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地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乱世烽烟 > 乱世烽烟第47部分阅读

乱世烽烟第47部分阅读

    的路上杀了万人无辜百姓……。

    李从嘉看着一则则消息,脸上闪着不同的表情。

    高保融两兄弟进京之事李从嘉已经不再关心,就算李璟用毒酒毒死两人也与他无关,只能求两人福禄多一些。

    周朝柴荣亲征大军在陕州遇到大雪,阻碍了去路,李从嘉倒是希望这雪下的再大一些,将柴荣阻隔上十天半月时间再放晴,等雪融化还需要一些时日,这样就要柴荣耽搁一些日子,如此则是又能给唐国争取一些时间。

    他最高兴的还是林仁肇烧了邵可迁四万人吃一年的粮草,现在吴越和唐国粮食产量李从嘉多少了解一些,邵可迁这边带着一年的粮草,罗晟也带了一年的粮草来湖州,这样算下来八万人吃一年的粮食就要五十万石,无论是从吴越现在的经济情况来说还是粮食从储备来说,怕是秀州城内都不会再有及时的供应。

    从此中李从嘉也能推断出秀州城内的粮食储备怕是不多,若是柴荣耽搁时间很多,这边李景遂倒是也可以采用围城的办法,让秀州城内自己消耗,直到支撑不下去。

    李从嘉不知李景遂是否知晓柴荣被隔在了陕州,也不知道他是否知道林仁肇烧了邵可迁部一年的米粮,分析过后李从嘉沉思片刻,将两条有利于作战的消息和自己的分析叫张洎写在信中,派斥候将信件给秀州的李景遂送去,希望他能够从中做出选择。

    对于李弘冀杀害无辜百姓的事,李从嘉此时没有太多的想法,毕竟还在战时,他就算是要上报也不会在这个关键时候,若是父皇责怪下来,下手太重造成李弘冀的不听调令给战事带来消极的影响就有些得不偿失了。

    不过李从嘉的担心倒是有些多余,就算是李弘冀受重罚,他也会受着,虽然他很是自大,但也明白一个道理,想要坐上皇位就要表面上听从父皇的意思。

    不说李弘冀会不会因为重罚而不听调令,就是李璟也不会糊涂的在这时处罚李弘冀。

    而他也不知事情的真相,不知这是李景遂和姚君生给李弘冀下的套。

    李从嘉放下手中的一些琐碎消息,交给张洎要他找出有用的消息再交给他。刚刚伸了个懒腰,想出门活动活动,就见林仁肇急匆匆跑了进来。

    林仁肇喘着粗气说道:“殿下,十里外发现吴越万人大军,吴越大军已经在十里外扎营……。”

    李从嘉眉头皱起,一边往外走一边问道:“斥候怎么才发现?”

    “张衡认为吴越守军是在试探我军,一直在盯着,斥候也才回来。”林仁肇为张衡辩解道。

    “吴越是谁将领?可带了攻城器械和战备物资?”李从嘉问道。

    “将领是孙承佑,没有任何的器械和重要物资。”林仁肇跟在李从嘉身后。

    李从嘉回头对身后的侍卫说道:“叫所有将领去南门城头议事。”

    走上城头李从嘉拿起望远镜看着十里外的吴越大军,自言自语道:“孙承佑在这里扎营,喻意何为?”

    良久,放下望远镜李从嘉皱紧眉头说道:“孙承佑吃过我军大亏,不可能只派出一万人在长兴县城外驻扎,派斥候出去看看这股部队后边还有没有其他的军队藏着,这很有可能是一支诱惑我军的饵。”

    “殿下,是不是派兵出去试探一下?”郑元华放下望远镜问道。

    “暂时不要,要看斥候回来能带回什么消息。”李从嘉摇头,再次拿起望远镜,见吴越军营内一副井然有序的样子,似是下好了的圈套在等着自己往里边钻去。

    他自然不能如此贸然的派出大军去进攻,若是落入了敌军的圈套,自己有所损失也会影响大局。

    吴越军虽然没有骑兵,但是他此时敢在此地驻兵就可能做好了一切布置,有信心给自己的骑兵造成伤害。

    李从嘉不知吴越谁出的主意,想来想去只能想到是新来的中直都将领罗晟出的主意。

    “殿下,吴越军要是攻城必定会有器械,可是此时手中没有大型的攻城器械,意图应该不是攻城,而是想扩大防守范围将我军压缩在长兴县以北,让我军对湖州够不成任何威胁,更无法牵制秀州的援军,若是依属下这么看,在吴越孙承佑部队后方应该还会军队驻扎来做防御保护。”郑元华再次说道。

    “依元华这么说吴越军在秀州有动作了?有没有可能吴越又从杭州出兵送粮?”李从嘉沉思后问道。

    “或许有,但也可能只是湖州自己的部署,将我军从南太湖平原赶出,如属下所想若是我军出兵攻打孙承佑部,驻扎在孙承佑身后的部队会立即上前支援,我军皆是骑兵对步兵虽然有优势,可是吴越湖州军加在一起此时有四万人,贸然出兵吴越利用人海战术也会将我军拖垮掉。”郑元华说道。

    林仁肇经过他郑元华的分析也接话道:“若是我军贸然出兵穿过湖州去袭扰后方,那么湖州军就会趁机攻城拿下长兴县,而我军的防守就又要分兵两地来部署,这样就露出了破绽,因此殿下只能稳守。”

    李从嘉眉头拧紧,说道:“这罗晟倒是比钱弘偡有些计策,他这一步棋是真的将我银枪都的部署打乱了,但愿皇太弟在秀州的进展顺利,吴越朝中也没有再度增兵。”

    “吴越在秀州已经有四万人,应该不会再增兵了。”张洎说道。

    “湖州防线扩大很有可能是吴越朝中的主意,为了防御我军再去南太湖腹地袭扰,此时不增兵,可是送粮倒是有可能,林仁肇的一把火烧了吴越可供四万人吃一年的粮食,秀州城内应该不会有太多的存粮,若是钱仁俊想死守必定会向朝中求粮食。”李从嘉淡淡的笑道。

    林仁肇虽说是有意烧粮却是不知他烧掉的粮食有这么多,不禁一怔,道:“想不到属下还立了大功”

    “你的功劳战后本王一起上报。”李从嘉笑着从张洎手中拿过他刚刚收到沙河帮和斥候整理过来的消息。

    林仁肇翻看了两眼笑道:“湖州此举还真有可能是为了防备我军再次袭击送粮部队而准备,殿下是不是再趁机做一次?”

    “没这必要,你放火烧了人家的粮食被人偷了老窝,我们也是得不偿失,不如不做的好。”李从嘉摇头,随即又吩咐张洎给秀州李景遂写信,说明湖州的情况和众人的分析再次叫斥候送出。

    李从嘉回头见众人都盯着自己,笑道:“诸位不用太担心,湖州军这阵势不是为攻城而来。”

    “若是吴越不是为了粮食,而是针对我军做的防守一直不撤军怎么办?”张洎担心收集不到吴越内部部署的情报,问道。

    “那我们只能等皇太弟拿下秀州,两军合力进攻湖州。”李从嘉笑着。

    李从嘉为了消解诸人心中的压力又是一笑道:“我们要有些耐心,毕竟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防守,之前做的一切已经很好,如今只是被湖州军堵住了出路而已,但也没有完全堵死,斥候还可以乘船进入南太湖腹地收集消息。”

    “若是皇太弟能用好zy包,不出十日秀州就会拿下,那么湖州必定会撤军回到城中死守,我军合力拿下湖州也指日可待了。”

    众人见李从嘉说的轻松,脸上才露出一丝轻松的笑容。

    李从嘉望着天空薄薄的一层云雾,沉思片刻又说:“诸位也不要为战事心急,北方柴荣亲征,但是已经被大雪阻隔在陕州,怕是一时半会儿也无法抵达凤翔府支援,我军现在还有大把的时间来收拾吴越,只要在柴荣打退蜀军之前我军拿下秀州和湖州,之后的事情就不用太担心。”

    唐国若是拿下秀州和湖州以北之地,那么吴越就彻底偏居在东南一隅,吴越国富裕之地只在苏州、秀州和湖州三地,没这了这三州吴越的粮食产地,从今往后就要靠着越州和明州,海潮回灌,恶劣天气经常会给这两地造成严重危害,若是倚重这两地吴越吃饭都难以温饱,就不用说打仗了。

    周朝也不可能为了一个已经残败的吴越国与唐国结怨,撕毁同盟,将两国推上战争的边缘,如此一来周朝只能看着唐国将吴越吞掉,看着唐国一步步的蚕食留从效,蚕食南汉。

    正文 第172章 秀州战(一)

    更新时间:2013-2-7 8:17:52 本章字数:3336

    (求推荐,求收藏!)

    众人散去李从嘉与张洎还站在城头,这时张洎忽然问道:“殿下,对蜀国向我朝求援有什么看法?”

    “求援?”李从嘉一怔,“这是什么时候的事?”

    “就是今日一早收到的消息,圣上还要殿下给个回复,属下已经将朝中送来的文书放在您的几案上了。”张洎说道。

    “可能是本王疏漏了吧。”李从嘉也不在意,笑着说道:“蜀国的十万匹蜀锦算是白花了,你代替本王回信说唐国正在对吴越用兵,正是紧要关头抽不出太多的兵力,希望他们能够再派出兵出去秦凤二州去抵抗周朝大军,我军打败吴越之后立即出兵。”

    “蜀国不可能不知周朝与我国同盟之事,是不是其中还有别的用意?”张洎点头随即又问。

    “不管孟昶有什么想法,都先让他自己去拼吧,蜀国与周朝拼得你死我活,我们拿下吴越才能更轻松的对付残余的力量。”李从嘉笑道。

    “出兵之事也不能给蜀国留以口实,不能有书面的文章,还是派人送去口信的好,不然蜀国将我唐国的书信拿给周朝看怕是会对我国不利。”张洎说道。

    “就按师黯所说去做。”李从嘉心情不错的笑着。“同时将这边的情况也报上去,免得朝中有些人拿此为借口攻击本王,顺便再将林仁肇的功劳也报上去。”

    对吴越湖州军突然的改变,李从嘉在一见到之后确实有些措手不及,但仔细分析之后认定他们无意发动对长兴县的进攻,只是为了防守就放下心来。

    派出去的斥候在午后全部归来,从湖州到长兴县近五十里的地界里,斥候发现了三股部队,第一股就是李从嘉眼前能看到的孙承佑的一万人部队,他的身后西南十里之外还有一支万人部队由刘元弼率领,而刘元弼的身后他的后方十里处正对着孙承佑部的正后方,还有由陈询率领的五千军士,陈询的身后则是湖州城。

    李从嘉看着地图标出吴越湖州军在城外的部署,整个防守部署已经将天目山余脉到太湖南岸这一侧几乎都包进其中,可以说是让他无法再派大军向南太湖腹地进军。

    见此李从嘉是彻底放下了再出兵的想法,他相信只要李景遂能够很好运用zy包将秀州城拿下,那么湖州伸到前沿的防守就自然会解除。

    秀州城外,此时唐军大营之内李景遂大军已经整备完毕,唐军大旗随风瑟瑟飘摆,马儿偶尔嘶鸣两声,战士们心态却很是轻松。

    李景遂望着不远处秀州城墙上透亮的火光,盘算着今晚的进攻会是如何结果。

    自从进邵可迁部进城之后,秀州守军已经由原来十二个时辰值守,转变成由秀州守军和上直都轮番值守,钱仁俊要时时保证军士的清醒以防备唐军如拿下苏州城那般偷城。

    秀州城墙不高,但是此时针对唐军做出的防御已经很是完备,唐军只要迈过城外的护城壕就会被人发现,从唐军所对北门这一侧的护城壕到城墙这一段距离,吴越守军已经全部布上了铁蒺藜,只要唐军一来一定会受其影响。

    秀州城上不时的看着唐军大营的动作,虽然看不清具体在做什么,但是对于大体的情况也是能猜个八九分,这边李景遂刚刚才将全军集合起来,训话之后刚准备出兵,秀州城上的守兵便发觉了唐军的意图,立即敲响了挂在城楼上的警钟。

    李景遂远在十里之外也听见了秀州城墙上的钟声,眉头微微蹙起,他身后的姚君生也听见钟声低声道:“殿下,看来钱仁俊和邵可迁早就做好了准备。”

    “不管他是否准备好,我们今晚都要试一试。”李景遂一如既往的坚定说道。

    “殿下还是要小心一些,不能在此丢下太多的人,秀州守军不可能轻易让我军靠近城门,城外的护城河最窄处也有三丈宽,虽说是冬季但上面只有一层浮冰,郑王殿下派来的人说这东西不能沾水,我军首先就要想办法过河,然后我们还是要确保能将zy包安全的送去门口才行。”姚君生见军中此时准备的不够充分叹了一声说道。

    “叫前军准备填土,将护城河填上。”李景遂低沉着声音说道。

    “殿下,填土还不如叫人去砍伐树木搭桥过去。”姚君生建议道。

    因为秀州城小,李景遂在苏州战后便将过护城河的器械留在苏州,来到秀州之后李景遂还没亲自近身到护城河附近看过,只是认为冬季枯水填土就能解决问题,姚君生却是亲自去看过一次,最宽处河水宽十几丈,深度也有数丈,冬季水不丰沛但最窄处三丈,最浅处也有近一人深,要是填土可是要费力很多,一边填土还要一边防着秀州城中射出的箭矢,在这损失太多人更是得不偿失。

    李景遂听姚君生将秀州护城河的宽度说出便同意了他的建议。

    李景遂驻军的后方就是一片树林,听过之后他就想到砍树搭桥要比填土来的快又安全,就吩咐身后的侍卫带人去做,同时他还在想着是不是要做些防箭的大盾,让去送zy包的军士们顶在头上,也会给其他配合的军士减少一些伤害。

    李景遂见自己能够举一反三不禁一笑,再次回头又吩咐侍卫去做百个能将一个人周身全部护住的大盾牌。

    全军六万多人,又有足够的木材,只耗时不到一个时辰便将李景遂需要的东西全部制作完成,李景遂命令军士悄悄的将数十个简易钉在一起的木桥用木筏搭过护城河,又将盾牌发给去安放zy包的百人。

    一身黑色顶着大盾牌去安放zy包的军士们才悄悄的摸过河,李景遂的心瞬间拧成一团,就在这时只见百人前军近十人都跌倒在地惨叫起来。

    “有铁蒺藜,小心。”安静的夜里李景遂能听到前军的喊声。

    “殿下,从这到城门还要近百步,若是都有铁蒺藜怕是伤亡损失很大啊,就算是炸开了城门,我军也进不去啊,是不是先停下来?”姚君生说道。

    见李景遂没有任何反应,姚君生又说:“天色太晚,铁蒺藜又很密集,我们是还是要谨慎一些……”

    “叫他们撤回来,回去商议之后再说攻城之事。”李景遂现在也怕伤亡太多对以后的作战不利,随即命令道。

    百人去安放zy包的军士已经伤了一半,都是因为这铁蒺藜,李景遂看着军士退下来,才与大军一同回到营地。

    李景遂回到军营将所有的将领召进大帐,商议明日怎么处理铁蒺藜的问题,先前在苏州战场上李景遂没有遇到这样的情况,自然就没有想到秀州会采用这样的防守武器。

    过河的军士口述从护城河到城下应该都是密布了铁蒺藜,从这也看出了城内钱仁俊和邵可迁的死守之心。

    李景遂皱着眉头,脑子不停地想着破解之法,但凭借他的脑子着实想不出任何的办法,唯一有的就是让人硬趟过去。

    “殿下,嘉兴城周长二十里,不可能每一面都有铁蒺藜,我军不妨先去试探一下其他的三个方向。”姚君生沉思良久说道。

    “其他方向?”李景遂目光转向姚君生立即说道:“立即就派人去探查。”

    秀州治所在嘉兴县,嘉兴县相对苏州来说小了很多很多,城墙也才一丈三尺高,面对唐军六万多人的大军很有压力。

    不管城内多少人,若是不采用一些其他方法,这低矮的城头怕是一瞬间就会被唐军占领,因此钱仁俊不得不命人赶制出了一些铁蒺藜,放在唐军主攻的北方,其他三个方向倒是没有,不过城内的铁匠铺子正在加班加点的赶制。

    李景遂手下的亲兵队长于恒亲自带着数十人的军士绕去东西南三个城门,仔细的检查了一番便回到营帐之中。

    于恒回到营帐便迫不及待的喊道:“殿下,其他三个城门都没有铁蒺藜。”

    李景遂脸上露出一丝笑意,问道:“三个方向哪一面护城河最狭窄?”

    “回殿下,只有西侧有一段河宽不到三丈。”于恒回道。

    李景遂将人打发下去便拿出地图,仔细的看了两眼之后再次下令整备军队,全军连夜悄悄的出营从西门发动进攻。

    秀州城内钱仁俊见唐军撤退了,心里不禁为自己的杰作感到欣喜,邵可迁也是有些喜不自禁,只有路彦铢心里还有些担心。

    “下官去看看铁匠铺子要他们连夜开工,”三人在钱仁俊府邸聊了会路彦铢说道,“唐军明日一定会想到去其他城门……。”

    “这个不急,明日再去也不迟,城墙上的防守也是时时都有的,城内的铁匠铺子一直都在赶工明日肯定能让其他三个城门都布满铁蒺藜,路刺史还是回去好好休息准备明日迎敌吧。”钱仁俊笑道。

    路彦铢点了点头,还是有些不放心,他一是担心唐军连夜去其他城门,二是担心铁匠铺子偷懒。

    路彦铢从钱仁俊的府邸走出立即往命令车夫往城内的几个大铁匠铺子赶去。

    外边天气阴冷,几个大铁匠铺子内倒是一副热火朝天的景象,路彦铢见工匠们干得认真便放下心来,出了铁匠铺子刚想去城头看上一看就听见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从身后而来。

    正文 第173章 秀州战(二)

    更新时间:2013-2-8 10:02:52 本章字数:3188

    (求收藏,求推荐!)

    见是城门守兵来送信的,路彦铢立即截下来人,问道:“发生了什么事?”

    “唐军从西门攻上来了。”守兵不下马慌张的回道。

    “多少人?”路彦铢眉头顿时皱紧。

    “看不太清楚,应该有几万人吧。”

    守兵说完路彦铢便吩咐车夫往西门奔去。上了城墙他刚探出头还未看清城下的情况,就被一只飞来的利箭吓得又缩了回来,惊出了一身冷汗。

    倚在城头上抹去汗珠,路彦铢听着飞来飞去的箭矢,看着身边不断有守军倒下,见唐军攻势凶猛他也不敢贸然的在起身,吩咐随扈胡乱的从死人身上趴下皮甲套在身上,又叫人随扈找来盾牌挡在身前,这才缓缓的站起身来偷偷的往下望去,见到城下黑压压的一片,路彦铢心道不好,看到守军也如他刚刚一般将身体藏了起来,便大喊了几声想要激励守兵奋力杀敌。

    “快放箭压制住唐军,不要被他们攻上来……。”随扈们撑着盾牌,路彦铢站直腰板大声喊道。

    可惜路彦铢不是他们的顶头上司,这会儿城头上的兵皆是邵可迁的部队,城墙的将官见城下唐军只是向上放箭,没有带任何的攻城器械只是叫人象征性的反击两下。

    路彦铢见他指挥不动邵可迁部队顿时暴跳如雷,他恨不得将这些守军全部砍杀,亲自率军杀敌,可是他只是秀州刺史,在钱仁俊来后他的兵权就被剥夺,身边只有一些随扈和衙门的官差,根本就当不得大用。

    正在他心急如焚时,邵可迁一身精钢细甲在护卫的保护之下走上了城头,城墙的军士见到邵可迁来了立即认真起来,路彦铢想告状却是也找不到了理由。

    “路刺史也在在这?这可不是你该来的地方,你还是回去吧,这里有本将军就可以了。”邵可迁瞄了一眼路彦铢说道。

    转头又看到城下的唐军似乎只是试探,秀州城不高,但没有带工程器械又怎么可能攻得下城,随即又回头说道:“唐军只是试探而已,你也不必担心,就算是秀州城才一丈高,可是不用任何器械他们也是上不来,城门再不坚实不用器械也打不开……。”

    路彦铢刚刚就觉得唐军似乎少了一些什么,被邵可迁这么一说这才放下心来。

    见邵可迁来了又说的这么简单,他就不想在这耽误邵可迁指挥战斗,遂脱下皮甲下了城墙,刚刚才坐进马车就听见轰隆隆的两声在城门处响起,接着就是城门倒塌的声音。

    李从嘉控制了zy包内zy的量,若是给李景遂送来的zy包都是如第一次试验那般,怕是城门楼都会炸飞掉。

    路彦铢本以为是雷声,可是听着城门倒塌的声音不知发生什么,急忙跳下马车,一打眼就看到刚刚关的紧紧城门已经倒了下去,城门一倒,就暴露出了偌大的豁口。守军还在找着声音的来源,唐军已经不断的从城门处涌入。

    看似防守的邵可迁部队近两万三千军士,人很多,可是四个城门一分散开来,每边也只有五千多人。秀州城虽然不大,但周长二十里近似一个正方形,每边五里,这五千多人分散排在城墙上都不能将城墙排满,若说钱仁俊的秀州兵在城下待命休息,还会对唐军的进城起些作用,可是偏偏他们在城北一侧的军营内。

    刚刚邵可迁还说没有任何问题,可是这一转眼城门便被唐军弄开,路彦铢看着涌入的唐军心里愤恨,可也不想被唐军抓了俘虏立即跳上马车,吩咐车夫赶紧离开这里。

    唐军涌进,城头的上邵可迁才知道发生了什么,怔了一会立即命令军士下城去防守城门将城门堵死。

    唐军只是片刻便涌进了三百多人,与此同时城外还有不畏死的弓箭手不停的在向城内放箭,城墙上下来的守军无法靠近,唐军还在不停的涌进,从此时的情况来看李景遂部已经将城门口守住。

    秀州守兵也在试图夺回城门的控制权,但只能从远处利用弓箭试图压制唐军,饶是如此,片刻之后城门处便堆满了唐军以及防守吴越军的尸体。

    因城门意外的被唐军炸开,邵可迁部的防守彻底被打乱,此时秀州西门城墙上的防守重心已经转移到了城门下,城墙上只有零星的守军,在防守着没有任何攻城器械的唐军。

    唐军的后方李景遂见唐军抢占住了城门入口,秀州守军的重心也已经全部转移到了城门,便立即命令早已经准备好的李弘冀率领一万军士带着攻城器械在这时趁机抢占城墙。

    李弘冀听见李景遂的命令,立即派兵渡过护城河。

    唐军眼见着胜利在望更加的英勇,倒是秀州守城军士越战越往后退,唐军以城门为中心凭借后方箭矢的支持,已经涌进了千人并且还在不断的蜂拥而入。

    两军的单兵战斗力原本就不在一个层次之上,这战争只要从谋略到火拼阶段,胜负就很明显的能够看出。

    此时李弘冀又带着一万人来攻城头,原本秀州守军就被吸引到了城门下,城墙上的守兵只有两千余人,在李弘冀英勇的润州军面前只是象征性的抵挡了不到半个时辰时间,就被李弘冀顺利的拿下了城头。

    李弘冀随军爬上城头,命令军士肃清城上的敌军,又以城墙为据点与秀州其他三个城门处涌来的守军展开了防守进攻的交换战。

    钱仁俊在军士来报告时正在与邵可迁商议对策,路彦铢在的时候两人并没有聊此事,在将路彦铢打发走了之后才开始商议,原因就是路彦铢手中没有一兵一卒,而击退唐军需要钱仁俊和邵可迁的部队,两人也是怕被路彦铢分了功。

    虽然钱仁俊因为邵可迁丢了粮食心里气恼,可是他自认为自己的防守布置的很妥当,只要唐军今晚不攻,明日一早四个城门外将全部布满铁蒺藜,这会儿在面对即将到手的功劳钱仁俊摒弃前嫌,要与邵可迁合力将没有兵的路彦铢抛除在外。

    两人刚刚才商议出个方案就见士兵来报唐军从西门攻来,今夜正是邵可迁的部队轮守,理所当然的邵可迁就跑来城门查看,钱仁俊心里虽然有些担心,但听说唐军没有任何器械就抱着从杭州带来的妾室睡下,才睡下不到半盏茶时间就被两声巨响惊醒。

    钱仁俊不知是什么声音,想着冬季里打雷也不是什么好事就再也睡不下,撇下妾室穿上盔甲带着侍卫才走到西门就看到这一副情景,钱仁俊脑子片刻的混乱过后,立即吩咐侍卫将他已经去休息的两万守军调拨过来,合力共同击退唐军的进攻。

    李景遂站在后方掌控着大局,见秀州守军几乎全部涌到西门,便命令剩余部队向南门和东门挺近,只将北门的退路留给秀州军队。

    李景遂不知秀州城内的防守部署,本以为秀州全军四万人全部加入了战斗,哪里想到邵可迁和钱仁俊制了轮番值守的规定,此时防守的只是邵可迁部队,而钱仁俊的两万人还没有参加战斗。

    看着战局正在向唐军有利的方向发展,李景遂便将全军都推了上去,想要在天亮之前结束战斗拿下秀州城。

    唐军六万人,吴越秀州城内守军四万人,在东西南三个方向展开了殊死的搏斗。

    在钱仁俊部队还未集合之前唐军便已经攻下了东南两个方向的城墙,邵可迁部队皆涌去西门支援,唐军便从东南两个方向也向西门包围而去。

    此时看似战局被唐军掌控在手中,而在钱仁俊部队加入战场之后,城内的局势立马又发生了变化,唐军虽然有六万人,可进城的人数远远不及城内的秀州守军人数多,就算是单兵能力再强,也无法对抗多过于自己数倍的秀州守军。

    不到两盏茶时间,冲下城墙的唐军便又退回到东南两个方向的城墙,与西门城墙的上李弘冀一样,以城墙为据点与吴越军展开了战斗。

    有了城墙为依靠,唐军虽然人少但也逐渐的占了上风,原本是秀州军守着城池,如今的情况却是唐军夺下城墙将秀州军包围在城内,秀州军在奋力的想夺回城墙。

    唐军还在不断的涌上城墙,城内的喊杀声震耳欲聋,秀州城内守军主将都在,城内守军一时半会儿不会溃败,但若是就被唐军这么攻打也是早晚的事,这一刻钱仁俊找不到邵可迁,看着眼前的被动的一切他知道刚刚高兴的太早了,这样下去失败是早晚的事,可他不想如钱文奉那样自尽,可是他想退,但退路只有一条,那就是城门外满是铁蒺藜的北门。

    现在他有些后悔了,他不该只将一面布满铁蒺藜,应该等着铁匠铺子明日全部做好之后再去布置,就算是今日唐军来攻,他也能找到一个逃生的机会,可是如今说什么都晚了。

    正文 第174章 秀州战(三)

    更新时间:2013-2-8 10:02:53 本章字数:3277

    (求收藏,求推荐!)

    邵可迁见唐军攻占了城墙,就连北门的城墙都快要被唐军堵住,他就知道这场战争是对秀州来说已经没有翻盘的机会,除非天老爷来个炸雷将唐国这群嗜人的魔鬼当场劈死。

    这会儿想想当初丢了粮食时还想据城死守,哪里想到唐军根本就没有给自己死守的机会。

    邵可迁不想被唐军俘虏,更不想如刘彦琛一样投降唐国家眷皆被处死,他的家人此刻皆在杭州,若是他战死朝中或许还会有些抚恤,但若是弃城而逃或是投降那么他的家人也只有一条路,那就是与刘彦琛的家眷一样,男子身首异处,女子充入官奴。

    邵可迁年近半百,此时表现出来的战斗力却是比个青年,带着他的亲兵不顾一切的杀进唐军的人群里,他现在只求死战,若是能够将唐军击退那是最不好过,若是无法击退他只求身死以保全在杭州的家眷。

    与邵可迁相比,钱仁俊被一众护卫围在中间,他虽然不是武将出身,但是手中也握着一柄钢刀,目光在黑夜里炯炯发亮环视着一切。

    虽然他的部队在加入战斗之后挽回了一些局面,但是对于唐军来说他们本身战斗力就要强过吴越兵,又有了城墙依靠做防守,无论是钱仁俊手下的秀州军还是邵可迁的上直都部都不是唐军的对手。

    钱仁俊刚刚还想着逃,可是这会儿他知道逃不出去没了退路,只能率军死战。

    路彦铢从听到那两声轰响再看到唐军涌入城内,直到被车夫和随扈送回了府上,这会儿听着府外的战斗声还是惊魂未定。

    府外在战斗,他的府上也是乱成一片,路彦铢的妻妾都在趁乱收拾着金银细软准备逃出。

    路彦铢是文官,但他也知道唐军一旦攻进城中他们就都无处可逃,路彦铢舒缓了片刻,见府上乱象丛生,便将府上制止一切,这才带着他仅有的几个随扈出了府门,钱仁俊和邵可迁都在战斗,他就算没有兵也不能示弱。

    秀州军被唐军死死的压制在城下,意图冲上南城墙的钱仁俊部已经被唐军击溃,唐军正紧逼着这一队守军往其他方向退去。

    钱仁俊还站在秀州中心指挥着进攻与防守,眼见着攻打南城门的守军被击溃向四面逃窜,又下令自己身后仅有的还未参加战斗的三千军士堵上去帮助被击溃的守军防守。

    钱仁俊明白一条鱼腥了一锅汤,一旦这个方向溃退下来的守军逃窜到其他方向,捣乱其他城门的进攻和防守,那么这一切就都要完了,因此钱仁俊也不顾了自己的性命,将保护自己的守军全部推了上去,他一人站在街头盯着眼前从未想过的一切。

    邵可迁此时已经凭借自己的不顾生死杀上了被唐军占领的城头,他的身后跟着一众忠于他的亲兵,而唐军也在奋勇的抵抗。

    邵可迁此时勇猛有余,可是脑子里却是忽略了最为重要的东西,他身为主将身先士卒可以激发全军上下的斗志,可他却忘记他若是战死,这近两万人的军队将是群龙无首一盘散沙,溃退也是早晚的事。

    李景遂从城头上的火光中见到邵可迁一身银甲,头戴亮银盔,身后还有一众人跟随,就知道他是一个不小的将领。

    谁都知道擒贼先擒王,李景遂自然不会不知,见邵可迁冲上城头立即传话给唐军:杀掉那银甲者官升三级,赏金百两。

    有了官爵和金银的激励谁都想抢得功劳,但邵可迁只有一个,城墙上邵可迁的身侧唐军就有数百人,每个人一刀都不够他们砍的。

    邵可迁上了城墙,只砍杀了十几个人就被唐军围住削去了头颅。

    拿着邵可迁头颅的唐军士兵大声笑着,一边笑一边喊道:“邵可迁已身死,吴越诸将快快投降……。”

    一个人喊,然后是两个三个,接着便是全唐军震耳欲聋的喊声,就连站在城中心的钱仁俊都听得到。他首先反应过来想到这可能是唐军的计谋,但是转念一想可能是邵可迁真的阵亡了。

    钱仁俊知道自己若是再不发话很有可能全军立即溃败下去,便大声喊道:“某乃钱仁俊,本郡王还活着……。”

    可是他平日里声色犬马底气早就不足,声音又太过渺小,在唐军的喊声中就如同遇到了海浪的一滴雨点,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

    全城已经被唐军的喊声淹没,城墙附近看不到钱仁俊的守军已经有人放下了武器。

    路彦铢刚刚出府就带着人去了北城门,这会才带着人退到东门,他一直看不到钱仁俊和邵可迁,这会儿听见唐军的喊声立即将眼睛闭起。

    在嘈杂声中闭眼求得一丝宁静之后,路彦铢随即也扔下了手中的武器,他一放下武器他身后的随扈就都扔下了武器,路彦铢虽然不掌兵,可是很多秀州守军都认识他,见他已经投降便都扔下了武器,此时城内去唐军的喊声便是叮叮当当的武器掉落在地面上的声音。

    秀州城内还有些零散的反抗,不过转眼见同僚都放下了武器,也都放弃了抵抗,当然众人投降的因素不只是因为邵可迁的战死和路彦铢的放弃,多半也与钱俶放弃俘虏有些关系。

    钱仁俊能清楚的听见武器扔在地上的声音和唐军喊着邵可迁已死缴械不杀的口号,守军放弃抵抗就像是多米诺骨牌一样,一个倒下所有的一切就全都倒下,只不到两盏茶的功夫全城都投降了,只有钱仁俊呆呆的愣在那,他的亲兵也有不少已经放下了武器,只有不到十人退回到了他的身边,举着刀恶狠狠面对着投降的秀州守军。

    钱仁俊看着手里的钢刀顿时泄了气,就连自尽的勇气都没有。

    “放下武器吧,放下武器还有可能回到杭州。”钱仁俊叹了一声扔下了自己手中的钢刀。

    他一放下武器,秀州才算便算是彻底的缴械了。

    丑时才刚刚过去,李景遂原计划天亮之前结束战斗,如今还有大把的剩余时间。

    李景遂依靠李从嘉的zy包和全军上下的共同努力拿下了秀州城,但是他们也付出惨重的代价,近三千人的死亡和四千多人不同程度的伤残,不过相对打苏州来说此次伤亡已经很小了。

    李景遂胜利不忘李从嘉的zy包,连夜写下书信给李从嘉送去以示感谢,同时又派人往江宁府送去战报,信中也提及了李从嘉的zy包,他希望李璟出面让此物在唐国所有军中装备。

    这两日来湖州城改变了战术,李从嘉身在长兴县只想将自己的防守任务做好,因此每天除去偶尔带着骑兵出城马蚤扰一下湖州孙承佑的前沿部队,就是看看沙河帮和银枪都斥候收集到的消息,也是乐得逍遥,轻松自在。

    秀州城战事过去了两天,原本当夜李景遂就派出了斥候,可是李景遂糊涂没有与斥候说明湖州现在的情况,致使斥候对湖州此时一点不了解,一到湖州城外就被俘虏,湖州城内的钱弘偡和罗晟等人反而是先李从嘉得知了秀州的战况。

    钱弘偡和罗晟等人从来没有听说zy包是什么东西,他们的脑子里也根本就没有存在过这样的东西。但不管这zy包是什么东西,秀州已经丢了,罗晟进湖州之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