谁挨得住砍杀,谁才有生存的可能。

    生路断绝,侯君集的大军困兽犹斗,本身就是百战精兵,此刻更是超水平发挥,一时间,竟成僵持阶段。

    “通通通”一阵鼓声响起,原来和众军士僵持的羽林军全部脱离战场,竖起塔盾,防御起来。

    “不好”

    侯君集心中大震。

    “砰!”“砰!”“砰!”

    “砰!”“砰!”“砰!”

    “砰!”“砰!”“砰!”

    “砰!”“砰!”“砰!”

    这声音就像是最动听的音乐,节奏明快沉重,但对于混迹军旅二十多年的侯君集,却是死亡的号角。

    本来违者侯君集大军的羽林军彼此散开了,同时一直紧闭的丹凤门也是打开了,而在城门大开的同时,塔盾最终也被撤了下来的时候,被遮住视线的众人才侯举目四顾的时候,每个人的心都是狠狠的一颤。

    密密麻麻的大军,组成最紧密的队形,像一面活动的城墙,每个人都有一米八以上的身高,壮如泰山,身披银色的重甲,从前后左右向中间碾压过来,如林的快刀高举寒光摄人。

    “陌刀阵!!!”

    侯君集的瞳仁缩的像蛇瞳一样尖锐,身形竟突然之间有点佝偻。

    陌刀为一种两刃的长刀,大约五十斤左右,算是相当沉重的实战兵器了,唐军中大量配备。是用来对付骑兵的大杀器,如今对付步兵

    “所有人,跟我杀出去啊”侯君集疯狂的绝望的吼道。

    “砰!”“砰!”“砰!”

    回答侯君集只有这种直逼人心的声音,高举的陌刀在月光下、在雪光下、在火光下折射一中骇人欲绝的死光。

    自前后左右迅速大踏步逼近。

    “杀……杀啊!”沉重的压力让一个军士冲向了陌刀阵,

    绝望地嘶叫眷,挥舞带血的铁戟猛冲过去。

    “砰!”“砰!”“砰!”

    逼近的刀墙一刻不停,没有理他。他的铁戟捅在一名陌刀手的腹部,沉重结实的铁甲完全承受了战戟之力,被他击中的陌刀手甚至没有稍稍一停,头顶上,五六口锋利的陌刀迎面劈下,血光崩现,身子竟被从中间劈开,肠子鲜血流了一地,左右两口刀更是自他的双肩,将他双臂齐刷刷斩了下去。

    “啊!……”

    凄厉的惨叫,只叫了一声,就消失在天地间,分成三段的军士便倒了下去,而排成密集队形的陌刀手则踏着他的断尸,继续以稳定的步伐向前迈进。

    当他们穿上这重甲,罩上了面罩后,举起陌刀后,整个人的感情似乎也一起封闭在了铁甲之内,他们的心就像他们手上的陌刀一样冷酷无情。

    血雨纷飞,“绞肉机”接近了,被挤压向中间的叛军一层层被削成烂泥,他们竭力的反抗也造成了一些陌刀手的伤亡,可是两者之间的伤亡完全不成比例。

    一支可以正面抗衙骑兵冲锋的步兵刀阵,在丹凤门城外平坦宽阔的?br />电子书下载shuba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