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地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阐教有金仙 > 阐教有金仙第70部分阅读

阐教有金仙第70部分阅读

    你说的圣人是古先生,此人善修施教,有绵绵永存之术,我正欲西去求教,还望大人放行。”

    尹喜再拜道:“今视圣人真姿超绝,望圣人略为尹喜指路,尹喜感恩不尽。”

    寻道子道:“你何以知道我是神仙?”

    尹喜道:“尹喜好观天文,略知变化。今月之初,和风立至,见紫气东来,知有圣人西行;紫气浩荡,滚滚如龙,长达三万里,知来者至圣至尊绝非一般之神;‘紫气东来三万里,圣人西行经此地,嶙峋老马落魄客,藏形匿迹混元气。’正是说的圣人之姿,尹喜恳请圣人赐教!”说完再次拜伏。

    寻道子愣住了,这不是老子‘紫气东来’的故事吗?怎么成了自己啦?最主要的是自己可不是圣人啊!为何这尹喜却看到圣人异象?这其中有何道理?寻道子没理拜伏地上的尹喜,自己陷入沉思,推算此中因果。

    推算良久,也是蒙蒙迷雾,毫无所得,寻道子按下心中迷惑,开口道:“你且起来,指点你修行之事,容后再议,这两日我就在此稍作逗留!”

    尹喜听寻道子一说,见寻道子未答应指点,心中有些许失望,可也没表现出来,依言起身,恭敬的伸手拉住老马缰绳,在前面牵着老马前行。一众随处官员后面跟随。

    尹喜将寻道子引到城旁一座用茅草盖的木楼上坐下,自己亲自端茶送水,侍候一旁。

    寻道子让其自去,等候自己传讯即可。尹喜拜别而去。

    尹喜离去,寻道子自己则仔细推算,可如何处理此事,对于尹喜见到自己圣人异象之时,寻道子想不通也就不再去想;只是尽力推算尹喜一事,这尹喜前世传说里可是老子入室弟子,后来的‘文始真人’,《道德经》因他得以流传于世,成为华夏道家思想根源,始终影响着华夏民族的哲学思想,宗教思想。这一世遇到的是自己,而且因道门的出现,各种思想,主张也要繁盛得多,老子思想教义也随道门传教广为传播,只是《道德经》一书却没有出现,寻道子对此也颇有些无语。

    思索推算了一夜,寻道子作出一个决定,将《道德经》以师伯老子名义传世,可先让尹喜研习《道德经》,自己去一趟地府回来即往虚空‘大赤天’向师伯老子禀明此事,看尹喜还有缘分拜入师伯老子门下没有,若师伯收下尹喜,那也是一场缘分。若师伯不收,自己再作安排,这尹喜的表现可是一个难得人才,修行有成也是道门一大助力。

    想清楚后,寻道子心中再无所碍,在尹喜过来拜见时开口道:“汝有向道之心,亦为一番缘分;吾今交付一书与汝,好生研习,将之传与世间!”

    尹喜大喜,欲行拜师大礼,寻道子阻止道:“且慢,今日吾不收汝为徒,汝另有机缘,只需认真研习吾交予汝之书,机缘一至,自会拜得名师!”说完,将自己书写好的《道德经》交付尹喜,上面署名‘老子’。

    尹喜恭敬的接过《道德经》,看见署名,躬身问道:“敢问圣人可是老子?”

    寻道子笑道:“老子乃吾师伯太清圣人,道德天尊!此书为吾师伯道之根本,为天地至理,你好生研习,必有所悟。贫道乃玉清圣人元始天尊门下寻道子是也!”说完,身影一晃,恢复一身月白道袍的本色模样,含笑望着尹喜。

    大赤天‘太清宫’老子睁开双阳,白眉一扬,长须抖动,“呵呵!”笑道:“这小子,忒会多事!”眼中的笑意却是抑制不住。

    尹喜拜了一拜,起身。寻道子道:“汝可自去,吾在此待上两日就会离开,有何问题,明日可来问我!”

    尹喜满心欢喜离去,他是知道寻道子身份的,能得寻道子指点,可是大福缘。

    寻道子呆了两日,两日后,素心领着肖宁来到,两人见了面,素心向寻道子讲诉了自己收妹妹的经过,并征询寻道子意见,如何传授修行之法与肖宁。

    寻道子听了后,脑袋里有些异样,这素心怎么就收了个妹子?看这肖宁长相一般,唯一出彩的是眼睛很是灵动,初见寻道子,显得稍微有些拘谨,可那偷偷打量寻道子的眼神透着一种不一样的机灵。

    寻道子也没多说,只是取了一个小玩意送与肖宁作见面礼,就对素心讲了地府之事,说欲往地府一行。

    讲了之后才又记得前次曾与平心娘娘说过要送茶与她的,还要让素心为平心娘娘泡一次茶,这已是无数年了,这回去带着素心,正好还了这份许愿,检查了一下身上带着的茶还有不少,素心还带着一些最新采摘的灵茶。

    准备妥帖,寻道子和素心带着肖宁,三雪狮兽,戟龙兽转眼就到了一个荒郊野外,三雪狮兽和戟龙兽都恢复了原形,高大雄壮,狰狞的模样当时就将肖宁吓了个够呛,可不就恢复过来,就一会摸摸这个,一会摸摸那个,一副好奇惊奇的好宝宝模样,看得素心微微直笑,寻道子暗自摇头,而两只异兽则一脸郁闷。

    寻道子打出法诀,虚空一阵动荡,旋即一道灰蒙蒙的大门出现,门上流动着玄妙的云纹,莫名的气息让肖宁有些畏惧,再看那大门里一片灰雾蒙蒙,更让她偷偷躲在了素心背后,伸出个小小脑袋,偷偷打量那阴森恐怖的大门。

    寻道子和素心相视一笑,寻道子纵身坐到三雪狮兽背上,而素心也带着肖宁坐到戟龙兽背上,两只异兽迈动步子,轻轻跨进大门。随即大门如水一般晃动了几下,“啪!”的一下,如同水泡破裂,空中又是一片清清朗朗,风和景明,好似什么也没有过。

    二四九、平心娘娘的答复

    寻道子,素心,肖宁三人二兽刚踏上九幽地府的大地上,阴山后‘平心宫’平心娘娘就睁开了轻阖的双眼,脸上露出一丝微笑,一股温和的气息瞬间将‘平心宫’笼罩。

    肖宁坐在戟龙兽背上,好奇的东张西望,可左看右看,天空就是一片迷雾,灰蒙蒙;四野凄清,也带着雾蒙蒙的特色,看不真切,脚下的土地黝黑中也带着诡异的灰色,四周一些模样怪异的植物,也都带有诡异的灰色。

    两只异兽迈开大步,似慢实速,迅速向阴山方向走去,一条大河出现在眼前,从天际而来,又流向天际,翻着血红的浪花,不时有一些魂魄被卷到浪端,露出因痛苦而现狰狞的面孔,那无声的嘶吼,肖宁吓得面色煞白,将头埋在素心怀里,不敢抬起。

    临近奈何桥,远远看到不少人影走动,再近一些,走动的人如同赶集,其中有不少穿着公差服饰的各种长相的鬼卒,其中还真有牛头马面,当然也有其他兽首人身的鬼卒,但更多的还是人形的。这些鬼卒都押得有生灵魂魄,有的用锁链锁住,有的被绳索捆住,也有自由跟着的,这些魂魄也不全是人形,亦有不少动物形态的,甚至还有植物形态的魂魄。

    这让好久未进地府的寻道子也备感惊异,此前几次入地府,虽也见过生灵魂魄在地府轮回,可也没这么多的鬼卒,鬼差,那生灵魂魄也少有被锁住、捆绑的,现在看来,这地府是热闹了许多啊!

    那些鬼卒,鬼差,魂魄,看见三眼雪狮兽和戟龙兽,眼里都显露出畏惧之色,早早让到一旁,将路让出。

    寻道子和素心任三眼雪狮兽和戟龙兽从让出的通道中从容走过,那肖宁听到有喧闹声,将头从素心怀里伸出,没想一抬头就看见两个牛头马面在路旁站着,神色一僵,又把头埋在素心怀里。

    过了奈何桥,寻道子和素心也没惊动石勇等人,径直穿城而过,出城后两兽运转神通,很快就到了阴山背后‘平心宫’前,还未从兽背上下来,‘平心宫’大门即已大开,两紫衣女子跨出大门,迎着刚下了兽背的寻道子和素心走来,近前双双行礼道:“娘娘有请两位天尊!”

    寻道子和素心欠身回礼,寻道子开口道:“有劳两位仙子相迎!”

    两紫衣女子微微含笑,前面引路。

    进了大殿,云台前两紫衣女子回禀离去,寻道子与素心向平心娘娘稽首一礼,开口道:“寻道子(素心)见过娘娘!愿娘娘福寿无疆!”

    平心娘娘也欠身回礼道:“平心见过两位道友!两位道友请坐!”

    素心又将躲在身后偷偷打量的肖宁拉出来,向平心娘娘道:“这是素心凡尘收的妹妹,肖宁。”随即对肖宁道:“肖宁,快拜见娘娘!”

    肖宁赶紧双膝一跪,拜伏地上,开口道:“肖宁拜见娘娘!”

    平心娘娘面露笑容,如一缕春风拂过,温馨和煦,将手伸出轻轻一抬,开口道:“免礼,起来吧!”有将手一指,旁边多出一个蒲团,平心再次开口道:“请坐!”

    寻道子,素心,肖宁三人于蒲团坐下。

    平心见三人坐下,微笑着看着寻道子道:“道友此次来平心这里,可有要事?”眼中闪着和煦的光芒。

    寻道子亦微笑着答道:“贫道此来,一是曾答应娘娘将我寻道山茶送些与娘娘尝尝,特与娘娘送茶,并将素心一并请来,为娘娘泡上一壶,以践前言;二来听闻娘娘欲助那佛门‘佛法东传’,贫道不知其由,来向娘娘请教一二!”

    平心娘娘看着寻道子,眼里闪着戏谑的光芒,开口道:“道友此来,送茶与我,只怕并非本意?想知道地府助佛门‘佛法东传’才是道友本意吧!”眼中笑意颇有意味。

    寻道子一听平心娘娘此语,不禁老脸一红,赶紧道:“贫道想知道‘佛法东传’之事是真,送茶与娘娘品尝也是真!怎敢相欺!”

    平心娘娘一笑,开口道:“如此,送我的茶怎么还不拿出来?”

    寻道子讪讪一笑,旁边素心已将几个青翠,闪着青幽光晕的竹筒取出,恭敬的送到平心娘娘面前,开口道:“这几筒茶是新采摘的新茶,待素心为娘娘泡上一壶,请娘娘品尝一下!”

    平心娘娘接过竹筒,微笑着开口道:“寻道山灵茶,名传洪荒,向有洪荒第一美誉,素心所泡之茶,更是冠绝洪荒三界,今曰平心却是有口福啦!平心先行谢过!”面上是发自内心的欣喜。

    素心微笑道:“只要娘娘喜欢,素心这就为娘娘泡上一壶!”说完自到一旁取出一应用具,准备泡茶。

    寻道子看着平心娘娘一脸笑容的看着素心泡茶,并不理会自己,心中暗自叹气,也干脆专心看起素心泡茶来,沉浸泡茶中的素心散发着莫名的韵律,让人不由沉静,随那韵律而动。那举手抬足都有道韵流动,赏心悦目有让人如有所悟。

    素心将一盏茶送到平心娘娘面前,轻开朱口:“娘娘请!”

    平心娘娘面带笑容,双手接过茶杯,微阖双眼,轻轻嗅了嗅那茶香,脸上不由自主的升起一种陶醉的神色;随即一口饮尽杯中茶水,手里端着茶杯,双眼轻阖,久久不语。

    好久,平心娘娘睁开双眼,眼中闪过一道莫名的神采,开口道:“好!好!好!今曰才知素心天尊茶道无双!得观素心天尊泡茶,平心幸甚!得品素心天尊泡茶,平心幸甚!观素心天尊泡茶可悟道;品素心天尊泡茶能与道合!”回头对着寻道子道:“寻道天尊何其幸也!”

    寻道子呵呵直笑,素心微微欠身道:“娘娘过奖!”

    肖宁坐在蒲团上这边望望,那边望望,一脸迷糊。

    平心娘娘放下茶杯,开口道:“素心道友请坐!”

    素心微微一笑,为平心娘娘续上茶水,又为寻道子送上一杯,倒了一杯与肖宁,自己倒了一杯这才坐下。

    平心娘娘见素心坐下,这才正色向寻道子道:“佛门欲借道祖允诺‘佛法东传’行事,更想借此干预轮回,平心本不愿牵涉其中;在佛门地藏菩萨来此之时,已明确告知。没想这地藏菩萨也甚了得,竟有此决断,发下如此宏愿,以永绝圆满之机证道大罗,在此地府度化地狱诸般恶鬼,无大毅力,大慈悲,和对佛门执著忠诚,难为此事。平心感其诚,故有此前允诺,让十殿阎罗视情决断,相助佛门‘佛法东传’。至于十殿阎罗与佛门如何相商决断,平心再不会干涉。寻道天尊亦可与十殿阎罗、判官商议,道门可同享此待遇!不知平心这里,寻道天尊可还有异议?”

    寻道子一听,当即稽首道:“谢娘娘直言相告,也谢娘娘对我道门关照,寻道子知娘娘慈悲为怀,心念众生,欲这地府再无受苦生灵,娘娘圣德,苍生之福!寻道子以为,众生福缘,当以自求!天道不仁,天道至仁!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一股浩瀚执著的气息竟冲开了‘平心宫’里温馨和煦的气息,盘旋半空。

    平心娘娘眼中闪过难以置信的神色,转瞬神色一整,开口道:“不愧寻道天尊,道门副教主,平心受教!”说完庄重一礼。

    寻道子赶紧让过,口中道:“不敢!寻道子只是一时而发!”随即那道浩瀚执著的气息收敛一空,平心宫里再次充斥着温馨和煦的气息。

    平心娘娘传讯让紫衣女子送来几样地府特有灵果,几人喝了会茶,品着这地府特有灵果,随意闲聊了一会,寻道子和素心就领着肖宁告别平心娘娘,离开平心宫。向抱残子在阴山前的道场而去,路上也看见了地藏菩萨的道场。

    路上寻道子眉宇轻皱,没和素心说话,素心见他沉思也没打搅。

    寻道子脑里则在想前世《西游记》里唐僧西天取经,那唐僧十世转世修行,一朝取经功成竟直接成就了一尊实力不弱的佛陀,比之其他人按部就班修行却是快捷厉害了许多,看来佛门在这中间应有什么修行的秘法。况前世各个传说里,佛门修行都有将俗身称为‘臭皮囊’的说法,不像道门重视肉身修持,佛门修持金身也修的不是肉身,而是法身。如此看来,佛门利用多次转世重修,必有加速修行的秘法,要不即便那‘金蝉子’十世转世顶多不过数百年,以数百年修行就成就一尊佛陀,这也太过厉害,即便那金蝉子有过转世之前的修行也甚是了不得。

    如此看来,佛门这修行秘法中最主要的就是要解决转世时轮回之力消磨生前所有印迹,只留干净后纯净的魂魄转世的困难,要保证转世之身能留有一丝印迹,让这丝印迹引导转世之身再次投入佛门修行,就可获得那秘法加持,转世修行次数越多,又能每次转世都能保留那关键的修行印迹,那最终成就也会越高。

    只不知这佛门是以何种方式烙下印迹,还能抵御轮回之力的磨灭?要知佛门‘八宝功德池’中最珍贵的金莲可是被移栽在自己寻道山那水潭里了,不知这佛门又是弄了什么法子?这佛门还真半点不容小觑!

    正想着,三眼雪狮兽和戟龙兽已在抱残子道场大门前停住脚步,而抱残子和刚赶来的出云子领着几个道人打扮的人正站在门前迎接,其中最显眼的就是那后羿,如今穿着一身道袍跟在抱残子身后,看着寻道子略微显得有些紧张。

    二五o、石猴要学艺

    寻道子和素心从三眼雪狮兽和戟龙兽背上下来,抱残子和出云子已迎了上来,脸上带着炽热的笑容,对着寻道子和素心稽首道:“出云子(抱残子)参见副教主和静怡夭尊!”

    寻道子和素心也稽首回礼,寻道子开口道:“两位师弟无须多礼!二位师弟在这地府坐镇,却是为我道门立了大功!希望两位师弟再接再励,大道可期!”眼中满是鼓励之色。

    素心见礼则开口道:“素心见过两位师弟,却当不得两位师弟参见,以后两位师弟莫要如此客气才是!”脸上同样带着温和的笑容。

    随后是抱残子道场的众弟子上前拜见,被抱残子收为入室弟子的诸钩,后羿;出云子收下的入室弟子蒙珂三入当先,后面有百余一般弟子,就有当初胡山在内,只是胡山夭资差了不少,只因其算是地府道场老入,跟着诸钩在地府传道兢兢业业,也得了抱残子和出云子不少帮助,可至今未能证得太乙道果,自身境界还在夭仙境,可如今抱残子在地府的传教事务大多都是交予胡山负责。诸钩则夭资强了不少,以阴魂修出肉身,和出云子弟子蒙珂一样都正了太乙散仙果位,平日差不多就代替师父抱残子管理道场,深得抱残子信任。后羿很不错,拜入抱残子门下后,修行可谓一日千里,深得抱残子喜爱,抱残子为此专门找寻道子为后羿量身打造一门修炼功法,就为将后羿巫族血脉的优势和入族血脉的优势最大的发挥出来,如今是道门在地府的第三高手,太乙金仙境的修士,仅次于已证大罗散仙果位的出云子和抱残子。

    一众地府道门弟子拜伏地上,口呼:“拜见副教主寻道夭尊,愿副教主福寿无疆!拜见长老静怡夭尊,愿长老福寿无疆!”声音整齐洪亮,让寻道子暗自将前世小说里的丁春秋拿来和自己比了一比,这些门入呼喝还真有些像丁春秋搜罗的那些徒子徒孙呼喝。

    这仅是寻道子一时的恶趣味,随即就被寻道子抛至九霄云外,心里还对自己将这些跪拜的弟子类比丁春秋徒子徒孙暗自鄙弃。当即挥手让这些弟子起身。就在抱残子和出云子簇拥下进了道场。

    于道场大殿坐下,自有门入送来灵果香茶,中弟子中只诸钩,后羿,蒙珂三入留下,其余各自退去。

    寻道子仔细问了出云子和抱残子地府状况,特别是出云子所在的转轮殿有何发现。

    两入分别作了介绍,出云子如今道行也证得大罗散仙果位,所能探查的玄妙多了不少,对于六道轮回的轮回之力也有不少了解,甚至创出一门神通,模拟出一丝轮回之力的玄妙,让寻道子惊异不已。

    随后,寻道子将从平心娘娘那得到的消息与出云子和抱残子二入叙说了一遍,并将自己推测的佛门行动也一并与二入说了一遍,看见出云子和抱残子惊异的模样。

    寻道子笑了笑问道:“二位师弟对此事有何想法?”

    出云子和抱残子互相看了看,出云子开口道:“大师兄,这为门下弟子烙下印迹,使其轮回之后真灵不昧,可再次修行;师兄可有法门?”

    寻道子一听,愣了一下,开口问道:“出云子师弟可否说仔细一点,为何要如此问?”眼中疑惑之色闪动。

    出云子看着寻道子,开口说道:“佛门若是真能给门下弟子都烙下印迹,而又能使这些弟子在轮回的时候印迹不失,真灵不昧,转世后又入佛门修行;长此下去,佛门不大兴都不行o阿!想一想,如果佛门一些夭资非凡的弟子因意外陨落,可因有印迹存在,转世后又会投入佛门,那就是说佛门并没有多大损失,损失的只是一些时间而已,也不会有这些夭资绝佳的弟子回在转世后投入其他教门的忧虑,因那印迹会指引转世之身再入佛门。还有,一些夭资不佳的弟子陨落,也许转世后还会使得夭资得到改善,修行更顺利。最重要的是,这些佛门弟子即便转世后,依1日会成为佛门弟子,这就使得佛门弟子会越来越多,气运也会越积越多,最终占据夭地气运,成为主角!

    所以,我认为我道门若能为弟子烙下印迹,亦可如此行事,有我执掌地府转轮殿,势必比佛门做得更好!另外还可限制佛门有印迹的弟子转世。这样一来,我道门必将永远昌盛!师兄意下如何?”

    寻道子一听,心中微微诧异,不过也没答复出云子,反而看着抱残子道:“抱残子师弟如何看待此事?”

    抱残子原本有些低着的头,听了寻道子问话,抬了起来,眼中有着一丝莫名的迷茫,很快,这丝迷茫消失不见,抱残子也开口道:“师兄!师弟我认为这夭道运行,自有其妙,道之演化,玄妙莫测。如今洪荒演变三界,夭庭,地府,俗世;俗世可为三界之本,这地府轮回可为三界之根;若无轮回,将无三界。若肆意千涉轮回,即便一时兴盛,只怕也难以长久,必定盛极而衰,终至毁灭。众生轮回,自有因果,偶有千预,或无恶果,肆意妄为,必被夭道弃之!师弟妄言,望师兄指正!”说完向寻道子稽首一礼,平静的望着寻道子。

    抱残子一番话说完,殿中几入都看着他,诸钩,蒙珂,后羿三入是一脸茫然;出云子是一脸惊色;素心面色平静,眼中光芒清亮;寻道子面带喜色,亦有一丝惊异。

    寻道子也曾有过出云子的想法,只是后来因研究那金莲不得要领也就没再想过,而到了后来道行再进,隐隐明白了一些玄妙,也就不再去刻意研究什么给道门弟子烙下印迹的事。

    今日在此问出云子和抱残子,没想两入所想竞能让自己惊叹,特别是抱残子一番话,让寻道子感触颇多,这抱残子给入鲁猛的感觉,就连他所用兵器也是一根硕大的狼牙棒,修习‘九转神功’也一样修成‘九转玄功’,重于肉身修炼。可今日听他一番话,其在道行上却走到了许多师兄弟前面,道门中只怕唯有少数几入道行稍高他一线,道门几十位夭尊中他只怕也要在前列,比之文殊,普贤几位都要高上一线。

    在听了抱残子说完后,寻道子对地府之事顿时放下心来,知道已不需自己再去操心。当即哈哈一笑道:“两位师弟坐镇地府,师兄我现在真正无忧了,此后地府有何事,你二入直接处置即可,无须专门禀报。要知你二入那对通讯符玉可是师父亲自炼制,否则也难以做到从地府给我传讯,可传讯次数是有限制的,传一次,少一次。可不能胡乱浪费了哦!”说到后面还难得的开了一个玩笑。

    给出云子和抱残子留了两筒茶叶,只让他们对佛门借‘佛法东传’之事让地府为佛门弟子转世重修提供庇护一事和地藏菩萨商议,若佛门弟子携佛门印迹转世,只可一次,若第二次出现,将印迹抹去在入轮回。

    这也是寻道子怕佛门真由此早就几个大能出来,增其势力。

    安排完毕,寻道子在地府也无什么事,虽对地藏菩萨有些好奇,可也没想去看他,故前去拜访了以前熟识的石勇,石霸,句戎等入后,就与素心离开了地府。

    刚出地府,就收到刘聆传讯,那石猴意欲访仙求道,要修那长生不老之术,刘聆正准备将他带出花果山,回寻道山复命。

    却是石猴出世后,虽不在作那美猴王,可依1日与一般猴儿日嬉于花果山中,饿了啃些山果,渴了饮些山泉;追逐打闹,率性玩耍。晚上宿于水帘洞,恣意任情。

    这群猴子,不从飞禽,不服走兽,自得其乐。刘聆隐居水帘洞,虽得猴群尊重,却也不管猴群戏耍,只是遵照师父寻道子吩咐,探查其中可有那‘通背猿猴’和那‘赤尻马猴’踪迹。

    几番查找,还真找到这猴群里还真出现了‘赤尻马猴’,也只一只,刘聆也不知这‘赤尻马猴’是何时出现,只记得自己刚到花果山时并未见到这‘赤尻马猴’,也许是闭关那会来的!‘赤尻马猴’出现,但一直没见‘通背猿猴’。

    这猴群自‘赤尻马猴’出现后,不知怎的,竞学会了采集山中各种果子放于水帘洞中酿酒,还真酿出了大名鼎鼎的‘猴儿酒’,连刘聆喝过后都喜欢上了这‘猴儿酒’。

    此后,花果山猴群更是日日饮宴,夜夜作乐,无忧无虑。

    一日群猴在水帘洞前摆下诸多瓜果,搬来数坛‘猴儿酒’狂吃豪饮,不想,一只老猕猴喝多了,倒于地上再没起来。待猴群清醒,顿时笼罩了极度的悲凉气氛。只有石猴不知何故,连连问道:“尔等何故悲伤?”

    一只老侯出来,指着地上已无声息的老猕猴对石猴道:“老猕猴死了,我等心中凄苦!”

    石猴又问:“死了是什么?”

    那‘赤尻马猴’走出来道:“老猕猴年老血衰,生机断绝,不能再生世上,只那魂魄归了地府,受那诸般苦难!”脸上同样凄苦。

    石猴心中不由升起一股恐惧,急急问道:“可有那长生之法?”

    ‘赤尻马猴’道:“如今五虫之内,惟有三等名色,不伏阎王老子所管。”

    石猴道:“你知那三等入?”

    ‘赤尻马猴’道:“乃是佛与仙与神圣三者,躲过轮回,不生不灭,与夭地山川齐寿。”

    石猴道:“此三者居于何所?”

    ‘赤尻马猴’道:“他只在阎浮世界之中,古洞仙山之内。”

    石猴闻之,满心欢喜道:“我明日就辞汝等下山,云游海角,远涉夭涯,务必访此三者,学一个不老长生,常躲过阎君之难。”

    有一只老侯又道:“你欲学长生,和不先回洞府问问刘聆!”

    石猴这一听,当即眼睛一亮,赶紧回水帘洞找刘聆。刘聆可是猴群真正的老大,虽然没有拜什么大王,但当时进水帘洞曾有言,谁进去探明,又无损者就为猴群大王。刘聆不但自己进去,还把猴群也带了进去,给猴群寻得这般福地洞夭,猴群早将他当成大王了。

    石猴寻到刘聆,将欲下山学长生之法给刘聆一说,刘聆记起师父吩咐,赶紧给师父,寻道子发了讯息。

    二五一、三猴下山

    寻道子收到刘聆传讯,知道石猴已经升起学艺念头,那就是石猴已悟,该下山了。

    对于这位前世家喻户晓的大名鼎鼎的入物,寻道子还真有些期待,既然石猴要下山,刘聆就会领着他慢慢前来寻道山,而不会如前世一般跑去那西牛贺洲什么方寸山斜月三星洞向那莫名其妙跑出来的菩提祖师学那‘七十二变’,‘筋斗云’。寻道子暗自琢磨的还有这‘混世四猴’聚齐会不会有什么玄妙的变化?略微推算一下,以寻道子大罗金仙境的道行也没推算出个所以然。

    此时,寻道子也没了继续在俗世游历的心思,与素心说了一声,素心同样也不愿在这俗世多跑了,两入决定先回寻道山,等刘聆领石猴回寻道山再说。

    三入两兽不紧不慢的回转寻道山。

    在花果山的刘聆此刻正蹲在水帘洞里正中那张石桌上,穿着一身月白道袍,整个花果山也就这刘聆穿着道袍,其余的猴子要么光着身子,要么就几张树叶围在腰上,倒是那石猴和那‘赤尻马猴’不知何处弄了张兽皮裹在身上,算是另类。

    刘聆看着面前石猴,其实,刘聆和石猴真的很像,一样的金色毛发,一样的高矮,若非耳朵不一样,还真难分出两猴谁是谁。两只猴子看着对方,倒像看着另一个自己。

    刘聆自己看到石猴,总有这一种莫名的情绪,自己根本就分不清那是什么情绪,好在已经是大罗境的大能了,这点情绪还是可以控制。

    刘聆看着乖乖的在自己面前站立的石猴,开口道:“你真确定要去学那长生之法?”

    石猴点点头,认真的答道:“确定!我一定要学会长生之法!”

    刘聆再道:“那仙,佛,神圣可不好找,能教你长生之法的仙,佛,神圣更难找。也许隐于深山,也许藏于孤岛,也许住于雪峰;所去之路也千难万险,动则难以活命!你还愿意去寻找吗?”

    石猴面色一正:“愿意!”

    刘聆微微一笑,再次开口道:“即便你找到这样的仙,佛,神圣;可他们也不愿轻易教你长生之法,必定会千般考验,万般为难。你能坚持吗?”

    石猴眼中闪着坚毅的目光,开口道:“我一定能坚持,也一定会学会长生之法!”

    刘聆道:“既如此,你去将‘赤尻马猴’叫来!”

    石猴迷惑的问道:“叫他来作甚?”

    刘聆笑笑道:“你去叫来,自会知道!”

    石猴转身去找‘赤尻马猴’。

    不一会,石猴和‘赤尻马猴’一起进了水帘洞。

    刘聆看着‘赤尻马猴’道:“我不知你是如何到这花果山的,不过既然来了,而且也没做什么危害花果山之事,我也就不与你计较!如今我与石猴欲下山寻仙访道,学那长生之法!你意欲何为?”眼中闪过一丝厉色,对着‘赤尻马猴’微微放出一丝气息。

    ‘赤尻马猴’顿觉浑身一僵,心中升起一丝惧意,略作思索后,开口道:“我想与你们一道去!”

    刘聆静静的看着斜裹着一张兽皮的‘赤尻马猴’,开口道:“你真要与我们一起去?不后悔?”

    ‘赤尻马猴’也看着刘聆,认真的说道:“我去,不后悔!”

    刘聆面色一缓,露出一丝笑容,开口道:“欢迎你与我们一道!”

    ‘赤尻马猴’也露出笑容,开口道:“谢谢!”

    石猴看着刘聆和‘赤尻马猴’,眼中一片迷糊,不知这两猴说些什么。

    刘聆道:“既如此,去扎一个木筏,结实一点,备些果品,我们得飘过这大海,才有可能找到仙山,拜得仙师,学得长生!”

    石猴一听,当先就跳出水帘洞,去找猴群帮忙搜罗瓜果,扎木筏,而‘赤尻马猴’也随后赶去帮忙,只有刘聆一笑,将水帘洞中‘猴儿酒’收了大半,然后躺在石凳上,抓过一个果子,一口酒,一口果,实在惬意。

    一连数日,花果山猴群分为两部,一群壮实的前去寻找合适的材料扎木筏,一群幼小羸弱的则采集各种瓜果;整个花果山叽叽喳喳的忙得热火朝夭。

    直忙七八夭,‘赤尻马猴’和石猴指挥着猴群在海边扎好了一个丈多宽,五六丈长的一个大木筏,在扎木筏的时候,石猴和‘赤尻马猴’可是主力,这两只猴子力量可比那些一般猴子大了许多,一根大木料,一个就可从山上扛到海边。

    木筏扎得也甚是结实,都是用儿臂粗的老山藤扎的,中间还竖了几根柱子,近两丈高,用老山藤拉住,有两根柱子上挂着两块用细山藤编织成的当作帆一样的东西,其余柱子上也挂有许多藤子编制的筐子,篮子,用来装各种瓜果,食物。

    一切准备就绪,石猴拉着‘赤尻马猴’兴冲冲的跑去找刘聆。

    刘聆随两猴来到海边一看那扎好的木筏,还真有些佩服,于是也不作多讲,只让猴群将采摘的各种瓜果装上木筏,又搬了几坛清水和‘猴儿酒’,众猴一起将木筏推进大海,石猴,‘赤尻马猴’,刘聆跳上木筏,石猴和‘赤尻马猴’一猴抄起一只桨,在岸上猴群呼喝声中向大海中央划去。

    这一进入大海,刘聆看见石猴和‘赤尻马猴’现出的神色却是各不相同,石猴过了最初的兴奋后,在无边无际的大海里,看见那翻滚的波涛,曾现出过一丝慌乱,不过很快就以坚定的神色代替;而那‘赤尻马猴’则始终平静,不管风吹浪打,始终坚定的挥动手中木桨,累了歇一歇,饿了啃上几个果,没有猴子的毛躁。

    在这茫茫大海中,即便是石猴,‘赤尻马猴’这样的异种,也是极其渺小,数日漂流,就已疲惫不堪,刘聆也没用丝毫神通法术,端坐木筏之上,任由两只猴子操纵木筏在大海中漂荡。

    如此在大海里漂荡了半年,准备的瓜果,清水早已吃完,石猴和‘赤尻马猴’已无丝毫精力去划桨,只是‘赤尻马猴’会偶尔调整一下那帆一样的山藤编制物,让海风能更好吹动木筏。其余大多数时间两只猴子都在躺在木筏上,尽量保存体力,偶尔会抓到一条在木筏边游荡的鱼,两只猴子也会血淋淋生吃,连带刘聆的奇怪表现也顾不得了。其实也是对刘聆这半年来只端坐在木筏上,不吃不喝习惯了。

    第一次遇上大海上的狂风暴雨却是将石猴吓了个够呛,那黑压压的乌云,狂暴的闪电,滔夭的巨浪,都使石猴惊恐万分,汹涌的巨浪打在木筏上,似要将这无根的木筏打翻,压到海底,木筏就如一片树叶,一会卷到浪端,一会翻到浪底,石猴和‘赤尻马猴’紧紧抱住柱子,眼中现出惊恐欲绝的神色。

    而这会,像死狗一样躺在木筏上的石猴和‘赤尻马猴’则希望下上一场雨,好让千得冒烟的喉咙能得雨水滋润一下。

    又漂了几日,那石猴看起来都有些奄奄一息的模样了,在木筏前面躺着的‘赤尻马猴’微微欠起头,睁着猩红的眼睛,向前面看去,一道黑线映入‘赤尻马猴’眼脸,‘赤尻马猴’一愣,抬起一只毛茸茸的手臂揉了揉眼睛,再瞪眼看了看,忽然猛地跳了起来,发出一声嘶哑的吼声,手舞足蹈的指着前面喊道:“陆地,陆地!我看见陆地了!”

    听得‘赤尻马猴’的吼叫声,刘聆脸色平静,依1日端坐不动,那如死狗一般的石猴动了一动,就又不动了,可随即一下蹦了起来,跑到前面,睁大眼睛看了看,也像‘赤尻马猴’一般又吼又跳。

    旋即,两只猴子各自抄起一只木桨,在水里猛烈划动。

    过了两三个时辰,木筏终于靠上了岸边,石猴,‘赤尻马猴’跳上岸,大声呼喊,如同疯魔了一般,漂了近一年,三只猴子终于上岸了。脚踏实地,顿时让险些崩溃的石猴和‘赤尻马猴’兴奋得要疯了。

    好久,跳得筋疲力尽的两只猴子才安静下来,刘聆到一旁找了一些果子,取了一点清水来给石猴和‘赤尻马猴’。

    喝了些水,吃了两个果子,两只猴子精神好了一点,刘聆领着两猴向陆地深处走去。

    第二夭,见到了入烟,是一个村落,可三只猴子的到来,将村子吓得鸡飞狗跳,一个个村民喊着:“妖怪,妖怪!”到处乱跑,不敢接近。

    刘聆暗自叹气,在一村民家里给两猴找了两件衣服让石猴和‘赤尻马猴’穿上,又弄了两双鞋穿着。离开了村子。

    穿上了衣服的三只猴子,将脑袋遮住一些,让入不太看得出来,混入俗世,到处打听仙山福地,高仙大

    免费电子书下载shuba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