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地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榴绽朱门 > 榴绽朱门第32部分阅读

榴绽朱门第32部分阅读

    想起什么,出了一会儿神笑道:“也是,当年他做推官时,最擅整治京府那些流氓无赖,小人就得小人对付,我看,就让他终老这推官任上吧,他年纪好象也不小了。”

    “嗯,五十出头了。”李丹若见刘皇后的处置正合上自己的心思,绽放出笑容点头道,刘皇后歪头看着她道:“这事用不着我出面,你回去跟你家五郎说一声,让他周旋就成。”话刚说完,刘皇后伸手弹了下李丹若的额头道:“你这小妮子,你今儿来,不是寻我求这事,是来打埋伏的吧?怕日后我从别处知道这事生气?”

    “嗯,”李丹若点头坦诚道:“这不是小事,一来是想跟姐姐商量商量,看这样合适不合适,二来,这样的事,都得先让姐姐知道,点了头,才好做,我不欺瞒姐姐,纵有错事,也是小错,若是生了欺瞒之心,有了小错姐姐又不知道,一点点小错积累起来,早晚捅出收拾不得的大错。”

    刘皇后盯着李丹若看了好一会儿,身子轻松的往后靠着笑个不停。

    第一一九章闲话

    年后,姜彦明升了礼部右侍郎,这样令人侧目的越级升迁使原本就耀眼瞩目的姜府更是成了满京城的焦点。

    请李丹若过府的帖子飞来无数,可李丹若除了几家世交和不得不应酬的人家外,别处却极少应酬,也极少在家招待宾客,就连姜彦明,也一样极少应酬诸人,除了常傍晚悄悄至孙府,陪礼部尚书孙大人小酌几杯外,别处都极少走动,李丹若和姜彦明两人几乎是一样的早出晚归,姜彦明到衙门,李丹若则带着默哥儿到禁中陪大皇子。

    姜府这个焦点很快被孙相公大刀阔斧的人事调整吸引开去,这场调整几乎关切到京城的每一户世家大族,这一场看似温和的变动中却含着杀气,落马被抄的人家接二连三,京城一片风声鹤唳,也就没人再去多留意姜彦明和李丹若一家,直到秋初,这一场调整才算渐渐尘埃落定,可这身外心内的动荡,却一直延续到庆丰七年春天。

    春末,婆台寺内香烟缭绕、钟鼓齐鸣,庄严齐整的诵经声从寺内往周围漫去,李丹若和孙相公夫人邢氏跪坐在大雄宝殿内的蒲团上,双手合什,垂着眼帘虔诚的行着祈福礼。

    官家半月前偶感风寒,谁知道几幅药下去没见好,倒一天比一天沉重,直病的起不得床,刘皇后急的一边自己斋戒祈祷,一边命人四处烧香许愿,邢夫人从刘皇后那儿求了到婆台寺祈福的事,让人请了李丹若,一起过来行祈福礼。

    两人叩拜了几轮,行好了这一轮祈福礼,起身跟着知事僧往后面净房暂时歇息。

    知事僧送到净房院门口,合什礼停住步子,垂头等邢夫人和李丹若进了院子,后退几步离去了。

    邢夫人让着李丹若在榻上坐了,接过茶抿了几口,看着丫头婆子摆好了满桌点心,屏退众丫头婆子道:“都退下吧,我和李夫人说说话儿歇一歇。”

    众丫头婆子应了,脂红扫了李丹若一眼,见李丹若垂了下眼帘,带着丫头婆子,也跟着退了下去。

    “唉,刘皇后也是命苦,”见丫头婆子都退了出去,邢夫人闲闲的往后靠到靠枕上,用帕子按了按嘴角,有点幽怨般的叹了口气:“你看看,官家……就那么病了,娘娘急的什么似的,我前儿去给娘娘请安,娘娘脸颊都塌下去了,你看看,都急成什么样了。”

    李丹若双手捧着杯子,跟着叹了口气,却没接话,邢夫人掂起块点心咬了一口,慢慢咽了,又接着说道:“咱们女人都是一样的心思,整日家劝着丈夫作养身子,不都是为了他们好?这妒嫉不妒嫉的,你说说,咱们有什么好妒嫉的?那些妾侍伎婢就是个物件儿,妒嫉她们,那不成了大笑话了?劝他们,都是为了他们好,唉!”邢夫人又是一声长叹:“你看看,哪有一个能听得进去的?官家着了凉,偏还……”邢夫人用帕子掩着嘴轻咳了两声,扫了李丹若一眼,见李丹若垂着眼皮抿着茶,接着说道:“那周答应也是个天生的狐媚子,照我说,刘皇后就该一顿棍子打杀了,唉!刘皇后也是太贤惠了,宫里才生出许多周答应这样狐媚烟行的贱人!”

    “这不是咱们该说的。”李丹若轻轻咳了一声低低道,邢夫人摆手笑道:“你呀,跟我还有什么好谨慎的?咱们娘俩有什么话不能说的?好了好了,不说就不说,说了尽让人堵心,对了,前儿朱翰林夫人到我们府上说话儿,她家小儿媳妇,和你同岁,还比你晚一年成亲,如今都生了三个孩子了,你怎么还就默哥儿一个?”

    李丹若没想到她突然转到这个话题上,迟疑了下,正想着怎么答话,邢夫人却自顾笑道:“要不是你生过默哥儿,我还当你不能生呢。”李丹若一口气呛进喉咙里,忙含了口茶在嘴里慢慢咽下,邢夫人挪了挪,靠李丹若近些,看着李丹若好奇道:“你回来京城这也好几年了,又不是在外头动荡飘泊,怎么也不赶紧再要个孩子?虽说默哥儿是个哥儿,可到底独木不成林,独苗难养,你得赶紧给他生几个弟弟,这成了林,孩子多了,就好养活了,还一样,”

    邢夫人话到嘴边,又咽回去,可那话咽到喉咙口,却又忍不住再吐出道:“还有一样,咱们不外,这话我才跟你说,你家老爷身边没个侍候人,到底不合适,这话既说了,我也不怕你讨嫌,就说到底,这庶出子不能有,可这庶出女,有几个也没什么,到时候不过破费几个嫁妆银子,咱们也不少那点子不要的银子不是。”

    李丹若有些无语的看着邢夫人身上的淡青衫子,这几年孙家是发达了,邢夫人也学会了低调奢华,今天过来祈福,一件淡青衫子看着素净朴实,可仔细看,才看得出那衫子上的暗纹都是用同色丝线破成十六股,一道道绣上去的,光这一件衣服的绣工,就抵得过一件同样的缂丝衫子了,李丹若垂下眼帘,手指转着杯子低声道:“不瞒夫人说,当年宁氏太婆肯让我嫁给五爷,就是因为五爷肯答应往后不纳妾,不收通房,不然,”李丹若抬头看着邢夫人坦诚道:“夫人也知道,姜家五房到底是庶出房,后来过继到姚家,这继子……姚家可是有嫡子的,要不是这个,那时候太婆也不能让我嫁过去。”

    邢夫人轻轻拍着手道:“我就说呢,当初你们李家那样的声势,你又受宠,怎么嫁了五爷,原来是这样,那倒是,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何况这是当初许亲的盟誓,你真是福气,是旺夫的命格儿,人这命哪,不信真是不行,我跟你说,当初我在家当姑娘的时候,有个算命的……”

    邢夫人不是个很精明有心机的,这几年养尊处优被人捧惯了,说起话来,一向只顾自己痛快,越发说到哪儿算哪儿,这话题也不知怎的,就一路流到命格儿上,李丹若暗暗舒了口气,她只要不再和她纠缠这纳妾的良好建议,旁的什么都好说。

    “……对了,你听说没有?听说大哥儿命格儿尊贵无比!”邢夫人一路信口流,说了好大一会儿,突然冒出这么一句,李丹若正一脸认真听讲的暗中走着神,被邢夫人一句话吓了一跳,邢夫人仿佛想起什么,抬手拍了下额头笑道:“瞧我这记性,大哥儿的命格儿你肯定最清楚不过,听说是钦天监看的,说是极尊贵的命格儿?”

    “这我倒没听说,这样的事儿,要知道也就宫里和两位相公知道,不过大哥儿身为皇长子,自然是极尊贵的命格儿。”李丹若谨慎的应了一句,正想岔开话题,邢夫人却盯着她笑问道:“听说你天天进宫陪侍大哥儿?你跟刘皇后从前就认识?”

    李丹若吓了一跳,看着邢夫人,一时有些发怔,邢夫人这样心眼不多,有时候反倒更让人头痛,这话,若是碰上有心眼的,必不会这么直通通问的这么干脆,必是拿话试探来试探去,她不怕试探,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都不是难事,可这样直截了当问的,答起来才最让人头痛!

    “夫人从哪儿听来的这话儿?”李丹若苦笑道,邢夫人满是兴致的看着李丹若道:“你先别问我从哪儿知道的,等会儿我肯定告诉你,你只说,是不是吧?”

    “也是也不是,要是天天进宫,今天咱们也不能这么坐着说话了,前年因为大哥儿避灾星的事,我不是受命照顾过大哥儿几天么,后来娘娘就让我有空去看看大哥儿,娘娘既然有话,咱们自然要遵从,有时候就递折子进去看一眼,说两句话。”李丹若只好清楚又含糊的答道。

    邢夫人瞥着她笑道:“那就是真的了,怪不得,总不见你出门,原来要往宫里去。”

    “夫人这话从哪儿听说的?这么不实不尽的。”李丹若笑着追了一句,邢夫人笑道:“我们相公前儿跟我说的。”

    “孙相公?”李丹若心里跳了几下,脸上笑容不变道:“孙相公那么忙,怎么听起这个闲话来?”

    “谁知道,说是一个小黄门说的,他跟我提一句,让我问问你,我们相公说了,若是这样,倒是你家五郎的大福份,听说默哥儿也跟你一块去的?有这份跟大哥儿自小的交情,往后你们默哥儿这前程可是不得了了,不瞒你说,我还盘算着,等大哥儿出来读书了,看能不能求求娘娘,让我那个大孙子跟着大哥儿做个伴读去,我那大孙子又聪明又懂事,你也见过的,跟默哥儿也合得来,多少好!”

    邢夫人越说越兴奋,掰着手指头又算着别的几家有资格做皇子伴读人家合适的子弟,李丹若不敢多答话,只含糊应着,想方设法岔开了话题。

    第一二零章未雨绸缪

    祈福礼一直到第二天午后才算圆满,李丹若赶回城内,没回府里,却径直往程老太太居处赶过去,从开了春,程老太太的身子就不怎么妥当,吃了几个月的药,却总不见起色,成了压在李丹若心头的一块大石头。

    李丹若赶到姜家时,已近傍晚,大/奶奶赵氏刚亲自摆了饭上来,李丹若忙净了手跟过去侍候程老太太吃饭,程老太太慢慢嚼着,硬是压着自己吃了大半碗稠粥,才放下碗,李丹若看得心里酸苦,老太太其实没有吃饭的胃口,她这么勉强自己吃饭,是不想这么倒下,她要看着儿子和孙子们回来。

    赵氏收拾了碗筷,李丹若奉了半杯淡茶上来,陪着程老太太说了会儿闲话,告辞出来,赵氏提着灯笼将李丹若送到二门,拉着李丹若往旁边闪了闪,低低道:“五妹妹,我没有别的意思,你看老太太……能不能想想法子,就是回来一个也好。”

    “我知道,回去我就和五郎商量商量这事。”李丹若点头应了句,话说出来,却又想叹气,这话怎么听着都不过是安慰宽解之语。

    “嗯,”赵氏下意识的转头看了眼烛光摇动的正屋,一边送李丹若出二门,一边低低的伤感道:“你不知道,一想老太太万一……我就害怕,这个家要是没了老太太,谁能撑起来?”李丹若握住赵氏的手轻轻拍了下安慰道:“别多想,老太太不过一点不自在,哪至于呢?太医不也说没什么大事么,你放心,就算有什么事,还有我和五郎呢。”

    赵氏点了点头,看着李丹若上了车,车子出了二门,才闩了门回去。

    李丹若疲倦的靠在靠枕上,闭着眼睛苦恼不已,回去得好好和五郎商量商量,这事不能再拖,一定得想个法子,象赵氏说的,能回来一个也好。

    姜彦明已经回到府里,正抱着默哥儿看他写的大字,见李丹若进来,默哥儿欢呼一声从姜彦明怀里挣脱出来,跳下炕扑到李丹若怀里,姜彦明将默哥儿的大字收到几上,跟着下了炕笑道:“去看过老太太了?好些没有?你也累坏了吧?”

    “嗯,还好,”李丹若牵着默哥儿坐回炕上,朱衣等人忙着上前侍候着净脸更衣,一会儿就摆了饭上来,三人吃了饭,默哥儿缠着姜彦明说了几个故事,才不情不愿的跟奶娘回去歇下。

    李丹若打发默哥儿睡下,总算得了空儿和姜彦明说话儿。

    姜彦明听李丹若说了昨天和邢夫人那一番话,眉头一点点皱紧,看着李丹若道:“这事得让郭树好好查查……算了,一查起来倒是欲盖弥彰了,本来也不是要瞒着人的事,再说,时候长了,没有不透风的墙,不过这事,你得寻个合适的机会和娘娘透一透。”

    “嗯,我也是这么想的,”李丹若应道:“这不是大事,大皇子伴读的事,娘娘断不会让任何人插手,他们要打算就随他们打算去,我忧的是大伯父他们,老太太这病,我总觉得是思念忧虑而起,她又要强不肯说,大伯父他们这罪名沾着谋逆的边,就是大赦,也多是不赦十恶不赦者,得想想法子。”

    “嗯,”姜彦明直起上身,凝神想了想道:“你说的对,这一阵子我也在想这事,官家如今身子不好,万一有个万一,这案子就成了先皇定案,新皇年幼,娘娘稳妥起见,必不愿意翻动先皇所定之案,那时候再想什么法子就难上加难了。”

    李丹若忧愁的叹了口气,姜彦明端起杯子,出神的低头抿着茶,沉思了半晌,抬头看着李丹若道:“这罪若不能赦,就只能脱,干脆想法子把三伯父冤枉的事翻出来,虽说动静大了些,可胜在脱的彻底,我刚才细想了想,也不是不可为。”

    李丹若眼睛亮了亮道:“若能这样自然最好不过,你有法子了?”

    “嗯,大主意有了,我明天去一趟刑部卢尚书府上,先探探他的意思,若他肯援手,这事就有一半的把握了。”姜彦明眼珠微动,飞快的思量道,李丹若轻轻舒了口气笑道:“若是能替三伯父他们翻了这冤案,三伯父就是泉下有知,也能瞑目了。”

    第二天吃了早饭,李丹若和姜彦明先后出了门,姜彦明去礼部衙门,李丹若带着默哥儿上了辆蓝绸围子大车,往禁中一处侧门过去。

    默哥儿安份的坐了没半盅茶功夫,就站起来,从背后搂着李丹若,头从李丹若肩膀上伸过去问道:“阿娘,阿娘,你心痛了没有?”李丹若伸手拉过默哥儿,按着他坐到自己旁边笑道:“阿娘为什么要心痛啊?”

    “我刚才咬了自己的手指头,阿娘你心里肯定痛得很!”默哥儿将食指举到李丹若面前,给她看自己小手指上那两个红红的牙齿印儿,李丹若捏着默哥儿的手指又气又笑道:“你要是再咬重些,咬出了血,阿娘看到血肯定要真心痛了。”

    “阿娘,你刚才心痛没有?痛的厉害不厉害?”默哥儿脸上带着丝严肃追问道,李丹若奇怪的看着他问道:“你咬手指头,阿娘又没看见,怎么会心痛呢?”

    “嬷嬷说了,母子连心,母亲要是有病痛,儿子就会心痛,要是儿子生了病,母亲也要心痛,嬷嬷说,我和大哥儿要是咬痛了自己的手指头,您和娘娘都要心痛的。”默哥儿认真的解释道,李丹若心里闪过丝异样,轻轻揉着默哥儿的手指笑问道:“你咬手指头,是要看看嬷嬷说的对不对么?”

    “不是我先咬的,是大哥儿先咬的,就是前儿我跟大哥儿给娘娘背书的时候,大哥儿偷偷咬的,咬的可重了,可娘娘跟阿娘一样,一点也没心痛,我和大哥儿回来和嬷嬷说,娘娘一点也没心痛,嬷嬷说,只要是亲生母子,肯定痛的,阿娘你刚才真没心痛吗?”默哥儿话说的清晰非常,李丹若心头猛跳了几下,暗暗叹了口气,伸手抱过墨哥儿笑道:“这是嬷嬷没跟你们两个说清楚,这里头啊,有个故事,是个比喻的话儿,阿娘现在不给你讲,等会儿见了大哥儿,阿娘一起讲给你们两个听,好不好?”

    墨哥儿连连点头笑应了。

    午后,看着大哥儿和墨哥儿歇了午觉,李丹若打发个小内侍请见刘皇后,没多大会儿,一个小黄门就过来引着李丹若往刘皇后日常起居的栖云阁过去。

    李丹若见了礼,看着刘皇后眼珠瞬了下,刘皇后立时会意,打发众女使,李丹若放下杯子,看着刘皇后直言道:“该给大哥儿换个管事嬷嬷了。”

    刘皇后上身一下子挺得笔直,眉眼间的怒气时隐时现:“又有妖蛾子了?真是不想活了!”

    “您看看您,这脾气怎么这么大?没出什么事,不过是未雨绸缪,大哥儿已经五岁了,他又聪明,大人说的话,他都听的懂,就是那些话外之音,有时候他都能听的明明白白,大哥儿的聪明懂事,常常吓我一跳,都不敢相信只是个五岁的孩子。”李丹若声气平和,刘皇后呼了口气,上身松缓下来靠到靠枕上,凝神听李丹若说话。

    “姚嬷嬷是知情人,又上了年纪,我是怕她万一哪儿露了破绽,让大哥儿生了疑惑,虽说也不怕什么,可也犯不着不是,再说,用人没有用到老、用到死的,劳苦功高后送出去荣养不是更好。”李丹若也不多说,只点到为止。

    李丹若话未落音,刘皇后已经明白过来,干脆的点头道:“是我疏忽了,亏你想到提醒我,晚一会儿我就让郭树打听打听,看看她家里还有什么人,不过多赏点银子,打发她回去好好养老去。”

    刘皇后的话里透着丝凉意,李丹若那口气没等松下来又被她这话里的凉意吊了上去,低头抿了口茶,急转着心思笑道:“姐姐性子宽厚,这姚嬷嬷哪有什么家人亲戚?她是自小卖身的,后来做了奶娘,自己的孩子也没保住,要我看,姐姐不如把她打发到李贵人身边侍候着好。”

    刘皇后瞄着李丹若,停了有一会儿才笑道:“好!就依你,我就勉强宽厚一回,你也别乱捧我,我这性子一点也不宽不厚,要宽厚你去宽厚就行了。”

    李丹若听刘皇后应了,这才暗暗松了口气,刚才若是一句没应好,只怕姚嬷嬷这条命就悄无声息的没了,她这么谨慎的人,若肯放这么一个知情又不是自己的人到手心之外的地方去,那这个地方,就只能是活人去不得的地方--阴间地府。

    可姚嬷嬷得好好的活着,还有李贵人,她们两个都得好好儿的活着,不管是谁,若是不明不白的死了,这个死,早晚得沉淀成刘皇后和大哥儿母子之间的裂痕和心结,往后,一后一帝,谁知道这样的裂痕和心结会生出什么样的祸事来,她托付给她,她就得尽力不负所托。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

    第一二一章风起萍末

    初夏的京城,傍晚,一条狭小破旧的巷子里,一树浓绿的凌霄攀上巷子一边长满青苔的屋顶,又从屋顶倒垂下来,一直垂落到巷子半人高处。

    卖酸文儿为生的吴秀才喝得半醉,拖着脚步一路趔趄进巷子,歪歪扭扭一头顶在凌霄上,茂盛的绿叶扑了他满脸,吴秀才双手一起抬起扑开凌霄叶,往后退了半步,就靠到了巷子对面。

    吴秀才背靠着巷子另一面,仰起脖子看着那一树生机勃勃的凌霄,这凌霄什么时候长这么好了?这凌霄跟那些世家子们一样,爬的真快!

    呃!哈哈!吴秀才打了个酒呃,干巴巴的笑起来,他也走了运了!吴秀才抬手摸进怀里,摸到那个硬硬的绸布包,停了停,两根手指慢慢的温柔的一点点捏上去,从下到上捏了一遍,长长的吐了口气,手仿佛突然失去了生命,从怀里颓然垂下来,直直的落下去,打到巷子墙上,又被反弹回来,仿佛一只铅垂般来回晃着。

    走了运了……

    吴秀才后背一点点往下滑,一屁股坐到地上,仰起的脖子无力的垂下去,一直垂到下巴抵住胸口,胸口的绸包抵在皮肉上,硬生生硌的痛进心里,刺进心里,吴秀才抬手沾满尘土的手,隔着衣服,温柔的抚着绸包,仿佛抚着一个幼弱的婴孩般。

    夜幕渐渐垂落,巷子里一点点晕暗,吴秀才一只手撑着地,一只手扶着墙,拖着自己站起来,甩着袖子胡乱拍打了几下身上一片片尘土和青苔,几步冲过一个拐角,冲到一扇极小的角门前,双手一起用力拍着角门,直拍的响满巷子内外。

    “谁?”院子里传出一声惊恐至极的询问,

    “是我,别怕,青娘,是我!”吴秀才被那一声惊恐的声音问的心被摘掉般痛,急忙高声应道,门几乎立即从里面打开了,一个二十七八岁,面容平常白净,神情柔顺,挺着肚子,看样子已经有八九个月身孕的女子看到吴秀才,下意识的抬手按上胸口,没等按实,又反应过来,忙闪到门后,让进吴秀才,也不敢探头往外看,只侧耳凝听,见四下并无动静,急忙关了门,回过身,见吴秀才正呆呆的看着她。

    “今儿怎么回来的这么晚?你喝酒了?我去给你熬碗醒酒汤。”青娘伸手掸了掸吴秀才衣服上的尘灰,看着衣服下摆处那一片青苔印,眼里闪过丝痛惜,这青苔印洗不掉,除了这件,吴秀才几乎没有出门能穿的衣服了……米缸又空了……

    “你还没吃饭?不用熬,我没醉,来,咱们进屋说话。”吴秀才温柔的揽着青娘,两三步就进了屋,这个院子小的简直不能算是院子,一明一暗两间厢房,门前三面墙围了两三步一个院子,往巷子处开了个角门,就这样的院子,也是接出青娘后才不得不赁的。

    “青娘,你看。”吴秀才按着青娘坐到一把旧椅子上,从怀里摸出绸包,推开青娘面前的碗筷放下,又向着青娘推了推,示意她打开。

    “这是什么?”青娘解开绸布包,包里是一叠折的整整齐齐的契纸,青娘的心一下子提起来,屏着气,手指却止不住抖个不停,吴秀才脸上闪着光彩,看着青娘抖着手指翻开最上面那张契书,哑着嗓子道:“这都是你的,报了病亡,你看看,一色都是全的,往后再不用害怕了。”

    “你怎么……怎么……我是乐伎,几代在籍的乐户……你怎么……”青娘又惊又喜又疑又怕,语无伦次。吴秀才拖过张凳子,紧挨着青娘坐下,伸手揽住她,一只手轻轻抚着她鼓起的肚子,轻声解释道:“别怕,咱们遇到贵人了,你看看下面,下面还有。”

    吴秀才圈着青娘,拿开那张消籍单子,又翻开下面一张笑道:“青娘你看,这是你的新户籍单子,就落在双溪镇,就是有白云书院的那个双溪镇,我给你选的地方,还有这个,你看,这是一处小庄子,足有五十多顷地,一多半是上好的水田,这儿还有,这是两千两银子,见见票即兑的银庄票……”

    青娘越听越惊恐,盯着吴秀才说不出话来,吴秀才下巴抵在她肩颈处,双手按在她鼓起的腹部安慰道:“别怕,都是正经门路得来的,咱们明儿就走,明儿一早就走,去庄子,我要看着你安顿好,看着你生了孩子,我得把你安顿好……”

    他活了四十年,浑浑噩噩了四十年,为一口饭一碗酒挣扎了这些年,遇到她那天,象是突然活回了十几年少年时,天蓝云白,花是香的,草是绿的……

    她是在籍的乐伎,她为了他什么都肯,她偷偷出来见他,跟他缠绵,这是他这辈子最幸福的时光……直到她怀了身子,乐伎不能与人私通,她们再怎么说也是在籍的官伎,是供奉皇家和朝廷的艺人,她和他,都是被人踩在脚底的人,让人知道了,她死,他削了功名流放……

    他带着她隐匿在这里,提心吊胆的隐匿在这里,直到今天早上,有人找到了他……

    吴秀才躺在床上,轻轻搂着紧靠着他的青娘,了无睡意,能换她和孩子一世平安无忧,怎么都值得……

    一个月后,双溪镇不远一处绿水环绕的三进院落里,响起阵清亮的婴孩啼哭声,没多大会儿,稳婆满脸笑容的抱着裹在大红绸布包里的婴儿奔出来恭喜道:“恭喜老爷,母子平安!是个男孩!老爷看看,又白又胖,多壮实的男娃儿!”

    吴秀才抖着手想接孩子,手碰到孩子柔软的身子,吓的一下子缩回来,稳婆哈哈笑着,示意吴秀才坐下,将孩子放到他怀里,吴秀才悲喜交加,低头看着怀里的儿子,柔亮的绸布包里,儿子一张脸皱巴巴的通红,嘴扁着打了个呵欠,吴秀才长长舒了口气,他有儿子了,吴家有后了……

    吴秀才低下头,小心翼翼的亲了下儿子的额头,将儿子交给稳婆,站起来抖了抖长衫,径直出了院门,院门不远处,一辆极其普通的马车已经在等着他了,吴秀才上了车,车夫抖动鞭子,车子猛的往前一冲,往京城方向疾驰而去。

    京城狄府外,一个刀削脸,吊眉梢,眼睛稍稍有点三角,虽一身锦衣,行动举止却透着浓浓的猥琐的中年男人几步上了台阶,门房看来对他很熟,说笑了几句,就转身进去替他传话去了。

    不大会儿,一个小厮过来领了猥琐男进了外书房,狄推官正站在书房外廊下,左手托着只已经把玩的包了浆的紫砂壶,撮着嘴逗廊下的画眉儿,猥琐男在离狄推官两三处止住步子,塌腰低眉敛气,不敢上前打扰。

    狄推官逗够了画眉儿,慢慢啜了口茶,这才转头看着猥琐男道:“怎么找到家里来了?”

    “回爷的话,”猥琐男急忙上前先半蹲长揖见了礼,话顿了顿,三角眼飞快却极明显的左右扫了扫,狄推官‘嗯’了一声,略抬手屏退众小厮,猥琐男上前半步,声音压到极低道:“爷,今儿小的在韩三儿茶铺听到句要紧的话,西城豆腐巷有个落魄不着调秀才,姓吴,卖酸文儿的穷酸,酒喝多了,也不知跟谁置了闲气,在茶铺里嚷嚷,说当年敬亲王求过他,还说什么他也厉害过的,提提笔就灭了姜家满门,小的一听姜家,就留了心,过去攀了话想打听打听,谁知道这吴秀才再不肯提半句,再问竟仓惶就走,小的一琢磨,只怕这事有蹊跷,得跟爷说一声。”

    “提提笔灭了姜家?”狄推官有些茫然,猥琐男忙跟了一句:“爷,这姓吴的除了卖酸文,还一样长处,最擅仿人写字,仿谁象谁,小的见过他仿的一张爷的字,简直一模一样。”狄推官呆了片刻,左手的紫砂壶猛的抖了下,茶水淋了一手,狄推官将紫砂壶随手放到窗台上,怔了片刻,喉结突然上下动了几下,眼睛眯着放出光来,真是天助我狄某!

    “姓吴的秀才着人看着没有?”狄推官兴奋的咬着牙问道,猥琐男知道自己这回摸到大鱼了,急忙点头道:“让人看紧了,爷放心!走不了他!”

    “好!好!”狄推官抬手重重拍了拍猥琐男的肩膀:“这事……”狄推官话说到一半嘎然而止,这事他若是先出头……不妥当,姚彦明虽说这会儿姓姚,可还是姜家人,他和姜家也是拐个弯连着亲的,若是自己出面发首这事,难免招人疑心,这事要做,就得做它个滴水不漏,嗯,有了!

    “你立即去寻伍知府,就说事情紧急,四下里没寻着我,不敢耽误,只好禀报给他,跟他说,那姓吴的秀才妖言惑众,说当年姜家的案子是个葫芦提的冤枉案,请他示下,该怎么办。”猥琐男眼珠和心思转的一样快,忙奉承道:“爷英明!爷放心,小的这就去,小的办事,爷您只管放心。”

    狄推官‘嗯’了一声,抬了抬手指,猥琐男逼着手退了几步,转身奔了出去,狄推官看着他出了院门,急急的来回踱了几步,扬声叫过小厮,正要吩咐,话到嘴边,却又吩咐道:“备车,去礼部衙门。”

    第一二二章翻案

    吴秀才的出现让当年敬亲王谋逆案中的姜家现出清白迹象,夜半审结得了口供,第二天一早,刚下朝的孙相公就得了信儿。

    打发下去报信的小厮,孙相公眼睛下意识的眯起,透过宽大车窗上的绡纱,看着外面刚刚苏醒的街市。

    好一个姚彦明,这一招亏他想得出,敬亲王门下宾客如云,要伪个文书,还用的着到外头寻吴秀才这等落魄无能之辈?可敬亲王府早就烟消云散,他寻了这么个人来脱罪,要证伪倒还真不容易……难道当年姜奉礼调攻城弩之事真是被人诬陷?

    孙相公困惑的捏了捏眉间,当年他不过是刑部郎中,这件泼天大案轮不到他手上,这案子是官家亲自审理定的案,案子发生的快,结的更快,他当年还腹诽过,案中诸多疑点未明,怎么就匆匆结了案,唉,这谋逆不过是骨肉相残……又想远了,不对,这调弩手书,必要见过卷宗里的那份才能仿,若不是姜奉礼所写,那姚彦明怎么知道所书何字?

    这案件的卷宗!孙相公一下子直起了身子:“来人!”孙相公厉声道,小厮上前应了,孙相公掀帘吩咐道:“去问,当年敬亲王谋逆案的卷宗藏在哪一处,快去!”小厮答应一声,急上马奔出,孙相公缓缓靠到靠枕上,卷宗当在刑部,姚彦明敢出此招,当年的调弩手书必能仿得一丝不差,若要仿的一丝不差,他必得从卷宗中抽出这张手书,要从这样的卷宗里抽手书……卢万庆!没有卢万庆相助,他断抽不出手书来,卢万庆竟肯助他至此,他和卢万庆还有这份交情,他竟没觉察到。

    孙相公后背闪过丝凉意,小黄门的话一下子浮上心头:“……大哥儿亲敬李夫人如母……”孙相公脸色微微发白,这姚彦明夫妻二人好深的心机,看样子姚彦明这一任侍郎做满,就要入中书门下了,他若入了中书门下,自己……孙相公下意识的握紧双手,他姚彦明一甲出身,世家子弟,交好皇后和大皇子,心机又如此深沉,自己却是个同进士的底子……他若进了中书门下,哪还有自己的前程?这相公,这百官之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力,握住了怎么舍得再松开?不行,姜家冤枉也好,不枉也罢,这事,他姚彦明想翻案可没那么容易……

    “来人,”孙相公扬声呼唤,听到小厮应声,接着吩咐道:“去请礼部姚侍郎过府,就说我得了包上好的夏茶,请他过来品一品。”小厮答应一声,上马传话去了。

    孙相公回到府里一盅茶的功夫,姜彦明就跟着小厮进了孙府大门。

    相府内书房,孙相公一身本白夏布长衫,也不束腰带,一只手背在身后,握着素白纸扇慢慢摇着,正站在窗前闲闲的欣赏着窗外的繁花,听到门口小厮的禀报声,收了折扇转回身,眼睛微眯,看着姜彦明微微低头进了屋。

    “五郎好快的手脚,坐,老夫昨儿得了一罐绝好的夏茶,要不是晚了,昨儿就请你过来一起品鉴了,快坐。”孙相公笑容轻松的让着姜彦明,姜彦明执晚辈礼笑让孙相公先落了座,小厮奉了茶上来,两人慢慢品了一杯,姜彦明放下杯子,细细品了品笑道:“真是绝品好茶,托相公的福了。”

    孙相公哈哈笑了几声,姜彦明敛了笑容,看着孙相公道:“今天相公若不召,我也要过来寻相公。”

    “噢?”孙相公放下杯子,胸有成竹里又带着点儿讥讽般看着姜彦明,姜彦明拱了拱道:“我是今天一早得的信儿,昨儿京府衙门捉了个姓吴的秀才,三木之下竟审出大事,这吴秀才供说,敬亲王案中姜奉礼调城弩的手书,竟是他仿写。”姜彦明仿佛激动哽咽的说不下去了,停了停,才接着道:“相公知道,姜家因为这一纸手书,家破人亡,我早上听了这个信儿,只是五内俱焚!”

    姜彦明抬手按着双眼,半晌才接着道:“所谓天网恢恢,老天有眼,让这恶人落网,我虽过继姚家,可这血脉割不断,如今真相已明,我必要还了姜家这份清白!”姜彦明忍着眼泪咬牙道。

    孙相公目光阴翳的看着姜彦明,伸手拿过折扇,慢慢抖开干笑道:“敬亲王果然是谨慎之人,府里养了那么多清客相公,这般要紧的事却从外面寻一个穷秀才写,果然是匪夷所思,心思不同一般。”

    姜彦明一言不发的看着孙相公,孙相公笑容里透着阴冷接着道:“贤侄这事做的不大妥当,一来,你该先寻我说此事,二来,此计拙劣,有些过了,可如今事已至此,我想替你弥补都来不及了。”

    “多谢相公,”姜彦明沉默片刻,突然转了话题:“还一件事,昨天孙大人吩咐我寻一寻皇子读书的仪礼规矩,大皇子明年就六岁了,也到了进学读书的年纪,前一阵子听内人说相公几个孙子都是极聪明懂事的,若选了陪大皇子读书,倒是份大福缘。”孙相公怔了下,看住姜彦明,两人沉默了半晌,孙相公淡然笑道:“皇子伴读,自然是从世宦读书之家挑选。”

    姜彦明淡淡笑着没说话,孙相公阴阴的看着他,屋子里一时静寂一片,姜彦明倒了杯茶,垂着眼皮抿了,抬头看着孙相公道:“好茶出江南,当年我和内子奉姜家祖母到江南小住,至今怀念,这一任满了,若能求一任江南地方官,这样的好茶许就能常常喝到了。”

    孙相公眼眶微缩,看着姜彦明哈哈笑道:“五郎果然是个雅人儿,好好!来人,把这茶给五郎包好带上,五郎说的极是,天网恢恢,姜家的冤如今能明,这是姜氏一族的福气,于这天下也有好处,那戾气总是越少越好,这天下没了这等冤气戾气,才是清明之世么?”

    孙相公将姜彦明送到书房门口,看着他出了院门,转过身,一个微胖的中年幕僚从暗门中闪身出来,看着孙相公道:“相公准备抬手放过姜家的案子了?”

    “嗯,卜先生坐。”孙相公示意道,卜先生和孙相公一起落了座,看着孙相公道?br />免费小说下载shuba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