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地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阐教有金仙 > 阐教有金仙第32部分阅读

阐教有金仙第32部分阅读

    师父多了许多的亲切。

    曾有师弟问及寻道子何以称师尊(老师)为师父?寻道子答道:“吾拜于师父门下,得师父如父庇护,传与大道;吾心对师如父,故称师父!”

    此后,玉虚门下多有随寻道子称元始为师父者,而元始证道后最初所收十四位弟子俱称元始为师父,后面所收弟子也多有称师父的。

    元始开口道:“这事着落于尔等二人身上,一是地府之事因寻道子而起,须得寻道子前往了结;二是此前地府运作多为南极主持,须得做好交接。当然,吾等也须了解地府有何关键职能,吾玉虚阐教一脉当如何继续发挥作用,影响地府运转,为吾玄门谋取有利。这事由南极说说!”

    南极仙翁听元始问话,赶紧躬身回答道:“回禀师父,地府职能众多,重要者有十殿阎罗,执掌‘判官笔’的判官,十殿阎罗里,以掌‘生死薄’的‘阎罗王’一职和掌量罪罚刑投以六道轮回的‘转轮王’一职尤为重要。其余职位倒也于吾玄门无关紧要。”

    元始听后,略作沉吟,开口道:“‘生死薄’和‘判官笔’是地府至宝,也是地府根基,执掌此二件地府至宝之职位确实为地府关键之职。”说到这,元始转头看着寻道子道:“寻道子,对此,你有何看法?”

    寻道子思索片刻,躬身道:“师父,依弟子看来,吾玄门并非真的要完全掌控地府,只是须得在地府发挥作用,影响,以有利于吾玄门发展。因此这两对地府尤为重要的职位,对吾玄门来说却并非重要,若吾玄门真要占了此两个职位,只怕会恶了平心娘娘,毕竟平心娘娘才是地府之主。真到那时,也许吾玄门会得不偿失。弟子认为,此二职位吾玄门无须掌握。送入巫族后交予平心娘娘定夺。这些进驻地府的巫族受吾玄门之恩,即便执掌了这两职位,也会对吾玄门心存好感而有所照拂。”

    元始听了,微微点头,南极仙翁也在一旁心里佩服。

    元始再次开口道:“那你认为吾玄门这此时当如何才能如你所说,在地府里发挥作用,影响,利于吾玄门发展?”

    寻道子再次躬身道:“吾玄门可争取一殿阎罗之职,将‘转轮王’一职掌控在手,这一职位对吾玄门发展极为重要,有在一职在手,以后吾玄门弟子若是身殒转世可得护佑,不失本性,转世后还可再入吾玄门修行,壮大吾玄门。故弟子认为,吾玄门只需留此一职即可,有此前吾玄门与平心娘娘的情谊,应能取得平心娘娘认可。”

    南极仙翁一旁听得眼露精光,顶着高高凸起的亮堂脑门直点头。

    元始听后,也暗自点头,可依旧问道:“可还有何法能在地府发挥影响?”

    寻道子想了一下,再次开口道:“可派出吾玄门一两位道行高深,意志坚定的弟子入驻地府阴山开辟一道场,于地府中传吾玄门道统,亦可与吾玄门执掌之‘转轮王’一职互为照应,可于地府充分发挥吾玄门影响,壮大吾玄门。”

    元始听后,含笑点头道:“即按你所说去办,尔等可先行去你师伯那一趟,先行向尔等师伯禀明,得尔等师伯同意后,即可带领尔等师伯救下之巫族和你那寻道山巫族前往地府,与平心交接了,把事情办妥即可回来。你还须先与尔等师叔通禀一声,看尔等师叔意下如何,可要留弟子于地府建道场,传道统。尔等先行去吧!”

    寻道子与南极仙翁跪拜退出玉虚宫。随即寻道子召来玉麒麟坐上,与南极仙翁驾起云头,直向首阳山老子道场而去。

    至首阳山,参拜了老子,禀明来意,老子默察了半响,睁眼对寻道子与南极仙翁二人道:“此事即按尔等师尊之命行事,吾门下弟子稀少,就不着他们入地府了。尔等可去尔等师叔处询问一番,听其意下。吾让玄都领了这些巫族前往寻道山,待尔等东海回来一并送入地府,以了此事。”

    寻道子与南极仙翁拜别老子,往东海金鳌岛而去。

    金鳌岛碧游宫,通天教主端坐云床,前面拜伏寻道子和南极仙翁。

    通天教主听了寻道子禀明因由,开口道:“就按你师父说的作就是,地府里那些弟子若有愿留下的就留下,若没愿意留下的,就将他们都带回来。若是你认为必须留下一二,你也可做主指定,就说领了我的旨意!”

    寻道子听通天一说,这心里那个汗啊!可依旧只能答应下来。

    出了碧游宫,寻道子与南极仙翁赶回寻道山。途中寻道子问南极对在此次地府交接一事上该如何安置截教弟子?

    南极仙翁道:“师叔率性,门下弟子也多如此,此次地府事了,截教弟子应无有愿再受束缚而留在地府者,如此一来,地府只余吾玉虚阐教一脉弟子,对壮大吾玉虚阐教一脉有绝大好处。可这一来,时间长久,吾玄门三教间会不会因此而生隔阂。师弟浅陋,请师兄解惑!”

    寻道子心里对南极仙翁大局观尤为赞叹,见他忧心玉虚阐教一脉一支独大会不会造成同门三教隔阂,对其敏锐洞察力心生赞叹。见其问起,开口道:“吾玄门三教同气连枝,当互为护持,即便地府只余吾玉虚阐教一脉坐镇,吾等也不能只维护吾玉虚阐教一脉,当对师伯人教一脉,师叔截教一脉一视同仁,极力维护,这样,吾玄门才不会内耗,才能真正一致对外,使得吾玄门真正壮大,聚得气运功德以助修行!”

    南极仙翁稽首道:“师弟受教了,师弟必尊师兄教诲行事,以壮大吾玄门!”

    寻道子含笑点头。

    回到寻道山,玄都已领首阳山十余万巫族赶到,而寻道山周围生活的人族已被送往洪荒,寻道子弟子抱石领命随行护佑传道。

    寻道子到了洞府,只简单与素心略作交代,就将寻道山居住的石勇一部数千巫族召来,将入驻地府一事说明,并说明如今地府平心娘娘就为巫族祖巫后土所化,运转地府须得众人帮助行使职责。

    听寻道子说明后,石勇等俱愿意入驻地府。而玄都所领众巫族也早知此事,也甚为配合。

    寻道子还将后羿召来,说以此事,问其意愿。

    后羿觉和众巫族一起颇为自在,也愿和众巫入驻地府。

    寻道子遵循其意愿,遂与南极仙翁一起打开地府大门,领众巫进了地府,直达平心娘娘所住阴山平心宫。

    寻道子和南极仙翁刚领着十余万巫族到达平心宫外,就见平心宫大门一下打开了,一个身着鹅黄宫装,面容端庄秀丽的女子当先步出宫门,后面两小童子紧跟在后。

    寻道子和南极仙翁一见步出宫门的女子,赶紧稽首行礼,口称:“寻道子(南极)见过娘娘,愿娘娘万寿无疆!”

    女子见寻道子和南极仙翁行礼,也回了一礼道:“两位道友无须多礼,平心谢过两位道友!”

    寻道子和南极仙翁赶紧再次行礼道:“不敢劳娘娘相谢!”

    寻道子和南极仙翁身后一众巫族见步出宫门的女子,先是一呆,待寻道子,南极仙翁与女子见礼后,忽然全都跪了下去,口里呼道:“拜见后土祖巫!”声如闷雷滚过,在地府上空回荡。

    女子脸色激动,开口道:“尔等起来,吾今已不复后土祖巫,吾为地府平心!诸位请起!”声如出林之莺,又如珠落玉盘,可又带着动人心弦的深情,每一个跪拜的巫族耳里都听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那黑压压的一看无边的十余万巫族一听,站起身来,眼光充满崇敬,纷纷激动的望着鹅黄宫衣的女子。

    ps:先感谢醉笑弥勒朋友前天的打赏,昨天去查身体,设了自动上传,没有相谢!谢谢您的一直支持!孫离朋友的催更只能尽力看在晚上能不能上传了,也先谢谢您的厚爱了!

    一一二、地府事了

    地府阴山平心宫外,十余万巫族心潮澎湃,自巫妖大劫后,这些劫后余生的巫族就很迷茫,不知何去何从。

    在这一刻,忽然见到了被视为巫族主心骨的祖巫中的后土祖巫,这些巫族顿觉心里敞亮了,前途光明了。一个个激动伴随狂热,眼里都是炽热的光芒。

    平心眼见一双双炽热的眼睛,心里也多有触动,回身对南极仙翁稽首道:“烦请道友将这些巫族兄弟姐妹带回幽冥地府安置一下!”

    南极仙翁赶紧让过,稽首道:“尊娘娘吩咐!”

    平心见南极仙翁答应,回身面对众巫族开口道:“尔等且跟南极道友前去,听从南极道友安排,到时吾再行通传尔等!”

    众巫族抱拳轰然应道:“谨遵娘娘所命!”随即于当中让出一条通道,让南极仙翁从中通过。

    南极仙翁向平心稽首一礼,又向寻道子稽首一礼,寻道子回礼后,南极仙翁领着众巫族向幽冥地府城池而去。

    平心看着一众巫族随南极仙翁离去,回头向寻道子稽首道:“多谢道友,请道友宫中一坐!”

    寻道子稽首回礼,开口道:“当不得娘娘相谢,娘娘请!”

    平心娘娘微微一笑,顿时天地间弥漫一股和煦的气息,开口道:“道友请!”当即前面领路,回转平心宫,寻道子侧身跟上,两童子左右相随。

    入了平心宫大殿,宾主坐下。童子献上灵茶。

    平心开口:“平心再次谢过道友救助巫族一脉之恩!”说完长身稽首。

    寻道子赶紧回礼道:“寻道子既答应了娘娘,必定尽力相助,娘娘无须挂在心上。以寻道子之能,实难真正救得洪荒巫族一脉。幸得师长出手才得以完成娘娘所托,使寻道子幸不辱命。”

    平心开口道:“道友高义,平心就不再虚言。此次道友将洪荒所余巫族送来地府,所为何事?”平心见寻道子将巫族送入地府,虽有所明悟,可依旧想听听寻道子作何说明。

    寻道子轻笑一下,开口道:“吾曾答应娘娘为地府寻找运转地府职能之人。先前多方寻找无有所获,故特向门中师长恳求相助。三位师长感娘娘慈悲,在难寻自愿入驻地府修士的情形下,只得先行尽遣门下弟子入驻地府以助娘娘运转地府,以待真正寻得愿入地府任职修士后,再将弟子召回,以安心修行。

    现下,洪荒大劫初过,洪荒修士凋零,更难寻得众多修士入驻地府。吾正好受娘娘所托,于劫中为巫族留一脉,勿使巫族血脉断绝。求得师长出手,终救下这十余万巫族族人。

    恕寻道子直言,娘娘知道,巫族性刚烈直爽,喜于争斗,好破坏。此次大劫得娘娘庇护幸留一脉,可若继续于洪荒生活,待下次洪荒大劫起时,洪荒恐怕再难有巫族血脉留下。

    寻道子思之再三,若欲使巫族一脉不至最终断绝血脉,唯有入驻地府,于娘娘护佑下,任职地府职位,行使地府职能,获地府功德护佑,才能真正绵延长存,血脉不失。

    正是作如此考虑,寻道子未请娘娘准允,擅自做主,将洪荒大劫后所救众巫族族人送至地府。还请娘娘恕罪!”

    平心听寻道子诉说,美目连闪,待寻道子说完,心里也泛起层层微波:巫族不修元神,不知天数,于洪荒争斗始终都是被抛弃的种族。想当初巫族于洪荒何等之威势,可一场大劫下来,就余下这区区十余万族人,堪堪保住一丝血脉不至断绝。若真如寻道子所言,巫族继续留于洪荒,大劫一起,可还真可能就再难保留血脉存下了。寻道子送巫族入驻地府,看来是又欠下一个人情了。

    这一想,寻道子刚说完,平心即开口道:“平心真心谢道友为巫族一脉尽心了!”说完长身稽首,却是将身子深深躬下。

    寻道子让无可让,生生受了平心一礼,待平心起身,却是赶紧回礼。

    平心又道:“地府运转多亏了众位道友,若是诸位道友尽皆离去,恐地府运转将难以为继。道友可不可恳请师门留下部分弟子执掌地府一干主要职位,吾安置众位巫族族人辅助,不使地府因诸位道友离去而混乱?”

    寻道子脸露犹豫,不知该如何说起。

    平心见寻道子面有难色,以为玄门众弟子也急于回师门清修,遂再次开口道:“平心知道友作难,可地府运作确实需要诸位道友相助,众巫族族人实难一下胜任。请道友看在忘川血河里受苦的众生魂魄助上一助!”平心脸上有恳求,有慈悲。

    寻道子这一听,脸上更是精彩,哭不得,笑不得,哭笑不得;这嘴张了张,还是不知如何说。

    平心看着寻道子脸色变化,面上有一丝凄苦闪过,开口道:“若道友实是作难,平心也不敢强求,道友自便即可!”

    寻道子张了张嘴,叹了口气,苦笑着开口道:“娘娘,寻道子确实难做。吾玄门弟子入驻地府,蒙娘娘信赖,倚为臂膊。但吾等求道之人确实不惯约束,这有悖于修行本心。娘娘慈悲为怀,慈悲之心感天动地,让吾玄门弟子也不得不叹服,故有此地府之行。

    今巫族入驻地府,当能妥善运转地府,使地府真正造福洪荒天地。然正如娘娘所虑,巫族初入地府,一时难以真正执掌地府各种职能。吾玄门师长也不忍地府混乱,使生灵受苦,故有所安排。待寻道子说出,以请娘娘示下!“

    平心听玄门三位圣人有安排,遂问道:“道友师门作何安排?请道友快快说来!”眼中有急切,也有希翼。

    平心是真为众生,确为大慈悲者。

    寻道子见平心竟流露急切之色,心中为平心真正慈悲而赞叹,当即道:“吾玄门弟子可继续留住地府三年,此三年就为引导巫族族人熟悉地府运作,待巫族真正熟悉了,吾玄门弟子再行离开地府,回转师门。”

    平心听了,脸色微有激动,轻声道:“谢谢!”少顿了一下,平心再次开口道:“巫族不修元神,在地府运转上,许多职能确实难以发挥。不知玄门能否留下少许弟子以执掌地府?”

    寻道子听平心开口,对平心如此公心确实深深佩服。甚至于有些暗暗鄙视自己,但听了平心话后,寻道子作略略思考状。

    少顷,寻道子答道:“娘娘所虑,寻道子也知,寻道子可为玄门应下地府一个职位,不知娘娘意下如何?”

    平心面带疑惑道:“一个职位是不是太少?”

    寻道子道:“吾玄门就作十殿阎罗中的‘转轮王’一职,其余职位相信在娘娘教导下众巫族族人当能胜任。娘娘看可否?”

    平心思索了一下,点头道:“有此最后一关,应能运转地府不至错乱。”可面色依旧有难色。

    寻道子道:“若娘娘允许,吾玄门可再行留下一二弟子于此相助!”

    平心一听,开口问道:“不知须平心允诺什么?”

    寻道子道:“吾玄门弟子在此阴山旁建一道场,住一两弟子,于地府传吾玄门道统,平日修行,有事时可协助娘娘管理地府。不知娘娘可否愿意?”

    平心听后,略作默察,已大概知了玄门打算,可这数千年玄门弟子在地府所为已深得平心信赖,玄门如此行事也可两利。当即,平心就开口应下。

    寻道子见目的已达成,就起身告辞。

    出了平心宫,寻道子找到南极仙翁和多宝二人,做了一番吩咐后打开地府通道,回到洪荒。

    地府中南极仙翁和多宝却已将在地府任职的众位玉虚阐教门下弟子和碧游截教门下弟子召集一起,将玄门三教于地府的决定公之于众,征询众位弟子意愿,看可有愿意留下在地府任职的,或是愿意于地府开辟道场,传道地府。

    最终,碧游截教门人弟子俱愿回洪荒师门,只待三年交接了就回转洪荒师门,安心修炼去了。这一决定后,众碧游截教弟子就各自回了岗位,继续行使其责。

    余下一众玉虚阐教门下弟子在南极仙翁主持下讨论玉虚阐教弟子去留。南极仙翁将寻道子此前与自己所说和离开地府的吩咐一一说给一众弟子听。

    众弟子听说是寻道子为师尊所定玉虚阐教于地府谋划。都甚为踊跃,纷纷愿意留下。

    而南极仙翁则将坐镇地府的难处和付出一一道明,说非意志坚定,道心永固者不可为。

    但中弟子依旧纷纷愿坐镇地府,为师门出一份力。

    最终一番争执后,出云子和抱残子二人得以留于地府,出云子任职‘转轮王’,抱残子开辟道场,传道地府。

    但其余弟子依旧表示可随时接替二人坐镇地府,让主持的南极仙翁甚为高兴。

    出云子和抱残子得以留下,也是因为如今二人道行大进,已到即将证得太乙金仙果位之境,实力较强,特别是抱残子因修习‘九转玄功’,战力惊人,一般太乙金仙境修士根本不是敌手,手中一杆狼牙棒威力巨大。于地府中也能镇住一干好斗的巫族。

    至此,寻道子谋划地府一事也告一段落。

    ps:为第一次在首页露面,上了三江;也为孫离朋友一更。感谢修劒者、孫离、金色宠妃、82193562,阿友叫我二少爷,醉笑弥勒,纤纤仙七位朋友打赏!谢谢你们的厚爱!我身体原因所致,更新不力,辜负大家厚爱,实是愧对诸位朋友。也希望大家一如既往的关心支持,更新的事,我只能尽力了,不能让大家满意,也只能再次说声抱歉!

    一一三、洪荒之变

    寻道子之身回到洪荒大地,正思索要不要回昆仑山与师父元始天尊回禀一番。忽察觉天空异象出现,霞光瑞气交织,氤氲密布,仙音缭缭,异香扑鼻。

    寻道子正疑惑间,空中一团硕大功德玄黄气直向他落下来,这功德玄黄气触体的那一刻,寻道子已明了:原这是巫妖大劫前护佑洪荒人族,而今,巫妖二族退出洪荒主角,人族重返洪荒,秉承天地主角,护佑人族的一干修士俱得天地奖励,授予功德玄黄气。

    寻道子功德玄黄气入体,还未有所感觉,又被识海紫色气旋拦劫夺取。寻道子只得哀叹不幸。

    说起来,寻道子于洪荒所得功德玄黄气已不少,拜祭不周山无意发下宏愿,所得功德玄黄气就已不少,女娲造人分得一份,护佑初生人族又得一份,后土化轮回地府也获得一份,巫妖大劫收尾,借‘浑元炉’炼石补天获得一份,如今护佑人族再得一份。所有这些功德玄黄气加起来也足以让一个洪荒修士修行证道大罗金仙果位了。可这许多的功德玄黄气入了寻道子识海紫色气旋竟没看出有何变化,实在让寻道子郁闷。

    人族从各个仙山福地迁入洪荒,此刻的人族总数并不多,虽在各个仙山福地得庇护修养生息,可不知是何道理,经数以千年,人口总数并没增加多少,如今总数也不过数百万而已。

    此次人族再入洪荒,却已不在如当年第一次由昆仑山附近向洪荒迁移一般了。此刻的洪荒天地已变,破碎的洪荒大地也被众圣重炼,整体小了许多。原本的洪荒大地一分为四,并有许多碎片散入四海成为的巨大岛屿。

    当初五圣重炼洪荒,却也作了分工,五圣道行实力有差距,用以炼制洪荒大地的宝物也各不相同,致使重炼后的洪荒大地呈现出极大差距。

    当时,五圣中,元始天尊独炼一块大地,称为‘东胜神州’;太上老君老子独炼一块大地,称为‘南瞻部洲’;接引独炼一块大地,称为‘西牛贺洲’,准提独炼一块大地,称为‘北俱芦洲’;而通天则独自炼制散入四海的洪荒碎片。

    一番炼制后,重炼后的洪荒大地现出了完全不同的面貌:元始天尊道行最高,手中有自己炼器的宝炉,炼制起来,得心应手。炼制中将一些洪荒洞天福地都移到了这‘东胜神州’里,地脉地气也多得梳理,使这‘东胜神州’成了整个洪荒灵气充裕,物产丰阜的圣地。

    老子炼制‘南瞻部洲’则与其修行一样,‘不争’,可因自身道行极高,手中有炼丹用的至宝‘八卦炉’,这‘南瞻部洲’虽不似‘东胜神州’一样被移入洞天福地,可也疏通了地脉,保留了原本灵气、地脉,仙山福地,也算物阜之地。

    接引,准提二圣道行低于元始三人,手中又无炼器至宝,一开始就弱了许多,两人根基又在西方,正好在那接引所炼的‘西牛贺洲’内,不得已之下,二圣竟将原本‘北俱芦洲’的灵气、地脉移了许多进了‘西牛贺洲’,即便如此,‘西牛贺洲’也未能如‘南瞻部洲’一般成为物阜之地,更别说像‘东胜神州’一样成为洪荒圣地,只是那些仙山福地保留了充裕灵力,其余地方则只是普通居所。

    准提所炼‘北俱芦洲’经此一来,成了洪荒四大部洲中最为荒凉之所,灵气稀少,地脉贫瘠,成了苦寒之地。

    通天教主炼制散入四海的洪荒碎片,对于持有‘乾坤鼎’的他来说,毫无压力,可因自己道场就在东海,故将最大的十三块洪荒碎片炼制安置在了东海广袤的海里,被称为‘海外十三洲’;兴致起来,更炼制了五座巨大的仙山,让其漂浮在东海海面,这五座仙山,每一座都方圆数万里,山势巍峨挺拔,林木繁茂,灵气充裕,物产丰阜,是为修炼福地,起名曰:岱舆、员峤、方壶、瀛洲、蓬莱。在将东海碎片炼制好后,通天兴致已去了大半,其余三海也就胡乱炼制,应付了事,使得除东海外的其余三海的大岛不多,可修行的岛屿更没有多少。

    正是有此一变,此次人族复返洪荒,多数去了‘南瞻部洲’,少数进入‘东胜神州’。另外,因洪荒重炼后,镇元子的万寿山和燃灯的灵鹫山都在那‘西牛贺洲’,故此两处仙山护佑的人族进入了‘西牛贺洲’。至于‘北俱芦洲’就根本无有人去。

    寻道子虽没能享受功德玄黄气的诸多好处,可还是得知了不少信息。洪荒此次巨大的变化还包含了生灵自身寿数的极大缩短。先天灵气的消失,使得洪荒生灵再以没有了那先天漫长的寿数,原本洪荒正常生灵可享寿一万八千岁,即便由女娲所造人族虽身体羸弱也能寿数百年之多,可经此剧变后,如今人族于洪荒生活,正常寿命也就百年。更有种种疾病缠绕,致使大多数人族仅数十年就死去。

    另外,异类生灵化形道体再无天地照拂,真正成了考验,度化形劫真正九死一生,度过,道行修为大进,度不过,多数化为灰灰,灰飞烟灭,极少数可留一点真灵再入轮回。

    洪荒变化在逐渐显现,大幅影响洪荒生灵。

    这洪荒剧变,对复返洪荒的人族影响尤为巨大,原本在各处仙山福地受庇护,还未觉与巫妖大劫前有何不同,待一出各处仙山福地,身体机能就开始下滑,许多人渐渐以比以前快得多的速度老去,孩子的成长也比以前快了许多,生老病死的更替快了许多,让刚复返洪荒的人族甚是不适,数量一度减少不少。

    幸有跟随护佑的玄门弟子给予了适当救助这才使情况稳定下来,人族得以缓慢的发展。

    察觉到了洪荒变化的寻道子不再急着回寻道山,也不去昆仑山回禀师父元始天尊,而是迈开步子,在这已发生变化的洪荒大地行走。

    寻道子在大地漫游,时而运转神通快速前行,时而如一凡人,安步当车,施施而行;时而临溪垂钓,时而登高远望;时而默坐神游,时而仰观星宇;时而海边观潮,时而树下寻蚁。

    寻道子于洪荒浪迹,忘却责任,忘却修行,只是悉心体悟着洪荒各种细微的变化。

    这日,寻道子正守着一株青翠的小草,默默观看,他已守着这棵小草数月之久,亲见这棵小草从一个石缝里挤出,不断成长,直至现在成了一株茂盛的,充满了生机与活力的青翠如玉的草。

    又一日,寻道子立于江畔,默默看着奔流的江水,也看着空中落下的雨滴汇入江水中,连一丝涟漪都未溅起。

    默默行走,默默观看,寻道子的足迹在新的洪荒大地蔓延。

    在后来,寻道子已忘了自己修士的身份,如一个普通的游客,似一个好奇的儿童,在这重炼后的洪荒大地慢慢游荡。

    一声鸟鸣,一声兽吼,都会让他专注的倾听,细细的体会;一丝风过丛林,一把野火焚毁森林,也会让他参悟许久;一个蚁|岤,一片青云,也能引起沉思;一缕霞光,一棵枯草,都会让他久久遐想。

    无目的,无方向,兴步而走,随遇而安。如同浑浑噩噩的痴人。

    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时间不经意间流过。

    寻道子浑浑噩噩,不知所来,不知所去,于洪荒大地如一个漂泊的幽魂,有意无意。

    直至一声金钟在轻响寻道子脑海响起,处于浑浑噩噩中的寻道子才清醒过来。

    醒过来的寻道子心神内察外探,这一探察,可有了完全不同的感受,似乎这整个天地的秘密就要向自己敞开,隐隐约约的能够感觉到洪荒破碎后,洪荒天地的那种欢快,那种莫名的欣喜。

    敞开心神,融于天地,这天地就似在和自己絮絮而语,向自己诉说它的愉悦,诉说它的兴奋。

    寻道子能感觉到,却不能清楚的表述出那玄妙,莫名的感觉。只是隐约觉察到如今洪荒似乎更细腻了,演化更完善了,有一种蓬勃的活力,如同被捆住手脚的青年终于挣脱了束缚,可以按自己的意愿做自己的事,可以不受无端限制的建造自己的地盘。

    这种感觉奇妙又神秘,玄妙而莫测,抓之不得,呼之不出,就那样隐隐约约的,恍恍惚惚的;如轻纱隔面,似水袖遮颜。如雾里看花,似水中望月。

    寻道子将此刻洪荒天地给自己的感觉和记忆里巫妖大劫前的洪荒天地给自己的感觉强行做了一个比较。

    大劫前的洪荒天地好似粗犷,豪迈,却又凝重,浑厚,转动缓慢,演化迟滞,甚至于有一种呆滞,沉寂的感觉,就如一个守旧的倔强长者。

    此刻的洪荒天地,欢快,热情,冲动,奔放,又不失细腻,行动快捷,演化迅捷,如同一个热情洋溢,朝气蓬勃的青年。

    寻道子不知道为何会有如此感觉,思之不清,想之不明。

    久久思索不得其果的寻道子只好放弃再继续琢磨的念头,腾空而起,赶赴昆仑山,以应师父元始天尊召集。

    ps:感谢阿友叫我二少爷朋友的打赏!谢谢!

    一一四、天庭再立

    待寻道子到得昆仑山时,眼见一众师弟齐刷刷的在山门外等候,心里竟是一愣:怎么全都到了?再一细看,‘唉!’怎么一下有这么多证道太乙金仙果位啦?那广成子等人更是隐隐约约摸到大罗境的门槛啦!

    寻道子心里有些纳闷,好像这才没见多久啊,怎么一个个就道行大涨,修为惊人了?有这厉害?

    寻道子有些发懵,不过脸色没有表露任何惊异的模样,只是看着一干师弟微微含笑,手却缩入袖中默默捏诀推算。

    这略作推算后,寻道子还真发懵了,没想自己从地府出来,回到洪荒,浑浑噩噩的竟已过千年,这些师弟有因护佑人族获天地功德奖励的,也有运转地府有功获天地功德奖励的,再加各自潜心勤修,这道行修为却是蹭蹭上涨,这会,众师弟中竟有数十人证道太乙金仙果位,近二十人寻到大罗境道痕的踪迹,其中更有南极仙翁,玉鼎真人,太乙真人,广成子几人竟离证道大罗散仙果位只是一线,不知道什么时候一个机缘就成为大罗境修士了!

    寻道子知道前因后果,心里不再对众师弟的突飞猛进诧异,反而是对自己居然浑浑噩噩的过了千年而不知感到有些不可思议,要知道自己可已经是证道大罗真仙果位的修士,居然出了这样的情形。

    寻道子这里发懵纳闷,可不知道在一众师弟的眼里,此刻的寻道子竟有一种玄妙飘渺的感觉,多了许多神秘莫测的意味。身上隐隐透出一丝玄妙的气息,那可是众人只在师尊元始天尊,师伯老子等人身上才隐约感觉到的气息,连燃灯长老身上,众人也没有感觉到这种玄妙莫名的气息。这让众师弟心中可是掀起轩然大波,心中震惊,不知寻道子此刻是何道行境界,竟迟迟未有人上去见礼。

    寻道子自己也有点发懵,这就一时间形成了一个奇怪的安静。

    少顷,还是南极仙翁最先回过神来,当即快步走到寻道子身前稽首道:“见过大师兄!”

    在南极仙翁向寻道子走去的时候,在他旁边的广成子等人也全部惊觉,也赶紧快步上前向寻道子见礼:“见过大师兄!”

    后面一众师弟俱开口齐道:“见过大师兄!”

    寻道子也回过神,回礼开口:“见过诸位师弟,有劳诸位师弟等候!”

    只听众人道:“大师兄当得!”

    寻道子含笑道:“诸位师弟随吾一起去拜见师父吧!”

    众人齐声答应。

    众人簇拥着寻道子走到玉虚宫外,见白鹤童子站于宫门外,见众人走来,稽首道:“老爷唤诸位师兄进去!”说完,侧身让到一旁。

    寻道子向白鹤童子回礼后当先迈进玉虚宫,后面一众师弟也都向白鹤童子回礼进了玉虚宫。

    众人走到元始天尊云床前俯身拜下,口呼:“拜见师父!愿师父福寿无疆!”

    元始天尊挥手让众人起身,赐座。

    众人起身,又与元始左侧下首坐着的燃灯见了礼才各自坐下。

    元始天尊却是在寻道子进殿参拜的时候就对寻道子的气息感到些许的诧异,不过在诧异后却是由衷的高兴,那分明是寻到了自己的道的表现,也许不需多久,寻道子就能证道大罗金仙果位。这心中高兴,元始天尊也面带微笑。

    待众人坐定后才开口道:“今召尔等前来,是因道祖欲重立天庭,吾欲携尔等一观,也让尔等增长些见识。同时也熟悉一下天庭,将来还须尔等代吾与天庭来往!”

    众人俱细心听讲,寻道子在心里寻思:这天庭重立,不知是不是由道祖身边两童子入主,也不知道还有没有封神之劫?

    元始也没理会坐下弟子的异动,自顾道:“尔等可稍作准备,明日一早,前往天庭观礼,散去吧!”

    众人听后,俯身拜别。

    众人出了玉虚宫,弟子中有知道寻道子曾观礼妖族天庭成立的典礼,缠着寻道子讲述,其余弟子也兴趣盎然,也都纷纷要求寻道子说上一说。

    寻道子拗不过,只得简略将妖族当年立天庭的盛况说了一遍,听得许多弟子神往不已,对将见到天庭再立的盛况生出许多期望。

    随后众人各自离去,或人一起议论将要再立的天庭,猜测所见到的会是一番什么景象,或独自回自己在昆仑山的住所。

    寻道子谢过几位师弟相邀,回到自己昆仑山住所,一座小型宫殿。进得殿内,于一蒲团坐下,默默神游。

    第二天一早,寻道子刚走出殿门,心里一动,抬眼外望,只见远处两只巨兽狂奔而来,竟是那三眼雪狮兽和玉麒麟跑来了。

    两兽来到寻道子身前,一番亲热,随即乖觉的跟在寻道子身后向玉虚宫走去。

    来到玉虚宫外,见众弟子已全到齐,正在宫外等候,见寻道子来到,纷纷上前见礼,寻道子也回礼问候。

    随即见白鹤童子出来道:“老爷摆驾!”

    众人一听,各自让道站立,躬身迎候元始天尊出来。

    众人正等间,就见空中飞来九条金色巨龙,摇头摆尾,拉着一辆华贵却不张扬的沉香辇在玉虚宫外的广场上落下。

    寻道子眼望这九条金色巨龙,竟都是太乙真仙境的真龙,难以分出这九条巨龙有何区别。也不知道这九条真龙是师父元始天尊从何寻来,有这‘九龙沉香辇’,可真正显露出元始天尊身份的尊贵了。

    正看间,就见燃灯骑着一只梅花鹿走来,到得众人面前翻身下地,众人又是一番见礼谦让。

    这时,就见元始天尊由宫里出来,众人当即俯身行礼,元始天尊一挥手让众人起身,随即上了沉香辇。白鹤童子身旁站定,燃灯跨上梅花鹿行到沉香辇左侧,寻道子上了玉麒麟行到沉香辇右侧,三眼雪狮兽则跑到前面开路去了,众弟子各自于九龙沉香辇两侧站立,也有部分跟在辇后。

    随即,祥云聚拢,瑞气升腾,霞光满天,异香袭袭,仙乐缭缭。九条金色巨龙腾空而起,沉香辇也随之升起空中,祥云瑞气环绕。众弟子立身云端,紧随沉香辇之两侧身后。

    九条金色巨龙奋力向前,一路望空而去。

    金龙奋飞,一路望空而去,寻道子坐于玉麒麟背上,行于元始天尊坐的沉香辇右侧,却是感觉到这行进的速度却是比自己独自前行快了许多,知是圣人之功。

    这一番飞驰也花去不少时间,待寻道子感觉前面奋力飞腾的九条金色巨龙止步不前,抬头观望,就见前面虚空突兀的现出一道宏伟大门,几根巨柱,有盘龙飞凤,玄妙莫名的气息萦绕,几根巨柱中间有一巨大匾额,上有三个如道痕烙下的大字——南天门。

    这时,听前面传来声音,有人高呼:“恭迎元始天尊圣驾!”

    听得这声高呼,寻道子与燃灯都下了坐骑,于一旁侍立,其余弟子也都转身躬身侍立。

    白鹤童子先下了沉香辇,站于辇旁,元始天尊起身下了沉香辇,前面有人领着九条金色巨龙拉着沉香辇往一旁去了。有人上前跪迎元始天尊,天尊迈步前行,一众弟子身后紧随,有人前来欲引走寻道子坐骑玉麒麟和燃灯坐骑梅花鹿。

    燃灯坐骑梅花鹿随来人去了,而玉麒麟却毫不理会来人,自顾跟在寻道子身后,来人脸上露出为难之色,寻道子转身对玉麒麟吩咐了几句,玉麒麟只得不情不愿的跟着那人离去。

    那人见寻道子气度不凡,在一众人里隐隐有着?br />好看的电子书shuba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