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地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榴绽朱门 > 榴绽朱门第23部分阅读

榴绽朱门第23部分阅读

    ,我就退了京城的院子,搬到了陪嫁的那处庄子。”李金蕊停了一会儿,才接着说道:“那个庄子,就几户庄户人家,总算……人都朴实,虽说中间……总算平平安安,那屋子一下雨就漏水,没多长时候,我就病了,也多亏三嫂让人送了五十两银子……后来我就搬过来和二姐姐一处住着了。”

    李金蕊几句话说了自己这几年的事,李丹若却听的惊心动魄,半晌说不出话来,李雨菊怜惜的看着李金蕊,低低的叹了口气道:“三妹妹吃的苦头多,我还好,一直就这样。”

    “听说狄老爷早就回京城了,打发人过来看望过没有?”李丹若看着李雨菊,也不绕弯子,直截了当的问道,李雨菊脸上的表情一时无法形容,半晌才摇头道:“我不知道他回来了,他回不回来,不都那样。”

    “那也是头恶狼!”李金蕊咬牙道:“他回来,我和二姐姐还是听庵里的师太说的,回来就让春妍回去报个信,门房上没人给通传,春妍守在大门口,等着他在门口下车,谁知道他看见春妍,跟没看见一样,昂着头就进去了,我跟二姐姐说了,这样狼心狗肺的东西,就当他死了,我和二姐姐都是守孝的未亡人!干脆!”

    李丹若一时心里五味俱全,半晌说不出话来,三个人一沉默了好一会儿,李雨菊强笑道:“咱们不说这些不高兴的事,四妹妹回来了,咱们姐妹能聚在一处,都平平安安,这就是大喜的事,四妹妹这几年好不好?有孩子没有?”

    “有了,是个哥儿,去年十一月生的,到今年十一月就满周岁了。”李丹若应道,李金蕊转头看着李雨菊笑道:“我就说,四妹妹是个有福气的,你看看,都好好的吧,四妹妹往后指定有大福!”

    “托三姐姐吉言。”李丹若笑起来,三个人说笑了一阵子,那股子愤然和郁气渐渐淡薄。

    不大会儿,春妍和寒碧等人摆了饭上来,姐妹三个说笑着慢慢吃了饭,重又歪在榻上,李丹若捧着茶,看着李金蕊笑问道:“二伯父他们还好吧?”

    “还好,大伯父走了没多长时候,他那差使就不好做,父亲是个好脾气、绵性子,和母亲商量了,干脆求了城外看草料库的差遣,连家也搬过去了,五月里我去看过一趟,他在后面园子里种满了菜,草料库又闲,日子也过得去。”

    “那五哥儿?”

    “他原本就没什么出息,前年母亲厚着脸皮求了姑奶奶,让他补进兵部做了小吏,父亲干脆把他求到草料场,如今跟着父亲管草料场,也没什么不好。”李金蕊神情微微有些冷漠的平平说道。

    “那也好,平安是福。”李丹若停了一会儿才低声道,李金蕊重重叹了口气,转头看着李丹若道:“从前我总觉得父亲和六哥儿委屈,这会儿才知道,也没什么委屈的,祖父留了福荫,象大伯父、三伯父那样的,借着点儿福荫,就能一路青云,父亲这样的,他就是那样,这几年我常想起从前,父亲除了衙门就是家,到了家,就是侍候那些花草,再没别的事做,他从来就没上进过,他就盼着六哥儿出息,给他争脸,可六哥儿,脾气性子,跟他竟是一模一样!”

    李金蕊重重长长的叹了口气,李丹若一时不知道说什么才好,李雨菊推了推李金蕊道:“你不是说想开了,二叔二婶自己觉得好就行?你看看你。”

    “你说的是,没事,我早想开了,唉,这人,要是能重活一回该多好……”李金蕊转了话题,三个人说了一个多时辰的话,眼看着天色渐晚,李丹若告辞出来,上车回去了。

    第八十五章故旧

    隔天,李丹若去李家三房府上给严三太太请了安,在客厅喝了好一半天的凉茶,严三太太才匆匆出来,和李丹若抱怨了几句家事繁难,也没问什么时候到的京,住在哪儿,就客气的将李丹若送了出来。

    忠勇伯府里,姑母李绾细细问了起居,听说依着程老太太的意思,如今算是分开居住,叹了好几口气道:“这也是没法子的事,五郎过继这事,也算是呈过上的,在江宁也就算了,如今京城是非多,你们老太太想的周到,如今姜家也就靠五郎了,明年春闱,无论如何五郎得得个彩头才好,你姑父这一任满了,只怕要调任,再说他年纪也大了,我也不想让他老在外头,你们大老爷得赶紧想法子脱了罪才成,不然你姑父回来了,唉,后头的事就没法说了。”

    “嗯,说起来真快,姑爷镇守永州,这一晃竟三年多了,还有两年,回去我和五郎商量商量,得赶紧把人周旋出来。”李丹若忙应道,李绾摆了摆手道:“这会儿别去烦五郎,让他安心念书,春闱是大事,等考出来才好周旋呢,你别急,我明儿进宫,看看能不能托一托刘贵人,她若肯帮一帮,这事就容易了。”

    “刘贵人?是刘家的姑娘?”

    “真不知道这该怎么算,五月里刘贵人生了皇长子,皇后突然把我宣进宫里,说刘贵人身世坎坷,就知道姓刘,别的,父母家乡一概不知,如今生了皇长子,总要有个归宗附族才好,挑来挑去,高了不行,低了也不好,就挑中了咱们家,让你姑父认了侄女儿,这么算,这刘贵人,算是忠勇伯府的姑奶奶了。”

    李丹若听呆了,心里突然涌起股奇异的感觉,忙盯着李绾追问道:“刘贵人长的什么样?是个什么样的人?”

    “长的极好,不好也不能得了皇上欢心,什么样的人,我也说不上来,虽说见过次面,有礼法拘着……就没有礼法拘着,我跟她素不相识,也没什么话说,话不多,很和气,听说学问极好,连太傅都夸过她,学问见识让人敬佩。”

    李丹若心里涌起股失望,学问极好,那必定不是她了,她没读过什么书,见识也许有,学问能让太傅夸奖……自己想多了。

    李绾留李丹若吃了晚饭,才送她回去,隔天又到了李丹若处,穿过后角门,给程老太太请了安,陪着说了好半天的话,才告辞回去。

    往大姑奶奶姜艳湖处报平安的信刚送出去没两天,程老太太就收到了姜艳湖送来的书信,大姑爷孙民华这一任满,求了京城六部之职,年底是到京城了,程老太太大喜过望,姜家上下皆一团喜气。

    李丹若和程老太太、赵氏三人商量了,又和赵氏坐着车四下看了几天,决定开间南北货铺子,在江宁那个点心铺子,因为卖的是京城的时新点心,这才生意兴隆,如今在京城,这样的点心铺子就让人看不上眼了,旁的利润大的行当,姜家也没有懂行的人手,两人看了好几天,能开的,也只有南北货铺子,只要用心和气些,总能挣些油盐钱,程老太太并不多话,只任由两人拿主意。

    又忙了几天,两人看好铺子,商量了大半天,干脆买下了那处铺面,李丹若又从自己的铺子里挑了个稳妥的掌柜过来帮忙,直忙了一个来月,铺子总算开张了,开张几天,生意不算好,可也不坏,赵氏很是满意,这南北货铺子原本做的就是口碑,只要价低货好,这生意必定会越来越好。

    李丹若忙过这一阵,打发沈嬷嬷去魏家寻了趟卢四奶奶,卢四奶奶听说李丹若已经回到京城,惊讶非常,忙约了李丹若在会仙楼见面。

    李丹若带着脂红、朱衣,跟着茶饭量酒博士进了雅间,卢杏林已经到了,李丹若进了屋,取下帷帽,卢杏林上上下下打量了一遍笑道:“好好好!总算还是那样,没脱了形!”

    “瞧你说的,我不过到江宁住了两年,又不是发配边疆,哪能脱了形?”李丹若笑应道,卢杏林长长的叹了口气,伸头凑到李丹若面前,伸手抚了抚她的面颊道:“哪有什么分别?行了,咱们不说这个,你回来就好,五郎明年春闱考不考?”

    “哪能不考。”李丹若边说着话,边和卢杏林让着坐下,卢杏林看着李丹若笑道:“阿弥陀佛,一定要保佑他一举得中!你也好脱脱晦气,你看看,当初你、我,还有戴七,三个最要好不过,你那时上门求亲的人最多,也最顺当,我也还好,虽说魏家不比当时的姜家门第儿……唉,后来的事谁也没长前后眼,那时候就觉得戴七不好,挑来挑去,摊上明远侯家那档子恶心事,如今倒数她最好了,嫁了个良人,生了长子,这会儿又怀上了,是男是女都好,你看看,世事难料,谁知道再过两年又是什么样子?你也想开些。”

    “我哪有想不开?”李丹若抿嘴笑道:“虽说姜家出了事,我倒觉得因祸得福了呢,说起孩子,这两年没见了,是儿是女?”

    “女儿,要是儿子就好了。”卢杏林笑道,

    “先女后子是大福气,正好一个好字……”两人说笑着,慢慢吃了饭,撤下饭茶,重又上了茶水点心,卢杏林仿佛想起什么笑道:“你跟你三伯父家,走动的可好?”

    “还过得去。”李丹若含糊道,卢杏林明了的挑了挑眉梢,接着道:“他家五娘子的事,你听说没有?”李丹若忙摇了摇头:“我进京这几个月,先是忙着置办收拾房子,后头又忙着铺子的事,什么事?”

    “嘿嘿!”卢杏林干笑了几声道:“敬亲王坏事前,她和岳家定了亲,听说那岳七爷见过她两回,极看中她的品貌,一出了孝就赶紧上门求娶,可这一求,就求到了现在,那个岳七爷原本就是个无赖,这几年失了势,越发往烂泥里滚,”卢杏林笑了一会儿才接着道:“什么无赖招儿都使出来了,天天缠在李府,可去年六月里,这门亲事突然就一拍两散了,这是好事,岳七那样的污糟货,也配不上李五娘子,可谁知道,后头连说了几门亲,都被人回了,上个月我跟戴七去姚大人家赏花,这才从戴七那儿听说,那岳七到处跟人说,去年六月,李五娘子往观音院进香时,他混进去跟李五娘子早就成了好事了,你听听,这算什么事儿!”

    李丹若一口茶呛出来,咳了几声才气愤道:“这不是胡说么!五妹妹身边从不离人,哪能让他得了手?再说,若真得了手,三伯娘再怎么也只能捏鼻子嫁了五妹妹,这是坏人名声。”

    “可不是,我和戴七也这么说,可这事儿到底太难听,这亲事也没什么非娶不可的,你三伯娘也真是,当年瞎了眼还是让人给骗了?怎么能定了岳七这样的人?别说敬亲王坏了事,就是……这样的泼皮无赖也不能嫁。”

    卢杏林脸上带着丝幸灾乐祸,李丹若皱了皱眉头道:“这算什么事?就由着他这么污人名声?”

    “这事也是难办,又没说到明面上,再说,严太太和李五娘子知道不知道还是两说呢。”卢杏林笑道,李丹若歪头看着她,卢杏林忙摆手道:“你别看我,我就是知道了,也不能跟严太太说这个话去,我也不瞒你说,咱们归咱们要好,我可不喜欢严太太和你那个五妹妹,李五娘子跟你一点也不一样,品貌出众,才华出众,处处要出到众人头上,就连说话,也必定要压你一句才行。”

    李丹若重重呼了口气,卢杏林爱说爱笑,性子要强,若跟她相处,得会听她说话才行,李凌波跟她是合不到一起去,可这事也不知道三伯娘知道不知道,那岳七一个落魄子弟,也没什么难对付的,设个局让他流放个几百里也就结了,可这事,怎么跟三伯娘说?上回去她也是待搭不搭的……

    “你想什么呢?”卢杏林推了推李丹若道:“怪我啦?”

    “没有,这哪能怪得着你?我就是觉得女人难为,云英未嫁时还好,一朝嫁了人,上上下下、左左右右,多少为难处。”

    “可不是!”卢杏林一下子感慨起来:“你不知道,我刚成亲的时候,背地里不知道哭过多少回……”两人再没提李凌波的事,又牵七杂八的说了好半天话,眼见天色渐晚,才从酒店出来,各自上车回去了。

    李丹若回到家里,叫了沈嬷嬷进来,屏退众人,将卢杏林的话低低的说了,接着交待道:“嬷嬷看看能不能寻到三太太心腹的婆子或是丫头,把这话透过去,既知道了,总不能坐视不理。”

    “这话是,怎么说都是一个李字,这事容易,五娘子身边的教引嬷嬷周婆子和我熟,我就去寻她,就说听魏四奶奶身边的心腹婆子说的,奶奶就别搅进去了。”沈嬷嬷干脆的应道,李丹若舒了口气点了点头,沈嬷嬷也不耽误,这就出了门寻周婆子去了。

    第八十六章大姑奶奶

    李丹若托了卢杏林帮着留心姜艳夏和姜艳丰的亲事,卢杏林倒也上心,可连说了不少家,不是姜家看不上对方人品门风,就是人家嫌弃姜家的门第,姜家如今也没有什么门第可言了,姜艳夏又是庶出,更难了几分,姜家守着人品门风不肯松口,这门第一条上就一路往下落。

    直到进了腊月,卢杏林又打发婆子过来,说魏家有个远房亲戚,叫魏延书,自幼失怙,只有母子两人,家境虽说贫寒了些,可难得这魏延书是个懂事肯上进的,李丹若先和姜艳夏商量了,见她并不嫌弃这贫寒二字,这才和程老太太说了这事,两边回了话,约了在大相国寺彼此见个面。

    魏家母子虽然衣饰简陋,却是知书达礼的明白人,这魏家是贫寒无依,可难得魏延书和魏母两人言谈举止都没有挑处,程老太太、赵氏和李丹若都看的满意,魏家母子也看中了姜家和姜艳夏,贫寒之家也不多讲究,两家当场就换了八字,各自回去寻人合吉凶。

    四个人挤了一辆车回来,刚进巷口,远远就看到狭小的巷子里挤挤挨挨塞了辆华丽的大车,四个人在院门口下来,没等程老太太看清车子挂着的铭牌,侍立的车旁的婆子已经满脸笑容的迎上来见礼道:“老太太可回来了,我们奶奶到了有一会子了,正等老太太等的着急呢。”

    程老太太见是大姑奶奶姜艳湖的陪嫁婆子,喜不自禁,也不用人扶,几步就上了台阶,刚转过影壁,姜艳湖已从小跑着从里面迎出来:“太婆回来了!正要打发人去寻您呢,等得我急死了。”说话间,姜艳湖已经冲到程老太太面前,程老太太一把搂住姜艳湖,话没说出来就泣不成声,姜艳湖眼泪一串串往下落,搂着程老太太安慰不停,劝了好一会儿,才和赵氏一起,将程老太太扶进屋里。

    姜艳莹侍候着周氏坐在榻前扶手椅上,程老太太和姜艳湖坐到炕上,赵氏和李丹若沏了茶,端了点心上来,程老太太和姜艳湖两人长篇大论的细说了这两年各自的种种。

    姜艳湖转头寻到李丹若笑道:“若姐儿没大变,就是比小时候好看了,过来我瞧瞧。”李丹若忙笑着上前几步,侧着身子坐到炕沿上,姜艳湖拉着她的手笑道:“这两年多亏了你。”

    “大姐姐可别这么说……”

    “我知道,虽说是一家人,可一家人能做到你这样的也不多。”姜艳湖截回了李丹若的话,李丹若笑着没再多说,这个大姑姐姐的脾气,她从小就领教过,最是说一不二脾气大的,好在待人真诚仗义。

    垂手站在炕角的苏二奶奶嘴角往下扯了扯,忙又陪出满脸笑容,这个大姑姐,别说落魄成现在这样,就是从前,她也不敢招惹半分。

    “对了,说你们刚才去大相国寺了?要给母亲他们做道场?”姜艳湖笑问道,李丹若忙解释了姜艳夏的事,姜艳湖皱了皱眉头道:“这也太小题大做了,五姐儿的亲事又不是什么大事,别说太婆,就是你和大/奶奶也是多去的,人家差不多就行了,倒是丰姐儿和莹姐儿的亲事,得好好上上心,正好我回来了,明儿我就打听打听,一定得寻个好人家。”

    “我现在不嫁。”姜艳莹接过话道:“母亲……离不得我。”姜艳莹握着周氏的手,周氏点了几下头,一字一句说的极慢:“莹姐儿还小呢,到她十六七岁再说亲也不迟,她这会儿才多大?也太早了!”

    周氏的话说的姜艳湖一脸愕然,李丹若忙低声解释道:“二伯娘记不清年月,莹姐儿在她心里,才十四五岁。”姜艳湖怔了怔就明白过来,忙看向程老太太,程老太太叹着气点了点头,姜艳湖呆了片刻才低声道:“我记的太医院有个姓宫的大夫,治这……病最拿手,等我回去就托人去请。”

    “已经请过了。”李丹若低声道:“一到京城,就托姑母去请了,来看过几趟,如今正吃着宫太医的药。”

    “那好些没有?”姜艳湖转头看着姜艳莹问道,姜艳莹点了点头解释道:“好多了,母亲知道自己忘了些事。”

    “莹姐儿跟我说了,我忘了好些事,也不知道还想得起来不。”周氏的话一个字一个字咬的重而慢,姜艳湖看着周氏,连眨了几下眼睛,才将涌到眼眶的眼泪眨回去,姜艳莹看着姜艳湖笑道:“母亲离不得我,等父亲和哥哥她们回来,我再嫁人。”

    “咦,三奶奶呢?”姜艳湖忙转头问道。

    “她哪受得了这样的穷日子,早回娘家了!”苏二奶奶酸溜溜接了句,赵氏横了她一眼,转头看着姜艳湖笑道:“三奶奶母亲病了,让人捎了话过来,她牵挂母亲,带着贤哥儿和蕊姐儿回去侍候母亲了。”

    “去了多长时候了?”姜艳湖紧拧着眉头道,程老太太叹了口气,伸手拍了拍姜艳湖的手道:“你呀……这母女连心,母亲病了,这当儿女的,哪个不是心揪成一把?你看看莹姐儿,不都是这样?是我让她回去的。”姜艳湖不情不愿的‘哼’了一声,看着程老太太皱眉道:“我昨儿就打发人到二妹妹府上传了话,说我今天一早进了京城,就回家来看您,让她一块儿过来,她竟没过来。”

    程老太太张了张嘴,叹了口气,指着李丹若道:“你跟你大姐姐说说。”

    “嗯,”李丹若斟酌了下才开口道:“家里出事那天,二姐姐就急着过来看看,胡家给拦住了,这也是常理,三伯父定的是谋逆的大罪,太婆她们出城那天,二姐姐身边的朱嬷嬷偷偷出来看过一趟,今年七月回到京城,我让人往胡府打听过,说二姐姐如今在家庙清修,不见外人。”

    “胡昆这个混帐东西!”姜艳湖气的骂了出来:“当年二妹妹嫁给他,多少委屈!就他胡家那样的门第儿,若不是他家费尽心思苦求,二妹妹能嫁了他?这会儿一张脸竟翻成这样,他还是不是个人哪?枉披了一张人皮!”

    “要不是二姐姐给胡家老太太守过孝,说不定就给休回来了。”苏二奶奶满眼的兴奋,忙在旁边添了一句,赵氏恼怒的狠盯了她一眼,李丹若转头扫了苏二奶奶一眼,不冷不热的接道:“攀高踩低,落井下石,人之常情,那婆家遭了难,回娘家连门都不让进的,也有的是,不算什稀奇事。”

    苏二奶奶脸色铁青,拧着头一声不吭,姜艳湖扫了眼苏二奶奶,又转头看了看正温声软语喂周氏喝着红枣汤的姜艳莹,目光再移到苏二奶奶身上问道:“你母亲病了,平时都是谁侍候的?”苏二奶奶下意识的往后挪了挪,低低的嘀咕道:“才哥儿小,二房可就这一个男丁……”

    “二弟和七弟都好好儿的,难道不是男丁?二伯父也好好儿的呢,怎么叫就一个男丁了?”姜艳湖盯着苏二奶奶道,程老太太伸手拍了拍姜艳湖,示意她别再说了,苏二奶奶脸涨的通红,却不敢顶回去,姜艳湖余怒未消的‘哼’了一声,转头看着程老太太道:“太婆如今脾气倒好了。”

    “大家都不容易,算了。”程老太太伤感的低低叹息了一句,姜艳湖脸色变了变,呆了半晌,跟着叹了口气,转头看着李丹若道:“明儿你若有空,陪我去一趟忠勇伯府,我想去给忠勇伯夫人磕个头,多亏了她,要不然,父亲他们……”

    “那我这就打发人过去忠勇伯府跟姑母说一声。”李丹若忙笑应道:“姑母前儿还过来和太婆说话儿,见了大姐姐必定高兴,姑母从小就喜欢大姐姐。”

    “两个炮仗么。”姜艳湖接了一句,程老太太跟着笑道:“可不是,你这脾气跟忠勇伯夫人年青时一个样,你也得收敛些,如今到底不比从前。”

    “太婆放心,我知道,你孙儿女婿是个好的,这趟回六部任职,也是他自己提的,还想想活动活动,基能在刑部求个差遣就最好不过了。”姜艳湖笑道,众人这话题又转到了差遣和京城的各种八卦琐事上,姜艳湖只待到吃了晚饭,才辞了众人回去。

    第八十七章私语

    李丹若回到自己院子,掀帘进屋,姜彦明已经回来了,正坐在炕上,一手拿碗一手执勺喂姜敬默吃酥酪,姜敬默刚满周岁,已经学会摇摇晃晃的走路,也会说些不成句的话了,这会儿穿着件宝蓝色江夏细布薄绵袄,一条同色裤子,推着姜彦明的胳膊,将那勺子酥酪往旁边枝姐儿推着叫道:“姐姐。”示意枝姐儿吃那勺酥酪。

    姜彦明本就笨手笨脚,再被儿子用力扑推在胳膊上,那勺子酥酪就扑出去撒在枝姐儿裙子上,朱衣忙上前帮枝姐儿拭干净衣服笑道:“还是我来吧。”

    一旁边看边笑的沈嬷嬷见李丹若进来,忙上前侍候她去了斗篷笑道:“你看看,爷非要喂哥儿吃酥酪,这一碗酥酪都撒了大半碗了。”姜敬默看到李丹若,胖胖的双手撑着地,撅着屁股站起来,奔着李丹若跌撞着扑过来。

    李丹若忙抱住姜敬默,枝姐儿也奔过来笑道:“五婶回来了,默哥儿非让我吃酥酪,还要五叔吃,我说吃过了,他还让我吃。”边说着,边紧挨着李丹若坐下,李丹若一只手抱着姜敬默坐在自己怀里,腾出手搂了搂枝姐儿笑道:“大姑娘给你的那套金头面让你脂红姐姐给你收好了没有?”

    “收好了!脂红姐姐说,以后可以放到嫁妆里。”枝姐儿欢快的脆声道,沈嬷嬷‘噗’的笑出了声,抬手指着脂红又笑又气道:“哪能教姐儿这么说话的?姐儿不懂事,回头说出去,岂不惹人笑话?”脂红缩了缩肩膀,没敢答话,李丹若一边笑一边搂着枝姐儿道:“刚才枝姐儿跟大姑娘见礼说话儿,说的多好啊,大姑娘也夸枝姐儿了是不是?”

    “嗯!枝儿知道,嫁妆就在屋里说,不能出去说!出去照嬷嬷教的说话。”枝姐儿被李丹若夸的脸儿红扑扑的答道,李丹若低头亲了下枝姐儿笑起来,姜彦明将碗递给朱衣,接过湿帕子擦着手道:“默哥儿长大了必定性子宽厚,象你的很,这一碗酪,让了枝姐儿,还得让我吃,枝姐儿说吃过了,又不肯多吃,真是难为我。”李丹若抱着姜敬默亲了下笑问道:“默哥儿喜不喜欢吃酥酪?”

    “嗯嗯!”姜敬默窝在李丹若怀里,重重点着头。

    “那下次你和姐姐一人一碗,自己吃,好不好?”

    “好!”姜敬默仰头看着李丹若,拍着手,奶声奶气的答应道。

    “我喂弟弟吃!我最喜欢喂弟弟吃东西,弟弟最听我的话!”枝姐儿又是兴奋又是得意的叫道,姜敬默看着枝姐儿不停的点头,直点的李丹若和姜彦明都笑起来,李丹若将姜敬默放到旁边道:“枝姐儿哄着弟弟玩一会儿吧,再玩一会儿就该歇下了。”

    姜彦明爱怜无比的盯着咿咿呀呀和枝姐儿说着话的姜敬默看了好一会儿,才转头看着李丹若笑道:“大姐姐回去了?”

    “嗯,你回来的这么早?”李丹若接过红枣汤喝了一口应道,姜彦明伸手摸了摸李丹若的手道:“手还是凉,光喝红枣汤只怕不行,明天还是请个大夫过来诊一诊。”

    “没事,我自小这样,身子寒,一到冬天手脚就凉。”

    说话间,脂红已经送了手炉进来,李丹若接过捂着,和姜彦明说着闲话,看着姜敬默和枝姐儿玩了一会儿,看着奶娘和脂红等带两人下去歇下了,才和姜彦明洗漱更衣,准备歇下。

    李丹若出去看了趟姜敬默和枝姐儿转回来,姜彦明忙将手炉递过来,看着李丹若接过手炉,才低声说道:“孙大郎这趟回来,是想在刑部求份差遣,我陪孙大郎去了趟卢郎中府上,卢郎中说刑部现在没有合适的空缺,倒不如往户部和吏部寻寻,这两处今年空缺都多,品级又相当。”

    “嗯,我听大姐姐说了,大姐姐说是为了大伯父他们,才想在刑部求个差遣。”李丹若靠着姜彦明,半坐半躺着应道,姜彦明点头道:“大郎也是这么说,我觉得倒不必,刑部有卢郎中仗义援手,就是自家人也不过如此,大郎不过正六品,就是进了刑部也难说得上话,再说如今也没有合适的差遣,我劝了他,先以自己的前程为重,他有了前程才能帮得上姜家。”

    “嗯,八郎那边有什么信儿没有?”

    “他那边收到的信和咱们收到的差不多,不过他府上有个管事跟在雄南侍候着,前儿传了信回来,说八郎跟侯将军往西南追击阿蛮部去了。”姜彦明担忧的低声道,李丹若急抬头看着姜彦明,没等她说话,姜彦明忙轻轻拍了拍她安慰道:“别急,八郎不是个莽撞的,再说,八郎和管事信里都说了,侯将军极常识八郎,这回跟着他出征,必是做幕僚或是文书,不过在中军跟着辛苦一趟,八郎连马都骑不好,又是个书生,哪会冲到前头去?他冲上去有什么用?你放心,这事别跟太婆她们说了,大姐姐也知道,太婆年纪大了,别让她担惊受怕。”

    “大姐姐今天没提这事。”李丹若慢慢躺回去,头枕在姜彦明胸前,沉默半晌,轻轻叹了口气低声道:“什么时候大家都能回来,象从前那样平平安安的就好了。”

    姜彦明一只手枕在脑后,一只手慢慢揉着李丹若的头发,半晌才叹息道:“敬亲王的事,蹊跷处极多,三伯父断不会做这调攻城弩的事,这中间是谁动的手?敬亲王的事,不能多想,除了……今上,也生不出这样的大事,这个不能多想,可三伯父必是有人借机生事,可这人是谁?谁能在敬亲王的事中借机生出事来?我最怕这个,他在暗,咱们在明。”

    “能在这事中生出事来,必定身在中枢。”李丹若低声接了一句,姜彦明忧虑的叹了口气,李丹若看着姜彦明,迟疑了片刻,低低的将从刑部女牢回来那晚,馒头中藏纸条的事低低说了,姜彦明‘呼’的一下坐了起来,李丹若吓了一跳,姜彦明忙搂了她,眼睛里闪烁着亮光,盯着她道:“这过继的流言,那时候我就觉得是为了你,不是为了救我,他把纸条扔给你,你可能想起来是谁?跟大伯父有关?大伯父身居枢密院副都承旨,必定……”

    李丹若看着姜彦明摇着头,姜彦明呆了片刻,搂着李丹若倒在枕上,叹了口气道:“是我急了,散布那流言的人知道敬亲王要谋逆,知道要牵连到姜家,再看这纸条,他连姜家诸人的下场都知道,大伯父……就是不丁忧,也不能清楚至此!丹若,我真想不出,除了今上,还有谁能知道的如此清楚明白?”

    “有许多人,听说今上脾气宽厚柔和,身子也不大好,皇后常常帮着处置政务?”

    “嗯,皇后怀了身孕,现在正全心保胎,听说如今是刘美人在勤政殿侍候笔墨。”姜彦明低低的应道,李丹若想了想低声道:“我从前在娘家时,认识一个极不一般的风尘女子,她待我极好,也姓刘,那天我听姑母说刘美人附族忠勇伯府,就猜着也许这刘美人就是我认识的那个风尘女子,可后来听姑母说,这刘美人学问极好,连太傅都赞过好几回的,我认识的那个姐姐,她就识几个用来记帐的字,没读过什么书。”

    姜彦明凝神听着李丹若低低的话语,望着窗外的清冷月光想出了神,好半天,才低头看着李丹若道:“忠勇伯府一来子嗣不丰,二来,这两三代人,也就姑父是个能干出色些的,虽贵却无势,姑父虽领着永州节度使,可到了这个年纪,也指不得了,几家姻亲,也就是李家还算好些,如今大伯父丁忧在家,三伯父……不足为虑,只要再压大伯父几年……刘美人生了皇长子,也就附上这样的人家,皇后才能放心。”

    李丹若轻轻叹了口气,他说的极对。

    “可世事难料,这刘美人能生下皇长子平安至今,这会儿趁着皇后怀孕,又进了勤政殿侍候,也不是个简单的,皇后占尽天时地利,邹家如今更是如日中天,国丈邹应清无功封王,长兄邹书瑞封了福远侯,邹书明也封了福清侯。”姜彦明轻轻嗤笑了几声:“身无寸功受此大禄,这不是福兆,如日中天自古都不是好兆头。”

    “嗯,”李丹若轻轻应了一声,姜彦明眼睛亮亮的看着屋顶,半晌才轻笑道:“这邹家风水只合女子,邹家父子三人加一起,也抵不上皇后一半。”李丹若微微抬头看着姜彦明,姜彦明伸手揽着她道:“丹若,这天下之事,没有无缘无故,那人肯这样帮咱们,要么是前缘今报,要么……就是要咱们报还这份大恩,若是明年春闱我侥幸得中,你就写信请大伯父进京吧。”

    李丹若沉默半晌,伸手搂着姜彦明,轻轻‘嗯’了一声,如今的他们和姜家,退不得停不得隐不得,也只好放手搏一回。

    第八十八章安心

    姜艳夏和魏延书的八字合的大吉大利,魏家老太太请了媒人,年前就下好了细帖子,准备明年四五月份就给两人成亲,姜艳夏过了年就二十岁了,魏延书还要大两岁,都算年纪不小,也是该早些成亲了。

    春节安安静静的过去了,二月初八日,天还没亮,程老太太就到大相国寺烧了头香,初九半夜,李丹若将姜彦明送到贡院门口,远远的看着那盏小小的红灯笼淹没进贡院门口那一片灯笼之中,再也分不出了,才放下帘子,吩咐车夫回去。

    这一考就是九天,贡院开门那天,平福早早就挤在贡院门口,伸长脖子一个个看着出场的那些囚犯般的举子们,看了好半天,才看见姜彦明蓬头垢面,脸色青灰,提着篮子从贡院出来,平福忙挥着手叫道:“五爷!这边!这边!”姜彦明听到平福的声音,忙挤过去,将篮子递给平福,平福忙接过篮子,一把扶着有气无力的姜彦明,挤出众人,往旁边一条僻静的巷子里上了车。

    李丹若等在二门里,见车子进来,忙打发豆绿回去跟程老太太报平安,自己上前扶了姜彦明,姜彦明靠在李丹若身上,打了个呵欠苦笑道:“可算熬过来了,这漏夜赶考场真不容易。”李丹若仔细看着脸色青灰、明显瘦了一圈的姜彦明,心疼的笑道:“这考试也真是,怎么能考这么多天?这不是考文章,是考体力呢。”

    “可不是,身子弱的,熬死的都有,还好还好,三篇文章总算做了个花团锦簇,照你说的,尽了人力,余下的且听天命。”姜彦明打了个呵欠道:“那号房阔三尺,深六尺不到,今年这天真是冷的邪乎,我这几夜就没睡好过,中间还下了两天雨,我得好好泡个热水澡,驱驱寒气,然后好好睡一觉,真比囚徒还不如!”姜彦明一路走一路感慨。

    李丹若看着姜彦明沐浴好睡下,这才穿过角门,和程老太太禀报去了。

    姜彦明直睡到第二天一早,才起来吃了饭,往隔壁给程老太太请安,陪着细说了一阵子考试的事,直到近中午才回来。

    刚转进垂花门,迎面撞到正和枝姐儿玩的跑的咯咯笑个不停的姜敬默,姜敬默看到姜彦明,眼睛睁的溜圆,满脸惊讶的看着姜彦明,突然扑过去一把揪住姜彦明的衣襟,转头看着枝姐儿兴奋的大叫道:“呀!父!”

    枝姐儿笑着奔到姜彦明面前,伸手拉了姜敬默,仰头看着姜彦明,每个字都裹着笑,清脆的往外蹦的飞快:“五叔你去考试,我跟默哥儿说,他就是听不明白,拉着我到处找你,桌子底下也找,柜子里也找,铜钱大的角落都得找找,连针线筐里也要翻翻,一边找一边念念有词‘父呢?’可好玩了!”

    姜彦明蹲下身子,一手搂着姜敬默,一手搂着枝姐儿笑道:“默哥儿想父亲啦?”

    “嗯!”姜敬默大脑袋往后仰的连身子也往后倾在姜彦明手上,仰到仰不下去了,再重重的点回来,以示想的很厉害,姜彦明被儿子这头点的心软的要化开去,笑着亲了亲儿子,又捏了下枝姐儿的脸颊,一只手抱起姜敬默,一只手牵着枝姐儿,往屋里进去。

    李丹若进来时,姜彦明正和姜敬默、枝姐儿在炕上玩笑成一团,沈嬷嬷掀帘子让了李丹若进来,冲姜彦明抬了抬下巴道:“你看看,默哥儿把他当马骑了半天了,人家都说抱孙不抱子,他这倒好,往后哥儿大了,哪还有个怕劲?这无法无天可成不了才,你也劝劝他。”

    “这有什么劝的,没事,怕也不在这上头。”李丹若去了斗篷,看着炕上笑道,沈嬷嬷接过斗篷,呼了口气道:“就知道跟你说没用,算了,船到桥头自然直,哥儿性子纯良,人又聪明,往后再怎么着,断不会不成才,这榜什么时候放?平福说得半个多月,得那么长时候?我记得前些年没两天就放榜了。”

    “都是这么长时候,没放榜还有个盼头,放了榜……”

    “呸呸呸!奶奶这话说的,放了榜必定高中,名列前茅!”

    李丹若笑起来:“我也这么想,托你吉言。”

    程老太太和沈嬷嬷一样数着日子,到了放榜这天,天还没亮,程老太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