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地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黄庭立道 > 黄庭立道第16部分阅读

黄庭立道第16部分阅读

    “你那掌心雷,对我一文不值,练了还伤身体,除此之外你还有什么可以让我满意的东西?”

    “只要给我天罡石,什么都好商量!”张道成眼见王禅脸上神色不对,心中顿时一急:“我这掌心雷法从练至今,已有四十七年,虽然于你无用,但你不要忘了这还只是我太清宫雷法一道最初步的入门功夫,属于旁枝末节,只要你肯交换,就是把整部五雷天心正法都给你,贫道也决不吝啬。而且自此以来,你与我崂山太清宫之间便是朋友,日后但凡有事,你不便出面,我们也能帮你解决,要知道我随山派门下不少弟子都是为官从政,世俗间的力量不可小觑。”

    王禅哼了一声,突然问道:“你那先天玄功拳,是不是也是五雷法中的一门功夫?”

    “先天玄功拳?”张道成一愣,呆呆的开了王禅几眼,蓦地哈哈一笑:“我倒忘了这件东西,一直都是随身带着的。”说话间他人猛的向后一窜,跃到了房间里的一处角落里,打开保险箱的柜门,从里面拎出了一个蓝布的褡裢,鼓鼓囊囊,往下一放。

    又从里面翻出三卷颜色发黄的线状经书,反手递给了王禅:“我全真派,历来三教同修,独守其真,你要知道雷法的诀要,我也知道是为了什么,不过五雷正法我也没有练过,你若想要却要先和我回太清宫一趟,去藏经阁里抄录,未免有些麻烦,而且你也未必能答应。我这里有《黄庭经》三卷,乃是本派重阳祖师于终南山活死人墓中日日诵读之物,其中内容也和时下外间流传的黄庭经大相径庭,里面讲述的都是一些修持性命根本的法门,还有祖师亲笔注释,十分详细。”

    “连我那一路先天玄功拳都是从里面学来的功夫,期间内容博大精深,还记述了我道家九转还丹之法,内含玉液小还丹和金液大还丹,这等直指命性的法门,只是贫道我资质愚钝,日日苦读,随身携带,直至今日却也未曾真个结丹先天,辜负祖师恩德,实在惭愧。

    说话间,张道成脸上不免一红,不过更多的却是看向王禅,满眼之中的热切之意。

    --------------------------------------------------------------------

    多谢各位老大支持,老鲁拜上!!!新书上传,各位多多点击收藏和推荐!!!

    第五十三章 王重阳的遗泽

    “哦!”王禅接过书来,却只见这三卷经书的材质和自己那本《横炼》手抄本倒是有些相似,都是以某种特殊方法鞣制的羊皮制作的书页,虽然薄如蝉翼,却是十分坚韧,不怕虫蛀,易于保存,难怪从宋金时候一直到现在千百年的功夫,都没烂掉。

    也不知道这张道成在崂山太清宫里是个什么地位的人物,竟然能够随身携带着“王重阳“亲手注释的经书,到处乱跑,也不怕他们祖师的手迹就此失传,还拿来送我?

    随手翻了一下上面的一卷,王禅见到书里果然都是手抄的文字,不过却是分作两种的,正文全是形如铁线般线条刚硬的篆文,字里行间却有一行行清秀的小楷加以注释。微微有些发黄的封面上各自写了三个大字,银钩铁画,力透纸背。

    “咦?这三卷黄庭经果然是和时下流传的不太一样,根本就是截然不同呀!”

    王禅贴身带着的那本《横炼》册子里,就满纸满篇的都是先秦时候的小篆,他自然认得出张道成给他的这三卷经书中的文字。而且那《黄庭经》本身就是讲述道家养生吐纳的一本经典著作,只是在老爷子留给王禅的大量藏书善本中,属于不同版本的就有七八套之多,当然也是熟悉的很。

    如今只一翻开来,看了两三页,王禅立刻就是发现了这三卷经书和自己以前看过的大不相同。

    要知道,时下流传在外的《黄庭经》据说是西晋时候南岳元君魏夫人魏华存得了上界仙真传授后所著的一部道教经文,全书共分为三篇,分别是《黄庭内景玉经》、《黄庭外景玉经》和《黄庭中景玉经》,介绍了道家养生中许多存思观想,养气养生的方法。

    而张道成拿给王禅的这三卷经书,却是直接将三部经文划分成了“太清”,“上清”和“玉清”三部,每一卷都阐述了一部和王禅印象中截然不同的东西。而且这三卷经书之中,每一本都有百十页,里面除了文字之外,还各有大量的图画白描插图。

    如是第一本的《黄庭经》太清篇中,除去前面十几页的文字经文之外,后面几十页里,就画了上百个人物图形,或站或蹲,出拳踢腿,姿势各异,全身上下都还用朱砂红笔描了极细的细线穿行于人身各处,王禅仔细看了两页,便发现这本书后半部分的第一形赫然就是张道成刚才施展过的那一套“先天玄功拳”的路数。

    之后再有许多图案,显然又是其他的拳夫,和先天玄功拳又不一样,显然张道成果然是没有说谎,他那拳法也是学自书中。

    后面的《黄庭经》“上清篇”和“玉清篇”中,记述的东西也大抵如此,都是前半部分阐述经文要义,后半部分人物图形,周天星宿,或是剑术,或是步法,粗粗一看,至少也有十几门的功夫。

    至于书中的经文,文字繁琐,精深,和他那横炼法门后面记述的文字都大抵相仿,王禅一时半会儿也看不明白。

    待到他翻到一本经文的最后一页的时候,王禅一愣,却只见书页最后却只画了一幅道形容高古的道人法相,座下一头青牛,头顶紫气盈盈,从中又现出另外三尊道人的形象来,正是传说中太上道祖一气化三清的图案。

    旁边还以朱砂红笔写了十个大字“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再翻开其他两本经书,果然也看到后面都是一样的图画。王禅只觉得眼皮重重一跳,不知不觉间手心中一阵湿滑,竟然心头一阵剧烈跳动,有些心惊胆跳起来。

    “世上的事情都是反复无常,就连你这个修道全真之人也都免不了俗人一样,为了心中所求,时常蒙蔽本心,委曲求全,却不知道我们的心是最容易受到影响的,红尘万丈如火炉,凡心一颗似铜铁,入得世来,你若不能抵住诱惑,时时磨练,将一颗心意千锤百炼化作精钢,就要粉身碎骨被自己毁掉,同流合污,迷失本性而不自知。既然你事出有因,我也不再怪你,只是你拿这三卷《黄庭经》来换我的天罡石,你却不要事后反悔,再起波澜,否则惹得我兴起,一路杀上你们崂山,叫你太清宫满门上下道统灭绝,也不是不可能的。”

    王禅翻看了一遍手中的经书,见到里面的三篇经文,经义深奥,晦涩难懂,如果不是精通道藏之辈,细细研读,怕是白首其中也难以弄得明白,好在下面还有王重阳白话注解,说的明白,自己只要日后花些时间,仔细体悟倒也未必就不能读懂。只是这些经文还在其次,他看中的却是经文后面记录的那些人物图形。

    他本身就是一个不世出的拳法大家,二十几年专心于此,以他的眼光自然可以看出来这些人物图形记述的都是一些极其高深的拳夫,张道成的那一套先天玄功拳在里面还只算得上是中下之品,远远算不上高深。

    传说中那王重阳未曾入道之前也是个精通武艺的儒生,不但文中进士,且武力过人还在金天眷元年应武略,中甲科,是得过真正的“武状元”的。想那宋金之时,天下征战,民不聊生,天下武子尽是一身杀人本事,王重阳能独占鳌头,当然也是个中翘楚,真正的大宗师人物。

    要不然后来金庸写了小说,也不会独独将他位列天下五绝之首,力压四方成就“中神通”的美名,个中之因,绝非只是空来风。想来这经文后面便是他的一身武艺集结,相当于传说中的武林秘籍一样。

    其实他自己修炼的十三太保横炼法门,真要论起年代久远,还要追溯到唐朝时候,比起王重阳所处的年代还要久远一些,乃是真正出自战阵沙场的功夫,论起霸道威力来,天下拳法,无不出其左右。就是里面记载的许多拳法,也都是福建莆田少林寺历经无数前辈高手呕心沥血,实战演练而来的,流传至今其中几路拳法甚至再就失了传,在嵩山少林寺的藏经阁里都没有记录过,未必就不如这三卷经书里记载的拳法路数。

    但王重阳其人,先儒后道,力主三教合一,贯通释道儒三家经典,融会贯通,主张修行之道首要性命双修,先修性,后修命,乃是有宋以后,道家法门得大成者。这些拳法武功,不知何时被他收录于《黄庭经》后,其面目早已融合了全真道除情去欲,识心见性的宗旨,有养生练气之妙。

    若非如此,张道成老道也不敢再之前对王禅口出狂言,说他崂山太清宫中有一路先天玄功拳单凭此拳就能炼化筋骨皮毛,一路坦途直入先天之境。这些拳法法门正好可以填补如今王禅心中所需,加以借鉴,极大的丰富自身所学,缩短修炼的进度,再加上这三卷经文中还记述了道家九转还丹的秘传心法,也是王禅最想要得到的东西。

    而那所谓的天罡石不管多么珍贵,在王禅眼中也是没用,拿这东西相互来换,当然也绝不算亏本了。

    张道成听到王禅一说,脸上顿时喜形于色,随即也是长叹一声,他也知道王禅言之有理,奈何造化弄人,这天罡石到底是门派中遗失在外数百年的宝贝,今日为了此物,再大的代价,他也不会有所犹豫。

    修道毕竟不是练拳,两者之间虽有密切的联系,但出发点却是不同,一个修身炼体,一个修心养性,一个勇猛精进心无旁骛,一个却要出世入世,体悟天心人道,虽则都也是直至本心的修炼过程,可又有谁能真正做到不受世俗间的半点羁绊呢?

    就连道家许多先贤都沉沦于此,无法脱身,一旦被红尘所染,便也只能苦苦挣扎,一世无成,迷失了本心,纵然荣华富贵,帝王将相,到头来不也是白骨一堆,黄土一堆,千百年后,连个记得的人都找不到了。

    都说神仙神仙,这世上又有哪一个亲眼见到过神仙?

    王禅随手在房间里的床上撕下一块床单,把三卷经文全都包了,放在怀中贴身收好,又从脖子上摘下白金链子,露出巴掌大小的青色天罡石。他虽然不怕杀人,一动手就要人命,但并非毫无节制的乱杀之辈,如今刘老三已经死了,答应雷刑的事情也办到了,他也不愿再和张道成打生打死的。

    从他刚一冲进房间,到双方交手,杀死刘老三,再到现在,说的很慢,其实前前后后加起来也不过是五六分钟的事情,是以这时候门外虽然一直都有声音传来,却始终还不见一个人闯进房来。

    不过眼下算算,也该差不多了,王禅再要杀了张道成,时间上肯定来不及,搞不好一回儿金海楼大批的保安冲进来,人人都荷枪实弹的,他想走都难,非要杀出一条血路不可。

    “道术法术,终还只是对自身性命无用,未曾逆反先天,结丹洗髓,总归不是正道。这天罡石我和你换了,希望你回去之后,还要暂时放下别的,勤加修炼你那一路先天玄功拳,否则二三十年后,你也肯定不在了。”王禅朝着张道成点了点头,一面作势递过去天罡石,一面也是好心提醒与他。

    毕竟这世上真正的高手已经不多了,这张老道一手拳法也是厉害无比,若不是先前浪费了大半体力,催动雷法来杀自己,而只用拳法搏斗,只怕两个人现在都还不能分出胜负来,有的打了。王禅也是怜惜这老道修炼不易,便提醒他不要忘了根本,否则拿回天罡石也是白费。

    “多谢施主良言相劝!”张道成一听,连忙朝着王禅打了一个道家的稽首,苦笑一声:“可惜贫道今年已经快到古稀,寿数不多了,遇到施主也晚了几年,不然在早十年相遇,或许我也有进军先天境界的可能,现在却还是不行了。只盼望我拿回这块天罡石,了了历代祖师的心愿,下辈子再来修炼就是。”

    张道成知道王禅说话的意思,心中也觉得凄苦,顿时将得到天罡石的喜悦都冲淡了一些,口里说这话,正要伸出手来去接王禅手里的石头。

    就在这时,两人耳朵都是一动,同时感到门外脚步声响,套房外面竟是在这时候来了三四个人。

    这几个人的脚步都是极轻,行进之中,迅捷快速,步履如一,显见都是经过严格的训练,比起从前听到的任何声音都要整齐的多的多。

    “不好,外面来人了,而且已经到了大门口,马上就要推门进来了。”

    “糟糕,刘老三已经被你杀了,这金海楼里全都是他的手下,人人都有手枪,子弹上膛,见到这个场面,贫道一千张嘴也说不清楚了,快点把天罡石给我,咱们跳楼走人!”

    --------------------------------------------------------------------

    多谢各位老大支持,老鲁拜上!!新书上传,多多收藏,点击推荐!!

    另外在此,老鲁有一句话说,是关于书评区发言的。早就预料到一旦强推就会有人出来捣乱,俺也没否认我的小说或多或少借鉴了很多优秀的作品,算不算抄袭,那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大家提意见,那是好心,老鲁领情,并虚心接纳,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不过要是对我人身攻击,侮辱我的家人,那俺也并不欢迎这样的人来看我的书?你说什么是你的事情,我自然就只有一删了之,解释的话也不会多说,反正大家心里有数,愿意百~万\小!说就看,不愿看就走,的书好几百万本,随君选择就是!

    还有关于广告贴的事情,老鲁也不是见一个删一个,但是肯定会定期清理,要不然满屏幕的广告,那算什么事情!!我其实真的很懒,很多人都说我不会和人交流,大家多体谅一下老鲁!老鲁也会努力更新!!

    第五十四章 现世报

    王禅和张道成全都是武术大家,五感敏锐,异于常人,且一个年纪轻轻却搏杀经验丰富无比,一个年岁颇大,人生阅历年老成精,一听到大门外传来脚步声音,立刻就在脑海中虚拟出一副和实际相差无几的影像出来。

    推测和现实,几乎一模一样!

    张道成眼中神色一紧,突然身形一晃,出手就去抓王禅手里的天罡石,随即向后猛的一跳,身子好似山中大马猴,一脚踩在床上,下一步就到了窗户口。

    这老道年纪都快七十了,手脚动作却还快的不可思议,一觉得不好,立刻就占据了有利地势,准备随时跳楼闪人。

    这里虽然是金海楼的第十八层,离地几十米高,但张道成也没有傻到要一个跟头跳到地面上去,以他的本事,只要撞破窗户往外一跳,举手就能抓住下面随便一层楼的阳台,翻身进去。

    “这老道却是惜命的很,门外来的人,有三个脚步一致,动作协调,不是退伍的军人战士,就是刘老三雇来的外国雇佣兵,还有一个却是以脚尖点地,动作轻灵,有如白鹤,应该是个练白鹤拳的练家子,是个高手!”

    王禅任由张道成从自己手中抢过天罡石,也不理会,只眼中寒光一闪,正要也和张道成一样跳到窗口,却冷不防眼角余光一闪,见到外间客厅处的大门忽的一动,被人推开了一个小小的缝隙。

    紧接着一道人影,刷拉一下闪身进来,脚尖点地,一掠十多步,速度快的简直见形不见影,双手张开,就如同背后长出了一对翅膀一样。

    而这人影,一闪进屋来,立刻就是朝着王禅所在的房间一抖手,啪的一声,射出一颗子弹来。

    这人尚在半空中,双脚还未着地,距离王禅的房间也有十几米,但是出手之快,枪法之准简直不可思议。

    好在门口处的王禅,见机得快,身子一动,反手一掌就把房门关上了,同一时间整个人朝前一扑,缩小如同圆球,滴溜溜满地乱滚。

    “砰!”的一声巨响传入耳中,百忙中抬头一看,王禅正看见那被他关上的房门正中,破开一个拳头大小的大洞。也不知道那冲进来的人手中到底是用的什么手枪,威力之大,竟然可以穿透三寸厚的实木门板。

    随后,又是啪啪几声枪响,透过那门上的孔洞往外看去,又看到三个理着平头,个子身高都差不多,穿着中山装的冷酷男子,闯进屋来,人人手中都拿着一把巨大的黑色手枪,一面急冲过来,一面还朝门上乱射,直打得面前房门,砰砰巨响,眨眼全是大洞,筛子一般。

    “呃!”一声闷哼传来,王禅一眼看到,站在窗前的张道成老道背心之上,高高的溅起一朵血花,正朝着窗外用力的身体,猛的就是一颤。

    紧接着,房门被打得稀烂,从中间几乎断成两截,先后又有几颗子弹毫无阻碍的射了进来,直接钻进张道成的后心,大股大股的血箭窜了出来。

    这老道拼命一回身,载到在地上,眼睛朝着地上的王禅看了一看,顿时气绝身亡。

    可怜张道成,千里迢迢从东海崂山一路至此,刚刚从王禅手中得到了梦寐以求的天罡石,转眼就自被人乱枪打死,真个死不瞑目。

    “这是什么枪?怎的威力这么大,当日孙长风手里的手枪要是有这威力,我肯定也活不到现在,武术到底还是没落了……。”眼睁睁的看着张道成死在自己的眼前,王禅心里顿时生出一股兔死狐悲般的感觉来,仿佛自己也被那手枪集中了身体一样。

    这样的火器威力实在太大了,个人在一起,乱枪扫射,管你是练了多少年的武功,是什么拳法大宗师,到头来也是难免一死。

    就像是当年的程式八卦掌的创始人程廷华和形意拳大师薛颠一样,被人逼在死地,拿枪扫射。王禅虽然练得是十三太保横炼,刀枪不入,但全身是铁能捻几颗钉,真要被这几个人围在了屋子里,那下场也只能是死在当场,没有一点活路可寻了。

    “王禅,你打伤我徒弟,还往哪走?留下命来再说!”

    随着一声大喝,房门轰隆洞开倒地,当先冲进一人,却正是林远山手下那个身穿唐装,被他尊称为高老的中年人,也就是在林里被王禅打伤的那一对高瘦矮胖师兄弟两人的师傅。

    而这人本来也是南方沿海一带有名的大拳师,门生子弟遍布海内外,一手咏春白鹤拳,出神入化,杀法骁勇,乃是一等一的高手人物。

    眼见得那屋里的张道成,转眼就被自己一方乱枪打死,这位高老生恐王禅借机溜走,连忙高声大喝,抢在身后三个同伴身前,一脚踢开了里屋的房门。

    只不过这么一来,他身先士卒闯进屋中,堵住了门口,整个人立刻就是犯了一个极其严重的错误,使得他自己顿时身处险地。

    因为这时候,王禅知道自己转身再要离去,在时间上已经来不及了,因此他也根本没有和张道成一样选择从窗户脱身,而是身子一弹,好似巨大的蜈蚣从地上一蹦而起,侧身摆胯,从房门一侧,一步抢出七八步的距离,半空里身子前倾下蹲,聚力于肩,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陡然撞向了高老的胸口。

    而这一连串的变化,也就是一眨眼的功夫,出口气的时间还没有过去。

    自以为胜算在胸的高老就陷入了危机之中!

    自食恶果!

    王禅这一扑而上,有个名堂叫做“饿虎扑食”,用肩膀来撞人的功夫却是八极拳中的杀招“贴山靠”,一扑一撞之间,整个人都是浑然一体,脊椎大龙牵动全身所有的变化,速度之快,势头之猛,简直比得上高速公路上超速行驶且刹车失灵载满货物的重型卡车。

    时速超过100公里的重型卡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时候,巨大的车身带起的劲风足以叫人呼吸停滞,撞击的力量,一切小型车都会成为钢铁做的馅饼一样。

    就仿佛是现在王禅这一扑而上,如同饿得眼睛发红看见猎物的猛虎,速度之快,实在是用尽了全身气力,极限扑撞,短短七八步的距离内,身体撞击空气发出的声音竟然响如雷鸣,轰轰爆响,几乎和一台重型卡车的近距离冲刺没什么分别。

    虽然高老已经充分的估计到了王禅的厉害,但真正面对王禅的时候,他却发现自己仍然是大大的低估了对手的实力,王禅一扑之下,腥风四溢,速度之快,他连举枪射击的机会都没有。

    百忙之中,只得大吼一声,金鲤倒窜波,脚下蹬地,一脚蹬坏了地毯,拼命向后一退,却又和身后刚刚赶上来的三个同伴,结结实实的撞在一起,四人一起仰面朝天,跌做一团,好不狼狈。

    根本没有想到,高老竟然可以躲得过自己这一扑一撞,王禅全力之下,也是刹不住脚步,难以回头,否则以他的本事,趁此时机只要三拳两脚便能把摔倒在地的四个人全都打死,一个都不能活。

    所以,在高老四人跌做一团的时候,王禅也是收势不住,整个人结结实实的撞到了门旁边的墙壁上。

    轰隆隆!

    紧接着!房间一侧的墙壁,被王禅一肩膀,一记贴山靠当即撞出了一个人形大小的窟窿。一时间,砖头碎屑,钢筋水泥,漫天飞散。

    王禅人已直接撞进了隔壁的一间房间里。

    同一时间,跌倒在屋外的高老四人,这时候也都翻身而起,那三个穿着中山装的冷酷男子,不愧是受到过严酷军事训练的精英战士,站起身来的速度虽然还没有高老快速,但是一面起身翻滚,手中的枪却已经是啪啪啪啪,一人连射了四枪,将几个人身前破烂的门户全都交织成一片“火光”。

    如果这时候王禅乘胜追击,肯定也是要被打成马蜂窝一样的。

    高老又羞又怒,刚从地上站起身来,就看见王禅一头在墙壁上撞出了一个大洞,他连忙朝前一窜,扑进屋里,随后也追到隔壁房间,立刻看到这房间的门虚掩着,王禅的背影一晃而过。

    心里实在是恨极了王禅,高老看见王禅身影,竟是不再等待后面三个同伴,也紧跟着追了出去,就看见王禅的身影又在自己进来的总统套房处一闪,顿时心里猛地一跳,大叫一声“不好!上当了!”

    再等到他转圈也似的追到总统套房里的时候,正看到屋子里他那三个拿枪的同伴,怒吼着,惨叫着,被身后飞扑上来的王禅,一人一拳,打在背后,洞穿了胸膛,砸断了脊椎,血染当场。

    “这次交易算我占了你的便宜了,不过我也不欠你的,这三个人是给你的利息,还有一个以后再还给你!希望你到了下面会安心投胎,重新来过!”撞开了隔壁房间,王禅竟是没有在第一时间破窗离开,而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在十八层的两个房间中牵着高老的鼻子,又绕了一个大圈。

    返回身来,一口气打杀了那三个刚刚从地上站起来的中年男子。

    这几个人虽然体力不错,受到过严格的军事训练,但和王禅一比,要是不能开枪射击,就像手无缚鸡之力的小儿一样,一拳一个,全都了结。

    身形一窜,王禅接着又窜进了张道成所在的房间里,伸手在他的眼皮上轻轻一抹,令他合上双眼,继而重又拿了他死死攥在手心中的那颗天罡石,戴在脖子上,回头一望,正见那被他耍的像猴一样的高老疯子一样冲了进来,在他身后又有十几个金海楼全副武装的保安跟着。

    顿时嘿嘿两声狞笑,身子向后一翻,跃入了外面的夜色之中。

    高老三步两步,追到窗口,低头向下一看,只见王禅这时候已经长臂猿猴儿一样,飞快的从一层又一层的阳台上逐一跳落下去,黑暗中只十几个起落,就已经落在了金海楼前的地面上。

    伸手朝着高老用力摇晃了一下,王禅立掌如刀在自己的脖子上作势一横,如刀自刎,比了个杀头的手势,也不说话,不等那些保安在窗口露脸,举枪射击,人已猎豹般冲进还未消散的雨幕中,转眼不见了踪影。

    --------------------------------------------------------------------多谢各位老大支持,老鲁拜上!新书上传,各位多多收藏点击和推荐!!!!

    第五十五章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

    这是战国时候韩非子的名言,只可惜说出这话的人,到头来还是被他的同学和主子一并给坑害了,也没落得什么好下场。

    人生就是一台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而角色的选择就要看一个人所具备的技能和本领,所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能力越大,自然是非也就越多!要不然你看那些整日为生活奔忙的普通大众升斗小民,又会有什么天的大“麻烦”无缘无故落在自家的身上的。

    在古代,大凡是能被称作“侠”一类的人物,基本上都是重义轻利,和当权者之间妥当的保持着一定的距离,既不亲近,也不疏远,典型的“非暴力不合作”态度。还有不少人,暗中反抗政府,偶尔做些杀富济贫,锄强扶弱,截杀贪官污吏之类的“勾当”,给不少人带去了大量的烦恼,所以“侠”这种东西,从古至今都是只在下层贫苦的老百姓中间比较吃香,在党政当权者的眼中,甚至可以算是一种威胁到社会安定的不稳定因素。

    真正有本事的人,一般都是不会安于现状和平平淡淡的,一旦有所动作,所引发出来的后果也比普通人大得多。所以练武的人一般都要讲究“武德”,现在性情上磨练自身,给自己套上几套枷锁以后,才敢谈拳法二字。

    最简单的例子,在过去,甚至有许多的老拳师宁肯叫自己的一身功夫,彻底的没落失传,也不愿意所托非人,就也是怕了,教出一个任意妄为胆大包天没有武德约束的徒弟来,给自己招灾惹祸,到头来害人害己,不得善终。

    是非只因多开口,烦恼皆由强出头。

    这短短的一个晚上,一场大雨还没有彻底散尽,王禅就在金海楼里大开杀戒,从开始到现在,十几条人命攥在手心里,究其原因还不是受了雷刑所托,忠人之事,要是没有这一身本事,他也不会和雷刑有什么交集,或许只是和所有人一样,在大山里找个婆娘,生个娃娃,脸朝黄土背朝天的过上一辈子。

    虽然平凡,却也自在。

    人一有了本事,就不再甘心寂寞了!

    虽然一口气杀了这么多的人,又把省城里最有名的掮客刘老三给打死了,但王禅心里却没有半点惊慌和愧疚的意思,那些人不是为虎作伥的打手雇佣兵,就是危害一方的官员蛀虫,死在他手里,正是死得其所。

    至于因为这事情而引起来的一系列严重后果,倒完全不在王禅的考虑之中。

    像是雷刑那样的世家子弟,既然敢请自己出来替他杀人,那他自然就有一套妥善的处理办法。况且以他们雷家的权势地位,区区几条人命,怕也不会放在眼里,如今虽然号称是法制社会,但什么事情都允许有例外,特权阶级在什么时代都不是个稀奇东西,这应该是个人所共知的道理了。

    王禅究竟还是不怎么适应山外面的世界,丛林法则才是他遵循的唯一道理,杀人不能泛滥,但该杀的时候,他也不会迂腐,不管是对是错,只求一颗心灵通透罢了。何况,武者习武,如刀在匣中,若是事事都要牵挂,前怕狼后怕虎,久而久之便也失去了胸中一股锐气,不得勇猛精进,郁郁不得其志,早晚也没什么出息。

    这时候,金海楼里已然乱成一团,门口有警察,有保安,一群往里冲,一群往外跑,模样好不仓皇。一辆疾驰而来的奔驰轿车突然停在了身旁,车窗里露出雷刑的笑脸,王禅点了一下头,拉开车门坐了进去。

    半夜子时,青鸟大厦的顶楼,露天阳台。

    晚间的一场大雨已经停了好一会儿了,城市烦躁的天空被水洗的清亮亮的一片,在这样的夜色中,就连往日被尘嚣遮蔽的灰蒙蒙的月亮都变得更加皎洁明亮起来,无数星光点缀其间,仰头望去,顿觉苍穹高远,星空浩淼,宇宙是何等的深邃广大,神秘,优雅。

    “一直以来我都以为道家的内丹之法是导引行气,玄学衍生,想不到竟然也是和武道相通,互为援引,之中一些地方根本就是和内家拳法如出一辙,无甚区别。”王禅站在星空之下,手里捧着一卷《黄庭经》,读罢一段便也是扶卷长叹一声,只觉得那重阳祖师王重阳当真是了得至极,能手创全真一脉,果然不是普通人物。

    全真道兴盛于金元之时,是宋元以来道教之大也是最重要的一派,自元以来,一直都是和南方张紫阳的正一道作为两大道派延续至今,影响之大,就连开创了武当内家拳的始祖,邋遢道人张三丰,究其出身,都也算的上是全真道中的一支别传。

    自从回来之后,简单的交代了两句,王禅就直接来到了青鸟大厦的最高处,随手又从雷婷那里拿了一小包茶叶,泡了,星空之下,香茶一盏,坐读黄庭。而他经过仔细参读王重阳在经的注释之后,也对这三卷特殊的《黄庭经》,渐渐有了几分心得,再和自己所练的拳法,横炼法门相互一印证,只觉得这《黄庭经》中所记载的道家九转还丹之法也和内家拳法大致相同,有些类似,首要的第一步功夫就是要打通人身气脉,以求周身上下,十二正经,奇经八脉,处处通达,循环往复,无所窒碍,然后才是炼精化气精气凝丹的金丹大要。

    只是武术之中的各路拳法,除了最后要炼精化气,抱元成丹之外,不管内家还是外家都要兼顾身体内外,皮毛筋骨,五脏骨髓,或是讲究从外而内,通皮毛筋骨,运化气血,直达五脏,或是直接就从五脏入手,由内而外,专气致柔,每日练习,然后才是萌生真气,遍走经脉的这一步骤。

    练得是个千锤百炼的“韧劲”,如同高峡蓄水,只有水位到了一定界限之后,才能开闸放水,自然一泻千里,凡所到之处,不论沟渠,一以贯之。是循序渐进的功夫底子。

    不似这《黄庭经》中记载的道家内丹法门,却是几乎上来就抛弃了皮囊外物,直指中心,上手就是引气入体,静中生慧,炼精化气的功夫,走的乃是终南捷径。

    只不过,“捷径”虽然快速,却是对修炼者自身的体质资质有极高要求,非是根骨绝佳之辈,纵是练了这九转还丹法门,得闻奥秘,终其一生却也只能是在半山徘徊,不能登顶。而这正也是自古以来,道家求仙之人,多讲福缘仙缘,根骨资质的根本原因,终南捷径虽可通天,却是路途难走,难于上青天。

    不比武术拳法,根底较低,人人可练,人人可修,虽也讲求资质,但总归希望要大了一些。

    道家内丹法门,说得明白一些亦即是以人身之内的真气驱逐阴气杂质,炼就纯阳之体的过程。因其修炼之中,炼精化气,精气凝丹要经过九次极其微妙的变化,用易经的卦象来表示,就是“乾卦”,乾为金,而“九”也是金数,九转之后成就大丹,修道人通过修炼,将此阳炁炼回归身,拥有乾健之躯,故称九转还丹。

    也有叫做“九转金丹”的。

    结成内丹之后,人身便内外通透,脱胎换骨,冥冥之中沟通天地,以天下之有余,来弥补自己之不足,截长补短,偷天换日,且人身一体,只进不出,到了这种程度,就已经是道家中所说的“人仙”,佛家中所讲的“罗汉”了。

    金刚不坏,无漏尽通,出现六候,毫光四射,外肾不举,阳关一闭生命长。

    至于拳法武功,练到最高境界,洗髓换血,逆反先天,也是在腹中结成一颗金丹,两者之间并无差别,只是在这《黄庭经》中却还有其它记载,只说大道无边,内丹之上还有道胎,玄珠两重境界。

    内丹温养成道胎时,已入大定,是地仙,是菩萨,具无四相,自行辟谷,胎息。手无六脉,发白重黑,齿落重生。

    脱胎得玄珠之后,是天仙,身外有身,天人合一,具有六神全通变化之能。

    姑且不论这种说法是不是虚无缥缈的神仙之说,还是怪力乱神,但天外有天,景外有景,只是这一种臆测说法,就足以叫王禅心中有了一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就好像是一条路即将要被自己走到终

    免费电子书下载shuba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