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地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江湖方圆 > 江湖方圆第46部分阅读

江湖方圆第46部分阅读

    一种重大的责任,请师叔放心,小徒一定会用整个生命去担当起这责任!”谢敬熙很认真地说。

    “这也正是我要对你说的,我师兄委托外把谢氏的秘密传给你,不仅仅是让你知道秘籍,能练好上乘武功,更不是让你有了上乘武功好在江湖上显耀,而是让你掌握上乘武功,并传承下去,为的是保护江湖的安定,维护武林的正义,以有利于民众安居乐业,这一点一定要永远记住!”寂静高僧很严肃地说。

    寂静高僧说完,他领着谢敬熙到禅房隔壁的禅堂里,他表情严肃,用左手拿起六根香,把香点燃,待香上的火烧旺,他把三根香给了谢敬熙,自己留下三根,而后,他领着谢敬熙,对着案几上方的佛像,左手在上,右手在下握住香,举香过头顶作揖,作揖后,把香插在铜香炉里。之后,他领着谢敬熙皆双膝跪在蒲团上,双手合什,手下呈空状,先是举手过头顶,接着,双手向下,移至至嘴前停顿,心中许愿,继而,把双手向下移至心口前,默念着经文,然后摊开双掌,掌心向上,曲身拜倒,三拜之后,两人站立起来,双手合什默念着。

    礼佛仪式结束后,寂静高僧坐在蒲团上,他让谢敬熙跪在蒲团上,寂静高僧严肃地说:“谢敬熙,你认真听着,现在,寂静正式把寂空师兄圆寂前传下的话转告于你,你务必牢牢记住,并谨遵你父亲和你师父的教导,不能有误!”

    谢敬熙说:“作为谢氏的后辈,作为悬空寺的弟子,谢敬熙一定谨遵前辈和师父的教导!不敢有丝毫失误,请师叔放心!”

    寂静高僧说:“老衲首先要说的是,谢氏家族的秘密如此重要,你父亲当然不可能把获得秘籍的直接方式告诉我师兄,更不可能把秘籍的内容直接对我师兄说,老衲从师兄那里所得知的是几条非常重要的消息,是如何获得秘籍的方法、途径,以及有关使用秘籍的说明和规则,但有了这些消息,你就能更靠近秘籍。”

    谢敬熙说:“小徒已从叔父那里得知了一些关于取得秘籍的途径,谢氏珍藏秘籍也是分几个地方的,谢家一直在保护着秘籍珍藏地点,甚至也搞一些假象,以更有效的措施来防止秘籍被恶人取去,此前,在泉州谢府,在京城王府,已经有几次为保护秘籍而与恶人进行争斗,王立言老爷和修德住持等也为保护秘籍花费了很多的精力,甚至冒着很大的风险,正像师叔您说的,武林中很多正义侠士都在为保护秘籍出大力,秘籍其实是属于武林的整个正义群体的。”

    寂静高僧说:“你能这样想,非常好,这就表明,你是有资格继承这一秘籍的,也是能够用秘籍来维护江湖正义的,你父亲和你师父他们在极乐世界,对你深明大义一定是非常满意的,老衲把师兄传下的秘密转告给你,也是可以放心的!”

    说着,寂静高僧走到禅堂门口,朝门外看了看,确保门外没有人,他回到屋里,又端坐在蒲团上,一字一拍地严肃对谢敬熙说:“谢氏自谢玄将军始,便一代又一代地传下一个秘密,这个秘密的第一个内容是:要取得谢氏家族的秘籍需要有两个关键物件,而这两个关键物件分别珍藏在两处:一处是一个书院,谢氏家族一直安排有忠诚的武林高手保护着书院,老衲相信,这珍藏物件的书院以及保护物件的武林高手,你一定已经知道了;另一处是一座古墓,对于这古墓,谢氏家族或王氏家族也一直安排有武林高手看护着,至于古墓在什么地方,你师父和我也都不清楚,谢氏家族应该有什么启示让你知道的,需要你自己去寻找。”

    “小徒明白,小徒已有些线索,家母辞世时,曾有提示,您放心,小徒大体已经知道古墓所在之处。”谢敬熙说。

    “你不必把古墓的地址说出来,那是你们祖上传下的秘密,古墓的真正位置,只有你们谢家和王立言家的传人,才有资格知道,其实,你已经知道,在王府私家寺庙静安寺的地宫里,有一幅十分珍贵的木板画,其实是一张指示图,它指示着珍藏关键物件的地址,也就是指向书院和古墓,这木板画也一定要保护好。”寂静高僧吩咐说。

    “师叔放心,前一阵,曾有厉害的人物骗过修德住持,突破护卫力量,闯入静安寺的地宫,所庆幸的是,闯入者误以为地宫中的一张‘聚绿园’地形图是寻找秘籍的指示图,闯入者盗走了那张地形图,却没有拿走那张真正珍贵的木板画,小徒与王立言老爷商量后,已经安全地把木板画转移到一处更安全的地方了。”谢敬熙说。

    “木板画还安全在你那儿,这就好,画中的指示图如果泄露出去,就会有人找到书院和古墓,秘籍的安全就会受到威胁,你务必要小心护卫,但你应该注意到,你刚才说的闯入者,虽然没有拿走木板画,但也有可能看懂画中的秘密,把消息已经带走了,你还是要特别留心书院和古墓,谨慎防卫,以防不测。”寂静高僧毕竟是武林中的老者,是寺庙中的智者,他所考虑的比谢敬熙更为周全。

    “谢师叔指点,小徒回去后,务必重新安排对书院和古墓的护卫,务必竭尽全力保护好秘籍的安全,请师叔放心。”谢敬熙恭敬地说。(未完待续。。)

    ps:  政坛高官、武林大侠谢敬熙带着才貌双全的女儿谢嘉瑶,在江湖激烈争斗的关键时刻重访恒山悬空寺,原来是为了探知他父亲委托寂空法师传下的关于谢氏秘籍的秘密,那么,寂空法师圆寂前传给他的师弟寂静高僧的秘密到底是什么内容呢?《江湖方圆》将继续演绎精彩的故事,希望有耐心的读者,能对故事情节的发展感兴趣。

    正文 第一章 重访古寺 忆当年风尘岁月(二十四)

    这时,寂静高僧脸上的表情更严肃了,他有板有眼地说:“现在老衲把最重要的消息告诉你,你务必要牢牢记住:‘第一,如果你能在书院和古墓里拿到两个物件后,那么,打开这两个物件的密匙分别是按九宫八卦图和河洛图设计的密码,密码的组合规则与你们谢氏家族的遗训有关,据你叔父说,这遗训已经交给你保管了。”

    “师叔说得对,父亲去世后不久,叔父已经把谢氏家族的遗训交由小徒保存了,作为谢氏家族的后人,小徒一定谨遵遗训!”谢敬熙说。

    寂静高僧继续说:“第二,取出秘籍,如果要了解秘籍的内容,必须有两个条件,即谢氏子孙有人中殿试三甲,同时,边疆有战事或者江湖、政界恶势力对武林安全有大的威胁,有这两个前提条件,你们谢氏、王氏子孙方能使用秘籍,如果这两个条件不具备,你们谢氏、王氏子孙擅自使用秘籍,那就是不忠不孝之人,将视为是被家族除名。”

    “请师叔放心,小徒一定等这两个条件具备,才能使用秘籍,如果在小徒有生之年没有遇到这两个条件,小徒也一定会要求下一代遵守这一训导,其实,要求具备这两个条件再使用秘籍,与谢氏家族的遗训是有十分密切的关系的,尽忠尽孝是男儿本色,小徒一定谨遵家族遗训!”谢敬熙说。

    寂静高僧继续说:“第三,拿到秘籍后。要注意到,秘籍有双重内容,第一层写的是一部兵书,阐述的是有关派兵布阵的奇妙阵法,这一部兵书由武将或已有武学功底的人来研习;第二层写的才是一套武功练法,而要练此武功的人,必须既有深厚的武功底子,又有儒、道、佛经学的基本修养,二者如缺其一,练此武功。必将走火入魔。最后或疯或傻或毙命!”

    谢敬熙心想:“看来这秘籍中的武功非同寻常,同时要有武学基础和经学修养,要文武兼备方能练此武功,这在以前还没有听说过。通常。练武都是边学边练。有些武功在学、练之前,甚至要求去除原来学的其他武功,而这武功却要求有武功的基础。想必,这是一套很能兼容其他武功的上乘功法。”

    寂静高僧提高声调对谢敬熙说:“现在,老衲已把师兄传下来的秘密告诉你了,你已经是谢氏秘密的传承人,你务必要切记上面我对你说的,不得违背你祖先的教导,不得违背你们谢氏家族的遗训,否则,谢家、王家在武林的好友们将对你群起而攻之,直至取消你作为秘籍传承人的资格,老衲以你父亲、你师父的名义,要求你务必要尽到作为秘籍传承人的责任,不得有误!”

    谢敬熙听后,恭恭敬敬地朝寂静高僧连磕三个响头,十分严肃地起誓说:“父亲、师父在天有灵,儿子、徒弟谢敬熙发誓,一定不违背您们的要求和教导,一定不违背谢氏家族的遗训,请师叔放心,谢敬熙一定严格遵守父亲、师父、师叔所要求的各项规定,绝不违背,如若违背,必遭天谴!”

    寂静高僧把跪在蒲团上的谢敬熙牵起来,说:“小熙子,你不用发誓了,你的经历,你在悬空寺的表现,你在政坛及江湖中的所作所为,大家都看到了,师叔对你很信任,现在,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还需请你注意,之前这事你可能有所忽略,那就是你儿子谢文德参加科举考试的事,你一直忙于政坛和武林的事,而对儿子科举考试的事关心不够,其实,你应该在这方面多用心,你想想,只有他能中殿试三甲,谢氏子孙才有条件打开秘籍,从当前江湖各派势力的状况看,要维护武林正义是很不容易的,你要带领江湖正派力量来保持武林安定,仅靠你现在的武功是无法实现的,你必须发挥出秘籍上武功的新力量,才能维护武林正义,以此看来,你儿子科举考试的事就变得非常重要了,回去后,在你儿子身上要多费些精力,以你的博学,你一定能把你儿子培养得很好的。”

    “谢谢师叔指点,小徒确实对儿子的事关心不够,现在,是林he轩老先生在教谢文德读儒学经典,研习《四书五经》,而小徒真的很少关心他,师叔批评得很对,回去后,小徒一定会亲自教儿子读经典。”谢敬熙说。

    “那林he轩,老衲也曾听说过,他是一个多学多才的老者,但是,老衲从传来的消息得知,你还让他协助你处理很多江湖上事务,这样,他也就没有那么多精力来教你儿子读书了,按老衲的想法,你和林he轩两人应该定时间轮流教你儿子,让他为参加科举做好充分准备,其实,你儿子科举考试的事已经不仅是他的事,也不仅是你们谢家的事,而是事关武林的大事,务必要加倍重视。”寂静高僧说。

    “还有,你那个女儿非常聪慧,是很有见识的才女,你要好好培养她,兴许,她将来能协助你处理好很多江湖事务,据老衲观察,她还会一种很奇妙的武功,她是能文能武的年轻女性,再历练一下,是能担当大任的。”寂静高僧继续说。

    “是吗?她真会武功?这就奇怪了,小徒是他父亲,竟然不知道她会武功,师叔,您的眼光太厉害了,能看出她有功夫,小徒真的不知道她是什么时候学的武功,在谢府,她是从来都没有露过手,她会武功,却一直瞒着自己的父亲,她太过分了。”谢敬熙很惊讶地说。

    “你也别怪她,据老衲猜想,你女儿的武功,该是某一位师太教给她的,她没有向你说她学过武功,很可能是她的师父要她保守秘密,总有一天,她会把武功露出来的,你还是暂时别问,让她在适当时候自己告诉你,她是非常聪慧的女子,做事很有分寸的,老衲阅人不少,像她这样的女子,还是很少看到的,将来一定是武林中的杰出女侠。”寂静高僧说。

    “师叔,您也太谬赞她了吧?小小女子,只是知道些琴棋书画的事,如果真懂武功,也一定是一知半解,值得师叔如此夸她吗?”谢敬熙听到寂静高僧夸赞谢嘉瑶,心里非常高兴,但他还是要表示谦虚,在他师叔面前,不能表现出太得意了。

    “老衲看人不会错的,你以后会知道的,老衲如果说多了,就等于是泄露天机了,你一定会看到你女儿的成就,缘到功自成。”寂静高僧说得有点神秘,谢敬熙也不便再多问。

    “正经事都谈完了,小熙子,咱们到禅房去,轻松品品禅茶,刚才向你转告我师兄交代的秘密,让你感到责任重大,你一直绷紧了脑筋,心里压力一定不小,现在,该轻松一下了。”寂静高僧说着,领谢敬熙到了禅房。

    数巡茶过后,谢敬熙心情变得轻松很多,他与寂静高僧有说有笑,两人一起回忆着以前谢敬熙在悬空寺练武读经的事,谈得很高兴,谢敬熙一直在回想年轻时在寺庙的经历,他很思念他师父,也很怀念过去在寺里与师兄弟们一起的日子。

    谢敬熙问:“师叔,原来和小徒一起练武的那些师兄弟们现在还在悬空寺吗?能否带小徒去看看他们?”

    “许多年过去,你的那些师兄弟们也都各随缘而行了,有的已还俗去做别的事,有的去了别的寺庙,有的到了江湖上,剩下了只有四位了,明日,我领你去看他们,他们见你回来,一定会非常高兴的。”寂静高僧说。

    谢敬熙想起他当年在一起的师兄弟们,又联想到他叔父送他到悬空寺来的情景,那时,他感到非常无助,从一个豪府的少爷突然变成一个小和尚,他当时心情非常难受,后来,经过他师父一段时间的培养和教导,他才慢慢适应寺庙里的生活,接着便开始学经典,练武功,到了后来,在他要离开悬空寺时,他已经很清楚地认识到,在寺院近十年经历,其实是把他塑造成一个内涵更丰富的人,使他成为更有用的人。

    谢敬熙想:“此次能在悬空寺见到师叔,得到了父亲委托师父传下的秘密,让我对谢氏家族秘籍的事知道得更多,也感到责任更重大,师叔刚才让我更注意培养文德,这其实是在提示我创造条件,早点开启秘籍,以秘籍里的武功来维护江湖正义,眼下的江湖,争斗激烈,复杂多变,结果很难料想,虽说江湖各派现在正合力攻击警跸司,但能否战败警跸司还很难说,而各门派都有自己的策略,即使警跸司的力量暂时被削弱了,各门派也不可能就此而相安无事,像远山派的贾天明那样野心极大的人,是不会让江湖安宁的,或许,打败了警跸司,他就会转身来对付江湖上的其他门派,所以,师叔说得对,要维护武林正义不容易,凭现在谢府、王府的力量,靠现在我的武功,要保持江湖安定非常困难,没有实力就没有说话的权力,也没有维护正义的力量,显然,要维护武林正义,必须启用秘籍,我不得不佩服师叔,他想的比我更周到,他的眼光比我看得更全面、更远,看来,江湖中出现的种种事情,师叔都是心中有数的,虽说他长期隐于古寺中,一直在念经修行,但是,对武林中的大事,他看得一清二楚,他这样的隐者才是真正的大智者。”(未完待续。。)

    正文 第一章 重访古寺 忆当年风尘岁月(二十五)

    寂静高僧把谢氏家族的秘密转告谢敬熙后,他心里轻松了很多,自从他师兄圆寂后,有五年时间了,他一直挂心着传达秘密的事,现在,他终于把这事办好了,他可以告慰他师兄了。

    五年来,寂静高僧一次又一次地默念着他师兄传下的秘密,今日,这秘密已经传出去了,但他还是不由自主地又默念了一遍,起初,当他师兄第一次把秘密传告他时,对于谢氏祖先传下的关于打开秘籍的两个前提条件,他一直感到迷惑不解,他想:“这很奇怪,谢氏家族为什么要求有子孙殿试中三甲,并有边关战事起或江湖等出现大乱时才允许打开秘籍呢?他们所要求的这两个条件似乎与武功秘籍没有什么关系,何必多此一举?”

    后来,他想起了他师兄曾告诉过他,谢氏家族在历史上有不少人是当将军的,但当文官的人相对要少得多,而且,在武将中,有受过很大挫折的,或许,正是这些原因,促成了谢氏的祖先特别重视子孙在科举考试中夺魁,他们期望能有更多子孙在朝中当文官,这样,武官、文官能够在朝中互相照应,以保持谢氏家族在政坛上长盛不衰,而且,当谢氏子孙得到秘籍后练起武功,必然就有武功非常高的人,如果没有文官的照应,武功高超的人一旦惹出大是非,谢氏家族将会遭受很大的挫折。

    至于为什么会要求只有在边关有战事或者江湖出现大乱时才能打开秘籍?后来,寂静高僧也猜出了一些原因。他认为,这很可能是因为在大动荡时,上乘的武功在匡扶正义方面能发挥重要功能,而在和平时期,有上乘的武功有时反而会惹上大麻烦,平安时期,高超的武功不容易用在维护武林正义事业上,可见,谢氏祖先在传承秘籍上所作的安排是很有道理的。

    谢敬熙陪着寂静高僧在一起喝了好一会儿茶,他感觉到他师叔有点累了。他说:“师叔。您已经忙了好一阵了,您在这禅房里休息一会儿,小徒自己到门外去转转,小徒想静静地看看悬空寺的景致。”谢敬熙得到了谢氏家族的秘密。他的脑子有些乱。他很想独自静静地在古寺的栈道上走走。

    谢敬熙很喜欢一个人在悬空寺的栈道和木梯上走着。他觉得,在栈道和木梯上走着,能体验从峭壁上往下看的那种居高临下的感觉。眼界更开阔了;同时,在上面走着,还能欣赏着那高低连接、曲折迂回、错落有致的栈道景色,那种奇妙的感觉是在别处无法体验到的。

    同样是走在古寺的栈道上,当年谢敬熙还是个不太懂事的少年,如今,他已经成了中年人,他现在承担着家族的重托,担当着维护武林正义的责任,他感到肩上的担子比以往沉重了很多。

    此次悬空寺之行,谢敬熙心里既高兴又担忧,他因得知了谢氏家族传下的秘密而高兴,同时,也为自己承担着重大责任感到担忧,他担忧着谢文德明年参加科举考试不知能否顺利夺魁;他挂心着他离开王府到悬空寺来,不知林he轩、陈归藏和杨飞飏能否处理好与江湖各派合力对付警跸司的关系;他担心着各门派在联盟对付警跸司时,不知能否拿出诚意,是否会用实力出击;他挂念着书院、古墓中珍藏的宝贵物件是否能护卫好,等等。

    谢敬熙在悬空寺的古栈道上,一边走着一边沉思着,看着栈道下的峭壁,他突然感到,来悬空寺之前,他是太乐观了,其实,谢府、王府所面临的局势还是比较严峻的,不容乐观,眼下谢府在江湖中的处境,就像是站在这栈道的木梯上,前后虽有通道,但上面是陡峭的山崖,下面是百丈深渊,必须师父谨慎地往前走,才能走到上面宽阔的殿堂。

    谢敬熙走出禅房后,寂静高僧就靠在椅子上打瞌睡了,他既有点困心情也比较放松,所以一会儿就睡得很香,他做了一个梦。

    静寂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睛,他突然发觉,他师兄寂空法师乐呵呵地走进他的禅房,寂空心情舒畅地坐下来,沏着茶,品味着清香茶水,很满意地看着静寂。

    寂空帮寂静倒了一杯茶,说:“好师弟,来,师兄敬你一杯茶,你辛苦了,现在终于把谢氏的秘密传递给他们家族的后代了,你我师兄弟也可以宽心了,让你等待了五年,现在终于把事情办好了,难为你了!”

    “师兄您怎能这么说?您交代的事,师弟无论遇到难处,也一定要办好的,现在谢敬熙已经掌握了谢氏传下的秘密,您可以放心了!”寂静说。

    这时,寂静突然发现,谢敬熙的父亲谢仁裕也来了,他微笑地对寂空和寂静说:“两位大师,您们为谢家花费了不少心血,办成了一件大事,我代表谢氏家族感谢您们!此外,我还请求寂静大师能对我儿敬熙多多帮助和指点,助他做好维护武林正义的大事。”

    寂静急忙说:“谢施主不必客气,帮助‘小熙子’是老衲应尽的义务,您的弟弟谢仁禄和我师兄寂空法师早就有交代了,请您放心,其实,悬空寺的高僧们,都一直在支持‘小熙子’。”

    谢仁裕说:“我有个不情之请,不知两位大师是否有时间?我想请二位大师跟我去看看谢氏家族传下来的宝贵物件,也算是以此方式来答谢两位大师对谢家的鼎力支持。”

    “真的有机会看到谢氏的宝物吗?师兄,咱们跟谢施主去看看吧,谢施主盛情难却,去看看也是长见识,走吧!”寂静说。

    寂空说:“既然谢施主有此诚意,咱们就跟他走吧,看看珍贵宝物也是挺好的事。”

    “太好好,请两位大师跟着我,咱们走吧!”谢仁裕说完,身子一摇,飘了起来,他轻飘飘地从禅房的门飘飞出去,寂静看了,有点吃惊,接着,他师兄寂空也跟着飘了出去,寂静只好也学着谢仁裕,摇摇身子,好不容易让自己也飘起来,跟着飘飞出去,寂静感到很新奇,飘在空中的感觉真好。

    谢仁裕飘飞在前,寂空跟在后面,寂静用力追赶,寂静感到身边云雾缭绕,往下看,他隐约能看到朦朦胧胧山水、房屋、树木,他们像是踩着筋斗云,遨游在空中。(未完待续。。)

    ps:  谢氏家族的秘籍开始露出端倪,下面会引来更多的纷争吗?

    正文 第一章 重访古寺 忆当年风尘岁月(二十六)

    寂静正体味着遨游云端的乐趣,可是,当他向前看时,只见他师兄和谢仁裕已经飘飞在更前面了,他急忙追赶过去,飘至师兄的身后,他们在在空中又飘了一会儿,很快就飘到了一座大山的上空。

    谢仁裕回头看看两位大师,见他们已赶上了,他便轻轻地往下降,寂空、寂静也跟着慢慢降下,他们降到了一处山腰的平地上,寂静脚一落地,便抬头一往前看,只见前方有一所很大的书院,他觉得这一所书院有一些熟悉,似乎在哪一张图上见过。

    谢仁裕领着寂空和寂静,向书院的棂星门走去,令寂静感到惊奇的是,当他们靠近门时,门便自动开了,他们走进门,只见前面有一个庭院,走过庭院,便靠近礼圣门,谢仁裕靠近那门,门自动开了,他们走过了礼圣门,继续往里面走去,很快,他们就进入了礼圣殿,寂静知道,很多书院都建有孔圣殿,而有些地方的孔圣殿称为文庙。

    进入礼圣殿后,寂静发现,里面的香案上有三处点燃着烛光,柔和的光线使殿内显得温馨肃穆,谢仁裕走至香案前,朝孔圣人塑像拜了三拜,他第三拜刚结束,只见塑像右后方的墙上突然自动开启出一个门,谢仁裕领着寂空、寂静走进去,寂静发现,原来这是通向地宫的门,他们顺着梯子进入地宫,奇怪的是,地宫里却飘着云雾,这云雾与晴天时蓝天上的云雾大大不同。这云雾给你的不是晴朗的感觉,而是有一种神秘的气氛。

    谢仁裕走近一间密室,他举起右手,在门上划了三下,又对着门敲了两下,门便自动开了,寂空、寂静跟谢仁裕走进密室,密室紧靠后墙的地方放着一张香案,香案上摆着一座塑像,谢仁裕对着塑像行了跪拜礼。这时。香案中间挡板自动开启,露出了一个抽屉,里面放着一个珍贵的木盒,谢仁裕轻轻打开木盒。拿出了一个神秘物件。对寂空和寂静说:“这是打开秘籍的物件之一。有了这个物件,与藏在古墓里的另一个物件契合在一处,就可以打开机关。而秘籍自然也就重现江湖了,请两位大师好好看看这珍贵的物件!”

    寂静心里很高兴,他有一种满足感,他觉得,这开启秘籍的秘钥流传数百年,今日他终于可以亲眼看到了,他睁大眼睛,很专注地朝谢仁裕手中拿着的物件望去,想看清开启秘籍的秘钥到底是什么?可是,谢敬熙突然感到,眼睛前有一层云雾,飘飘荡荡,使他无法看清物件到底是什么,让他能感受到的,只是那物件漂浮不定,朦朦胧胧,他一会儿是方的,一会儿却变成了圆的;一会儿离寂静很近,一会儿又离寂静很远。

    寂静站在原处已无法看清楚那宝物,他只好努力往前面靠近,他近距离地盯着那物件看,依然是无法看清它到底是什么。

    经过几回地折腾,寂静再已无法保持静心状态了,他急得直冒汗。

    谢仁裕说:“数百年传下的物件,你们看清楚了吧?”寂空说:“果然很宝贵!”

    寂静听到他师兄对物件说的赞扬话,他更想看清那物件,于是,寂静努力往前挤,尽量靠近那物件,但是,寂静依然无法看清那物件到底是什么。

    这时,谢仁裕已把物件轻轻放进木盒中,关上木盒,放回原处,之后,他领着两位高僧走出了密室。

    当谢仁裕带领着两位大师走到地宫通道的中央时,谢仁裕对寂空和寂静说:“请两位大师闭上眼睛,跟着我,心随身动,去除杂念,顺势而行。”

    寂空和寂静按照谢仁裕说的话做,把眼睛闭上,突然,寂静感到,身子轻飘飘地飞起来,一直往前移动,这时,他听到谢仁裕说:“请两位大师睁开眼睛,跟着我往前!”

    寂静睁开眼睛,只见谢仁裕在前面,寂空紧跟着,寂静也急忙跟上,他发现,他们周围不远处,有各种各样的云彩飘在空中,洁净轻盈,十分美丽。

    过了一会儿,他们到了一座林木繁茂的大山上空,停顿片刻后,便慢慢往下降,降到了一座古墓前。

    寂静发觉,这古墓很大,古墓两边有青龙、白虎两座护山,墓的后方有玄武雕像,前面很远处有一朦胧的山,山凹正对着古墓,古墓前有条小溪,小溪边有两个柏树,正好是长在古墓前方的左右两边,很像是墓前的望柱。

    谢仁裕对着古墓行了跪拜礼,寂空、寂静也双掌合什,念着经文,谢仁裕朝古墓磕了三个响头,只听吱的一声,古墓左后方突然打开了一个门,谢仁裕领着寂空和寂静走进门,原来这门通向古墓地宫,他们进地宫,里面虽点亮着烛光,但依然显得朦胧神秘,给人以阴森的感觉。

    谢仁裕领着寂空、寂静走进地宫的大厅,对着大厅的一个将军像行跪拜礼,寂静举头望去,想看清那将军像是谁,但怎么也看不清,谢仁裕转动了香案上的铜香炉,只见将军像的台基前突然露出一个大口,谢仁裕从里面拿出一个珍贵的木盒,他打开木盒,从里面取出一个物件,把物件拿到寂空和寂静前面,让他们仔细看。

    寂静睁大眼睛,努力想把物件看清,就是看不清,他感到眼睛很不舒服,但还是尽力想看清,他觉得,机会难得,加上谢仁裕这么诚心,专门带着他和他的师兄来看这宝贵物件,如果没有不清,这也太可惜了,而且也辜负了谢仁裕的一片好心。

    可惜,不管寂静怎么努力,就是看不清,这时,他只好问他师兄:“师兄,您看清楚了吗?到底是什么物件?”

    寂空对他微微一笑,一言不发。寂静太想知道是什么物件了,他厚着脸皮,问谢仁裕说:“谢施主,您拿着的到底是什么物件?”

    谢仁裕对他也是一直微笑着,一句话也没有说。

    寂静感到很失望,心里也很不好受,他想:“此次谢施主是专门带我和师兄来看开启秘籍的两个珍贵物件的,谢施主和师兄都看到了,而我却什么也没有看见,这太可惜了,这到底是为什么?

    突然,寂静发现,他的师兄和谢仁裕都不见了,地宫的厅堂上,烛光显得特别神秘,寂静独自一人站在厅的中央,他有点慌张了,也有些失落感,心里想:“谢施主不够真诚,为何带我来却不带我回去?他把师兄带回去了,却把我一个人落在这阴森森的地方,我怎么办呢?”

    寂静正犯愁着,大厅里忽然出现一尊朦胧的大佛,他对寂静说:“寂静弟子,你根底较浅,尚无缘见宝物,这时,谢施主正领着你师兄去看谢氏家族藏秘籍的地点,你缘分未到,无缘跟着去,只好等待来日,日后谢敬熙施主将把秘籍取出,那时,你便能观看了,你先回去吧!”

    那大佛说完,把寂静一推,寂静飘了起来,飘出古墓地宫,飘在空中,突然,脚下踩的筋斗云消失了,他跌了下去,重重地摔在峭壁上,他感到头很疼。

    寂静高僧瞌睡了好一会儿,他的头从椅子靠背上滑下来,撞在傍边另一张椅子上,头有点痛,疼痛让他清醒得更快,他发觉,原来自己刚才做了一场个梦,其实,谢仁裕已经去世,怎么可能来禅房呢?师兄寂空已经圆寂五年多,更不可能来禅房,寂静明白了,在梦中,他摔在峭壁上,其实是头从椅子上滑下,被轻轻撞了一下,他一阵苦笑,自言自语地说:“一切随缘,看来,老僧不一定有缘看到谢氏的秘籍了!”(未完待续。。)

    ps:  不知道和尚做梦是怎样的,因为小说的作者没有当过和尚,但是,在《江湖方圆》中,作者必须请寂静高僧做一个梦,也不知道这个梦读者是否会满意?

    正文 第二章 又遇知音 知此生真情难却(一)

    谢敬熙本来对谢嘉瑶自个儿在悬空寺四处观览还是有些担心的,但是,当他听寂静高僧说谢嘉瑶会一种奇妙的武功后,他有些放心了,他明白为什么寂静高僧领着谢嘉瑶出去后,会让谢嘉瑶独自去游览,寂静高僧一定是相信,谢嘉瑶完全有自我保护的能力,况且,谢敬熙觉得,有寂静高僧在悬空寺,谢嘉瑶是不会有什么危险的,所以,谢敬熙并没有去找他的女儿,他在古寺栈道上走了一会儿后就回禅房去了,他想在寂静高僧歇息一会儿后,陪他师叔下几盘棋,他知道,寂静高僧很喜欢下象棋,多年离别之后,陪陪师叔下下棋,是很有意义的。

    谢嘉瑶在悬空寺,心情特别高兴,寂静高僧和他父亲有事商量,她刚好可以独自一个人好好地游览悬空寺,作为博学多才、艺术感觉很好的年轻女子,谢嘉瑶对于悬空寺非常兴趣,她对古人巧夺天工的建筑艺术非常惊叹,她心里感激他父亲能带她来游览这奇妙的古寺。

    她特意走到山门外,由下向上欣赏着悬空寺,她感到,悬空寺第一个显著的特点是“险”,悬空寺的“险”是其他古寺建筑很难比拟的,整个寺院峭立在凹岩之中,寺院上面是峭壁伸出来的突峰罩住,给人以岩石压顶之感,下面是陡峭岩壁,距离谷底有数丈,整个寺庙一半嵌在石壁中,一半悬在半空中,寺院底座靠插入岩石深处的飞梁扛住。而协助支撑的是立在山崖上一些数丈长的木柱,仰望看悬空寺,见一根根木质立柱顶着一座大寺院,惊险万分。

    谢嘉瑶想着刚才自己还站立在上面的栈道上,她心里有些后怕,但她心中更多的是暗暗赞叹,赞叹古寺的设计师和建筑师们,很有胆魄,敢冒这么大的风险,将古寺建在这陡峭的岩壁上。令人十分敬佩。

    进入山门后。谢嘉瑶攀悬梯,跨飞栈,穿石窟,钻天窗。走屋脊。步曲廊。时而走在紧依于山崖的飞栈上,时而爬行在陡峭的木梯上,整条通道迂回曲折。层叠错落,十分惊险,她感到,这通向各个殿堂和阁楼的木道太奇妙了,这无疑是悬空寺的另一个显著特点:“奇”。

    当然,谢嘉瑶感到,悬空寺最耐人寻味的特点无疑是在一个“妙”字,妙就妙在它于最高处建了个“三教殿”,她想到先前她和他父亲观览“三教殿”时,所看到的佛、道、儒三家的祖师同居一室的妙境,她想,悬空寺保存完好,没有遭到破坏,或许与这“三教合流”的表现内容有关,悬空寺供奉的三位“教主”能庇护各派的弟子,各派看到了和谐友善的机缘,也就不会破坏寺院了,这种教派和谐殿堂的建设,确实是非常妙的。

    谢嘉瑶注意到,这座悬在半空中的寺庙,结构很完整,南北各有一座三檐歇山顶,高耸挺立,对峙呼应;六座殿阁,交叉迎接,从低向高,三层叠起;殿阁之间,或以惊险栈道相连,或以高低错落的木梯相接,殿、阁紧贴峭壁,雄伟气派;栈、梯曲折迂回,参差有致,在布局上,有实有虚,虚实相忖,整个寺院的建筑,错综复杂但并不零乱,交叉交错而不失严谨。

    谢嘉瑶感到,走在栈道上,脚下很虚很险,能满足人的冒险猎奇心理;而走进殿阁中,却能体验一种肃穆和安详的感觉,这种虚与实,险与安心理感觉的巧妙对比,能给游人以更大的满足感。

    谢嘉瑶在悬空寺的殿阁中看到了数十尊雕和塑像,有石雕、泥雕、铜雕、铁雕等等,如“三圣殿”的观音、文殊、普贤菩萨,体态丰盈,神态典雅,和蔼可亲,非常感人;再

    好看的电子书shubao2