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地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乱世烽烟 > 乱世烽烟第85部分阅读

乱世烽烟第85部分阅读

    来我朝已经一月有余,想必这一月时间你应该也与宋朝圣上商议好条件了吧?”

    “回陛下,臣一早才接到我朝圣上的密信,信中已经将同盟的诸多条件都已经写了给外臣。”李谷淡淡一笑,说道。

    “如此就好,那李丞相就在这里说吧,朕洗耳恭听。”李煜又是淡淡一笑,心道:“朕召见你上朝时城门还未开,你也还未醒,哪里有人给你送信过来。”

    李谷清了清喉,认真说道:“陛下想要邠州、泾州、鄜州以及延州四地,我朝圣上已经准许,但是我朝还有附加条件希望陛下能够接受?”

    “李丞相请说。”李煜面色没有任何表情。

    “我朝与唐国结盟,是战略结盟,因此这个条件也与军事有关,我朝圣上希望唐国能出兵伐辽,还希望陛下能够能接受。”李谷朗声说道,似乎很有底气李煜就会接受一般。

    李谷说完,殿下便想起阵阵的讨论声,不等李煜开口说话,就有若干大臣站出来反对李谷的条件。

    李煜制止众人淡淡一笑,说道:“李丞相也看到了,我国大臣多有意见,此事怕是不能成形啊。就算我朝得了邠州、泾州、鄜州以及延州,中间还隔着定难军,夏州、银州等州皆在李光俨手中,如此一来出兵伐辽可是要借道宋朝出兵,怕是你朝也不会同意,而朕也会心有顾忌啊。”

    “陛下,李光俨只是蕞尔小贼而已,若是陛下同意,我朝答应出兵与贵国一起剿灭李光俨部或是说服。”李谷得了赵匡胤的准许,认真道。

    李煜此时还不将李光俨看在眼里,但是他想借着李光俨要更多的好处,说道:“李光俨是异族,说服不可能奏效,若是他出尔反尔断了我军后路,抄了我军的粮草,我军可是要全部灭在辽国,朕认为只有除掉他才是最可靠的办法,所以希望宋朝能出一点自己的力量,能提供全部粮草。”

    “全部?”李谷怔怔的望着李煜。

    “正是,朕出兵消灭李光俨和出兵伐辽的所有粮草。”李煜淡淡一笑,说道:“我朝出兵北地路途遥远,军粮不好携带,因此还望宋朝能够给予支持。”

    “这?”李谷只是想到李煜要消灭李光俨部的粮草,哪里想到他要伐辽的粮草,他若是出兵十万人,这粮草可也是不小的数目,这不是他能决定的,一定要与赵匡胤禀告才是。

    “外臣不能擅自决定,还要我朝圣上准许。”李谷微叹一声,他本以为今天就可能达成协议,哪里想到李煜会狮子大开口。

    “也好,那朕就再给李丞相一些时间,还希望李丞相能够催促一下你朝圣上,让他尽快做出决断。”李煜缓声说道。

    李谷下朝,李煜也不再殿上提此事,刚刚的反对声音是李煜早就跟人说好的,只是在做个样子。唐国日益强大,吞并蜀地之后,加上苏杭湖秀四州,每年全国的粮食储备足够百姓吃上几年,百姓丰衣足食,朝局稳定,如今也到了征战天下的时候,他要求宋朝提供粮草确实是因为路途遥远不方便运输,也是为了给自己减轻负担。

    李谷下朝之后便给赵匡胤写信,之前他说写信都是在骗人,只是在吊着唐国上下的胃口,这次才真的动笔。

    信鸽从江宁府到大梁,只要三个半时辰便可到,李谷一早将信笺送出,当晚便得了赵匡胤的回复。

    李煜提出的条件被赵匡胤拒绝了,但是他提出了给银子的弥补办法。赵匡胤决定给唐国十万两银子,让李煜自己买粮草。

    李谷将这事说给韩熙载,韩熙载便叫李谷明日一早随他一起进宫。

    宋朝与唐国不同,中原早些年连连战乱,柴荣之后虽然太平下来,但是粮食却是没有丰收,他真的缺粮,不然也不会决定拿银子让李煜自己去购粮,虽然唐国这几年来也在征战,但是李煜在苏杭湖秀四州开了个好头。

    李谷认为李煜会同意赵匡胤的意见,毕竟十万两银子可以买很多粮食,足够十万人吃很久,出征打仗也根本就用不了太多。

    翌日早朝李谷再随韩熙载上朝,将赵匡胤的条件说出,李煜沉思片刻,想到宋朝的情况,不禁一笑说道:“既然如此,那朕就勉强同意了。我知李丞相思乡心切,但同盟协议签订之后怎么交接城池,什么时候出兵等等事情还要共同商议,李丞相还要留在江宁府一些时日。”

    李谷点头说道:“外臣知晓。”他心里也是异常高兴,来了唐国一个月,事情终于算是办成了。

    “殷崇义、韩熙载,同盟协议如何写,还要你们两位来与李丞相共同商议,完成之后拿给朕过目,朕认为可以,就可以与宋朝签订协议了……。”李煜说道。

    李煜本来还想在达成同盟之后去苏杭湖秀四州走上一圈,看来也去不成了。他将同盟协议之事交给殷崇义和韩熙载,出兵之事直接由他来调度,张衡已经送来书信,河西回鹘诸部皆已经答应归附唐国,他们对李光俨也是恨之入骨,同为异族,但是李光俨却是仰仗着中原王朝经常出兵袭扰河西诸部,因此张衡过去不费任何力气,便将各个分散的部落说服。

    李煜得知张衡办好又要他再留在河西,他也即将亲自出兵征讨李光俨,希望张衡能将河西诸部说服共同出兵定难军,然后再与宋朝共同伐辽。

    只是几日过去,殷崇义、韩熙载和李谷三人已经将同盟协议拟定,李煜仔细看过之后便在上面盖上印章。

    同盟协议签订之后,李谷便将消息送回,按照李煜的要求请赵匡胤下令宋军撤出四州,而李煜也要求前方的林仁肇率兵进驻邠州、泾州、鄜州和延州。李谷在唐国的任务已经圆满完成,他带着同盟协议回国,李煜也在准备着亲率大军出征。

    前方林仁肇手中有八万银枪都大军,李煜出征只带一千亲兵和两万神武禁军。

    李煜叫殷崇义和韩熙载两人监国处理朝政,同时又叫人仔细盯紧李璟、冯延巳和孙晟等人,不要他们趁着自己不在京中做出一些扰乱国家稳定之事。

    正文 第312章 出征

    更新时间:2013-5-9 1:33:01 本章字数:3623

    (求收藏)

    李煜的后宫佳丽不多,但得知李煜即将出征,每个人都很是不舍。李煜也是如此,他见宋珂大着肚子,再有两月就要生育,知道自己又不能陪在她身边,心里也微微有些歉意。

    周宪也有了身孕,不过她过来人,有过经验,李煜也不用过多的担心她。只是身边几个妻妾怀孕生子,也只有王珏生薰儿时他才陪在身边,对此他总是觉得亏欠很多,此时无法弥补也只能在战后慢慢来弥补。

    后宫中有太后钟氏掌管大局,皇后周宪以及符静娴和王珏也是异常的稳重,李煜也是放心,不用担心李璟或是某些不死心的人趁着自己不在扰乱国家安稳。

    安排好他离开之后的事情已近亥时,周宪和宋珂两人都回各自的寝宫休息,李璟便拉着符静娴、王珏、意可、禇芸儿和杨雪竹几人,脸上露出邪邪的笑意,不让几人离开。

    王珏见李煜脸上坏坏的笑容,忽然想起她和意可两人伺候他的事,不禁啐道:“陛下又想胡闹,倾城和静姝跟着陛下出征,陛下也有得吃呢,干嘛又来,臣妾才不陪着陛下胡闹,臣妾要回去看着薰儿。”王珏说完也不管李煜的表情直接轻盈的走了出去。

    李煜将几人留下时,也只有意可会意了李煜的意图,这会王珏这样说出,几个女人都是羞涩万分,符静娴甩着袖子红着俏脸,笑道:“陛下,臣妾也不能陪您了,茗儿不见了臣妾会哭闹的……。”说完她也走了出去。

    这会儿室内只剩下李煜、杨雪竹、意可和禇芸儿四人,杨雪竹可不想跟他胡闹,要是给人听去羞都要羞死了,钟氏原本就对她有看法,她可不想给她找理由来骂,不管意可和禇芸儿在场,纤细的手臂抱住李煜的腰低声说道:“姐姐祝陛下早日凯旋,姐姐等陛下回来……,姐姐再与陛下……。”

    杨雪竹这几声姐姐让李煜有些心猿意马,但见她心意已决便轻吻她一下又放她离开。

    李煜转过头来,又对意可和禇芸儿呵呵笑着说道:“你们两个可不要走了。”

    “陛下……臣妾,身子不爽利呢。”禇芸儿年纪最小,当年给禇老太爷送给李煜时她才十三岁,如今三年过去她已经十六岁,而意可却是二十有二了,李煜经常跟意可换着花样的胡闹,她早已经见怪不怪了,可禇芸儿还是第一次给他拉着要三人一起。

    意可捂着嘴咯咯笑着,拉着禇芸儿的小手笑道:“芸儿又骗人了,你红事都过去要十天了呢……。”一群女人在后宫内闲着无聊,什么话题都聊,自然也会聊到这些,意可可是清晰的记得前几日禇芸儿恹恹的模样。

    禇芸儿见意可拆穿自己,低下头睁大眼睛盯着李煜,低声说道:“陛下,臣妾……。”

    “朕不怪你欺君。”李煜呵呵一笑。

    禇芸儿身子一怔,她自从跟了李煜之后一直都是小心翼翼的,刚刚只是不想跟他胡闹,却是没想到她欺骗了陛下。她的家人因为她得了偌大的好处,虽然没了地,但是禇老太爷给封了爵,若是她犯了错给圣上处罚,她也怕家人受到连累,见李煜这么说禇芸儿连忙告罪。

    李煜在禇芸儿俏脸上轻轻捏了一下,又叫她不要多心,之后又说道:“意可、芸儿先去沐浴吧,朕随后就来……。”

    意可拉着禇芸儿一起进了汤池,两人泡在池中,水雾弥漫,两张俏脸皆是灿若桃花。

    意可正闭着眼睛享受这一刻,禇芸儿见陛下还未过来,见意可的模样便将水花杨在她脸上,低声啐道:“意可姐姐就会胡闹,妹妹觉得好羞人呢。”

    意可才不管她说什么,低声笑道:“傻丫头,陛下出征西北,路途遥远最少怕是要一年才能回来呢,一年不见陛下你不想吗?姐姐要是有倾城姐姐和静姝妹妹那样的运气就好了呢。”

    “听说西北风沙大,天气恶劣呢,也不知倾城姐姐和静姝姐姐能不能适应。”禇芸儿自然也想伴在李煜身边,幽幽的说道。

    “风沙大那又如何,能伴在陛下身边才是最好的。”意可闭眼惬意的浸在汤池中。

    李煜其实也不想带着倾城和符静姝,可是从太后钟氏到周宪以及他的两个懂事的宝贝女儿都要求他带着。之前他出征他不带女人进军营,那是因为他还没登基做皇帝,但是此时他身为皇帝,以钟氏为首的几个女子便要求他身边要留人照顾。

    李煜不同意,几人就说若是他不同意她们便都跟着过去或是不放他离开,李煜这才勉强答应下来,除去怀孕的周宪和宋珂两人,其他几人抽签,结果就被倾城和符静姝抽中了。

    倾城是乐于跟着李煜的,符静姝还在守孝期间本不想去,想将机会给了她人,可周宪和符静娴及王珏几人都不同意,她这才答应下来。

    李煜将一些琐事在吩咐下去这才走进汤池,见两位爱妃将身子都浸在水中,只将头露在水面之上,水雾缭绕让两人脸蛋绯红,透过水雾和花瓣还能看到两人隐隐约约的美/体,这一副景色煞是诱人。

    李煜不管两人低声聊天,蹑手蹑脚的直接贴着意可身边进入水中。

    李煜一进入水中,意可和禇芸儿两人便睁开眼睛,两人见他色眯眯的模样,怕他在这里胡闹都想躲去一边,却是被李煜先出一手抓住了两人的手臂,将两人顺势拉进怀里。

    禇芸儿一脸的绯红,意可轻轻白了他一眼,李煜便放开羞赧的禇芸儿,当着她的面双手握住意可的双峰,笑道:“这几日可是又长大了一些呢。”

    “陛下,芸儿还在呢……。”意可靠在李煜的怀里,也将藏在他的胸前不给禇芸儿看到。

    “芸儿在又何妨?她的可是比你的大呢。”李煜坏笑着看向躲在角一边的禇芸儿。

    禇芸儿原本就红透的脸蛋这会儿更是红艳,恨不得将头也藏进水中,不过李煜说的确实是实话,禇芸儿年纪小,胸确实要比几个未生育过的女子都要大。

    被说的羞红了脸蛋,禇芸儿看着在陛下怀抱里轻声低吟的意可,心跳也是加速,咬着薄唇睁着水汪汪的眸子盯着两人的动作,直到李煜再回头,她才羞涩的叫宫人给她擦拭身体,慌张的出池子跑回寝室。

    “陛下不要在这里胡闹呢,臣妾……。”意可嘴上拒绝,身体却是极力的迎合着,齐腰深的汤池中两人腰部以下都在水中,意可半弯着腰,手臂扶着汤池的边,檀口微启低吟声如翠鸟啼鸣,李煜一双大手扶着意可的腰肢,两人的身体紧紧结合在一起,他在水中犹如一头水牛一般极力的冲击着。

    意可被李煜亵玩的没了力气,李煜觉得水中不再刺激之后,这才叫宫人为两人擦干身体,直接抱着全身酸软的意可回到寝室。

    禇芸儿刚刚才出来不到一盏茶时间就已经睡熟了,将洁白的脚丫和光滑的小腿都露在外面,李煜将意可放在榻上,便掀开被子钻了进去躺在两个美人中间。

    意可刚刚在浴池中没了力气,这会儿也是夹/紧双腿不再给他机会,将他推向被惊醒的禇芸儿。

    一夜欢好,春风几度,李煜早起告别温香软玉的床榻,将两个睡熟的爱妃被子盖紧,洗漱穿戴整齐这才出了寝宫。

    周宪、符静娴和王珏、杨雪竹等人这会儿已经是等在外面为李煜践行,李煜今日出征一走最快回来怕是也要一年时间,几人都是早起依依不舍的与夫君告别。慕儿、瑾儿、仲寓也是早起,看着父皇要离开,也如他们的母亲一样眼里噙着泪,小孩子的感情来的更炽烈一些,慕儿、瑾儿和仲寓直接拉着他的衣袍不肯他离开。

    李煜也不想与妻妾子女分离,叫妻妾将将孩子带回去,正在这时永宁公主李雪瑶便跑了出来,叫道:“皇兄,等等……。”

    李煜回头向李雪瑶看去,见她刚刚起身头发还散着,笑道:“雪瑶怎么这么心急。”

    “皇兄今日出征,皇妹也给皇兄送行嘛!”说着李雪瑶就拉起他的手,将一个香囊递给他,又翘脚怕给人听见低声说道:“是敏娘姐姐送给皇兄的。”

    李煜看着香囊,放在鼻子前闻了一下又淡淡一笑,回头望了一眼周宪。转身回到周宪身边,将香囊摆弄在手里,说道:“是敏娘送来的,香囊我带走了,这事宪儿去跟敏娘说吧。”

    李煜又一一与妻妾儿女拥抱,然后便跨出后宫。

    周宪看着李煜的背影,不明所以的呆呆站在那里一动不动,她不知陛下是想她跟妹妹说他会娶她,还是要她去拒绝妹妹。

    符静娴看着陛下以及跟在他身后的两辆马车以及十数个宫人离开,拉着周宪的手臂,轻声叹道:“陛下就喜欢姐妹通吃,静姝这次怕是也要被他吃掉呢。”

    周宪微微一怔,随即啐道:“静娴就会乱说,敏娘才多大的人,陛下可是看着她长大的呢。”

    “谁说敏娘了,陛下怎么想我不知道,可敏娘怎么想娥皇还看不出来吗?”符静娴摇头苦笑。

    周宪脑子里想着这些年来发生的事情,想着敏娘打小就说要嫁给姐夫,那时父母以及所有人都将她的话当成无忌的童言,可是时光如水般流逝,如今敏娘已是十一岁,再过几年就要到出嫁的年龄,想着她今日将香囊送给陛下暗许终身,周宪不禁无奈叹了一声。

    周宪觉得很是烦闷,想着妹妹暗许终身,想着夫君远征心里也空空的没有着落,轻抚了一下小腹,幽幽的叹道:“也不知陛下在孩儿出生前能不能回来……。”

    符静娴也轻叹一声,说道:“我们几个姐妹里,只有双玉姐姐幸运,陛下看着她生出薰儿,珂儿再有两月也要生了,陛下一定是赶不上了,娥皇虽然还有六月,可也很难说呢,只希望陛下一切顺利吧。”

    瑾儿站在两人身边听着母后和姨娘说话,拉着慕儿姐姐的手,天真的说:“母后和宋姨娘一定要生弟弟呢,等弟弟们长大了就可以代父皇出征,父皇就可以在宫中陪着母后和姨娘了……。”

    正文 第313章 战略部署

    更新时间:2013-5-10 1:32:40 本章字数:3261

    (求收藏)

    李煜大军抵达成都府已经是七月中旬,正是天气燥热之时,天气炎热,再加上身边带着两个女人,行军速度一直快不起来。照着这个速度走下去,距离前沿阵地至少还要一月时间,李煜虽然迫不及待的想飞过去,直接砍掉李光俨的狗头,但天气原因居多,他也不得不放缓行军速度。

    从唐国与宋朝签订协议,宋军开始退出邠州、泾州、鄜州和延州那日起,林仁肇也将大军向四州开去,不过一直看着两国动向的李光俨却是占了先机,趁着林仁肇从凤翔府出兵不及时,他直接派两万人将延州抢了去。

    李光俨虽然长得五大三粗,可人脑子却是十分的活泛,唐宋两国同盟,宋朝让出邠州、泾州、鄜州以及延州给唐国,目的已经很明显,李光俨若是再不动,那么他就只能等死了。

    对于李光俨抢占延州,宋朝和唐国都没有直接的动作,宋朝将土地给了唐国,那就与他们没了关系。而林仁肇想抢回延州,李煜却是要他等着自己赶到,一起用兵。不过之前李煜想除去李光俨,只能没有借口的先出兵,如今却是直接找到了理由。

    李光俨得知唐宋两国同盟,宋朝将四州出让给唐国,唐国的目的已经是昭然若揭,而他最近又听说河西某些小部落有暗中动作,原本河西一些小部落都被河西军节度使申甫明以武力压着,但是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动作频繁,有很多李光俨未听说过的人杀了部落首领取而代之,几个小部落拧成一个中型部落,然后几个中型部落又不知给哪股力量结成一个大部落,游离在河西节度之外。

    而申甫明也不出兵镇压,他们也没有与六谷蕃部和甘肃二州的回鹘军也有任何的联系。

    李光俨很怕他们是直接冲自己来的,毕竟相对申甫明的武力压制,他做的可是杀人越货的勾当,他是经常带着一干人马去马蚤扰那些弱小的部落。

    当然比李光俨更为恶劣的是朔方节度使冯继业,这个杀了自己老子上位的人,对手下士兵从不爱惜,更不将少数民族放在眼里,他可隔三差五的就率领大军袭扰部落,惹得那些部落以及生活在河西的汉人怨声载道。

    李光俨虽然也经常做这样的事情,但之前河西诸部都被申甫明压制着没有统一,可是如今统一下来他也看到了威胁。李光俨不得不想办法来安抚河西新聚集起来的部落,趁着唐军未到,他将延州的防守扔给部下,亲率大军去征讨冯继业以安抚河西部,希望能改善一下两方面的关系,不希望他与唐国作战时给河西部落偷了后方。

    李光俨带兵出发灵州,李煜已经从成都出发向鄜州而去,他要先打下李光俨抢下的延州,然后再逐一的吞并夏州、银州等地。

    宋朝国内对此时西部的局面比较关注,虽然说与唐国同盟,但是赵匡胤也不敢放下心将西部的兵力全部撤走,名义上为了防着李光俨,其实也是在防着唐军。

    河西诸多小部的统一正是张衡的杰作,他从江宁府出来只带着十数人,凭着自己的聪慧谋略将不信任自己的人利用部落间的争斗除去,又抛给他们一个巨大的诱惑,将其整合在一起。

    半年时间下来,张衡手中已经集结了八万人的大军,其中有少数民族占了一半,另一半则是河西军申甫明手下的汉人士兵。

    河西的汉人不在少数,凉州、瓜州、沙洲等十一州皆有大量的汉人,而归义军沙洲和瓜州如今就给汉人控制着,节度使就是曹元忠。除去甘州和肃州被回鹘控制之外,其他都在汉人的手中,当然也是因为甘州和肃州,将河西军和归义军分隔开来。

    但也因为唐朝时吐蕃杀到长安城下,河西凉州就成了唐朝和吐蕃的边境之地,凉州以西甘州和肃州以东的很多汉人被故国丢弃,多年以后都给藏化,逐渐的与生活在这一带的藏人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以阳妃谷藏人为主的六谷蕃部。

    六谷蕃部与甘肃二州的回鹘人来往密切,时刻威胁着凉州的安全,申甫明也因为此才同意归附唐国。

    李光俨杀向灵州,同时也给申甫明以及被张衡控制下的部落送去书信,说是为了帮助他们剿灭风继续,试图安抚河西这些可能对他产生威胁的人。

    张衡和申甫明接到书信时正在与诸多小部落的首领一起饮酒,张衡当着众人的面将自己的想法说出,众人早就对冯继业和李光俨恨之入骨,不做任何犹豫都纷纷表示同意。

    张衡的想法便是先按兵不动,待李光俨和冯继业两军消耗差不多时主动进攻,一举将两人全部消灭,也顺势将灵州拿下。

    李煜离开江南一路奔波入蜀,再由蜀地进入鄜州共计用了三月时间,进城之后李煜先将倾城和符静姝两人在驿馆安顿下来,然后便将林仁肇、郑元华、崔福、申屠令坚等人召集到一起商议何时出兵。

    李煜一路上几乎每天都能收到前方送来的消息,张衡每日都会将河西的消息给他送来,林仁肇也会每日都将延州的情况送出。

    因此他人还未到就已经知道李光俨率领四万大军杀向灵州,与冯继业大战三天三夜,刚刚将灵州打下一个缺口,城两军还在厮杀之际,就给张衡和申甫明带兵抄了后路,在八万大军的合力进攻之下冯继业被当场射杀,而李光俨只带着不足百人的残兵逃了回去。

    张衡与申甫明只用很微小的损失便取得了灵州,同时在李光俨逃跑之后也将附近其他小城控制在自己的手中,全军休整只等与李煜一同进攻夏州。

    李光俨带着轻伤逃回夏州,延州他便打算放弃了,之前他带着四万人出征灵州如今回来不足百人,延州两万人,夏州和银州等地还有六万军队,还有一些拿上武器就可以参战的百姓,算在一起也要十万人。李光俨也曾听说李煜大军的勇猛,他不想将两万人留在延州白白的消耗掉,意图将兵力集合在一起共同抵抗唐国大军。

    李煜正在与众人讨论是否应该趁着李光俨战败逃回立即出兵,便接到李光俨定难军从延州撤出的消息。李煜深怕有诈,派斥候过去打探,然后说道:“李光俨在灵州被张衡和申甫明击败,四万人只回来不足百人,若是延州的两万人都退了,那他就是想稳守了。”

    林仁肇附和道:“陛下,臣认为应该立即发兵延州,将我军的阵线提前,然后再与张衡共同出兵夏州。”

    李煜淡淡一笑,说道:“叫张衡和申甫明回凉州,准备进攻六谷蕃部和甘肃二州回鹘部,李光俨这里有我们就够了,此次出兵最主要的目的还是伐辽,李光俨、冯继业以及甘肃二州的回鹘部和曹元忠等等都是微不足道的,张衡和申甫明若是能打下六谷蕃部,再消灭甘肃二州的回鹘人之后,归义军曹元忠若是不归附,那就也将他消灭,用自己人……。”

    对李煜的说法众人都很认可,李光俨总体人数虽然多余银枪都,可是他军中皆是骑兵,守城对他们来说根本就不是优势,进攻才是真正的优势,而李煜手中的骑兵和陌刀兵都能克制他的骑兵,无论是李光俨出兵还是死守,他都很难有胜迹。

    事情商议完毕,李煜叫众人先回去休息,等待明日斥候送回的消息再决定是否向延州进发。回到鄜州驿馆,李煜见倾城和符静姝连日行军劳累,两人已经睡下,他也不去打扰两人,看过地图之后也沉沉睡去。

    天色将亮,从延州送回来的消息便传到了鄜州,李煜早起接到消息便命令林仁肇先行带着四万人去延州,又安排他带来的两万神武禁军留下一万防守鄜州,不要被宋朝趁乱偷了城,他则是率领五万人随林仁肇之后向延州进发。

    两天之后,九万大军大军先后赶到延州,李煜刚刚进城,见城内一片惨象,不知道林仁肇坐下的错事还是李光俨,直接将林仁肇找来问了清楚。得知这一切都是被李光俨部搞的,李煜对战事更有了一些信心。

    一个军队能否打胜仗,从最基本的细节就看出来,李光俨不节制部下,没有任何军纪,从延州城内的惨象就能看得出来。事实也是如此,李光俨两万大军从进入延州之后就开始为祸百姓,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离开时又裹挟了大量的钱财和汉族女子。

    李煜亲自下马安抚了一众百姓,许诺为他们报仇,然后又命令张洎带人逐一安抚百姓,同时又将斥候放出,查探李光俨在夏州的动向。

    李光俨从灵州逃回受了一些轻伤,此刻正在夏州城中养伤,此时夏州城中有四万守军,李光俨认为应该可以应对李煜的大军了,只要自己稳守不出,夏州虽然不是大城,但在西北为了防御敌袭,但城池也修建的很高很厚,李光俨认为唐军应该没有任何办法。他却是不知李煜手中此时除去几年之前的zy包之外,已经研制出了简易的火炮,当然这个时候所谓的火炮还是根据投石机原理制出,不过却是比投石机轻便简易了很多。

    正文 第314章 招降

    更新时间:2013-5-11 8:40:59 本章字数:3465

    (求收藏)

    张衡和申甫明两人正在灵州等着李煜的诏令,两人已经做好了发兵夏州的准备,配合李煜大军一举将李光俨打掉,张衡手下羌夷等部落大军也对进攻李光俨报仇雪恨充满了期待,可是等了几日才接到消息,李煜命令他和申甫明两人率军消灭六谷蕃部和甘肃二州回鹘部,再与瓜州和沙洲的曹元忠取得联系,若是两人不从便将其消灭。

    对此张衡和申甫明两人倒是没有太多的想法,只是他手中还有很多之前给李光俨欺压的羌夷部落,这些人都需要安抚一下,虽然张衡将这些人集合在一起,但是与申甫明手中的正规军相比,这些羌夷军队纪律性相对来说很差,还需要进一步的训练管理。

    张衡对安抚羌夷部落的情绪之事很有信心,放下从延州送来的书信,直接对申甫明说道:“申将军,陛下要你我二人消灭凉州附近的六谷蕃部和甘肃二州的回鹘诸部,将军认为我们手中这近十万人能否取胜?”

    申甫明将地图找出,指着地图上的位置,说道:“阳妃谷在这里,这里山路崎岖不宜出兵,而且我军不熟悉路很容易进入敌人的包围,再有这一带有很多被藏化的汉人后裔,中原王朝内乱时将其抛弃,他们便依附在当地藏人生活,我们出兵天时地利人和三点皆不沾一,很难取胜啊。

    而出兵甘州和肃州,六谷蕃部这一带也是必经之路,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任务,当年吾父就是因为镇压不利给撤职回了中原,若是贸然出兵惹出六谷蕃部以及当地百姓的反抗怕是也不好处理,这些百姓平时狩猎放牧为生,但一旦作战便可全民为兵,人数算下来也不比你我手中的军队要少啊。”

    张衡拧紧眉头盯着地图沉思良久,说道:“过会儿某去与手下羌夷部落首领去说,明日你我将兵力调回凉州,这里只留下一万人驻守,回凉州之后申将军要日夜操练,你我手中的军队看似战斗力强悍,但是纪律性还是太差遇到强敌一定会出乱子,某趁着这个时机带上几人化装成商贩去六谷蕃部查探一番。”

    申甫明微微一怔,忙劝说道:“如今河西局势紊乱,将军可要小心决定,平日里六谷蕃部就对汉人甚是防备,这会儿怕是更会严格,你我二人足可以将这里的实际情况与陛下说出,等待陛下消灭了李光俨之后再出兵共同对付六谷蕃部。”

    张衡淡淡一笑摇头说道:“某心意已决,回到凉州之后就出城,还望申将军能给予全力支持。”

    两人相识才不过半年时间,这半年时间以来申甫明对张衡了解很多,见他心意已决便不在劝说,似是无奈的叹道:“既然将军已经决定,那我们明日便先回凉州,回去之后再做具体的计议,是去还是等陛下到时再做决定。”

    申甫明如此说也是因为他怕六谷蕃部的藏人发现他的意图,识破他的身份,毕竟此时是战时,在他们的地盘给人发现,张衡怕是也只能任人宰割。

    张衡微微一笑,说道:“如此也好。”他知道申甫明是为了他的安危才会这样说,但他在嘴上这么说心里却是已经决定下来,他是一定要去六谷蕃部的,若是不去就不可能知道他们的具体动向和人数以及战斗力和地形等等情况,作为银枪都斥候首领这也是他应该做的事,只要能将这些掌握清楚,那么打下六谷蕃部就要容易很多。

    李煜在延州驻扎四日,得知张衡与申甫明两人返回凉州,再听说张衡准备去六谷蕃部去打探消息时,沉思了良久也没有开口说一句话。他明白想要收复唐朝故土,这事就一定要有人去做,而张衡为人狡猾聪明、诡计多端,他相信张衡一定能将此事做得很好。

    此时李光俨据夏州死守,用四万骑兵守城,李煜在得到消息之后便立即决定亲率大军向夏州进发,他要以八万人的优势去功四万守军的夏州城,他手中有攻城利器,又有着从未曾尝过败绩的银枪都大军,这是他引以为豪的一支军队,夏州城一旦被唐军包围,李光俨在被包围之前不选择逃跑,那么等待他的只有死路一条。

    李光俨只是听说李煜手中的部队强悍,但他知道那都是面对吴越弱兵以及蜀地数量的宋朝大军,李光俨不将吴越弱兵和蜀地宋朝蜀军放在眼里,心想着若是他处在李煜的位置,也可以带着自己手中的军队打出如此战绩,因此他认为四万大军守城,况且城中弓箭、滚石、横木等等防御攻城的武器都准备妥当,李煜的银枪都大军无论多么强悍都没有任何机会。

    延州驿馆之内,李煜又在劝说着倾城和符静姝两人,两人得知李煜即将出征也要跟着一同前往。李煜拉着二人的手臂笑道:“朕出征要驻扎在营帐之内,这样不太合适,规矩是朕定下的,朕去破坏这个规矩会给全军上下带来不好的影响,所以等朕打下夏州之后再派人过来接你们二人过去。”

    符静姝不满的说:“陛下,规矩是人定的,又不是死的,陛下什么时候也恪守陈规了呢?之前的陛下可不是这样的人呢。”

    “臣妾可是受了太后的命令要时刻陪在陛下身边,伺候陛下的生活起居呢,这可是太后的命令呢。”倾城也附和道。

    两人七嘴八舌的说了一大通,李煜无话反驳,他想到自己若不是带着两人,这两人便很有可能偷偷的跑过去,这样就更糟,一路上两个弱女子出了问题,他可是会心疼死,只好无奈的说:“明日出征,你们两个扮成男儿装扮,让那些宫人也做如此打扮。”

    李煜这番说过,两人这才露出笑脸。

    翌日一早,李煜将一万神武禁军留守延州,便率军向夏州进发。

    大军缓缓行军两日,抵达夏州城外十里驻扎之后,李煜便叫人给李光俨射去招降书。

    这几日李光俨的伤养得也差不多了,得知李煜八万大军来袭,便命令全军日夜严守不给李煜任何机会,他虽然看轻李煜,但是对于八万大军还是异常小心。

    李煜大军驻扎在夏州城外的第一日午后,城头传令兵便送来李煜的招降书,李光俨看了两眼便将招降书撕个粉碎,然后又命令文书给李煜回了书信,叫传令兵送下城去。

    李煜接到李光俨叫人送出的书信,不禁摇头苦笑,李光俨在信中说他罔顾人伦、篡夺父亲江山、杀害叔父和兄弟、娶了亲姐姐为妃等等一切事情都安在了李煜的头上,他唯一说对的就是他亲自打断了李从善的腿。

    李煜看过信件便将信使再叫到营帐之内,眯眼笑道:“你回去与李光俨说,朕一日之内攻下夏州,取他的狗头。”

    信使不敢多说心道李煜口出狂言,夏州城高墙厚他八万大军怕是都填上,也未必拿的下。李煜不杀信使让他回去传口信,他侥幸留得一条小命回去。

    信使回到夏州城,被人从城头顺下的筐拉上城去,一众守城兵都说他命大,跟他笑着打招呼,毕竟李光俨所写的那些东西足以让一个人愤怒了。

    信使有李煜的口信,不跟这些守城大兵多聊,回到将军府便将李煜带给李光俨的的话直接说出,“将军,李煜那厮说他只需一日便可攻下夏州城,取将军的狗头。”

    李光俨刚刚见信使回来还觉得很是奇怪,心道:“李煜倒是一个好脾气,本将军这么骂他居然没有任何反应。”

    可是再听这信使说的话他就恼了,心道:“李煜说取狗头,你就不会换个词,在本将军面前还敢如此说,当真该杀。”

    李光俨盯着信使,咬紧一口黄牙,又恶狠狠的说道:“来人,把他砍了,将他的狗头给李煜送去,就说李煜要是来攻城本将军就将项上人头砍下当球踢。”

    李煜看着摆在几案上的人头,倾城和符静姝两人给吓得躲在一边,李煜没心思跟李光俨玩这些,叫人将人头扔出去喂野狗,又叫大军今日好好休息一夜,明日准备攻城。

    符静姝见传令兵出去,便扶正小帽坐在李煜身边,柔声道:“陛下明日亲率大军攻城,今日就要早些休息,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